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1年9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黎明关水族乡采集到一雌一雄2号白环蛇属(Lycodon)物种个体,两个体具有以下形态学特征:背鳞17-17-15行,光滑;上唇鳞8枚,下唇鳞10枚;颊鳞1枚,入眶;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8枚,2 + 3 + 3排列;腹鳞209 ~ 213枚(+ 1或2枚前腹鳞),雄性尾下鳞90对,雌性标本尾末端缺损,肛鳞完整。活体背面棕黑色,雄性体背部具29条浅色环,尾背部具12条浅色环,雌性体背部具30条浅色环,尾背部具10条浅色环。2号标本与锦白环蛇(L. pictus)原始描述中提供的形态学鉴定依据相符。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本次采集的标本与已知锦白环蛇样本的遗传距离在0.3% ~ 0.8%之间。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白环蛇属标本为锦白环蛇,为贵州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高原特有条鳅鱼类两新种在广西的发现及其动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描述了采自广西都安县红水河水系的条鳅亚科鱼类2个新种:丽纹云南鳅yhnnanilus pulcherrimussp.nov.在侧线长度、鳞片分布、鳍条数目、尾型、吻须长度等方面与侧纹云南鳅yunnanilus pleurotaenia(Regan,1904)最为相似,但新种独特的斑纹和上下唇的长乳突可明显与之区别,二者在一些度量特征上也有区别。黄体高原鳅Triplophysa flavicorpus sp.nov.与同分布于西江水系的南丹高原鳅T.nandanensis Lan et al.较为相似,并以下列特征组合与高原鳅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背鳍分枝鳍条10根、臀鳍分枝鳍条6~7根、体被细鳞、侧线完全、具6条宽横斑和1条沿侧线的细纵纹、尾鳍深分又、尾鳍基具1半圆形黑斑、尾鳍上下叶各具2条黑色横斑、腹鳍末端后伸超过肛门、腋部具发达的肉质鳍瓣、上唇中央完全中断等。云南鳅属和高原鳅属均是高原特有类群,前者仅分布于云南东中部地区,后者则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两个新种的分布地均远离这两个属的分布中心,而且呈间断分布。通过各自相近种谱系关系分析,推测这种特殊的分布格局是通过隔域分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记述采自贵州省施秉县一洞穴小弱蛛属Leptonetela一新种,施秉小弱蛛Leptonetela shibing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于查氏小弱蛛Leptonetela zhai WangLi,2011,主要区别有:眼退化,仅留眼丘,后者6眼完全;雄蛛触肢器中突(median apophysis,M)小,三角形,而后者中突大,近掌状;雄蛛触肢器胫节基刺(basal spine of male palpal tibia,TBS)短而粗,末端向内弯曲。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对贵州施秉县屯上洞洞穴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动物标本454号,隶属3门9纲16目19科20种.对7个动物类群(鲤鱼、泥鳅、红点齿蟾、小戴溪蟹、盲蛛、常雕囊马陆和斑灶马)、洞穴土壤和洞穴水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对各动物类群重金属富集系数和洞穴土壤的污染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动物体内对重金属镉(Cd)和铜(Cu)有明显的富集.各元素在3个光带(有光带、弱光带和无光带)土壤中的平均值含量中镉(Cd)和汞(Hg)超过了我国的土壤背景值,按顺序排列为:Cu>Pb>As>Hg>Cd;水体中为:As>Cu>Pb>Hg>Cd.单项污染指数显示Cd为轻污染(1.4);Hg为中污染(2.93).综合污染指数显示3个光带的污染系数平均值为1.22,属于轻污染,说明该洞虽有重金属污染但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5.
2020年8月6日在贵州省威宁县雪山镇(27°04′09″N,104°04′44″E,海拔2 218 m)采集到6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景东臭蛙(Odorrana jingdongensis)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构建臭蛙属(Odorrana)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此次采集的臭蛙标本与景东臭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0.97/92,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臭蛙标本与景东模式产地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臭蛙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1.3%~9.5%)。综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比较,确定此次采集到的臭蛙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臭蛙属的景东臭蛙,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6.
2019年5月18和19日,在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沙沟片区(28°26′12″N,105°59′52″E海拔465m)采集到8只两栖动物标本。形态上,这些标本与模式产地的峨眉角蟾(Megophrys omeimontis)相近。基于528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构建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表明,本次采集的8只标本与峨眉角蟾模式产地标本聚在一起,其遗传距离远小于角蟾属其他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因此,结合分子系统学分析及形态学比较,确认这些标本为无尾目(Anura)角蟾科(Megophryidae)角蟾属的峨眉角蟾,系贵州省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贵州省穴居盲鳅一新种(鲤形目,爬鳅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集于贵州省荔波县佳荣镇水井湾溶洞(25°28’N,108°06’E)适应洞穴环境的鳅类1新种: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 sp.nov.。新种与之前记录的7种分布于西江水系的高原鳅(阿庐高原鳅、个旧盲高原鳅、长须盲高原鳅、巨头高原鳅、邱北盲高原鳅、石林盲高原鳅和天峨高原鳅)同属典型洞穴鱼类,都具有一系列与洞穴环境有关的适应性特征。新种与本属其它种类的区别主要为:胸鳍长,后伸达腹鳍起点;尾鳍微凹形;体表色素退化,光滑裸露无鳞;背鳍截形,起点位于腹鳍起点略后方;腹鳍后伸盖过泄殖孔;臀鳍截形;尾柄上下缘存在脂状鳍褶;背鳍分支鳍条8;臀鳍分支鳍条6;胸鳍分支鳍条11;脊椎骨总数4+34;眼完全退化,外观无痕迹;鳔前室被骨质鳔囊包裹,后室发达膨大呈游离膜质鳔。此外还介绍了其栖息地概况和部分生态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贵州习水发现亚洲宽耳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物种分布是物种的生物地理学基本特征,能反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信息.近年来,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宽耳蝠属(Barbastella)物种分布记录不断增加.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地理分布,基本可区分宽耳蝠属的不同物种.2019年8月16日于贵州省习水县同民镇雷声村用网捕法采集到1只...  相似文献   

9.
贵州黏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作者2005年采自贵州的119份黏菌标本和从湿室培养10份树皮基物获得的19份黏菌标本进行的鉴定分类研究,以及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馆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的共21份黏菌标本的鉴定复核,报告了目前已明确了的贵州黏菌51种,分隶属于6目9科21属,其中44种为贵州新记录种,白鳞钙丝菌和红柄发菌为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野角乡,利用陷阱法捕捉到3号缺齿鼩.标本体形中等,头体长(64.8±3.0) mm,尾长(76.6±1.9)mm,大于头体长,尾尖有一簇白毛,后足长(16.8±0.1)mm.颅骨呈钝圆形,吻突较短,在上颌前部区域逐渐变细.颅全长(19.22±0.19)mm,脑颅宽(9.31±0.09)mm,第2上...  相似文献   

11.
2015年7~9月在贵州省兴仁县、平坝县和兴义市的五屯镇及敬南镇捕获鼠耳蝠33只,鉴定为高颅鼠耳蝠(Myotis siligorensis),为贵州省新纪录物种。标本保存于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实验室。主要特征:体型较小,前臂长(36.03±1.50)mm(32.66~38.98 mm,n=33);耳狭长;耳屏直而细长;第Ⅲ掌骨最长,第Ⅴ掌骨最短;阴茎长(4.52±0.84)mm(2.85~5.75 mm,n=21);头骨狭长,颅骨凸显;颅全长(13.87±0.74)mm(13.00~14.88 mm,n=8),颅高(6.36±0.24)mm(6.03~6.74 mm,n=8);听泡较小;矢状脊细弱;上颌第1、2门齿向中央倾斜,上颌第1门齿有1个主尖和1个附尖;上颌第2门齿较第1门齿小,且与犬齿分离;上颌第2前臼齿(P3)位于齿列中。基于Cyt b基因(1 141 bp)序列进行的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此次捕获鼠耳蝠物种与高颅鼠耳蝠聚在一起,二者遗传距离最近(仅为0.03),进一步确认所采集物种为高颅鼠耳蝠。  相似文献   

12.
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杨梅乡慕尼克村,利用陷阱法捕捉到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Episoriculus caudatus umbrinus)雌性2号。本次采集的标本体型较小,头体长分别为57.2 mm和50.4 mm,尾长(53.2 mm和46.7 mm)略短于头体长。尾部背腹色差较小,腹面略呈现褐色。后足长分别为11.9 mm和12.4 mm。颅全长17.28 mm和17.23 mm,上颌骨较宽(5.02 mm和4.96 mm)与腭齿长(7.72 mm和7.56 mm)之比为65.31%。上门齿1枚,上单尖齿4枚,第1单尖齿和第2单尖齿大小近似,明显大于第3单尖齿,第4单尖齿微小,着生于第3单尖齿和前臼齿缝隙内侧。上颌1枚前臼齿,3枚臼齿,第3枚臼齿小。利用已报道的长尾亚洲鼩属检索表进行检索,鉴定上述采集物种为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基于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采集标本与长尾亚洲鼩属中的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遗传距离最近,在0.030 ~ 0.062之间。系统发生树也显示,2号标本与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构成一个单系进化分支,进一步证实本次采集2号标本是褐腹长尾鼩鼱滇西亚种。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9月30日利用Ltl6210型红外相机(深圳猎科电子有限公司)在贵州省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松林垭口处(28°12′N,107°09′E,海拔1 497m)拍摄到鸫科(Muscicapidae)鸟类1种。照片中的鸟中等体型,具白眉和标志性白色下眼圈,上体、腰及尾上覆羽棕褐色,颏至腹部灰白色,两胁灰色,与白眉鸫(Turdus obscurus)相似,但其胸及两胁灰色而非黄褐色,白色眉纹稍短,经查阅《中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2012年8月,在贵州省荔波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时,分别在板寨、瑶山、翁昂和洞塘采集到游蛇科蛇类标本共5条,经分类鉴定为锦蛇属(Elaphe)的百花锦蛇(E.moellendorffi),为该物种在贵州省内首次发现,增加了其在国内的分布点.  相似文献   

15.
2021年5月在广西隆林县者浪乡坡合村(105°13′27″ E,24°44′58″ N)采集到5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腹斑掌突蟾(Leptobrachella ventripunctata)相似;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12S rRNA基因片段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显示,此次采集到的掌突蟾属标本与腹斑掌突蟾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后验概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腹斑掌突蟾的遗传距离为0.7% ~ 0.9%,远小于掌突蟾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4.4% ~ 23.4%)。综合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比较,鉴定此次采集的掌突蟾属标本为腹斑掌突蟾,为广西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6.
2012年6月,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的松桃县一村庄采到雄性角蟾标本1号,经鉴定为短肢角蟾(Megophrys brachykolos Inger and Romer),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