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1月10日从上海动物园的猩猩(Ponge pygmaeus)粪便中检获一种鞭毛虫,即取其新鲜粪便接种于洛克液琼脂血清培养基中,共接种两管,每一培养管各加入青霉素2500单位,链霉素2.5mg;培养于35℃±0.5℃,三天后第一次移种时,培养管不加抗菌素,此后每周转种二次,至10月份连续培养80余代,该虫生长良好,说明这种鞭毛虫可适应于体外培养,所用的这种培养基也较合适。  相似文献   

2.
我们于1981年11月,在昆明地区的水池中采集到一种具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细胞核的淡水涡鞭毛虫,并且在实验室中首次长期培养成功。这种涡鞭毛虫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魏印心及倪达书鉴定后,定为光薄甲藻(Glenodinium gymnodinium Penard)。 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细胞核的涡鞭毛虫,在世界上是很为罕见的,国外发现的两个种 (叶状光甲藻Glenodinium foliaceum和波罗的海多甲藻Peridinium balticum)都为海产种,另外的两个种(蓝裸甲藻Gymnodinium  相似文献   

3.
按常规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的20天种龄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愈伤组织,悬浮于分别含有0.3%酵母膏的MS_3-CM及B_5培养基中,于25℃、100 r╱min 进行振荡培养,测定细胞生长(根据细胞湿重)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结果表明:1.在MS_3-CM培养基中,经过144小时的培养,番木瓜细胞达到最大生长量,然后逐步降低。细胞达最大量后,pH值逐步上升,过氧化氢酶开始大量产生(图1A)。2.在B_5培养基中,细胞生长迅速,84小时达到最大生长量,过氧化氢酶的产生与在MS_(?)—CM培养基中一样,同属于滞后型(图1B)。从两种培养的效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油菜(Brassica uapus)花序轴薄层细胞为外植体,基本培养基为 MS,配制两种不同浓度和比例的 NAA 和6-BA 组合。接种后选取白光,植物生长灯(具红、蓝两种光质的光)、红光、蓝光四种不同光质的光照处理,以黑暗为对照。置恒温培养框中培养,温度为27±1℃。除黑暗外,其它处理每天光照10小时,探讨不同光质对油菜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5.
雨生红球藻营养细胞的虾青素累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接种于缺氮培养基的雨生红球藻。当置于光强为10—12klx,温度25℃±1.5℃条件下培养时,营养细胞迅速由绿色变成红色。接种4d时,运动细胞占细胞总数的90%,细胞内的虾青素含量(33.0pg/cell)占最终色素累积量的(60.0pg/cell)的55%。接种6d时,虾青素含量已占最终累积量的75%。电镜观察显示,红色的运动细胞除细胞质的大部分区域充满色素颗粒外,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绿色细胞基本一致。实验还表明,当接种物置于低光(0.5—1.0klx)下培养时,营养细胞仍有色素沉积,但累积缓慢。当只有高光胁迫(10—12klx,完全培养基培养)时,营养细胞转变成厚壁孢子后(5d后),才大量积累色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花药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的研究,目前在我国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加速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和现有品种的纯化,我们对茄子花药离体培养进行了一些研究,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1.培养基培养花药及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我们采用两种基本培养基,一是 MS 培养基,另一种是 NT 培养基的无机盐加 H 培养基的活性物质。转移小苗时用 H 培养基,并根据需要附加萘乙酸(NAA)、吲(口朶)乙酸(IAA)、2,4-D、生根剂(Racine)、激动素等物质,蔗糖为2—3%,琼脂0.8%,pH 调至5.8,最后热压(15磅,120℃)消毒20分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昼夜温差对三角褐指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研究设置3个温度水平[培养温度为22℃、18℃和22—18℃(光-暗周期),分别记为22℃处理组、18℃处理组和22—18℃处理组]对2种藻进行分批和半连续培养.结果表明:(1)在3个温度处理下,分批培养时,和18℃相比,22—18℃降低了三角褐指藻在平台期的细胞密度,...  相似文献   

8.
郁金香鳞茎、心叶的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郁金香(Tulipa gesneriana)。材料类别:鳞片切块、心叶切块。培养条件:培养基为(1)MS 2,4-D2 BA1(单位:mg/1);(2)MS NAA0.2 BA2;(3)MS NAA0.1 BA1。培养物置于25℃恒温,1000—2000lx光强、日照10—12小时的条件下进行静置培养。生长与分化情况:鳞茎切块当培养在培养基(1)上后,大部分鳞茎切块((1—2cm大小)褐化,未见分化,只有少数切块虽然褐化,但能在切口边缘再分化出白色小鳞茎,先是如芝麻大小的颗粒状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筛选适应于MDCK细胞大规模培养的最佳培养基并揭示其代谢动力学规律。[方法]选取商业化的培养基DMEM(试验组A)、EMEM(试验组B)、MEM(试验组C)、M199(试验组D)、DMEM/F12(试验组E)及DMEM:EMEM复合培养基(试验组F)用于MDCK细胞传代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MDCK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分析MDCK细胞生长过程中葡萄糖(Gluc)、乳酸(Lac)、谷氨酰胺(Gln)和氨(NH4+)的代谢情况,并进一步进行细胞工厂的培养验证。[结果]结果表明MDCK细胞均能在试验组A、B、E、F四种培养基中生长,其最大增殖浓度E A F B,差异显著(P 0. 05);倍增时间B F A E,差异显著(P 0. 05);细胞比生长速率E A F B,差异不显著(P 0. 05)。不同培养基培养MDCK细胞对数生长期平均葡萄糖比消耗速率、谷氨酰胺比消耗速率及氨比生成速率差异均不显著(P 0. 05),乳酸比生成速率差异显著(P 0. 05)。在试验组A和E培养基中细胞能实现高密度增殖,再将其进行细胞工厂扩大培养验证,发现两种培养基在培养48 h时均能达到单层致密,且细胞密度均达到8. 0×10~8/cells以上,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综合研究结果及规模化生产成本因素,采用DMEM培养基(试验组A)培养MDCK细胞,其最大增殖浓度达到6. 4×10~5/m L,倍增时间为22. 835 h,比生长速率为0. 558,可进行大规模培养,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852265在两步培井系统中由红花细胞生产红色素[英]/I_{anagata,N.…,J.Biotechn01...1994.37(1).一59~65E译自DBA,1994,13(24),94—14316] 研究了由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细胞两步培养优化生产红色素(Kinobeon—A)的培养容器构形。第一步将红花BC一6R培养在补加10pMNAA、1pM Kn的MS液体培养基上10天。然后将细胞转至含灭菌的引发剂Nostoc 1inckia(150mg/1)的生产培养基中。第二步培养进行4天,25℃、黑暗条件下。在旋转振荡器上的烧瓶中和振动型培养容器中的细胞生长水平比搅拌罐或泡罩塔中的高。第=步培养中,以高kLa条件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不同培养基、不同牛血清、血清灭活与否及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外源物质对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 PT)在中华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CHO)簇集试验中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3种培养基F-12K、DMEM/F12和1640培养CHO细胞,并进行CHO细胞簇集试验,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PT引起细胞簇集的敏感性;分别选取2个厂家的牛血清(对2种血清进行灭活和不灭活处理)培养CHO细胞,观察4种牛血清对细胞生长及簇集的影响;选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物质进行CHO细胞簇集试验,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是否出现簇集,确定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最高浓度,同时使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各添加物质最高浓度进行小鼠组胺致敏试验,观察与CHO细胞簇集试验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3种培养基对CHO细胞生长及CHO细胞簇集存在明显差异,F-12K培养基培养的细胞形态规则、典型,其他2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生长缓慢,且对PT的敏感性均低于F-12K培养基;4种牛血清中胎牛血清培养的细胞生长最快且形态规则,簇集试验敏感性优于其他3组血清;添加的各外源物质均会导致细胞生长缓慢或死亡,在稀释至一定浓度后可以排除添加物质对CHO细胞簇集试验的影响,同时在小鼠组胺致敏试验中不会引起动物死亡。结论 F-12K培养基最适宜实验室CHO细胞生长,不同血清对细胞生长和簇集的敏感度有一定差异,添加的外源物质残留量应进行控制以保证试验结果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所有培养毛滴鞭毛虫(Trichomonades)的培养基都不能缺少人或动物的血清。Riedmuller氏在1936年首先指出在肉汤加全血的培养基中,血清是促进牛胎毛滴虫在玻皿生长繁殖的主要因素;而经洗涤或是经溶血后的血球就没有这种促进生长的作用。Sprince和Kupferberg 1947年以及Kupferberg,Johnson和Sprince 1948年研究阴道毛滴鞭毛虫(T.vaginalis)的营养要素时发现在人血清中具有两种促进生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杪椤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桫楞(Lyathea spinaulose) 材料类别:桫椤嫩叶及孢子。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植株:诱导愈伤组织采用N_6培养基,添加(单位:mg/1下同)2,4-D2、KT1;诱导再分化采用H培养基,添加BA1、JBA1。(2)不定芽形成的培养基为H培养基,添加 BA1、IBA分别为1、3、5。(3)生根培养基为H培养基,添加BA0.5、NAA1。培养温度为25—28℃,每天照光12小时,光强度为 10001ux。  相似文献   

14.
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诱导的藏红花细胞系,通过摇瓶法,优化了其液体培养基、接种量和种龄等培养条件,以建立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将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藏红花愈伤组织接种在MS液体培养基(添加了2mg/L2,4-D,1mg/L6-BA和300mg/LCH)中,于(22±0.3)℃,120r/min的摇床上,暗培养30d,便可获得藏红花的悬浮细胞系。经优化其培养基、接种量和种龄,将种龄为20d的细胞系,按照5%接种量接种在液体B5培养基(添加了2mg/LNAA,1mg/L6-BA和300mg/LCH)中,于(22±0.3)℃,120r/min的摇床上,培养36d,细胞生物量(13.4g/L)和藏红花素产量(0.91g/L)均达到最高。本研究建立的藏红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为其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植物名称:甜茶(Rubus suavissimus)。材料类别:嫩茎和实生苗。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实生苗的培养基不加任何激素;分化培养基附加 BA0.5—1.0mg/l(单位下同),GA_31.0;继代培养附加BA0.2—0.5,GA_3 1.0:诱导生根为1/2MS+IBA0.25—0.50。白糖3%,琼脂0.5%,pH为5.8。培养温度25±2℃;每天照光9—10小时,光照度约2000lx。生长和分化:实生苗培养:种子经消毒,破口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名称:山桃(Prunus davidiana) 材料类别:1—2年生山桃苗的茎尖及带有腋芽的茎段。培养条件;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为MS,G附加(单位:mg/1下同)0.0—2.0BA与 0.0—1.0 IBA,蔗糖3%。生根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或IBA 0.1—1.0,蔗糖 2%。培养基内均加 0.6%琼脂,pH 5.6—5.8,培养温度25±2℃,光强1500—2000lux,16:8小时光暗周期。生长与分化情况:增殖以G培养基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植物名称: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材料类别:子叶、苗端、下胚轴。取成熟的连翘种子,进行常规消毒后,接种于不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当苗高1.5—2cm时,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子叶、苗端、下胚轴分别接种。培养条件: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激素,组成不同激素水平的培养基进行试验。在室温(17—23℃)黑暗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在26℃左右,每日光照10—12小时(光强为2000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稻草秸秆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化感作用时,偶然发现一株对蛋白核小球藻具有强烈的取食作用的鞭毛虫,能有效抑制小球藻的大量繁殖。经形态学观察,该种鞭毛虫具有2片淡黄色色素体,片状、周生;虫体呈球形、椭圆形或卵形,能变形,具2根不等长的鞭毛,从细胞顶部伸出;长鞭毛约为虫体的1.5倍,短鞭毛约为虫体的0.5倍;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吞噬能力极强,每个虫体可以吞噬3~4个小球藻,虫体大小因吞噬物的多少变化较大。初步确定这种鞭毛虫为棕鞭藻(Ochromonas sp.)。在SE、稻草以及麦粒3种培养基中的种群生长表明,这种棕鞭藻在麦粒培养基最易培养,生长速度最快。结果表明,这种棕鞭藻为混合营养类型,但以吞噬营养为主。  相似文献   

19.
异养细胞种子/光自养培养方法是一种可异养培养的能源微藻培养的有效方法,但已有文献尚未从工艺优化角度考察其发展潜力。为了获得较高细胞密度的用于光自养培养的种子和提高光自养培养的细胞密度与油脂产率,对异养细胞种子/光自养培养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椭圆小球藻在摇瓶中异养培养的最高藻细胞密度可达11.04 g/L,比在初始培养基条件下提高了28.0%,在5 L发酵罐中异养培养的藻细胞密度达到73.89 g/L;在2 L柱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光自养培养的藻细胞密度、油脂含量和油脂产率分别达1.62 g/L、36.34%和6.1 mg/(L·h),油脂成分主要为含C16-C18碳链的脂肪酸,是制备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经过优化,异养细胞种子/光自养培养这一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椭圆小球藻产油脂的能力,这进一步表明异养细胞种子/光自养培养方法有望成为可异养的能源微藻的高效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外植体来源和培养条件对拟似棉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拟似棉的不同器官(叶、叶柄、茎)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以及影响植株分化的各种因素(继代培养时间、激素、光、温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茎段作为外植体效果最佳,并且愈伤组织的诱导能力与茎段切口的面积成正比。外植体的方向性,也就是指茎表皮靠着培养基,切口面暴露于空气中为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条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mg/l IAA+1mg/l KT,最佳培养条件是强光(10,000勒克斯)、高温(29±1℃)。在MS+0.1mg/l NAA+3mg/l 2ip+0.5g/l LH分化培养基上,在4,000—5,000勒克斯的光强,28℃条件下,愈伤组织分化成小苗的频率可达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