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鸡蛋作为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其历史已经相当悠久。鸡蛋取材方便,孵化条件简单,且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材料可取,是胚胎学,发育生物学教学、科研的良好材料。但鸡胚在壳内发育,观察、实验又有其不便之处。鸡胚体外无壳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鸡胚壳外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能直接观察到胚胎发育的过程,是胚胎学、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的好材料. 在无壳培养中,常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破壳难,即易使卵黄膜破裂而失败.最早人们使用直接破壳法,成功率低.后来改用挫刀挫壳及胶布粘连、拉开方法,虽说成功率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操作也不便.我们在多次试验的  相似文献   

3.
在胚胎学、组织细胞培养的某些实验以及鸡胚的生物标本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获得特定发育时期的鸡胚材料,而往往由于种蛋来源、孵化条件、季节的不同,不易获得准确发育期的材料,尤其是以小时计算胚龄的胚胎学材料,如孵化16小时的原条期,18小时的头突起期,20小时的头褶期,24小时的4体节期,33小时的13对体节期等等。常感到取胚的时间很难掌握,取出的鸡胚发育差别甚大,具有代表性的发育期比例很小,不但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费,而且直接影响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鸡属于卵生动物,整个胚胎发育过程是在一个受精的鸡卵中完成。用鸡胚做实验材料有活体下容易观察、重复性好、经济、卫生等优点,适合学生掌握鸡胚的早期发育和致畸实验。将新鲜受精种蛋按计划好的不同时期放入38℃恒温培养箱中,箱内置一杯水(2~3日更换1次),以维持60-70%的相对湿度,每日开箱通气4次以上保持箱内的氧含量。  相似文献   

5.
蛋壳膜在鸡胚发育中具有保护胚胎,维持鸡内渗透压和呼吸功能。它是一种纤维性质的结构。如图,鸡胚发育第四天时,蛋壳膜的超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6.
种蛋内鸡胚含有潜在的胚胎干细胞(BCs)或原生殖细胞(PGCs),是目前主要的转基因鸡研究方法。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pLenti6/v5-DES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白来航鸡与伊萨鸡种蛋,结合种蛋赤道面开窗专利技术,对含这两种细胞胚的转基因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转染白来航鸡囊胚,孵化13天时,GFP基因的PCR检出率为64.7%,孵化率极低;转染孵化72h伊萨鸡胚血液循环中PGCs,实验蛋孵化率为35.0%,在出壳后死亡的3只小鸡肝脏中,GFP基因的PCR检出率为100%,存活的4只鸡中有3只在12月龄的血液样品中,经PCR扩增出了GFP基因;转染孵化72~79h白来航鸡胚PGCs,7批次实验的平均孵化率为21.1%,能在赤道面窗口注射胚的种蛋比率,以73~77h胚龄的最高,为75.0%~92.9%,注射病毒组出壳雏鸡血液DNA中,GFP基因PCR检出率为44.4%。两种方法比较,PGCs方法在实验蛋孵化率、胚定位在赤道面窗口率等方面有较强优势。因此为种蛋内胚细胞的转基因鸡技术研究提供了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观察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实验观察鸡胚的完整发育过程,有助于理解鸡卵的结构和鸡胚的发育,帮助学生构建动物个体发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鸡胚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受精鸡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多种氨基酸、激素、酶免疫球蛋白、及多种RNA等生物活性物质.以鸡胚为营养添加剂,能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本实验探索不同发育时期的鸡胚营养成份对尼罗罗非鱼的发育生长的影响,并研究鸡胚在各时期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变化状况.这能使我们找出鸡胚营养物质的最盛时期,便于开发利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 ( n ACh R)是由 4种亚基组成的五聚体 .哺乳类动物出生后γ亚基由ε亚基取代 ,迄今为止鸡 n ACh Rγ基因是否存在上述置换规律尚无定论 .为探索发育过程鸡骨骼肌n ACh R基因表达是否存在γ/ε亚基的置换及其机制 ,采用 RT- PCR技术和凝胶阻滞试验检测了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6周小鸡 γ基因表达的动力学及骨骼肌核抽提物的 DNA结合活性 .RT-PCR检测结果显示 ,在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6周的雏鸡骨骼肌组织均检出有 γ亚基 m RNA转录 .提示与哺乳类不同 ,出生前后鸡骨骼肌组织 ACh Rγ亚基基因持续表达 ,不存在 γ/ε亚基的置换表达规律 .以 γ基因 - 2 60 /- 2 4 0 (含 E盒与 M- CAT盒重叠序列 )和 - 2 39/- 50 (含 M- CAT盒及 GC富含区 )片段为探针 ,分别与鸡胚发育 9d至出生后 2周小鸡骨骼肌的核抽提物进行凝胶阻滞试验 .在发育各阶段的骨骼肌核抽提物中均有识别 - 2 39/- 50片段的结合活性存在 ,但在出生后 2周小鸡骨骼肌的核抽提物中未检出 - 2 60 /- 2 4 0结合活性 .结果提示 ,在出生后第 1 4d的肌核抽提物中存在的、识别并结合 - 2 39/- 50片段的活性物质与鸡 ACh Rγ基因在出生后持续表达有关 .  相似文献   

10.
取某时期的鸡胚,破开气室一端的蛋壳,检查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后,把符合要求的鸡胚浸没在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使壳内半流动状态的物质(如卵黄等)加速凝固;几天后,除  相似文献   

11.
孙慧斌 《动物学报》1993,39(2):221-221
随着分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作为发育生物学,尤其是胚胎诱导、分化机制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建立的非洲爪蟾囊胚(分期8)和神经胚(分期14)两个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有关的发育基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宫颈癌鸡胚模型,探讨其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方法将Hela细胞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观察影响宫颈癌鸡胚移植瘤成活可能的因素、移植瘤生长特性、形态、生物学特性。结果成功建立了人宫颈癌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后瘤易于生长,具有较强的血管诱导作用。光镜下显示移植后瘤具有与人宫颈癌相似的组织结构。结论该模型容易建立,能动态观察宫颈癌诱导血管生成的全过程,可用于宫颈癌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鸡胚是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经典动物模型,通过基因导入技术调节胚胎发育的基因功能,研究鸡胚早期发育过程中的细胞迁移,有助于更好地诠释相关先天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原肠胚期三胚层的形成、心管的发生及神经嵴的发育都伴随着显著的细胞迁移过程。该文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该过程的研究进展,介绍这三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迁移及相关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14.
陈大为  李瑞国  刘佳利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0,18(5):390-393,I0006,I0007
目的建立在体鸡胚电转染-RNA干扰技术(RNAi)模型。方法通过SOE-PCR方法,利用shRNA中的Loop环作为交叠区序列成功的建立了一种方便的shRNA表达序列构建方法,将Isl-1特异性的shRNA序列插入到pEGFP-H1-shRNA质粒中,通过注射后电转染,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sl-1在鸡胚神经管和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的表达。结果鸡胚神经管和DRG中Isl-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结论成功建立了在体鸡胚电转染-RNAi模型,为以鸡胚为模式动物研究神经管和DRG发育相关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为了优化现有的鸡PGCs(原始生殖细胞)的培养系统,为今后研究生殖细胞发育与生产转基因鸡奠定良好基础。分别用含0μmol/L(对照组)、0.1μmol/L、0.5μmol/L、1.0μmol/L 25-羟基胆甾醇的培养液培养鸡PGCs,5 d后细胞计数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与对照组(不添加25-羟基胆甾醇的鸡PGCs培养液)相比,0.1μmol/L处理组细胞数目没有显著差异,0.5μmol/L和1μmol/L处理组细胞数目均显著增加。对1.0μmol/L 25-羟基胆甾醇处理的鸡PGCs用RT-PCR、细胞免疫染色、细胞注射迁移的方法检测处理后的生物学特性,发现处理后的鸡PGCs仍然保持正常的生殖细胞生物学特性。本研究表明25-羟基胆甾醇能有效的促进鸡P GCs的增殖,且不改变鸡PGCs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取鸡胚不同组织细胞,利用M199培养基进行原代、传代培养,经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绘制、分裂指数测定等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实验表明,鸡胚不同组织细胞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从形态结构到生长周期都有明显差异。获得的躯体来源细胞、心来源细胞为成纤维型,肺来源细胞为上皮型;其中,躯体来源细胞生长能力最强,心来源细胞次之,肺来源细胞最慢,躯体来源细胞倍增时间最短;核型分析表明,该实验体外培养的鸡胚细胞染色体数目为78条。上述结果可为今后鸡胚不同组织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含有1998年中国大陆分离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的8个基因片段的质粒共转染COS_1细胞,产生了与野生病毒生物学特性相同的H9N2亚型AIV。将A Chicken Shanghai F 98(CK SH F 98)株H9N2亚型AIV的8个基因组cDNA分别克隆到polⅠ_polⅡ转录 表达载体pHW2 0 0 0中,构建成8个转录表达载体重组质粒。将这8个质粒共转染COS_1细胞,2 4h后收获细胞及上清接种SPF鸡胚,4 8h后收取鸡胚尿囊液继续进行鸡胚传代,产生能致死鸡胚的病毒。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序列分析和电镜观察,证实产生了CK SH F 98(H9N2 )株AIV。  相似文献   

18.
戴锡玲  王赛赛  王全喜 《生物学通报》2012,47(9):52-53,F0004
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 (Blume) Bosch]是观察蕨类植物孢子囊发育过程的一种好材料.以团扇蕨为材料观察孢子囊发育具有取材容易、方便确定和获得孢子囊发育的各个时期、方便进行半薄切片和观察、可代表大多数蕨类植物孢子囊发育的特点(薄囊型)等优点,可为丰富《植物学实验》的教学材料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我们曾证实了鸡胚视网膜基膜是培养视网膜神经纤维生长的最适基底。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鸡胚(E6、E12)的基膜对于不同发育时期(鸡胚E6、E12;新生金仓鼠d 0,d1,d 9和成年金仓鼠)视网膜纤维生长的影响。结果是:(1)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在E6或E12基膜上神经纤维生长的长度和茂密程度下降;(2)发育早期的视网膜(E 6,d 0,d 1)在E6和E12基膜上,纤维生长的长度相近;(3)发育晚期的(E 12,d 9)以及成熟的视网膜在E12基膜上纤维生长的长度要比E6基膜上的长(约1.5-1.9倍);(4)E12和E6基膜对纤维生长作用的差别可能和层粘连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0.
鸡胚模型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模型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鸡胚发育过程清楚,利用鸡胚本身的结构特点,可作为研究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生物学实验模型。另外,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丰富,是天然免疫缺陷宿主,可作为血管药理学、肿瘤学等方面研究的一个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本文综述了鸡胚模型在生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