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I、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在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的分布。方法首先采用免疫荧光三重标记I、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和神经元核蛋白以观察I、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在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的分布;接着注射四甲基罗达明人下颌舌骨肌神经逆行标记三叉神经运动核开口神经元,再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标记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和神经元核蛋白以观察I、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在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开口神经元区和闭口神经元区内的分布差异。结果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仅在三叉神经运动核背外侧部分布,而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在整个三叉神经运动核内分布;开口神经元区未观察到I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终末。结论闭口神经元接受I、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支配,开口神经元仅仅接受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阳性纤维支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使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观察大鼠纹状体内谷氨酸能突触连接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12只正常大鼠分为两组,6只大鼠进行纹状体中等棘刺神经元的CM-DiI 单细胞标记,然后Ⅰ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GluT1 )免疫荧光标记,LSCM层扫后三维重建,观察VGluT1阳性位点在中等棘刺神经元树突上的分布.另外6只大鼠用TEM观察不对称性突触在纹状体神经元树突上的分布.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用LSCM 和TEM方法观察到的纹状体神经元上谷氨酸能突触连接分布情况一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LSCM更具优越性的是,可以对图像进行三维重构,从而有利于对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空间分布观察和定量分析.结论 神经细胞荧光标记技术结合LSCM观察是考察纹状体神经元上谷氨酸能突触连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协同转运栽体(NBCl)在大鼠生后胰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定位.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m blot分别检测了NBC1核酸和蛋白在新生(PO)、P7、P14、P21和成年时期胰腺的表达情况,用Double fluorescence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析了NBC1在P7、P14和成年时期腺泡和β细胞的定位表达.结果:在大鼠胰腺生后发育过程中,NBC1核酸、蛋白在P14时特异高表达,而在P7和成年最低;在腺泡基底侧膜和β细胞膜有阳性信号,且在成年胰腺中β细胞膜阳性信号较腺泡基底侧膜强.结论:NBC1在生后发育重塑旺盛期特异高表达,而在凋亡旺盛期和成年期表达最低.与腺泡细胞相比在成年期NBC1更集中于β细胞.提示NBC1在胰腺生后发育过程中不仅与胰岛结构重塑而且与胰腺功能发挥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转运体在谷氨酸一谷氨酰胺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谷氨酸转运体有高亲和力转运体,即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excitatory amino acid transporters,EAATs)和低亲和力转运体,即囊泡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s,VGLUTs)两种类型。其中,VGLUTs的功能是特异地将突触囊泡外的谷氨酸转运进入突触囊泡内,它包括三个成员,分别是VGLUT1、VGLUT2和VGLUT3。一方面,VGLUT1和VGLUT2标记了所有的谷氨酸能神经元,是谷氦酸能神经元和它们轴突末端高度特异的标志;另一方面,VGLUT1标志着皮质一皮质投射,而VGLUT2则标志着丘脑一皮层投射,VGLUT3则位于抑制性突触末端。  相似文献   

5.
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大配子体(Macrogametocyte)带虫空泡内有许多泡内小管。大配子体外被单层限制膜,核大,有一明显的核仁。两种成囊颗粒几乎同时出现。发育中的大配子体胞质中出现多糖和脂肪小体,并逐渐增多。大配子表面被有两层膜。卵囊壁形成的标志是大配子表面的两层膜松弛地向带虫空泡内推移,成囊颗粒Ⅰ形成卵囊壁的外层,成囊颗粒Ⅰ的物质形成卵囊壁的内层,在内层之下又有一颗粒层的形成和消失。  相似文献   

6.
朱道立 《四川动物》2006,25(4):718-725,F0002
应用建立在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基础上的标准肌动球蛋白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大鼠和家兔出生后发育各年龄阶段跖肌纤维型分布。在生后2周至24周龄的大鼠和家兔Ⅰ、ⅡX型肌纤维百分比例减少,而ⅡA、ⅡB型纤维则增加。进行大量单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特征的比较和相关性探讨。结果显示动物平均体重与跖肌的平均湿重随生后发育逐渐增加,Ⅰ、ⅡX、ⅡA及ⅡB型纤维均在生后各年龄组的全部肌肉内被发现,但出生后2日龄组是个例外。在生后发育期间,雄性大鼠和家兔ⅡB型纤维的平均肌纤维型构成要大于雌性大鼠和家兔,而雄性大鼠和家兔Ⅰ、ⅡX、ⅡA型三种氧化组织化学分类的肌纤维型构成均小于雌性大鼠和家兔。大鼠Ⅰ、ⅡX、ⅡA和ⅡB型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积显然要比家兔的同类型肌纤维要小。在大鼠和家兔可见明显的性别差异。大鼠和家兔的ⅡX型纤维横切面积是最小的,Ⅰ、ⅡA型纤维呈中等大小,ⅡB型纤维最大。该重要的测试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啮齿类动物快肌纤维生理特征的适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Ⅱ型囊泡膜谷氨酸转运体(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2,VgluT2)阳性终末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腰髓背角的分布和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VgluT2阳性终末与GABA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腰髓背角的分布;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研究VgluT2阳性终末与GABA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腰髓背角的联系。结果VgluT2阳性终末与GABA阳性神经元在小鼠腰髓背角各层均有分布,特别是在Ⅱ层内侧部二分布都较为密集,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GABA阳性神经元周围有许多VGluT2阳性终末与其胞体或突起密切接触。结论小鼠腰髓背角Ⅱ层内侧部GABA阳性神经元直接接受兴奋性传入。  相似文献   

8.
李怀斌  熊克仁  赵健 《蛇志》2004,16(3):1-3
目的探讨眼镜蛇毒对大鼠脑桥某些核团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方法,观察大鼠脑桥某些核团NOS阳性神经元在眼镜蛇毒中毒组、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变化.结果蛇毒组大鼠脑桥的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NOS阳性神经元比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表达增强.结论眼镜蛇毒对脑桥的某些核团的NOS阳性神经元表达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脑内参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的精确定位分布.mGluR5阳性浓染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大脑皮质浅层、嗅球、伏核、尾壳核、前脑基底部、隔区、苍白球、腹侧苍白球、海马CA1和CA2区、下丘中央核、被盖背侧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淡染而稀疏的mGluR5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见于屏状核、终纹床核、杏仁中央核、丘脑部分核团、上丘浅灰质层、外侧丘系背侧核和延髓中央灰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微管相关蛋白tau和Ser396/404位点磷酸化tau在胚胎期大鼠和出生后直至成熟期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变化规律,浅析与神经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孕18d、出生后1d、1w、2w、2m的大鼠脑冠状切面总tau(R134d)、Ser396/404位点磷酸化tau(PHF-1)的表达.结果 ①胚胎期大鼠海马CA区的锥体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出生后,随着脑的发育,锥体细胞层的神经细胞数量逐渐下降;②孕18d大鼠海马内有丰富的总tau和PHF-1 tau的表达,并且海马内各区的阳性物质表达均匀,生后1d和1w两种物质表达仍然很强,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海马CA1和CA2区以锥体细胞轴突为主要成分的始层,在锥体细胞树突集中的分子层和胞核内也有少量分布,而在生后2w和2m大鼠海马内各区均未见密集的阳性产物表达.结论 不同年龄大鼠海马内总tau和PHF-1 tau的表达和分布变化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单核衣壳包埋型和多核衣壳包埋型之分,单核衣壳包埋型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只包含一个核衣壳,而多核衣壳包埋型的特点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包含有2个以上的核衣壳,由于多个核衣壳成束地被包装在同一个病毒囊膜内,又称病毒束[1,2]。Hunter等表明在干果斑螟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病毒囊膜内包含2~23个核衣壳[3]。Fraser将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接种于秋粘虫细胞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囊膜内包含的核衣壳数变动于2~17粒,但未研究其核衣壳在病毒囊膜内的排列结构[4]。本研究用苜蓿丫纹…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雌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理,采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成年雌雄大鼠脑内的分布。研究证实ER-β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浆甚至突起内检测到。最强的ER-β免疫阳性信号见于前嗅核、大脑皮质、小脑浦肯野细胞、斜角带垂直部、蓝斑和三叉神经运动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的染色见于隔内侧核、杏仁外侧核、黑质、中央灰质等部位;较弱的阳性反应见于下丘脑与杏仁复合体的部分核团。在一些部位还存在表达水平甚至细胞内定位模式的性别差异,如前庭上核内的表达只见于雌性;雄性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ER-β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内,细胞核为阴性;而在雌性大鼠该部位ER-β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等。以上结果表明ER-β蛋白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并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和基底前脑内有很高的表达,提示在脑组织内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这一新的信号途径发挥多种重要的调控作用,如学习记忆等。  相似文献   

13.
了解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alpha, ERα)在大鼠脑的分布及大鼠下丘脑视前区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规律.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方法结合图像分析仪检测雌性大鼠下丘脑视前区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灰度值.ERα分布于Calleja岛、梨形核、外侧隔核、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各群、终纹床核、下丘脑内侧视前区、室周核、腹内侧核、弓状核和结节乳头核、再连合和前内侧丘脑核、杏仁核复合体、梨形皮质和穹窿下器官.相比之下,皮质和海马内仅见几个分散的 ERα样阳性神经元.而纹状体内未见ERα样阳性神经元.ERα免疫反应产物主要位于细胞核内,蓝黑色.在成年雌性大鼠下丘脑内侧视前区(medial preoptic area, MPA)神经元的胞浆和突起内可见较弱的ERα免疫反应产物.在MPA内,生后1天可见ERα表达,随着大鼠的生后发育,成年时达到高峰.与成年大鼠比较,老年雌性大鼠雌激素受体样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10.05%,P>0.05,差异无显著性;平均灰度减少41.57%,P<0.05,差异有显著性.老年雌性大鼠下丘脑MPA内ERα表达下调,可能与卵巢功能减退而导致情感、记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鼠胼胝体内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大鼠胼胝体内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NPY-IR)纤维的生后发育。结果发现,许多NPY-IR纤维在大鼠出生时便存在于胼胝体内。NPY-IR胼胝体纤维的密度在生后1周内继续逐渐增高,在第2周内达到最高峰。之后,NPY-IR胼胝体纤维的密度逐渐下降,至第3周末时接近成年时的水平,即仅有少量NPY-IR纤维存在于胼胝体内。这些结果提示在大鼠早期生后发育过程中许多NPY-IR胼胝体纤维是暂时性的,其作用可能与大脑皮质的机能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 :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 ,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 ;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 ,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 ;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 ;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 ,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 ,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 ,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 ,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 ,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 ,与Ⅰ型细胞相似 ;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 ,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 ,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 ;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 ,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推测Ⅱ型细胞可能由Ⅰ型细胞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无蹼壁虎精子头形成的过程。早期精细胞具有显著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集合及细胞质桥、接着高尔基体成熟面分泌出前顶体囊泡,并逐渐向核移动。以后精子形成可分四个时间:时间Ⅰ,当前顶体囊泡移至核膜时,核膜凹陷形成封闭的顶体囊泡,囊泡底部靠近核膜有一电子致密的顶体颗粒;时间Ⅱ,细胞核延长,顶体囊泡变扁平;时期Ⅲ,细胞核进一步延长,核内染色质纤维变粗并沿核纵轴方向排列有序;时间Ⅳ,精子发育  相似文献   

17.
日本鬼()背鳍棘毒腺中有两种类型毒腺细胞--Ⅰ型细胞和Ⅱ型细胞.两种细胞结构明显不同.本文用形态学方法探讨Ⅰ型与Ⅱ型细胞的关系.结果表明:毒腺组织中Ⅰ型细胞光镜下有的胞质内可见浅染点样结构,并且在不同的细胞内其浅染点状结构的多少有差异;电镜下Ⅰ型细胞膜结构差异较大,有的Ⅰ型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性结构清楚;有的细胞膜外侧可见膜包小泡;有的细胞内侧面也见小泡形成、融合,使脂质双层膜间隙变宽,其内可见膜包样物质,其电子密度中等或较高,结构类似于Ⅱ型细胞的囊泡样物质.不同的Ⅱ型细胞其胞质内颗粒大小及电子密度不一,囊泡状物多少也不一.含较小而密集颗粒的Ⅱ型细胞胞膜的脂质双层膜的外侧面较规则,与Ⅰ型细胞相似;脂质双层膜的内侧面出现许多扩张的大囊泡,其内含物电子密度高或中等,与胞质内含的颗粒状物质相同;位于扩张的囊泡与胞膜之间的胞质结构有的与I型细胞的胞质内的某些结构相似.含大而稀疏颗粒的Ⅱ型细胞其颗粒数量少、电子密度差异大,并且囊泡样物质增多.推测Ⅱ型细胞可能由Ⅰ型细胞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18.
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然而对其转运蛋白的研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ReinhardJahn等在纯化谷氨酸转运蛋白BNPI(依赖Na 的磷酸转运囊泡结合蛋白)后,发现它的底物选择性和能量依赖性与突触囊泡对谷氨酸的摄取非常相似。他们首先确定BNPI定位于脑中含有谷氨酸的囊泡中,并且,在非洲蟾蜍的卵母细胞中,BNPI的确是作为一种囊泡谷氨酸转运物而发挥其功能的。在表达BNPI的神经细胞内,谷氨酸的释放是量子式的,其能量来源为质子型ATP酶产生的电化学质子浓度梯度。另外,一些含有GABA…  相似文献   

19.
为理解植物无孢子生殖胚囊未受精条件下的退化,对无孢子生殖植物非洲狼尾草未受精成熟胚囊中央细胞退化做了细胞形态学研究。没有受精的中央细胞退化时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胞核产生核膜囊泡。核膜囊泡有两种类型:单层膜的囊泡和双层膜的囊泡,单层膜囊泡在细胞质中,双层膜囊泡在细胞核内。核膜囊泡有两种发生方式:1)核膜的外膜向细胞质一侧膨胀产生囊泡,囊泡进入细胞质;2)核膜向核内凹陷形成囊泡,囊泡进入细胞核。核膜囊泡类型与产生方式密切关联。核膜囊泡吞噬并消化包括线粒体在内的细胞质和核质。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Beta受体在大鼠脑内表达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雌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机理,采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新的雌激素受体(ER-β)在成年雌雄大鼠脑内的分布。研究证实ER-β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浆甚至突起内检测到。最强的ER-β免疫阳性信号见于前嗅核、大脑皮质、小脑浦肯野细胞、斜角带垂直部、蓝斑和三叉神经运动核等部位;中等强度的染色见于隔内侧核、杏仁外侧核、黑质、中央灰质等部位;较弱的阳性反应见于下丘脑与杏仁复合体的部分核团。在一些部位还存在表达水平甚至细胞内定位模式的性别差异,如前庭上核内的表达只见于雌性;雄性大鼠三叉神经运动核内ER-β蛋白主要表达于胞浆内,细胞核为阴性;而在雌性大鼠该部位ER-β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核等。以上结果表明ER-β蛋白在大鼠脑内分布广泛并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如大脑皮质和基底前脑内有很高的表达,提示在脑组织内雌激素可能通过ER-β这一新的信号途径发挥多种重要的调控作用,如学习记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