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记述了跳小蜂科中国1新纪录属,阿奴跳小蜂属Anusia F(o)rster,及中国1新纪录种,扁角阿奴跳小蜂Anusia nasicornis F(o)rster,并给出了其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
张彦周  徐志宏 《昆虫学报》2009,52(4):420-423
对中国拟细角跳小蜂属Leptomastidea 分类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记述了分布于中国的拟细角跳小蜂属6 种, 其中草居拟细角跳小蜂L. herbicola, 红胸拟细角跳小蜂L. rubra 和谢氏拟细角跳小蜂L. shafeei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艾菲跳小蜂属Aphycus(膜翅目Hymenoptera: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2种进行了研究,标本均采自中国四川省。发现并描述了一新种——康定艾菲跳小蜂Aphycus kangdingensis sp.nov.,另一种为札幌艾菲跳小蜂Aphycus sapporoensis(CompereAnnecke)。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记述采自辽宁沈阳和大连的跳小蜂2新种,即丽柄虱克跳小蜂Aschitus scapus Xu,sp.nov.和短颊赛诺跳小蜂Xenoencyrtus brevimalarus Xu,sp.nov..虱克跳小蜂属Aschitus Mercet和赛诺跳小蜂属Xenoencyrtus Riek为我国新纪录属.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中国跳小蜂科1新属1新种,竹粉蚧隆盾跳小蜂Clivia antoninae gen.et sp.nov.,提供了该属分类特征的扫描电镜图片.隆盾跳小蜂属Clivia gen.nov.与其近缘属花翅跳小蜂属Microterys Thomson和毛盾跳小蜂属Trichomasthus Thomson主要区别在:触角窝深,侧背方有明显的脊;上颚具两盾齿;小盾片强烈隆起.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6.
记述蚜小蜂科Aphelinidae艾蚜小蜂亚科Eriaporinae的中国1新纪录属,迈蚜小蜂属Myiocnema Ashmead,以及中国1新纪录种,康氏迈蚜小蜂Myiocnema comperei Ashmead。讨论了艾蚜小蜂亚科的分类概况,记述了迈蚜小蜂属的属征、地理分布及其生物学,以及中国新纪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并附有形态特征照片。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相似文献   

7.
记述蚜小蜂科Aphelmidae艾蚜小蜂亚科Eriaporinae的中国1新纪录属,迈蚜小蜂属Myiomema Ashmead,以及中国1新纪录种,康氏迈蚜小蜂Myiocnema comperei Ashmead.讨论了艾蚜小蜂亚科的分类概况,记述了迈蚜小蜂属的属征、地理分布及其生物学,以及中国新纪录种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等,并附有形态特征照片.研究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中国软鳞跳小蜂属1新种:壶蚧软鳞跳小蜂Lakshaphagus cerococci Xu et He,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采自福建的抑虱跳小蜂属AcerophagusSmith1新种——二环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biannulatusXu,sp.nov.。对我国现有二种抑虱跳小蜂,即棒节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clavatusXu和松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coccoisSmith比较了区别特征。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中国软鳞跳小蜂属1新种:壶蚧软鳞跳小蜂LakshaphaguscerococciXuetHe,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
广东深圳塘朗山郊野公园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44科423属611种,分别占广东省维管植物280科1589属5737种的51.4%、26.7%和10.65%;其中蕨类省植物21科29属33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120科391属574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计7科7属7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10.9%;珍稀濒危植物有4科5属5种,占广东省珍稀濒危植物67种的7%。公园中经济植物可分为12类,分别是药用植物321种,用材树种65种,观赏植物60种,纤维植物41种,野生水果33种,油脂植物38种,饲料植物42种,鞣料植物42种,野菜植物25种,农药植物27种,芳香植物26种,淀粉植物23种,保健植物19种,染料植物13种,有毒植物10种,蜜源植物5种。  相似文献   

12.
浙江磐安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朝运  刘鹏  吕思田 《广西植物》2004,24(6):497-502
磐安约有野生种子植物 1 44科 ,62 7属 ,1 2 98种 (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 )。其中世界成分的属 67个 ,占总属数的 1 0 .69% ,热带属 2 2 7个 ,占 36.2 0 % ,温带属 32 1个 ,占 5 1 .2 0 % ,中国特有属 1 2个 ,占 1 .91 %。磐安气候温暖湿润 ,植物种类丰富 ,古老、孑遗、珍稀植物多 ,单种属和少种属占有较大比重 ;优势科、优势属明显 ,优势科 34个 ,共含有 393属 ,776种 ,分别占总属数总种属的 62 .7% ,70 .3% ,优势属 1 0个 ,共含有 1 44种 ,分别占总属数总种数的 1 .6% ,1 1 .1 % ,其中樟科、壳斗科等是该区系的表征科 ;植物分布类型多样 ,地理成分复杂 ,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占优势 ,是亚热带分布的北缘 ,与世界各地有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我国双翅目食蚜蝇科缩颜蚜蝇族6属23种,其中有5新种2新纪录属13新纪录种,列出了属、种检索表,并对新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同时,对此族的地理分布、区系及起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疆蝗总科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疆现有蝗虫157种,它们分别隶属于8科62属。在157种蝗虫中,古北种占绝对优势,有120种,其次为特有种,有35种,广布种甚少,仅2种。在古北种中,中亚种最多,其次为泛古北种,而欧洲西伯利亚种、地中海种和东北种均很少。在8个科中,泛古北种在网翅蝗科中占优势,中亚种在班翅蝗科中占优势,斑腿蝗科在蝗总科中是相当大的一个科,在我国也占有很大优势,但在新疆其属种数量却很少。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钟山鸟类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共记录到金钟山鸟类274种,分别隶属于18目57科,其中陆生鸟类251种,水鸟23种;以留鸟为主,共157种;候鸟、旅鸟分别为104种、13种;东洋种为优势类群,共有171种,古北种和广布种分别为4种、27种。这些鸟类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9种,中国特有种鸟类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5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中的鸟类20种,列入CITES附录中的鸟类34种。本文还对金钟山鸟类保护区的5种不同生境类型的鸟类种类组成作了比较,结果表明灌丛+农田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高,为3.04;水域的鸟种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14。  相似文献   

16.
离体草鱼肠道对亮氨酸和酪氨酸的吸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同位素示踪和肠道离体灌流方法,研究了草鱼离体肠道对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的吸收转运与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当Leu浓度从1.0mmol/L增加到5.0mmol/L、10mmol/L时,肠道吸收转运的速度表现出“高浓度抑制”效应,运输到肠道外的比例为83%、66%和35%;合成肠道蛋白质的比例为2%、5%和13%;肠道组织内游离形式的比例为9%、28%和49%;其他形式的比例为6%、1%和3%。Tyr浓度从0.5mmol/L增加到1.5mmol/L、2.5mmol/L时,肠道对Tyr的吸收转运速度也随之增加,运输到肠道外的比例为52%、55%和55%;合成肠道蛋白质的比例为17%、15%和16%:肠道组织内游离形式的比例为7%、10%和16%;其他形式的比例为24%、20%和13%。肠道在吸收转运Leu和Tyr的同时,也利用它们合成蛋白质的和其他方面,Leu的吸收利用受灌流试验氨基酸浓度影响较大、而Tyr受影响较小;随着肠道内灌流的试验氨基酸浓度增加,吸收转运到肠道外的比例下降、留存于肠道内的比例增加,肠道合成的蛋白质绝对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罗汉松属叶角质层微形态结构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罗汉松属8种2变种植物叶角质层内外表面进行了细致观察。发现罗汉松属植物叶角质层结构具有许多相似特征,表皮细胞较为规则,长方形或多边形,边缘波状弯曲;气孔器排列成带状,长轴均与叶脉一致,气孔器具较为明显的气孔塞和伏罗林环,气孔器保卫细胞极延伸明显,通常具有2~4个副卫细胞、不具极副卫细胞。但罗汉松属叶角质层结构也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镰叶罗汉松和洛杉矶罗汉松同其它种类差异最大,这两种植物叶两面均具气孔器,角质层内表面垂周壁直,角质层凸缘不明显;贺氏罗汉松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近轴面和远轴面表皮细胞的垂周壁角质层厚且凸缘均极其发达;小叶罗汉松近轴面表皮细胞排列较为规则,多数为方形,长轴与叶脉垂直,垂周壁之间的角质层突起较为显著,延伸到皮下层;兰屿罗汉松近轴面表皮细胞排列较不规则,多边形,细胞的角端比较钝,没有棱角;大理罗汉松气孔带间隔较小,有时两条气孔带挤在一起,使副卫细胞紧连,近轴面表皮细胞较短,方形或长方形,垂周壁之间的角质层较不发达;海南罗汉松角质层气孔带间隔较宽,气孔器形状为阔椭圆形,近轴面表皮细胞均为细长方形;变种短叶罗汉松和狭叶罗汉松与罗汉松也具有明显差异,短叶罗汉松近轴面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凸缘极为明显,但原种罗汉松近轴面表皮细胞排列较为规则,垂周壁浅波状弯曲,凸缘不明显,而狭叶罗汉松近轴面表皮细胞方形或长方形,比罗汉松的表皮细胞短,垂周壁直或略弯曲,角质层极厚。这些角质层微形态特征差异可以作为罗汉松属内种类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西木兰科植物的初步整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 确认江西产木兰科植物7 属22 种1 亚种, 其中3 种为江西特有种, 5 种为江西地理新分布。对各分类群进行了分类检索, 记载了其地理分布, 并列出凭证标本。  相似文献   

19.
20.
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4~2006年的野外调查和标本馆标本以及文献资料,初步分析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特征,结果表明:峨眉山共有蕨类植物46科110属425种,优势科为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鳞毛蕨科,共192种,占总种数45.2%,优势属为耳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和蹄盖蕨属等;在科、属的水平上,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而种的地理分布则以温带分布的中国特有和东亚成分占绝对优势,分别为36.5%和32.0%,揭示了峨眉山蕨类植物区系是以温带性质为主的亚热带类型,具有较强的热带亲缘;与大巴山关系密切,和云南哀牢山有一定的联系,而与秦岭、西藏和陕西天华山的关系较为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