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酸染色以Ziehe—Neelsen抗酸杆菌法的应用最为广泛,但操作过程中温度及复染背景难以控制,在总结了我科10例麻风活检标本抗酸染色基础上,我们对抗酸染色法进行改良,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S—P)法探讨抗酸菌L型感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c-erbB-2等癌基因蛋白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1)50例肺癌中抗酸菌L型感染率为420%,伴抗酸菌L型感染者,PCNA指数显著增高;(2)50例肺癌中P21、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0%和340%;且随肺癌分期的增加及淋巴结转移而显著增高。结果表明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是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P21、c-erbB-2表达预示肺癌预后不良;抗酸菌L型感染和癌基因蛋白可能在肺癌的不同发展阶段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亚硝基胍(NTG)诱变获得的嗜酸乳杆菌菌株的抗酸、抗胆盐及多项酶活力进行测定。亚硝基胍诱变的嗜酸乳杆菌培养于模拟胃肠环境的pH 3.5酸性环境90 min后,再培养于中性0.2%胆盐环境中,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对抗酸抗胆盐菌株的各项酶活性进行评估。嗜酸乳杆菌突变后筛选的2株菌株都具有良好的抗酸和抗胆盐能力,其中突变株Y48在模拟胃肠环境中生长良好,并具有良好的酶活性。诱变获得的优良嗜酸乳杆菌株,具有良好的抗酸抗胆盐及酶活各项性能,为开发优质的嗜酸乳杆菌新产品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验证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金胺O荧光法对6例确诊为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与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荧光染色法6例结果均为阳性,在暗背景下麻风杆菌显示明亮淡绿色荧光;在菌量较少荧光染色片中寻找单根麻风杆菌,较抗酸染色片更为容易。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可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病的诊断,麻风杆菌单根散在时比抗酸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含叠氮钠的93号简化琼脂培养基,对医院部分环境空气中的非典型抗酸杆菌进行了采样分离。结核病房重病区、轻病区和办公室空气采样平皿中,非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60%、14.7%和6.7%。普通病房呼吸内科病区、内科候诊室、外科候诊室的空气采样平皿中,非典型抗酸杆菌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0.0%。上述资料表明:空气中非典型分枝杆菌的浓度与结核病患者的活动密切相关。可以肯定:结核病患者至少是某些非典型分枝杆菌的主要携带者和传播者。上述结果对非典型分枝杆菌病的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振玲  池根億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4):250-253
为了检测双歧杆菌是否能增强巨噬细胞免疫因子的产生,用RAW264.7细胞作为巨噬细胞模型,将8种不同的经热处理杀死的双歧杆菌分别与培养的RAW264.7细胞温育。所有的双歧杆菌均能诱导TNF-α及IL-6的产生,且产生TNF-α及IL-6的量与双歧杆菌的剂量及诱导时间有关,在24h之内,与对照组相比,8种双歧杆菌均能增强TNF-α和IL-6的产生,但是如果双歧杆菌与RAW264.7细胞温育时间短(只有14h),低剂量的双歧杆菌(10μg/mL和50μg/mL)就不能诱导TNF-α和IL-6的产生。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7例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表现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类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分析本院2012.2~2015.3确诊的7例HRCT表现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及痰抗酸杆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抗结核抗体、血常规、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等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资料。结果:6例经2次以上痰涂片阳性确诊为肺结核,1例抗结核治疗有效诊断为肺结核;弥漫肺间质性病变的肺结核患者HRCT上间质性病变的范围与抗酸杆菌的检出及发热症状的出现有关联;与盗汗、乏力、咯血等结核中毒症状及PPD、结核抗体、ESR等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弥漫肺间质性病变也可为肺结核的一种特殊表现,极易误诊为其他间质病变。当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时,需考虑肺结核的可能并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尤其是抗酸杆菌及肺组织病理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玻片培养法对快速生长的耻垢杆菌进行观察,发现该菌在生长发育的初期有一个变为圆球体的阶段,尔后可成熟为抗酸杆菌,进一步杆菌衰老可出现增长的丝状菌,丝状菌的中央或末端有局部膨大,后者与很多细菌L型的生长方式相似。细胞壁染色提示在耻垢杆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发性出现少量缺壁细菌。  相似文献   

9.
混合培养中巨大芽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为查明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合培养中巨大芽孢杆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间的关系,通过生长曲线测定、静息细胞实验及摇瓶发酵实验研究了巨大芽孢杆菌对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生长和产生2-酮基-L-古龙酸作用的影响;采用超滤分离、凝胶层析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巨大芽孢杆菌胞外液中具有促进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产酸作用的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大菌胞内液和胞外液均可促进小菌生长,大菌胞外液中具有该作用的组分分子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PCR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脑脊液(CSF)结核分枝杆菌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CSF结核分枝杆菌并与抗酸杆菌染色。结核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核抗体ELISA,简称酶联OT)进行比较。结果 荧光定量检测CSF结核杆菌的阳性率为11.1%,酶联OT为13.3%,抗酸杆菌染色为0%。结论 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CSF结核分枝杆菌不具有灵敏度,阳性率低,对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无多少价值,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必须寻找更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Triton-100在抗酸杆菌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病理诊断工作中,多采用传统的ZiehlNeelsen染色法对抗酸杆菌进行染色。由于结核杆菌的菌体含有一层蜡质使染液难以进入,致使染色效果不佳。我们根据抗酸杆菌的组织结构特点,将Triton-100加入染液中,使染色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双歧杆菌及其WPG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调节和抑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通过观察双歧杆菌及其细胞壁肽多糖(Cell Wall Preparation,whole peptidoglycon,WPG)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及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生态的影响,探讨双歧杆菌及其WOG的免疫调节和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经驯化而具有一定耐氧能力的两歧双歧杆菌C149株及其WPG腹腔免疫S180荷瘤小鼠,应用放射免疫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的IL-6和TNF-α的含量,同时在体外观察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6和TNF-α的影响。结果 双歧杆菌及其WPG在体内外对IL-6和TNF-α的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S180荷瘤小鼠均有明显抑瘤作用。结论 双歧杆菌及其WPG可能通过刺激小鼠的巨噬细胞产生一些免疫活性因子而间接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 研制一种双歧杆菌鉴别计数培养基。方法 研制的改良MRS培养基补充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需要的特殊营养成分,并依据大多数双歧杆菌具有半乳糖苷酶能特异性水解含半乳糖低聚糖的特征,加入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物质,作为底物,使双歧杆菌水解底物释放出吲哚,产生颜色反应。结果 双歧杆菌菌落呈蓝色,乳酸菌一般为白色或淡蓝色。结论 改良MRS培养基上的双歧力和乳酸菌菌落有明显的鉴别性,适用于双歧杆菌和乳酸菌联合制剂的菌落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酷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对受试人群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检测受试者服用前后的肠道菌群并计数。结果 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酪酸梭菌--婴儿型双歧杆菌二联活菌制剂具有一定的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从小鼠S180癌性腹水分离诱导的TIL癌内注射与活的双歧杆菌腹腔内注射共同治疗荷S180实体瘤小鼠,结果表明单用TIL和TIL合用IL-2早期抑瘤效果,能延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晚期抑瘤效果尚不及单用双歧杆菌组。TIL与双歧杆菌、TIL、双歧杆菌及低剂量IL-2,荷瘤早、晚期抑瘤效果均较好,且毒副作用低,表明双歧杆菌有可能通过刺激机产生内源性IL-2维持TIL的生物学活性从而协同TIL细  相似文献   

16.
几种活菌的定植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无菌动物和动物的实验证明,喂服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可以在体内定植,双歧杆菌在构成膜菌群中起重要作用,其定植数为10^6-10^8CFU/ml,在盲肠内容物中其定植数为10^8-10^9CFU/ml,乳杆菌的定植数为10^8CFU/ml,肠球菌的定植数为10^6-10^7CRFU/ml。  相似文献   

17.
结核菌L型感染与无反应性结核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改良抗酸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对42例非特异性炎、肉芽肿性炎及肿瘤进行抗酸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抗酸菌L型感染与无反应性结核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抗酸染色结果阳性率为80.95%;免疫组化染色为78.57%。  相似文献   

18.
人类肠道双歧杆菌一新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健康人群肠道双歧杆菌检索中,从中老年粪便先后分离出一种细胞形态呈环状双歧杆菌3株(编号为MO-5,MO-2及MO-1)。经生物学特征的常规鉴定,根据《伯杰系统细菌手册》第2卷1986^[2]。及其他有关文献描述,该菌的生理生化特征与双歧杆菌属中的青春双歧杆菌相类似,但从该菌的细胞形态呈环状和水杨苷发酵反应的阴性结果,再与青春双歧杆菌相比有区别。故认为该菌可能归属于双歧杆菌属中一新种。暂称它为环状  相似文献   

19.
抑制根癌土壤杆菌生长和转移的水稻信号分子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东晖  刘煜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83-1286
从水稻(OryzasativaL.cv.IR72)根中分离出一种高效抑制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n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生长及抑制根癌土壤杆菌在水稻细胞表面附着的水稻信号分子:乙基4-(邻硝基苯基)-3-硫代脲酸酯(T),该化合物是一种新发现的天然的硫脲化合物,对根癌土壤杆菌生长和根癌土壤杆菌在水稻细胞表面附着具有较强抑制作用,水稻对根癌土  相似文献   

20.
咽感异常与咽喉部L型检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咽喉部L型感染与咽感异常的关系。方法 电子纤维鼻咽喉镜下咽喉部粘膜刷拭,脱落细胞微生物学检查。结果 咽喉部L型感染阳性86例,占40%。抗酸菌、L型合并感染38例、占17.5%。奋森螺旋体与梭杆菌感染34例。占15.7%,其他细菌感染59例,占27%。57例咽喉部抗酸菌、L型阳性患者拍胸片检查,13例未见肺部有活动性结核灶,44例肺部有钙化灶。咽喉部抗酸菌、L型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病一月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结论 咽感异常患者的咽喉部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可高达57.5%,L型的产生可能系咽喉部的结核菌在唾液和吞噬细胞中菌酶的作用下,细胞壁破坏转变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