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棉蚜对寄主的选择及寄主专化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采用叶片选择法,生命表及EPG技术研究了棉蚜对寄主植物的选择和专化性,结果表明,棉花上生长的棉蚜对棉花,西葫芦和西瓜叶片均具有强选择性,而对黄瓜和南瓜选择性弱,西瓜,南瓜和黄瓜上生长的棉蚜对其原寄主选择性强,而对棉花选择性弱,棉花上的棉蚜转接到黄瓜和南瓜上,其存活率和繁殖力极低,棉蚜的取食行为在黄瓜和马铃薯,黄瓜和棉花之间存在明显的寄主专化型,黄瓜与棉花上的棉蚜相互转接均难成功,而黄瓜和马铃薯上的棉蚜转移具有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防工作的蓬勃发展,人工助迁胡蜂防治棉田害虫已在许多棉区取得良好效果。但因胡蜂自然越冬死亡率高,影响来年蜂群的壮大,推迟了田间放蜂期,影响了田间利用效果,因此搞人工控制胡蜂越冬,已是生产上的迫切需要。1975、1976年虞城县10余  相似文献   

3.
张帆  刘向东 《昆虫知识》2012,49(4):900-905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存在寄主利用和迁飞能力上的明显分化,有棉花型和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之分。但是,棉花型与瓜型之间,以及迁飞型与滞留型之间是否能发生交配行为,尚无研究报道。本文在低温和短光照条件下分别诱导棉花型、瓜型、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的性蚜,并进行性蚜间的交配行为观察。结果表明,迁飞型和滞留型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杂交时发生交配行为的个体比率与自交时无显著差异,但是杂交时雄蚜寻找配偶所花的时间要显著长于自交时,并且迁飞型雌蚜(M♀)与滞留型雄蚜(S♂)杂交时的交配持续时间也显著长于自交时。迁飞型和滞留型棉蚜同型交配容易完成,棉蚜的迁飞型和滞留型已在交配行为上产生了一定的分化。棉花型和瓜型棉蚜的性蚜间可以发生交配行为,并且两品系在正交和反交时雄蚜的寻偶时间与交配持续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从事生物防治的科技人员和广大社员,利用赤眼蜂大面积防治多种农业和林业害虫于卵期,取得良好效果。关于赤眼蜂在自然界中利用何种昆虫卵作为其越冬寄主卵,以及这些寄主卵的显微结构特征,迄今未见任何系统报道。经野外调查证实,杨雪毒蛾(即柳毒蛾)卵、茶白毒蛾卵、蔚茸毒蛾卵和茶茸毒蛾卵是赤眼蜂的四种越冬寄主卵、它们皆属鳞翅目的毒蛾科。 本文首次报道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这四种毒蛾卵的结构特征,并探讨其被赤眼蜂产卵寄生,在其中越冬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991年至1996年连续6个哈尔滨市郊进行了毛脚Kuang冬季生态初步观察,并采集了18只标本,毛脚Kuang为冬侯鸟,居留期为10月至次年4月初。多活动于农田,荒野,村落等开阔地带,活动生境,内其它常见鸟类8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常见4种,偶见小鸟。依据采集标本,种群可分为3个年龄段,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6.
北京中华按蚊越冬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素芳 《昆虫学报》1954,(3):293-298
北京蚊虫的越冬情况,很早以前已经由冯兰洲(1931年,1937年)观察报告过。在他1937年的论文中除了进一步证明帕氏按蚊是幼虫过冬外,也报告了以下各种蚊虫的过冬方法:  相似文献   

7.
1991年至 1 996年连续 6年在哈尔滨市郊进行了毛脚冬季生态初步观察 ,并采集了 1 8只标本。毛脚为冬侯鸟 ,居留期为 1 0月至次年 4月初。多活动于农田、荒野、村落等开阔地带 ,活动生境内其它常见鸟类 8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 ,常见 4种 ,偶见小鸟。依据采集标本 ,种群可分为 3个年龄段 ,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8.
金翅每年在贵阳市于10月中下旬开始群聚越冬,翌年4月上旬群体解散进入繁殖期。越冬群体结构雄鸟略多于雌鸟。越冬期昼夜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夜间栖宿地固定。  相似文献   

9.
重庆蚊子种类很多,其中与人关系最密切的有中华按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四种,它们如何越冬,在消灭蚊子与疾病防治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在我国,关于蚊虫越冬调查以及越冬蚊虫生理的研究,报告得不多,冯兰洲在1937年曾就北京主要蚊种进行研究,观察到以卵越冬者有:仁川伊蚊Aedes(S)chemulpoensis、汉城伊蚊Aedes(F.)seoulensis、朝鲜伊蚊Aedes(F.)koreicus、多斑伊蚊Aedes(O.)maculatus等四种。以幼虫越冬有:帕氏按蚊 Anopheles(M.)pattoni、林氏按蚊Anopheles  相似文献   

10.
棉蚜种群寄主转换的适应和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系统研究棉蚜在不同寄主植物间地其种群特征的影响。通过Weibull函数模拟,生命表分析和高氏距离分析比较得出,棉蚜从冬寄主向夏寄主转换移时,木槿与石榴、石榴与花椒间表现有明显分离。4种夏寄主间相互转换时也有一定组合间有显著差异,但当经若干代生长、繁殖后4 的种夏寄主上种群作比较时,其差异性均没有达到明显分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棉蚜寄主专化型及其形成的行为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生活在甜瓜和棉花上的棉蚜Aphisgossypii Glover的行为,研究棉蚜的寄主专化型及其形成的行为机理。生物学观察显示: 两类棉蚜在寄主植物相互交换以后,定居数显著减少,棉花蚜型棉蚜的繁殖系数及若虫存活率显著下降,说明棉蚜存在甜瓜蚜型和棉花蚜型两种寄主专化型。通过刺探电位技术研究棉蚜的取食行为,以探索其寄主专化型形成的行为机理。结果表明: 甜瓜蚜型棉蚜在棉花上的取食行为容易被中断,但其口针定位韧皮部的能力并没有显著削弱;而棉花蚜型棉蚜在甜瓜上的取食行为受到更大的影响,口针无法顺利定位至韧皮部,并在2 h内根本无法在筛管内取食。生物学观察和EPG取食行为分析都显示: 与甜瓜蚜型棉蚜相比,棉花蚜型棉蚜对寄主的要求更严格-寄主专化程度更高,对寄主的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三化螟越科幼虫,由于取食的稻种不同,常影响其体重和营养,直接关系到越冬死亡率以及雌蛾抱卵数,这些都是左右冬后种群数量消长的基本因素。为了掌握越冬代的发生数量预测,我们自1960年起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测定,兹将主要结果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 玉米螟是我省玉米、谷、高粱作物的主要害虫。在冬、春处理其越冬寄主,消灭越冬幼虫是防治玉米螟的一项重要措施。苏联把处理越冬寄主消灭越冬期的幼虫、低茬收获作为预防玉米螟为害的主要措施;罗马尼亚、匈牙利也大力推行处理玉米螟越冬寄主的方法,并且曾有在一定时期内处理完的规定。山西省长治专区曾因处理越冬寄主使玉米螟为害大为减轻。在河北省对这一措施虽然推广已久,在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2005年3月初步观察了云南拉市海保护区灰鹤(Grus grus)的越冬行为.灰鹤在拉市海的越冬期为175~180 d.10月初至11月下旬为灰鹤在拉市海的"迁入期",11月底至12月底为"过境停留期",1月初至3月中旬为"稳定越冬期",3月中下旬为"迁出期".越冬期日间活动以取食为主,占据了75.53%左右的时间,其次为警戒14.66%、护理5.05%、休息4.49%,4种行为的时间分配在各时间段之间差异极显著.在越冬个体中,家庭单位中的成鹤和幼鹤都是比集群中的个体利用更少的时间取食和更多时间警戒,说明较大的群体规模可以降低个体面临的捕食风险.  相似文献   

15.
新疆石河子棉蚜越冬卵的发育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张建华  王宏跃  贺福德  朱江  陈金红 《昆虫知识》2003,40(3):229-231,F004
棉蚜雌性蚜交配个体平均产卵量为 6 3± 1 1粒 ;未交配个体也产卵 ,卵亦变色 ,但卵量极少。越冬卵经 5 %NaOH浸泡 2 4h后卵壳透明 ,镜下观察可见受精卵胚胎发育到体躯分节期开始越冬。冬后胚胎发育仅处在颗粒团状的饱满卵应为无效卵 ,不会孵化 ;颜色发亮的卵处理后胚胎外貌清晰可见 ,此种卵当天即可破壳。棉蚜卵为滞育卵 ,春季降水对孵化有促进作用 ;室外棉蚜卵的饱满率和饱满卵的孵化率较低。该地区秋冬气候特点可能是石河子地区棉蚜卵低温条件下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C002是蚜虫取食过程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水溶性唾液蛋白。本研究从棉蚜的转录组数据中,克隆得到棉蚜C002基因的c DNA序列(Gen Bank登录号:AHX71991.1)。C00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41 bp,编码213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4.1 k Da,等电点为9.06,具有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的时间表达谱,结果表明,C002基因在两种寄主专化型棉蚜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表达量均较高。将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分别转接到西葫芦后,C002基因的表达量在转接前后无显著变化,说明C002基因在棉蚜适应寄主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间寄主植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取食选择和进化方向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田间设置罩笼,结合生态学调查和生物型鉴定技术研究了中间寄主豇豆对棉花型棉蚜和黄瓜型棉蚜专化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棉花型棉蚜在豇豆上需经过1周时间的适应才能在豇豆上繁殖并在接虫后的第31天达到峰值(1 019±191头/百株),但不能够继续转移到黄瓜上建立种群;黄瓜型棉蚜在豇豆上在接虫后的第11天首次被记录后,其种群密度就迅速增加,到接虫后的第28天达到种群数量最大值(16 810±2 966头/百株),但也未能成功转移到棉花上存活并建立种群。在本实验研究条件下,中间寄主豇豆不能够改变棉花型棉蚜对棉花的偏好性,也不能在短期内改变黄瓜型棉蚜对黄瓜的专化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物型棉蚜对夏寄主葫芦科作物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云丽  印象初  刘同先 《生态学报》2013,33(12):3706-3711
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采用模拟田间自然扩散法,系统地研究了棉花型棉蚜和甜瓜型棉蚜有翅蚜对11种夏寄主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棉花型棉蚜对杂交葫芦、小西葫芦表现出强选择性及适应性,而对香瓜、黄瓜、西瓜及甜瓜均不选择,或即使选择其若蚜在其上也不能存活;甜瓜型棉蚜对甜瓜、香瓜、南瓜、黄西葫芦、大西葫芦、杂交葫芦等均表现较强选择性,而对棉花及小西葫芦表现不选择.但是,甜瓜型棉蚜在小西葫芦上也能产若蚜并存活.从而证明小西葫芦是两种寄主型棉蚜的共同寄主,有可能成为两者相互转换的桥梁寄主.  相似文献   

19.
白头鹞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3-1995年每年的9月至翌年的4月,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场坝一带进行猛禽迁徙和越冬习性的定位观察时,获得4号白头鹞Circusaeruginosus标本,为贵州省冬候鸟新纪录。同时,还对白头鹞的迁徙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毛脚(狂鸟)越冬生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至1996年连续6年在哈尔滨市郊进行了毛脚(狂鸟)冬季生态初步观察,并采集了18只标本.毛脚(狂鸟)为冬侯鸟,居留期为10月至次年4月初.多活动于农田、荒野、村落等开阔地带,活动生境内其它常见鸟类8种.以鼠类为主要食物,常见4种,偶见小鸟.依据采集标本,种群可分为3个年龄段,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