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丫蕊花新种图1 Ypsilandra kansuensis R. N. Zhao et Z. X. Peng, sp.nov. Species simillis Y. thibeticae Franch. a qua differt staturis minoribus; foliis lineari-oblanceolatis 3—9 mm latis, deflexis; scapis foliis multo brevioribus; racemi floribus omnibus secundis; pedicellis perianthio brevioribus; staminibus perianthio subaequilongis; capsulis obtriangulatis 1 cm diam. trilobis, ad axis centralis, carpidiis pateatibus.  相似文献   

2.
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为珠孔受精,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进行正常的双受精,其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受精后的初生胚乳核立即分裂,其发育方式为沼生目型,到发育后期,由游离状态的胚乳核形成胚乳细胞时,珠孔室和合点室都形成胚乳细胞,合子的休眠期很长,而且胚的发育过程较为缓慢,种子成熟时胚尚无器盲的分化,本文还观察了以上发育过程中淀粉粒,蛋白质的动态。  相似文献   

3.
丫蕊花的双受精及胚和胚乳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丫蕊花(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为珠孔受精,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进行正常的双受精,其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型,受精后的初生胚乳核立即分裂,其发育方式为沼生目型,到发育后期,由游离状态的胚乳核形成胚乳细胞时,珠孔室和合点室都形成胚乳细胞,合子的休眠期很长,而且胚的发育过程较为缓慢,种子成熟时胚尚无器盲的分化,本文还观察了以上发育过程中淀粉粒,蛋白质的动态。  相似文献   

4.
丫蕊花属植物花粉和种子微形态特征比较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4种丫蕊花属植物(丫蕊花、小果丫蕊花、云南丫蕊花和高山丫蕊花)的种子微形态特征及表面纹饰等进行观察,并对除云南丫蕊花外的3种丫蕊花属植物花粉形态、大小、表面纹饰等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并讨论了花粉及种子微形态特征的进化生物学意义,为丫蕊花属植物物种间的分类学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丫蕊花属植物花粉形态多为长球形,少数为超长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极面观为圆形,花粉大小为(22~36.5)μm×(11.5~24)μm,花粉外壁纹饰为刺状颗粒。(2)丫蕊花的花粉较大,极轴明显长于其余种,小果丫蕊花极轴长度最小。(3)花粉外壁刺状颗粒纹饰在4种丫蕊花之间存在差异性特征。(4)丫蕊花属植物种子细梭形,两端具纤维状长尾,种皮表面纹饰为复网纹纹饰。(5)云南丫蕊花的种子最大,种脊显著;小果丫蕊花种子最小。(6)组成种子表面网纹纹饰的网脊、网壁及网眼的表面特征等在各物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滇东南丫蕊花属(百合科)一新种及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云南东南部金平县五台山丫蕊花属(百合科)一新种,并讨论了其生物地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蔡联炳 《植物研究》1996,16(3):273-280
叶片表皮、叶片横切面、花粉和淀粉粒的微观特征,对青藏高原的特有类群三蕊草属Sinochasea Keng的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蕊草S.trigyna Keng在上述微观性状上与毛蕊草Duthiea brachypodia(P.Candargy) Keng et Keng f.差距最小,与冠毛草Stephanachne pappophorea(Hack.)Keng差距次之,与宝兴野青茅Deyeuxia moupinensis(Franch.) Pilger和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L.) Roth差距最大;三蕊草属的系统位置应处于毛蕊草所隶的燕麦族Aveneae中;在系统演化上,燕麦族是最原始的类群,它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派生了针茅族Stipeae和剪股颖族Agrostideae。  相似文献   

7.
毛喉鞘蕊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从毛喉鞘蕊花分离得到两个新二萜醌 :鞘蕊酮S(1) ,鞘蕊酮T(2 )和六个已知成分 :α 雪松醇 ,愈创木酚甘油醚 ,芫花素 ,鞘蕊醇B ,β 谷甾醇 ,豆甾醇。依据光谱和化学方法 ,它们的化学结构已被鉴定  相似文献   

8.
凤丫蕨属(Coniogramme Fée)种间界限模糊,存在过渡类型,是蕨类植物中分类比较困难的类群之一。黑轴凤丫蕨(C.robusta(H.Christ) H.Christ)是凤丫蕨属植物中比较特殊的种类之一。本文在标本考证、野外考察和微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种的分类进行了订正。将假黑轴凤丫蕨(C.pseudorobusta Ching et Shing)和新黑轴凤丫蕨(C.neorobusta Ching et Shing)归并到黑轴凤丫蕨。同时对该种下的两个变种黄轴凤丫蕨(C.robusta var. splendens Ching et Shing)和棕轴凤丫蕨(C.robusta var. rependula Ching et Shing)重新定义模式标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产于中国的筛蕊属地衣在形态与化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订正了文献中一些错误鉴定及分布方面的错误记载。研究结果表明,筛蕊属地衣在中国只有一种,即聚筛蕊:Cladia aggregata (Sw.) Nyl.。其主要特征为拟果柄不肿胀,分枝多,筛孔少而排列不整齐以及只含有巴巴酸等。至于云南的变种straminea实际上为一生态型,无分类学意义。浙江的Cetraria aculeata Fr.为聚筛蕊的错误鉴定。根据现有知识,本种分布区的北界在朝鲜为北纬38°,在日本为北纬37°,在中国为北纬31°,而非北纬44°(黑龙江虎林)。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印度唇形科刺蕊草属一新记录种:长苞刺蕊草,该种在印度产于阿萨姆邦,凭证标本保存于英国皇家植物园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E)。在形态特征上,该种与中国特有的北刺蕊草相似,但其茎叶被糙硬毛、花萼呈近管状等特征与之相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产于中国的筛蕊属地衣在形态与化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订正了文献中一些错误鉴定及分布方面的错误记载。 研究结果表明,筛蕊属地衣在中国只有一种,即聚筛蕊:Cladla aggregata(Sw·)Nyl。其主要特征为拟果柄不肿胀,分棱多,筛孔少而排列不整齐以及只含有巴巴酸等。至于云南的变种stramiuea实际上为一生态型,无分类学意义。浙江的Cetraria aculeata Fr 为聚筛蕊的错误鉴定。根据现有知识,本种分布区的北界在朝鲜为北纬38。,在日本为北纬37。,在中国为北纬31。,而非北纬44。(黑龙江虎林)。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唇形科(Lamiaceae)刺蕊草属一新记录种--香薷状刺蕊草(Pogostemon elsholtzioides Benth.),该种在中国产于西藏墨脱县,凭证标本保存在PE。该种在喜马拉雅地区分布广泛,与特产于云南西北部地区的狭叶刺蕊草(P. dielsianus Dunn)的主要区别为:花萼钟形,长3~3.5 mm,花萼齿长为花萼筒的1/3~1/2,花冠长约4.5 mm。  相似文献   

13.
云南蕊木中一新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蕊木(Kopsia officinalis Tsiang)枝叶中分离得到一引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5-羰基蕊木碱甲(methyl 5-oxo-chanofruticosinate),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弯蕊开口箭中的多羟基甾体皂甙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弯蕊开口箭(Tupistra wattii Hook.f.)的新鲜根茎中分离出2个新的多羟基甾体皂甙元,分别命名为弯蕊皂甙元B(wattigenin B)(1)和弯蕊皂甙元C(wattigenin C)(2),同时分离到2个已知的甾体皂甙元——凯替皂甙元kitigenin(3)和铃兰皂甙元B(convallagenin B)(4)。通过波谱解析鉴定了这4个皂甙元的结构,并测定了它们在体外对肿瘤细胞K562和A2780a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毛喉鞘蕊花的微量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唇形科毛喉鞘蕊花全草的氯仿提取物分离到2个新的微量成分,鞘蕊花戊素和已素。基于光谱分析,鞘蕊花戊素和已 素的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α,7β-二乙酰氧基-8,13-环氧-6β羟基勒丹-14烯-11-酮(1)和7β-乙酰氧基-8,13环氧-6β,α-二羟基勒丹-14烯-11-酮(2)。  相似文献   

16.
中国蔷薇科一新属--多蕊石灰树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了中国蔷薇科一新属,多蕊石灰树属和属下的唯一分类单位多蕊石灰树。在新分类群描述了基础上,据形态学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系统学讨论。  相似文献   

17.
毛萼鞘蕊花甲素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毛萼鞘蕊花(Coleus esquirolii(L(?)vl. )Dunn.)的茎、叶中分离鉴定了一个新的二萜化合物,毛萼鞘蕊花甲素(对映-17-乙酰氧基-贝壳杉烷-16β-醇),和三个已知化合物,对映-贝壳杉烷-16p,17-二醇,齐墩果酸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8.
对青藏高原东部3个不同海拔居群的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毛茛科)开花持续期和繁殖分配进行了野外观察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海拔的升高,露蕊乌头的开花持续期时间延长,且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差异。(2)露蕊乌头的植株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3)露蕊乌头的繁殖分配在地上总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研究认为,露蕊乌头在高海拔地区较高的繁殖分配比例强调了有性繁殖在高山恶劣环境中的重要性,而高海拔地区开花持续期的延长补偿了传粉昆虫的减少并增加了对传粉昆虫的吸引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丫瓣兰Ypsilorchis fissipetala (Finet)Z.J.Liu,S.C.Chen &L.J.Chen(基名为裂瓣羊耳蒜Liparis fissipetala Finet)建立了兰科新属--丫瓣兰属Ypsilorchis Z.J.Liu,S.C.Chen&.J.Chen.新属与羊耳蒜属Liparis的区别点为:新属有两个粉蜡质花粉团:每个花粉团具1个多少有弹性的花粉团柄;花瓣二深裂;叶具强烈波状的边缘,其先端有一个长达1 mm的芒尖.这些特征表明了其与羊耳蒜亚族Liparidinae有明显的差别,为此,建立了一个新的亚族--丫瓣兰亚族Ypsilorchidinae Z.J.Liu,S.C.Chen &L.J.Chert.  相似文献   

20.
黄鞘蕊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黄鞘蕊花(Coleus xanthanthus C. Y. Wuet Y. C. Huang)中分得8种成分。其中1个是新的醌式二萜,命名为黄鞘蕊花甲素,其结构为17-methyl(15→16)abieo-16-methoxy-2α-acetoxy-coleon U.7个已知化合物。coleon U(2),sugiol(3),β—谷甾醇,胡萝卜甙,三十三烷醇,三十三烷和二十八烷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