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氧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高氧预适应(HyperoxicpreconditioningHO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自由基的影响,本实验将实验组大鼠放放高压氧舱内,每日吸80-85%氧气(1atm)6h,连续7d。利用Langendorff装置做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自由基含量,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二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缺血10min,再灌注60min,第二组为HOP组;缺血10min,再灌  相似文献   

2.
高氧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氧化酶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在抗氧化酶中,比较重要的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为了解高氧预适应(HyperoxicPreconditioning,HOP)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时抗氧化酶的影响,本实验将实验组大鼠放入高压氧舱内,每日吸80-85%氧气(1atm,15-20%为氮气)6h,连续7d。利用Langendorf装置做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可逆性心肌缺血(HOPA组与对照A组):缺血10min,再灌注60min。观察冠脉回流液中SOD活力,检测心肌内抗氧化酶活力(SOD,GSHpx,CAT)。第二部分不可逆性心肌缺血(HOPB组与对照B组):缺血60min,再灌注60min。测定冠脉回流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SOD及心肌内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对于可逆性心肌缺血:SOD,GSHpx活力升高;对于不可逆性心肌缺血损伤:HOP能减少CPK释放,SOD活力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结扎-开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环绕LAD不结扎;吸氧组(OX组)结扎前30 min经鼻吸纯氧2L/min;在结扎LAD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HO 10 ml/kg(HO1组)、20 ml/kg(HO2组)。于结扎LAD前即刻(T0,基础值)、开放LAD前即刻(T1)、再灌注60 min(T2)及再灌注120 min(T3)时记录HR和MAP,于T3时抽取动脉血样3 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的活性和IL-6和TNF-α的浓度,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S组与T0时比较,T 1-3时各组HR、MAP进行性下降(P<0.05);三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S组血清CK、cTNI、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 0.01);与OX组比较,HO2组上述酶及炎症因子浓度显著下降(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5)。结论:高氧液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C),肢体缺血/再灌注组(LI/R),缺血预适应组(IPC)和L-NAME组。各组大鼠均于肢体缺血4h再灌注4h处死,分别测定其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含量,计算血浆NO/ET比值;以及肺湿干比(W/D)、肺系数(LI),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结果:大鼠LI/R后4h,PaO2明显降低;W/D、LI、血浆及肺组织的MDA、NO、ET和肺组织MPO活性均明显增加,而血浆NO/ET比值明显减小。与LI/R组比较,IPC组各项损伤指标明显减轻,NO水平升高,血浆NO/ET比值明显增大。与对照组和IPC组比较,L-NAME处理组,各项损伤指标数值明显增加,NO水平降低;血浆NO/ET比值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各组大鼠PaCO2的变化无显著性。结论:缺血预适应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NO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在低温(-100℃)用ESR检测和分析了大鼠肾缺血,移植和再灌注过程中出现的ESR信号,发现在体(invivo)肾缺血1小时再灌注2分钟肾组织除了出现g=2.0040的醌类自由基以及g=1.9370和g=1.9730处与过渡金属离子有关的信号外,在低场区又出现一个很明显的信号(g=2.0812),该信号的位置同及LOO.的g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骨骼肌、小肠、肺功能损伤变化,并探讨缺血预适应(IPC)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实验用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IPC+I/R)组。分别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比值的变化;测定骨骼肌、小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肺湿干比(W/D)及小肠组织DAO含量。观察骨骼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IPC+I/R组血浆LDH、CK、ROS、MDA、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I/R组,PaO2较I/R组明显升高。IPC+I/R组肺湿干比(W/D),骨骼肌、肺、小肠组织MPO含量明显低于I/R组,而小肠DAO活性升高。骨骼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结论:缺血预适应减轻了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小肠、肺功能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氧化损伤、改善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粘膜自由基及钙含量改变与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缺血预适应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缺血预适应(IPC+I/R)组,分别测定血浆和小肠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丙二醛(MDA)的含量,小肠组织钙及线粒体钙含量;小肠组织的Be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小肠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肢体I/R后血浆和小肠粘膜SOD减少而XOD和MDA增加;小肠组织钙及线粒体钙含量增多;Bel-2蛋白表迭和Bax表达增多,但Bel-2/Bax比值降低;凋亡细胞增多。IPC减轻了I/R后引起的XOD、MDA含量的升高,并且增加了SOD的含量;减轻了组织和线粒体钙超载;Bel-2的表达则明显升高而Bax表达较I/R组明显减少,Bel-2/Bax比值升高;凋亡细胞减少。结论:肢体IR引起小肠粘膜自由基的增多,钙超栽,凋亡细胞增多;IPC可能通过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及钙超载,抑制细胞凋亡而对肢体I/R继发的小肠功能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范新明  周鸣  彭建强  郭莹 《生物磁学》2011,(20):3994-3996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参与缺氧转录反应调控的转录调控因子,HIF的活化在缺氧时细胞中保护起重要作用,HIF及HIF依赖的基因如诱导型一氧化氪舍酶(iNOS)、血红素氧舍酶(HO-1)的激活可减轻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F调节的基因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本文对HI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HIF)是参与缺氧转录反应调控的转录调控因子,HIF的活化在缺氧时细胞中保护起重要作用,HIF及HIF依赖的基因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红素氧合酶(HO-1)的激活可减轻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HIF调节的基因表达可能介导了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的保护作用。本文对HIF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雷米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超微结构的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n=16):缺血/再灌注(I/R)、缺血预适应(IPC)和雷米普利(RAM)组。RAM组每天用雷米普利(1mg/kg)灌胃,I/R和IPC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各组动物均经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PC组于缺血前行心肌缺血预适应。连续监测心电图变化,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光、电镜下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RAM及IPC组缺血期心脏ST-段抬高幅度降低,室早出现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缩短,室速、室颤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形态学观察心肌损伤减轻,心肌纤维及线粒体特征性结构保持清晰,血管通畅,内皮损伤减轻。结论:连续4周使用RAM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具有与IPC相似的心脏保护效应,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细胞及线粒体、改善内皮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青霉胺对缺血后再灌注心肌损伤的影响,我们采用Langendro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先灌注15min后停止灌注,模拟缺血60min,然后再灌注60min。动物分为对照组及青霉胺处理组(30mM)。分别测定缺血前及再灌注后心肌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氧化酶(GSH-Px)的含量变化,再灌注过程中冠状动脉血流阻力及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PK)的释放量。结果显示,青霉胺处理组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的ATP、GSH、GSH-Px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心肌组织中的含量,而青霉胺处理组在再灌注过程中CPK的总释放量及平均冠状血流动脉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CPK总释放量及平均冠状动脉血流阻力。提示青霉胺可以减轻缺血后再灌注的心肌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SMT对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SMT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SD大鼠18只,体重320 ̄380g,随机分为三组:①缺血-再灌注组(IR):夹闭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min,松夹20min。②缺血-再灌注+SMT组(SMT):再灌注前5min,股静脉注射iNOS抑制剂S-methylisothiourea sulfate(SMT 5mg/kg w),余同IR组;③对照组(C):暴露心脏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iNOS在不同脑区的表达.方法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脑组织中的iNOS的表达.结果 (1)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缺血组缺血侧大脑皮层、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iNOS的表达显著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24h后,缺血组对照侧大脑皮层、海马CA1区、CA3区神经元iNOS的表达也明显增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 与对照侧比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皮质的iNOS表达显著增强(P<0.05),而海马CA1区、CA3区缺血侧的iNOS表达与对照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皮层和海马iNOS表达显著升高,未缺血脑区(对照侧)iNOS反应性也较对照组者升高.  相似文献   

14.
姚谦  敖明章 《蛇志》1993,5(2):6-9
本文设计了沙鼠脑缺血再灌流实验模型,以清拴酶作脑缺血后静脉注射再灌流模型和非药物再灌流模型组对照,用电子顺磁共振法(ESR)测定脑组织自由基波谱,结果清栓酶组出现自由基信号很弱,接近正常组,显著区别于未用药脑缺血再灌流30分钟和60分钟组(P<0.01),证明清栓酶有抗自由基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10、20、40mg/kg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2h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再灌注22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脑皮层缺血半暗带Caspase-3的表达。结果(1)假手术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10、20、40mg/kg组和尼莫地平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2.8±0.9、2.1±0.9、1.5±0.7、1.3±1.1、1.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120、40m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110mg/kg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参皂苷Rg120、40mg/kg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大鼠皮层缺血半暗带均有Caspase-3的表达,其中假手术组仅有少量表达,模型组表达最多。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各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Caspase-3表达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尼莫地平组比较,人参皂苷Rg110mg/kg组的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高,40mg/kg组显著降低(P0.05),而20mg/kg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防治脑缺血再灌注的机制与抑制脑组织Caspase-3表达有关,且以高剂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壁NOS和ICAM-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与脑血管功能有重要关系,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可由脑缺血/再灌注诱导产生并与脑组织损伤密切相关,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和NADPH-d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SD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内皮细胞ICAM-1和NOS的表达,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大鼠脑血管ICAM-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为阴性或弱阳性反应,再灌注2h,ICAM-1阳性反应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P<0.01。随再灌注至16h,ICAM-1表达增加近一倍。脑缺血1h缺血侧侧脑血管壁开始出现NOS的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1,再灌注2h,NOS表达最多,随后逐渐下降,结果提示脑缺血再灌注与ICAM-1和NOS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皮质神经元生存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治疗1组(小剂量)和治疗2组(大剂量)。采用Bannister s颈动脉血引流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并用腹腔注射川芎嗪治疗。缺血90min后,再灌注2h、24h和72h分别处死大鼠。脑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survivin阴性,假手术组偶见阳性细胞,模型组大脑皮质出现较多的survivin阳性神经元,治疗1、2组在2h、24h、72h组survivin阳性细胞数密度增高,着色深(灰度值低);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中生存素表达有上调作用,并有量效关系和时相变化。  相似文献   

18.
采用结扎大鼠冠脉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络泰(三七总皂甙的新型剂)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结果表明,络泰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本品50mg/kg显著减少心电图S-T段的上多(P<0.01);络泰5mg/kg、50mg/kg和100mg/kg均显著降低血清CPK(P<0.05,P<0.01);在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但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络泰三个剂量组能显著提高SOD活性(P<0.01),降低MDA水平(P<0.05);本品50mg/kg和100mg/kg还能显著增加心肌缺血时血中PGI2水平(P<0.05),提示络泰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与抗脂过氧化作用有关,其促进PGI2合成作用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19.
高压氧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_1区神经元凋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 :应用TUNEL检测技术 ,对沙土鼠前脑缺血 2 0min后再灌注 3d模型 ,用HBO治疗连续 3d。观察HBO作用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变化 ,研讨HBO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疗效及其机理 ,为临床应用HBO治疗疾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 3d后海马CA1区大量神经元凋亡 ,HBO治疗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并以 0 .2 5MPaHBO治疗组为佳。结论 :HBO治疗对海马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减少神经元凋亡 ,为高压氧治疗缺血性损伤的疗效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氧自由基对大鼠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观察氧自由基对心肌细胞核钙转运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心肌细胞核采用蔗糖密度梯度心分离纯化,用酶学方法测定了ATPase活性,用^45Ca^2+同位素法测定下摄取。结果;低浓度的H2O2短时间作用使核钙泵活性增加31.6%,高浓度H2O2使核钙泵活性降低,呈时间和剂量信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