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油脂高产菌株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脂肪粒计数法、苏丹III菌泥染色法、碳饥饿检出法等对生物油脂高产菌株进行了筛选比较研究。通过试验表明, 苏丹III菌泥染色法简便快捷, 其结果与菌体的油脂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此法是筛选产脂菌株的较理想的初筛方法。碳饥饿检出法准确性较高, 但过于繁琐; 相比之下, 脂肪粒计数法虽简便, 但缺乏准确性, 使用时必须同时考虑脂肪粒的大小。通过筛选, 获得了一株生物油脂高产菌株IFFI01368, 其菌体中油脂含量为54.25%。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合并产AmpC酶的状况及基因型特点.方法 从近几年深圳市人民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中,筛选出对头孢西丁耐药菌株51株,PCR分别扩增菌株的TEM、SHV、CTX-M基因,同时应用多重PCR检测菌株的AmpC酶基因,序列测定PCR阳性产物以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51株菌中有49株至少检出一种ESBLs或AmpC基因.单ESBLs基因阳性菌株37株(72.5%),单AmpC基因阳性4株(7.8%),合并ESBLs和AmpC基因阳性的8株(15.6%).共有41株(80.4%)含CTX-M-14基因,4株含CTX-M-15,其他基因型ESBLs较少.2株检出两种ESBLs基因;一株同时检三种ESBLs基因.检出AmpC基因的菌株12株,其中10株为DHA-1型,2株为CMY-2型;其中6株DHA-1型及2株CMY-2型菌同时检出CTX-M-14基因.结论 该院头孢西丁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大多数为单产ESBLs菌,主要为CTX-M-14型;少数同时产生ESBLs和AmpC酶,AmpC酶以DHA-1型为最常见.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哲盟地方病防治站,于1979年从科左中旗敖本台公社6个大队羊标本中检出142株布氏菌。经鉴定有牛羊两个种6个生物型。这些菌毒力弱,羊种菌变异多,为什么在一个小范围内检出如此多的菌株?是自然菌株还是既往畜间使用羊,(M,)或牛_(19)(A_(19))菌苗造成?现将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基于PLFA指纹图谱表征浓香型酒糟醅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株白酒酿造过程中常见的菌株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种属菌株的细胞膜特征组分磷酸脂肪酸(PLFA)的特征,以及检出量与菌株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的PLFA指纹图谱存在显著差异,各菌株的PLFA指纹图谱可作为区别种属的依据.不同供试菌株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检出的总PLFA量或16:0含量呈线性关系.将不同生物量的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和真菌分别加入糟醅后,检出的PLFA相对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基于PLFA的指纹图谱能够定量或半定量地表征糟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经对多家酿酒企业糟醅PLFA组成的检测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剖析,该方法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5.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无芽孢厌氧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 ,不同的消化道疾病患者 ,胃黏膜微生物群的检出率、菌种、数量均有不同 ,其中胃癌组微生物群改变最明显。为了解微生物与胃癌的相关性 ,对 5 7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了无芽孢厌氧菌的检测 ,实验结果表明 ,胃癌病变的中心部位与癌旁组织的无芽孢厌氧菌的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氏阳性无芽孢厌氧菌 (优杆菌、丙酸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 ,占检出菌株的 6 4 .86 %(48/74 ) ,其中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菌株为 5 9.4 6 % (44 /74 )。癌旁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菌 (类杆菌、梭杆菌、紫单胞菌、韦荣球菌 ) ,占检出细菌的 5 7.14 % (2 4 /42 ) ,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菌株为16 .6 7% (7/42 )。胃癌的病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胃癌组织中检测到无芽孢厌氧菌对胃癌的形成起到的作用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肖冰  王越  郎兴莹  司虹  薄志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1,33(12):1403-1405, 1412
目的检测多重耐药伤寒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腹泻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的方法测定大连地区临床分离的78株伤寒沙门菌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检测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catA和catB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基因以及cmlA氯霉素外排泵蛋白基因、aac(6′)Ⅰb和aac3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qacEΔ1sul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等8种耐药基因。结果78株沙门菌对12种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1.28%~74.35%)。得到9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5株检出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7株耐氯霉素的伤寒沙门菌菌株中,2株仅检出catA基因,1株仅检出catB基因,1株仅检出cmlA氯霉素外排泵蛋白基因,2株同时检出catA基因和cmlA氯霉素外排泵蛋白基因;2株检出aac(6′)Ⅰb基因,1株检出aac3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4株检出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qacEΔ1sul1;6株检出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结论大连地区临床分离的伤寒沙门菌存在严峻的耐药现象,多种耐药基因存在于耐药伤寒沙门菌中,可能是导致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文山州人民医院分离的8 820株E.coli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对被检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s)E.coli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2年产ESBLs菌株阳性率最高,达65.40%;2014年检测出E.coli株数1 721株,占19.51%;E.coli菌株科室分布,泌尿外科最多1 961株;标本类型以中段尿为主;年龄分布集中在>45~60岁组,检出2 433株,占27.59%;药敏试验显示,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结论 E.coli菌株检出率上升,产ESBLs菌株阳性率呈现先迅速上升后有缓慢下降的趋势。E.coli耐药形势严峻,医院应加强监测及耐药性分析,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分级制度,定期反馈临床监测数据,为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杭州湾、钱塘江流域沿岸外环境的肉毒梭菌分布很广。调查22个点检出阳性21个点。外环境各种样品的总检出率为75.95%,上海地区的检出率最低(29.41%),其它地区间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绍兴市区生产的酱豆面制品肉毒梭菌的检出率为20%。检出的所有菌株几乎均为无毒株,其中2株弱毒株其毒力弱到无法定型。生化试验结果显示,被试大多数菌株的生化特性与A、B、F型的PL株相似,但有13株菌株的个别生化反应与试验菌株的总体不同。  相似文献   

9.
沿微山湖地区神经毒素源性酪酸酸菌的土壤分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神经毒素原性酷酸酸菌在微山湖区土壤的分布情况,我们采集了该地区的土壤样品进行调查。50份士样培养上清中,有18份检出了肉毒素素,经中和试验证实均为E型。从其中的7份阳性样品中分离到产毒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毒性测定,生化特性检查及其神经毒素基因的PCR检测,所有菌株均有型肉毒神经毒不基因并产生相应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和头孢菌素(AmpC)酶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菌株64株,PCR法分别扩增菌株的TEM、SHV、CTX-M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分型.同时应用多重PCR对其中的头孢西丁耐药株进行AmpC酶基因扩增,DNA序列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64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61株(95.3%)检出至少一种ESBLs基因.其中51.6% (33/64)检出SHV-12基因,46.9%(30/64)检出CTX-M-14基因.11株(17.2%)检出AmpC基因,其中10株为DHA-1型,1株为CYM-2型.19株(29.7%)检出2种以上的ESBLs或ESBLs合并AmpC基因.结论 该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的ESBLs基因型为SHV-12和CTX-M-14型;AmpC酶的主要基因型为DHA-1,菌株中同时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的较多.  相似文献   

11.
牙龈类杆菌曾是重要的产黑色素类杆菌群菌株,最近重新命名为牙龈卟啉杆菌,该菌为牙周病龈下菌斑中关键性厌氧菌,与成人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作者用牙龈卟啉杆菌侵袭型菌株W83,作为免疫原,通过免疫小鼠、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最后得到一株能够稳定分泌抗牙龈卟啉杆菌W83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经鉴定该单抗特异性良好,可用于临床该菌的检出和生态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ε-PL产生菌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150mg/LK2Cr2O7,以有利于放线菌的富集分离;并添加美蓝染料,利用产碱菌株碱性分泌物和美蓝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碱菌株;利用Dragendorff试剂与生物碱特有的颜色反应从产碱菌株中检出得到46株生物碱产生株;最后对产生物碱的菌株的发酵液进行ε-PL含量分析,确定4株ε-PL产生菌株。对其中一株ε-PL高产菌PL6-3菌株进行形态、  相似文献   

13.
无芽胞厌氧菌、Fas蛋白表达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芽胞厌氧菌、Fas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无芽胞厌氧菌的检测采用微生物分类鉴定系统中API20A测定方法,Fas蛋白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了57例胃癌组织,57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微生物的变化及Fas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无芽胞厌氧菌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菌(优杆菌、丙酸杆菌和消化链球菌等),占检出菌株的6486%(48/74),其中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为5946%(44/74)。癌旁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菌(类杆菌、梭杆菌、紫单胞菌和韦荣球菌),占检出细菌的5714%(24/42),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菌株为1667%(7/42)。胃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509%(20/57),癌旁组织为7018%(40/57),正常胃黏膜为8500%(17/20),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无芽胞厌氧菌检出情况不同。胃癌组织检出的主要为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菌。胃癌组织Fas蛋白水平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正常胃黏膜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阐明胃癌的发生机制、预后和转移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报道了大连地区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及气单胞菌生态分布的研究结果。从152份海产品中共检出88株致病性弧菌及气单胞菌,检出率为57.9%.在检查欧氏六线鱼、太平洋鲱鱼、蓝色马鲛;蝼蛄虾;紫贻贝、杂色蛤仔和毛蚶共7种海产品中,检出9种致病性弧菌和1种气单胞菌,即溶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麦氏弧菌、少女鱼弧菌、弗尼斯弧菌、拟态弧菌、河弧菌、非01群霍乱弧菌和创伤弧菌。鱼虾类中菌株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贝类。检出菌株中溶藻弧菌所占比例最高(54.5%),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7.3%)。首次从海生物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少女鱼弧菌等致病原因菌株.  相似文献   

15.
Ames 等人建立了一套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的组氨酸缺陷型突变菌株结合哺乳动物微粒体酶激活突变剂(致癌剂)的检测方法,以缺陷型的回复突变为指标,来检出诱变剂。这是一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还原测定,从8株紫云英、2株大豆,1株豇豆根瘤菌中检出二株在自生条件下具吸氢能力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观察到氢是诱导氢酶形成的必需条件。增加培养基中的碳底物浓度,菌株的吸氢活性受到抑制。乙炔和一氧化碳对吸氢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从吸氢与不吸氢菌株的回接对比试验,似乎没有看到吸氢的菌株对寄主干物质积累有明显的影响。并发现自生条件下不吸氢的菌株所形成的根瘤具有吸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本实验室提供的谷氨酸棒状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处理,共检出营养缺陷型12株,并进行鉴定,从中筛选出赖氨酸的高产菌株,且对其进行发酵产酸试验。本文研究旨在选育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并研究适宜的发酵工艺,以提高产酸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技术对菌株进行stx1基因、stx2基因、eaeA毒力基因检测;并对stx阳性、eaeA阳性的菌株进行O抗原基因rfbE(O157)、wzx(O26)、wbdI(O111)、ihp1(O145)、wzx(O103)检测。探究了实验室保存的94株非O157:H7大肠杆菌是否存在产志贺毒素菌株(STEC)存在;结果表明94株大肠杆菌中检出3株含有stx基因、12株含有eaeA基因;对stx和eaeA阳性菌株O抗原基因试验,检出2株含有wzx(O26)基;这2株大肠杆菌血清凝集试验结果为阳性。研究结果显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用于产志贺毒素菌株(STEC)前期筛查。  相似文献   

19.
ε-聚赖氨酸生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一种灵敏的ε-PL产生菌高通量的筛选方法。在分离培养基中加入150mg/L K2Cr2O7,以有利于放线菌的富集分离;并添加美蓝染料,利用产碱菌株碱性分泌物和美蓝之问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透明圈,从而灵敏地筛选得到产碱菌株;利用Dragendorff试剂与生物碱特有的颜色反应从产碱菌株中检出得到46株生物碱产生株;最后对产生物碱的菌株的发酵液进行ε-PL含量分析,确定4株ε-PL产生菌株。对其中一株ε-PL高产菌PL6-3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析,结果表明PL6-3为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  相似文献   

20.
直接硅胶板薄层层析快速检出杂色曲霉素产毒菌株,简化了培养、萃取纯化等繁琐步骤,大大缩短样品检测所需时间,做到快速灵敏。检验时取生长待测菌株的琼脂块,直接以硅胶薄层板展开浸出溶液,显色后产毒株色谱带中毒素斑点清晰易辨。所用试剂、设备简单,费用低廉,容易掌握。尤其适用于大量菌株的分离筛选。应用此方法,检测了222个真菌菌株的产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