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88年世界卫生大会采纳了2000年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目标。一个国家消灭脊灰分四个阶段,假设达到了消除脊灰的阶段(如有可靠的报告系统三年无本地病例,脊灰免疫复盖率达80%以上),必须努力追踪与脊灰野病毒有关的每一可能病例。在此情况下,每例病人都应有实验支持,包括型别鉴定,各株的型内特征,以及与疫苗株和原野毒株(本地或输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对脊髓灰质炎病毒抗原表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与中和试验筛选出来的抗脊髓灰质炎2型与3型不同毒株的12个单克隆抗体,其中3个仅有免疫荧光活性,9个具有中和与免疫荧光活性。用免疫荧光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试验,发现它们在识别特异性抗原表位方面与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相似,显示出株特异的、几个毒株共同特异的或型特异的抗原表位。根据表位分布关系及特征,可以用来鉴别型内毒株的特征、毒株的抗原分析、抗原变异的研究以及疫苗相关病例的鉴别。所得结果与中和性单克抗隆抗体及T1-寡核苷酸指纹图谱分析一致。而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活性范围比中和性单克隆抗体更广。另外还发现某些兼有荧光与中和两活性的同一个单克隆抗体,用不同方法(IF与NT)进行试验时,与相同毒株出现不同表位反应,这点是值得引起注意需待进一步证实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1989—1994年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渡平  张礼璧 《病毒学报》1995,11(4):289-297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流行的脊髓灰质炎中发现脊灰病毒Ⅰ型自然重组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肇寅  郑渡平 《病毒学报》1993,9(3):195-202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2005—2012年残留麻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病原学检测结果、VAPP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共报告残留麻痹病例55例,其中VAPP病例8例,占15.54%;深圳市VAPP病例均为小年龄组小于6月龄的儿童,总发生率0.20/10万,无接触者VAPP病例,其中首次服苗的VAPP发生率为0.51/10万;无明显的地区和时间分布聚集性。结论 VAPP的发生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难以克服的弱点,为减少VAPP病例及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的发生,应在消灭脊髓灰质炎后期科学、合理地调整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索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无血清培养Vero细胞生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选择直接适应(直降组)和序贯适应(驯化组)两种无血清培养方法,观察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检测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病毒滴度。结果 Vero细胞在两种无血清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中驯化组细胞生长速度更接近对照组。以脊髓灰质炎病毒Sabin株Ⅰ型分别感染直降组、驯化组和对照组细胞的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4、8.81和8.94 LgCCID50/mL;Ⅱ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84、8.25和7.94 LgCCID50/mL;Ⅲ型病毒滴度平均值分别为8.91、8.57和8.63 LgCCID50/mL;且3组的变异系数( CV)均小于10%。结论 Vero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生长良好,无血清培养的Vero 细胞可用作脊髓灰质炎疫苗生产的基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验证载体pCSB136和pCSX72作为表面呈现载体的可行性,化学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C3表位和C-myc十肽有位的基因片段,并插入到上述载体的相应位点间,采用全菌PCR筛选到正向插入的重组子,全细胞ELISA和电镜观察显示,重组蛋白以杂和菌毛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并保持CS3和外源位的抗原性,表明脊髓灰质炎病毒C3表位和C-myc十肽捕位在细菌表面得到了表达,证实载体pCSB136和pCSX72可用于外源表位的呈现,为构建基因工程活苗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单克隆抗体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 ,目前尚无成熟疫苗应用于临床。展开对RSV被动免疫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单克隆抗体成为深入研究和防治RSV感染的有力武器。本文综述了单克隆抗体在RSV感染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6—2015年隆安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5年隆安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信息资料。结果 2006—2015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计1 066例,其中HIV感染者594例,AIDS患者472例,死亡344例。男性占73.6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8.56%;年龄主要集中在≥50岁人群,占72.89%。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共1 028例,占96.43%。结论 2006—2015年隆安县HIV/AIDS病例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上的农民,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球,做反向被动血凝和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查出血热病毒抗原和抗体,不仅敏感,性能稳定,而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8—2014年横县新报告及晚发现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旨在了解该县HIV/AIDS防治现状,为今后科学防治艾滋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横县新报告及晚发现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4年横县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计3 011例,且每年均有新报告病例,新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均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新报告病例数位居前3位的地区为百合镇(20.26%)、横州镇(12.69%)和云表镇(10.03%);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87∶1;以≥50岁(57.12%)和25~<50岁(38.82%)的人群为主,且25~<50岁人群呈逐年下降趋势,≥50岁人群呈逐年上升趋势;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4.59%。2008—2014年晚发现比例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分布男性高于女性;≥50岁人群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结论 2008—2014年横县新报告HIV/AIDS的发病率及其晚发现比例均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晚发现比例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病毒A21(CAV21)属小RNA病毒科肠病毒属C型人肠道病毒(HEV—C)。HEV—C与脊髓灰质炎病毒(PV)有高度同源性,亲缘关系最近,但所致疾病不同,归因其作用于宿主细胞不同的病毒受体。PV通过受体CD155引起脊髓灰质炎,而CAV21的受体与鼻病毒相同,为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虽然其他的肠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有报道,但从未观察到HEV—C引起脊髓灰质炎。本文建立人ICAM-1转基因小鼠,进行CAV21感染试验。研究发现CAV21也存在引起脊髓灰质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7.
对1992~1994年间16个云南HIV1株膜蛋白基因V3区进行了DNA序列测定,经计算机DNASIS及PROSI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共有序列YNV3和两组共有序列YNV3A和YNV3B,计算了YNV3中每个氨基酸的保守性。分别将YNV3A和YNV3B与世界各地的HIV1代表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IV1云南株膜蛋白V3区氨基酸共有序列YNV3中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变异度为7.66%。两组共有序列YNV3A和YNV3B,分别与HIV1美欧株及泰国流行株B亚群相应序列有较高同源性。这一结果提示,在进化上云南瑞丽HIV1流行毒株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流行毒株以HIV1美欧株、泰国株B亚群及其衍生株为主。  相似文献   

18.
李同据  吴淑华 《病毒学报》1998,14(2):104-108
将人乳头瘤病毒6b型(HPV6b)基因组上游调控区(URR)540bp的Sau3A-Narl片段(H序列),正反向插入β-干扰素表达载Trp劝子上游,使β-IFN表达明显增强,可使基因表达水平提高3.6倍和2.1倍。H序列正反向插入增强子检测载体不仅使β-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增加-10倍,还能使半乳糖苷酶mRNA量明显增高,证明H序列对被调控基因的增强作用是发生在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2004和2005年,安大略省引入公共资助项目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免疫接种,引入对象为1岁龄儿童和青少年(接近12岁)。2009年,在7年级的学生中用四价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MCV4)代替了MCCV。作者的目的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以人群水平确定脑膜炎球菌疫苗计划对C群和Y群侵入性脑膜炎球菌病(IMD)报告病例的影响。从安大略疾病报告系统,一体化的公共卫生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