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体重为(4.86±0.02)g的虹鳟稚鱼为实验对象,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90d的生长实验。用1000 U/kg植酸酶预处理大豆分离蛋白,然后以预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分别替代0、20%、40%、60%、80%和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6种等氮(粗蛋白为44.97%)、等能(粗脂肪为13.42%)的饲料,以评估饲料中鱼粉替代量对虹鳟生长、体组成、消化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9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当大豆蛋白替代水平由0增加到40%时,虹鳟的特定生长率(SGR)显著提高,随着饲料中SPI替代水平由40%增加到100%时,虹鳟的SGR显著降低(P<0.05),在S0、S20和S60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WGR)和蛋白质效率(PER)分别在处理组之间的差异关系与特定生长率(SGR)在各组之间的变化趋势相类似;当大豆蛋白分别替代40%时,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其他替代组(P<0.05),当替代量超过40%后,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FCR显著增加(P<0.05)。随着替代水平由0升高到100%,磷排泄显著降低,与之相反的是,磷沉积率显著升高。随着替代水平由0升高至40%,氮排泄逐渐降低,当替代水平由40%升高至100%,氮排泄逐渐升高,随着替代水平升高至40%,氮沉积率升高。试验证明,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量达到40%时,虹鳟的生长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佳,而高比例的SPI对虹鳟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大黄鱼和鲈为实验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性多糖酶(WX和VP)对其氨氮和可溶性磷(PO3-4-P)排泄的影响.以含植物蛋白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向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酶的活性为2500IU/g)、 800mg WX(主要包括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各种酶的活性皆为50IU/g)、 400mg VP(主要为木聚糖酶,酶的活性为1000IU/g)以及800mg WX 400mg VP配制出5种实验饲料.实验鱼在海水网箱中经过8周的摄食驯养后,转入室内水族箱中进行氮磷排泄测定实验.在水族箱中经2天的适应后,测定饥饿状态下氨氮及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然后饱食投喂,并连续测定摄食后48h内鱼体氨氮和可溶性磷的排泄率.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32.5‰-36‰,溶氧在7 mg/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实验鱼的氨氮和可溶性磷排泄不受实验饲料影响(p>0.05).而在饱食条件下,实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性多糖酶(WX、VP及WX VP)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p<0.05),而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处理对实验鱼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可溶性磷排泄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微型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正磷酸盐排泄率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对其唯一的浮游动物──大型的特定正磷酸盐(PO4-P)排泄率按不同大小级别和培育时间进行了测定,同时估算了该浮游动物种群的PO4-P排泄率。结果表明,大型的特定PO4-P排泄率依其体重的增长呈指数式下降,并且随着培育时间的增加而大大降低。有鱼系统中大型种群的PO4-P排泄率及其与浮游植物PO4-P摄取率的比值都显著地小于无鱼系统,而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之二项估算值又明显地比鲢单养系统低。看来,大型种群的磷排泄在鲢单养系统的PO4-P再生中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放养罗非鱼或鳙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4.
三种鱼的磷排泄及其在微型生态系统磷再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 ,对三种鱼的特定正磷酸盐 (PO4 P)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且估算了系统中实验鱼的PO4 P排泄率。结果表明 ,在个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罗非鱼的特定PO4 P排泄率明显地高于链、鳙 ,似乎同它们的食物含磷量无关而由其体组织含磷量所决定 ;放养罗非鱼的系统中鱼的PO4 P排泄率比放养链、鳙的系统平均高 2倍多 ,其磷排泄对浮游植物的PO4 P供给率分别为 10 0 %— 15 8%和 6 1%—7 5 %。根据有鱼系统中PO4 P的供求关系和实验结束时磷分布的观测结果推断 ,沉积物的磷释放是系统中磷再生的主要途径 ,而实验鱼调节系统磷再循环的主要机制是排粪。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13、18、23、28、31、34℃)和盐度(18、23、28、33)对僧帽牡蛎(Saccostrea cueullata)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二者交互作用对呼吸排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僧帽牡蛎的耗氧率变化范围为0.43-3.15mg g~(-1)h~(-1),排氨率的变化范围为72.62-1245.77μg g~(-1)h~(-1),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和盐度对僧帽牡蛎耗氧率(F=60.440,P0.01)和排氨率(F=61.083,P0.01)的影响均极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僧帽牡蛎耗氧率(F=4.907,P0.01)和排氨率(F=11.412,P0.01)影响也极显著,耗氧率(Y)、排氨率(Y)与温度(T)和盐度(S)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a+bT+cS+dT×S。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3-31℃)僧帽牡蛎单位体重耗氧率(Y)与温度(T)呈正相关符合指数方程Y=ae~(bT),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1378-0.2117,b的取值范围为0.0757-0.0912;单位体重排氨率也与温度呈正相关,符合上述指数方程,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20.364-30.634,b的取值范围为0.1004-0.1341。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僧帽牡蛎呼吸排泄的氧氮比在2.20-7.78之间,平均值为3.81。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谷氨酸(Glu)和α-酮戊二酸(AKG)对鳜(Siniperca chuatsi)摄食和氨排泄的影响,实验以鳜[初始体重(26.28±0.99) g]为研究材料,将Glu和AKG分别添加到鳜的基础日粮中(添加量2%),进行了60d的养殖实验,前40d等量投喂,后20d饱食投喂。通过设置对照组、Glu组和AKG组,比较了3种不同饲料饲喂下鳜的摄食与氨排泄差异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等量饲喂期间添加Glu、AKG显著提高鳜生长和降低饵料系数,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鳜的体外氨排泄量。在饱食投喂阶段, Glu、AKG组的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降低。两个投喂阶段结果都表明,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二酸能显著促进鳜脑中npy表达并抑制pomc表达,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比和特定生长率,增加鱼体体重,促进鱼体生长且降低饲料系数。同时,肝脏中gdh表达及肌肉ampd表达均提高,脱氨代谢供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其氨排泄量升高。此外,饲料中添加Glu和AKG可促进肝脏pepck、g6pase、pk和gk基因表达量增加,糖代谢增强,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供能。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酸和α-酮戊...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滤食性鱼类对水体营养元素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对藻类的滤食效率,测定了滤食过程中鲢对磷的吸收和排泄,并分析了排泄对水体中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1)鲢通过滤食作用降低了藻类密度,且对不同藻类的滤食效率无显著差异;(2)在水体中,鲢滤食藻摄入磷并排泄溶解性磷(SRP),在食物充足时可维持水体总磷(TP)相对稳定,在食物不充足时,鲢消耗自身营养并持续排泄SRP,成为新磷源;(3)鲢摄入食物后以高氮磷比(N﹕P)向环境再供应无机营养,食物中大部分氮和少部分磷以无机营养形式排泄,使滤食组水环境N﹕P显著高于control组,其中滤食蓝藻组水环境N﹕P显著高于硅藻、绿藻组,提示鲢对藻的滤食促进水体营养向磷限制转换,尤其是滤食蓝藻可能加强这种趋势。总之,鲢不仅可通过摄食压力降低藻密度,同时能以高N﹕P排泄再分配营养影响藻生长,其对水体营养循环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沉积法,在烟台四十里湾养殖海区采用室内大型流水系统对栉孔扇贝的滤水率、吸收率和生态效率等生理生态学参数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它们与养殖密度与食物可获得性的关系.栉孔扇贝滤水率(平均3.65L·ind^-1·h^-1)与扇贝放养密度和饵料浓度无显著关系,而栉孔扇贝摄食率随放养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与POM呈正相关.扇贝对食物的吸收效率较高(平均75.9%),这与低饵料浓度行关.扇贝氨基酸泄漏所损失的能量高于排氨的能量损失.扇贝的生长余力(SFG)、总生长效率(尺:)和净生长效率(尺z)均与饵料浓度呈正相关.扇贝对氮的总生态效率(平均9.9%)高于对碳(平均5.9%)和磷(平均4.1%).在氟的预算中,如果仅考虑NH4^ —N的排泄,而忽视其它形态氟的排泄,将会产生较大偏差(平均约20%).贝壳不管在能量预算还是在元素预算中部不应该被忽视.在沿岸养殖海域,栉孔扇贝通过大量的滤水摄食、生长、排泄、生物沉积等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我们研究了鲢、鳙在停食状况下氮、磷的排泄量及在有鱼及无鱼的水环境中鱼类及微囊藻的氮、磷释放率。结合有关参数进行换算,从量的方面评价了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①鲢、鳙摄食过程加速了水体氮、磷释放进程(有鱼水体氮、磷释放率分别为无鱼水体的1.88和1.41倍),但其释放量(粪便的氮、磷释放量分别为水体氮、磷总含量的11.45%和3.4%)不足以左右东湖水体初级生产量的变动;②鲢、鳙摄食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对初级生产量的利用率,而另一方面却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大量氮(52.20吨)、磷(11.36吨),分别占水体浮游物总氮、磷的3.01%和5.28%;③鲢、鳙大量摄食浮游动物,降低了被摄食种群的密度,缩短被摄食种群生物量周转期(1982年被摄食种群的生产量为1981年的1.05倍,鲢、鳙放养量为1981年的7倍;这两年鱼摄食量分别占其被摄食种群产量的31.73%及0.63%,被摄食种群的ρ/B系数分别为67.92及48.01);这样水体中浮游动物产量的相对稳定,也就促使浮游植物产量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0.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生长、氮排泄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30℃水温下进行摄食 -生长实验 (实验周期为 5 6d) ,设饥饿、1%、2 %、4 %和饱食 5个摄食水平 ,研究了中华鳖稚鳖 (39 5 4— 4 4 2 2g)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结果表明 ,中华鳖稚鳖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 ,其湿重、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特定生长率均呈二次曲线增加 ,其中干物质的特定生长率 (SGRdr)与摄食率 (Rl)的关系式为 :SGRdr=- 1 8799 1 0 795Rl- 0 0 832Rl2 (r=0 90 6 ,n =2 5 ,P <0 0 1) ;除干物质转化效率外 ,湿重、蛋白质和能量的转化效率在 2 %组均达到最大 ,分别为 36 31%、2 1 4 7%和 2 8 10 % ;除能量转化效率外 ,4 %组湿重、干物质和蛋白质的转化效率与最大值均无显著差异 ;摄食水平对中华鳖稚鳖总氮排泄率、氨氮排泄率、尿素氮排泄率以及氨氮占总氮排泄率的比例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1) ,除氨氮占总氮比例外其他指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氨氮比例在饥饿组最高为 5 5 83% ,由饥饿到饱食其变化范围是 4 4 5 0 %— 5 5 83% ;总氮排泄率、氨态氮排泄率和尿素氮排泄率的变动范围分别是 19 81%— 6 5 87%、9 4 4 %— 36 31%和 8 2 4 %— 2 9 5 6 % ,回归分析表明 ,幼鳖的总氮排泄率 (μmol/g·d) (G N)、氨氮排泄率 (μmol/g·d) (NH3 N)及尿素氮排泄率 (μmol/g·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持续恒定地分别输注0.9%和0.8%NaCl 溶液于家兔静脉,以造成不同渗透性盐水负荷,观察到电针一侧后肢相当于“三阴交”和“照海”穴,均使低渗与等渗性盐水负荷兔的尿流量与尿Na~ 排出量显著增加,渗透物质清除率也明显升高,但对尿Na~ 浓度则无明显影响。切除两侧颈迷走神经或摘除两侧肾神经,均可使电针效应消失。结果表明:电针的这种效应可能由于躯体传入冲动增强了刺激心房容积感受器-肾反射中枢有关,这一设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温度和盐度对蛤仔新品种斑马蛤耗氧排氨的影响,以野生蛤仔为对照,实验设置15、20、25、30和35℃五个温度梯度和20、25、30、35和40五个盐度梯度,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度对斑马蛤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 < 0.05)。在温度15-35℃内,随着温度的增加,耗氧率和排氨率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在20-40盐度内,耗氧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排氨率随着盐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在盐度为30时达到最高值。在水温为15℃,盐度20-40内,斑马蛤的O:N为9.534-62.008;在盐度为35,水温在15-35℃内,斑马蛤的O:N是20.700-74.138。与野生蛤仔比较,斑马蛤的耐高温能力要强于野生蛤仔,从Q10的变化反映出斑马蛤对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弱,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比较强;斑马蛤的耐低盐和耐高盐能力强于野生蛤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蛤仔斑马蛤的人工养殖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成人腹泻病人排出成人腹泻轮状病毒的持续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腹泻轮状病毒(Adult Diarrhoea Rotavirus,简称ADRV)是引起青壮年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1983年至1985年在我国许多地区暴发流行,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至今尚无治疗药物。因此,摸清病人排病毒情况或规律,对及时控制传染源,预防ADRV大量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本文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肾排泄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猫中,切除双侧颈动脉窦神经、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SAD+VD),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使动脉血压明显升高,去神经肾的尿量,排钠量显著增多,排钾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不变。神经完好肾的排钠量显著增加,尿量、排钾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均无显著变化。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时,将动脉血压控制在对照期血压水平,两侧肾的尿量、排钠量、排钾量显著减少;神经完好肾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而去神经肾的肾小球滤过率无显著改变。脊髓横断不能消除神经完好肾上述肾排泄功能的改变,但可消除去神经肾排泄功能的改变。这些结果表明,在SAD+VD猫中,控制动脉血压不变时,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可使有神经肾和去神经肾排尿、排钠和排钾减少。在神经完好肾中这些反应可在脊髓水平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体重、盐度和温度对不同规格的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耗氧率、排氨率以及其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和密闭静水法, 对不同体重下(0.212、0.385、0.476、0.597、0.754和0.946 g)虎斑乌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以及不同体重(0.476、0.673、1.341、3.873和4.205 g)幼体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 同时研究了不同盐度(19‰、22‰、25‰、28‰和31‰)和温度(18、21、24、27和30℃)对不同规格[A: 体重(0.366±0.042) g, B: 体重(0.556±0.038) g, C: 体重(0.844±0.051) g]的虎斑乌贼幼体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结果表明: (1)虎斑乌贼幼体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影响显著(P<0.05)。随着幼体体重的增长,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下降, 个体越小耗氧率和排氨率越大; (2)盐度对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其中, A规格和B规格的幼体在盐度25‰时,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低于盐度19‰、22‰和31‰时的3个试验组(P<0.05), 而与盐度28‰时无显著差异(P>0.05); 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盐度28‰时显著低于盐度19‰组(P<0.05), 而排氨率在盐度25‰时显著低于盐度19‰和31‰两组(P<0.05)。盐度对A规格幼体的氧氮比(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不同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温度的增长,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A规格和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B规格的在水温24℃时显著高于18和30℃(P<0.05); A规格和B规格幼体的排氨率分别在24和27℃时, 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 C规格的在温度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温度对A规格幼体的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4)虎斑乌贼幼体的窒息点为0.84—1.62 mg/L, 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摄食对南方鲇耗氧和氨氮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流水式呼吸仪,在水温27.0±0.5℃条件下同时测定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Chen)摄食前后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实验结果表明:摄食前标准耗氧率和标准排氨率分别为116.4±6.4mgO2/kg/h和6.9±1.4mgNH4 /kg/h。摄食后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呈现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然后恢复到静止水平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分别为358.8±11.4mgO2/kg/h和76.1±2.5mgNH4 /kg/h;最大值出现时间分别为10.8±1.4h和10.1±0.9h;摄食后耗氧率和排氨率发生改变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6.0±2.3h和37.2±2.8h;耗氧总增量和排氨总增量分别为88.3±2.7mgO2和23.1±1.7mgNH4 。实验结果显示,鱼类排氨率在摄食后的变化过程与其耗氧率的特殊动力作用(SDA)具有类似的特征,表明二者在能量代谢机制上相互关联;南方鲇的SDA总耗能的79.4%由蛋白质分解代谢所提供。  相似文献   

17.
18.
By noting the reaction of embryonic duck hearts to solutions containing digitoxin, it is possible to detect as little as 2 micrograms of digitoxin in 24-hour urine samples of rats and of human subjects.Rats were given large doses of digitoxin intraperitoneally and their 24-hour urine production collected. A minimal quantity of digitoxin was detected in the urine. A minimal quantity of digitoxin was detected in the first three 24-hour urine samples of human subjects given 1.2 mg. of digitoxin.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by this method the measurable urinary excretion of digitoxin in the rat and in human subjects is sm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