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切片两色一步整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植物切片整体染色法,是从事切片工作者长期有待解决、并为许多从事这方面技术人员尝试的一个方法。在植物切片两色整染中,效果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本方法因操作简单,时间经济、省人省力,尤其适用于切片的大批量生产,为教学科研提供大量切片。作者经多次反复试验,摸索出了用叔丁醇作溶剂配制番红、固绿混合液,应用于植物材料切片前整体染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棉 (Goosypiumhirsutum)茎次生木质部的切向纵切片 ,用番红与固绿两种染液对染 ,使导管分子、管胞和细长的木纤维等死细胞、木质化增厚的细胞壁染成红色 ,而由生活细胞组成的射线 ,为 1~ 4列横卧的薄壁细胞 ,可被固绿液将其纤维素细胞壁和细胞质染成蓝绿色 ,由于这些细胞在茎中呈径向走向 ,因此它们具有横向运输的功能和贮藏作用。本图主要显示被子植物特有的导管 ,其中孔纹导管和网纹导管等口径较大 ,导管分子以端壁或近端壁处的穿孔上下对接 ,彼此沟通 ,连成管道 ,贯穿在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内。成熟的导管分子原生质体已完全解体 ,以死细…  相似文献   

3.
我校使用爱氏苏木精整体染色制作根尖、茎尖、花芽分化及胚胎学等的石蜡切片,使用番红-固绿滴染法制作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及花药、子房等生殖器官的石蜡切片,已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广泛应用于教学及科研中。由于方法简易、节约时间、用具、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年份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茎为材料,对其进行多糖、单糖以及木质素含量的测定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同时对铁皮石斛的茎进行番红-固绿和M?ule染色,并利用FTIR、1 H-NMR技术对铁皮石斛茎中木质素单体的类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铁皮石斛茎木质素的积...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非细胞黏菌菌核形成过程中原质团组分及形态的变化,探索在番红-固绿二重染色、番红-焦油紫-橙黄G三重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Physarum melleum菌核形成过程中原质团形态及显微结构变化的显示差异。结果表明:三重染色法可以显示原质团中纤维结构及细胞核,并且菌核随着休眠胞成熟而对焦油紫具有更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赵惠玲  王青 《生物学通报》2005,40(10):43-43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茎是观察植物输导组织的典型材料,通常是将其制成石蜡切片,逐片番红染色和固绿复杂,使木质部和厚壁组织细胞壁呈红色、韧皮部和纤维素薄壁细胞壁呈绿色,二者相互衬托,观察方便且较为美观.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摸索出另一套染色方法,称为整体PAS反应染色法.此法步骤简单,而且不易褪色,再经过体积分数80%酒精配成的甲基绿复染,可以将各组织明显区分开来,便于观察识别.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或细胞的透明和染色,是研究植物体结构的两种常见技术。在植物体中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木质部分子,如导管和管胞,起机械支持作用的纤维等,由于它们的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木素,经过透明和用番红等染料染色后,可以增大反差,便于鉴别。相比之下,在植物体中输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 Pearse 氏偶联四氮盐反应(coupled tetrazo-nium)染脑下垂体,其嗜酸嗜硷两种细胞皆可染色,仅前者着色较深,故不宜于组织学鉴别之用。作者鉴于嗜硷细胞的向性腺及向甲状腺激素皆系粘蛋白(mucopro-tein),故染粘蛋白的高碘酸白复红法(periodic acid-leukofuchsin)可作力重氮蓝B(diazo llue B)或重氮蓝B和H酸(H acid)联用的对此染色。作者也鉴于用重氮蓝B可加强嗜酸性细胞对于某些染料的亲和力(如固绿FCF)而描述了应用固绿 FCF(fastgreen FCF)的偶氮偶联染色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提取自麻栎壳斗的植物染料(麻栎染料)的耐酸、碱稳定性,染浴pH值及铝、铁离子等环保型媒染剂对其染毛织物效果的影响,并且探究了其染色动力学.研究表明,麻栎染料在强酸性染浴(pH=3)中对羊毛织物直接性好,染色后毛织物得棕色,也可采用铝离子、铁离子对直接染色后的毛织物进行后媒染,以得到不同色相的毛织物,尤其是铁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使用核酸染料Genefinder检测琼脂糖凝胶中的核酸,通过比较预染样品法、胶内染色法和后染法三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了解该染料的染色特性,以期找到性能稳定,染色效果好的染色方法.方法: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以不同的染色方法使用核酸染料Genefinder进行染色,对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使用电泳后染色方法染色效果较好,胶内染色法次之,预染样品法效果最差.结论:核酸染料Genefinder会干扰DNA的迁移效率,因此,使用Genefinder进行电泳后染色是一种较好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 ,常常需要搞清雌、雄器官的发育进程。采用压片技术一般可以观察到雄花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形态。花粉压片染色多采用醋酸———洋红法[2 ] 。但是 ,我们在观察黄瓜雄花发育过程中发现醋酸———洋红法染四分体之前的花粉染色很淡 ,无法进行显微摄影。在制片过程中 ,我们尝试了多种对染处理法 ,结果发现醋酸———洋红与固绿对染能非常清晰地观察到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时期的花粉。现将这一方法予以介绍 ,以期为植物制片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1 染色剂的配制参照李正理的方法[1] 配制醋酸———洋红与固绿溶液。1 1 醋…  相似文献   

13.
2种核酸染色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前染和后染等2种核酸染色方法对凝胶中DNA的染色效果,及其对染料染色灵敏度的影响,并验证新型核酸染色剂SYBRGreenⅠ能否代替传统染料溴化乙锭(EB)用于常规电泳中DNA的染色。方法:分别用SYBRGreenⅠ与EB采用2种不同的方法对凝胶中的DNA进行染色。结果:前染和后染的染色效果无显著差别,2种染料都能显示出10ng以下的DNA条带。结论:前染和后染方法的染色效果相当,染料SYBRGreenⅠ和EB均可用于这2种染色方法;新型染料SYBRGreenⅠ可代替强致癌性染料EB,用于常规凝胶中DNA的染色。  相似文献   

14.
以双子叶植物棉花的幼根、幼茎、叶、胚珠和单子叶植物玉米茎为实验材料,制作树脂半薄切片,对样品染色方法等进行了改进,将蕃红-固绿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氯化铁-苏木精染色方法系统应用于植物树脂半薄切片制备中,获得了结构完整、染色清晰的棉花各器官和玉米茎半薄切片,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植物树脂半薄切片制作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植物染料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限制,目标色相不丰富、色牢度不理想、植物染料本身的鉴别和成品的鉴别等问题。为了丰富染料植物资源的来源和提高染料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对西双版纳傣族利用的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涉及的相关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西双版纳14个村寨的56个关键信息人进行访谈,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媒染植物和助染植物的种类、傣名、利用部位和资源来历,以及预处理和染色过程工艺条件与技术步骤;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对4种色相的10个染色工艺过程进行了记录,采集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对调查信息进行了整理编目。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使用11种着色植物和17种助染植物;目标色相有红、黄、蓝和绿。分析了傣族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傣族利用植物染色对于染料植物利用的应用启发。该研究详细深入地记录了西双版纳傣族使用的染料植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组合和染色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对民族民间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染料植物资源筛选及其染色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植物染料在工业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限制,目标色相不丰富、色牢度不理想、植物染料本身的鉴别和成品的鉴别等问题。为了丰富染料植物资源的来源和提高染料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该研究对西双版纳傣族利用的染料植物及其染色工艺涉及的相关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2014年10月到2016年1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西双版纳14个村寨的56个关键信息人进行访谈,收集信息包括使用着色植物、媒染植物和助染植物的种类、傣名、利用部位和资源来历,以及预处理和染色过程工艺条件与技术步骤;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对4种色相的10个染色工艺过程进行了记录,采集了凭证标本和图像资料;对调查信息进行了整理编目。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使用11种着色植物和17种助染植物;目标色相有红、黄、蓝和绿。分析了傣族染料植物资源的发掘潜力、傣族利用植物染色对于染料植物利用的应用启发。该研究详细深入地记录了西双版纳傣族使用的染料植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组合和染色的过程。该研究结果对民族民间染料植物与染色工艺的产业化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染料植物资源筛选及其染色工艺条件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种呈多色反应的徒手切片染色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明 《生物学通报》2004,39(3):58-58,F003
徒手切片法是指用刀片将新鲜的或固定的材料(一般为植物材料)切成薄片的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制片迅速并能及时观察植物组织生活状态下的结构而成为组织化学、生物鉴定、教学实验及科研选材的常用方法。常用的徒手切片染色剂如质量分数1%番红水溶液、质量分数1%苯胺蓝溶液及0.5%固绿溶液只  相似文献   

18.
显示弹性,胶原纤维的双重组合染色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特殊染色中,分别显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方法较多,但是这二种染色效果较差,多年来为了使动物和人体组织中能同时可靠的显示胶原和弹性纤维成分,并在较长时间内不褪色。为此我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性研究,在选用多种染料中,发现酸性染料 Ponceau S(丽春红 S),碱性染料Victoria blue(维多利亚蓝)等试剂,经过重新组合后,能更好的显示胶原纤维呈红色,弹性纤维呈蓝绿色,肌肉等呈黄色,染色色彩鲜艳,对比清晰。其方法简单,容易掌握,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双重组合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晨  王晓丽  王晓丽  李玉 《菌物研究》2013,11(3):176-178,181
为了研究黏菌孢囊形成过程中显微结构的变化,文中探讨了番红-固绿和铁帆-苏木精染色条件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孢囊不同发育阶段显微结构的差异显示效果。结果表明:在幼孢囊中原质团有种水平的割裂,大割裂和微割裂,这些割裂和孢丝及孢子的形成有关;全白绒泡菌囊轴表现了和孢囊柄不一致的状态和染色结果;番红-固绿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在孢囊形成前期原质团被染成淡红色,可以分辨出大量游离存在的细胞核;孢囊壁及囊轴被染成绿色,孢子灰绿色;全白绒泡菌原质团被染成绿色,初期可见较厚孢囊壁,囊轴绿色。铁帆-苏木精染色下,淡黄绒泡菌和全白绒泡菌原质团均被染成灰色,囊壁不明显,成熟孢子发生皱缩。  相似文献   

20.
用前染和后染两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研究比较SYBRGreenI和溴化乙锭(EB)两种核酸染料对凝胶中DNA的染色效果和灵敏度,及SYBRGreenI取代EB用于常规凝胶中核酸染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用前染法染色SYBRGreenI对琼脂糖凝胶中的核酸染色效果与EB相当;用后染法染色前者要优于后者,可显示5ng以下的DNA条带,在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其染色DNA条带背景清晰,灵敏度较高。因此,无致突变性新型染料SYBRGreenI可替代强致突变性染料EB用于检测凝胶中DNA片段大小、含量等,从而减少由于使用EB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