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WIP1基因对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及胸腺T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发育中各阶段的细胞比例。结果虽然WIP1缺失小鼠骨髓B细胞发育各阶段比例正常,但骨髓总体B细胞比例下降;WIP1基因敲除小鼠胸腺发育障碍,CD8/CD4双阴性细胞比例增高,CD8/CD4双阳性细胞比例降低。结论 WIP1基因在小鼠骨髓B细胞及胸腺T细胞的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发挥效应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调节(或免疫抑制)作用的细胞,Foxp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约占CD4 T细胞的5% ̄15%,主要是CD4 CD8-CD25-单阳性胸腺细胞在胸腺的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通过外周诱导而产生。它通过细胞接触依赖机制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依赖机制主动抑制自身免疫T细胞的活化,维持自稳状态。现对Foxp3 CD4 CD25 T细胞群的一些特征性分子在其效应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草鱼、中华鳖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草鱼脑组织、中华鳖脑组织和胸腺细胞为抗原制备兔抗草鱼脑血清(RACBS)、兔抗顺华鳖脑血清(RATBS)和兔抗中华鳖胸腺细胞血清(RATTS)。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和不同组织对RATBS、RATTS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中华鳖胸腺细胞和脑组织均存在Thy1抗原(亦称脑组织抗原或胸腺-脑组织T细胞抗原);草鱼脑组织缺乏Thy1抗原。应用间接酶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显示:Thy1抗原阳性反应物沉淀于中华鳖胸腺细胞和外周一部分淋巴细胞表面,进一步用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4、CD8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交叉反应提示中华鳖淋巴细胞膜上含有与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类似结构的物质。本文讨论了Thy1抗原、CD抗原的出现及其意义。探讨了淋巴细胞异质性及RATBS、RATTS的特异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对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及调控免疫应答水平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Treg的缺失或紊乱导致如多发性硬化症、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研究发现,Treg在肿瘤免疫、感染免疫和移植免疫耐受中也发挥关键作用.根据来源不同,可将Treg分为胸腺来源的天然型Treg(natural Treg)和外周诱导型Treg(induced Treg)两群.天然型Treg(nTreg)是由胸腺发育分化成熟的,nTreg存在于胸腺CD4单阳性细胞中,表达CD4、CD25及叉头转录因子Foxp3,主要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直接接触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研究表明,nTreg在胸腺中发育分化受到十分复杂的细胞、分子网络调控.胸腺微环境、T细胞受体、共刺激分子、IL-2等信号都可影响nTreg的发育分化.本文将主要对胸腺nTreg的发育分化过程及分子调控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该文旨在研究Arrb1(β-arrestin1)基因敲除对小鼠T细胞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T-ALL)发病机制。该文使用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rrb1基因敲除的C57BL/6J小鼠中Arrb1的m RNA和蛋白质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Arrb1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的胸腺、外周血、淋巴结的T细胞比例。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Arrb1基因敲除小鼠的胸腺CD4CD8双阴(double negative,DN)细胞比例明显增加,DN1期细胞比例增加最为显著(P0.05),而DN4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CD4CD8双阳(double positive,DP)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外周血CD4阳性T细胞比例减少(P0.05),淋巴结CD4阳性T细胞比例以及CD4/CD8阳性T细胞比值减少(P0.05)。研究结果证明,Arrb1基因敲除显著影响小鼠T细胞发育,使T细胞发育阻滞在DN期,从而可能成为影响T-ALL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 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 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胸腺T细胞由双阳到单阳分化发育的非线性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指令与随机相结合模型的理论,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从理论上描述了胸腺内T细胞从双阳到单阳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发现随着胸腺基质细胞(TSCs)上MHCⅠ位点的增加,CD4+8+双阳胸腺细胞数量减少,CD4-8+单阳胸腺细胞数增加;随着CD4+8+细胞与TSCs亲和力的增加,更多的双阳细胞进一步分化为单阳细胞,描述了胸腺基质细胞如何介导胸腺细胞从双阳向单阳分化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X线全身照射对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功能的损伤作用,并与对照C57小鼠进行比较。方法KKAy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照射组小鼠经X线全身照射,剂量4Gy,C57小鼠作为对照。照射后15d检测小鼠的外周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造血祖细胞、造血干细胞和长期造血干细胞的比例,脾中B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胸腺中CD4CD8双阳性T细胞、CD4单阳性T细胞和CD8单阳性T细胞的比例。通过粒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实验评价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功能。结果照射前KKAy小鼠的HSC和LT-HSC的比例低于C57小鼠。4Gy全身照射后,KKAy小鼠的外周血WBC、RBC、PLT、HGB和LYM%分别下降了68.42%、12.17%、8.78%、30.12%、70.84%;骨髓中HPC、HSC和LT-HSC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4.02%、29.49%、35.74%;脾B细胞和T细胞的比例分别下降了57.85%、58.81%;胸腺CD4CD8双阳性细胞的比例下降了51.70%。KKAy小鼠的骨髓HSC、LT-HSC、外周血RBC和HGB的降低幅度显著低于C57小鼠。结论4Gy全身照射损伤KKAy小鼠的造血免疫系统功能,KKAy小鼠可能比C57小鼠表现出对电离辐射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浸润在肥厚性扁平苔藓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肥厚性扁平苔藓患者皮损、20例非肥厚性扁平苔藓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人皮肤中CD3、CD4、CD8、CD20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患者皮损均以CD3^+’T、CD4^+T、CD8^+T细胞浸润为主,散在CD20^+B细胞浸润。肥厚性皮损中浸润T淋巴细胞数少于非肥厚性皮损(P〈0.01),CD20^+B细胞占浸润淋巴细胞百分率高于非肥厚性皮损(P〈0.05)。正常人皮肤仅在真皮偶见CD3^+T细胞。结论肥厚性扁平苔藓皮损T淋巴细胞的减少,B淋巴细胞的增多表达可能与疾病的持续存在及局部过度增殖性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IL-2与免疫耐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IL-2作为一种T细胞生长因子调控着调节性T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过程。IL-2维持着中枢及外周的调节性T细胞的活性,但是对胸腺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是非必要的。同时,IL-2信号影响着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并维持着其的竞争适应性。因此,CD4+CD25+调节性T细胞通过与IL-2之间形成的免疫网络调控着免疫耐受的过程,从而影响着机体的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2+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细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 d和7 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T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旨在探讨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变化,评估患者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是否有所影响,及机体的免疫系统有何变化.方法:选择择期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的肝硬化患者20名,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0)、切皮前(T1)、脾切除即刻(T2)、脾切除后1h(T3)、手术完毕(T4)、手术后1d(T5)、手术后7d(T6)时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CD4+、CD8+、CD19+B细胞、CD3-56+(NK细胞)绝对数量.结果:与麻醉前相比,切皮前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9+B细胞、NK细胞均明显的降低,而在脾脏切除即刻各系细胞又明显恢复,基本与麻醉前水平相当.然而随着手术继续,在脾脏切除后1h,仅B细胞低于术前,一直持续到手术完毕,但是,此时B细胞与麻醉前比已没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完毕时T、B细胞和NK细胞再次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切皮前水平.手术后1d时,CD4+T细胞与NK细胞仍然低于麻醉前,CD3T细胞、CD3+CD8+T细胞和B细胞已经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术后7d时,CD3+T细胞、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B细胞不仅得到恢复,而且还比麻醉前明显升高,但是NK细胞仍与麻醉前的水平相当.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门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患者的T、B淋巴细胞和NK细胞有快速、短期的降低作用,术后7d人体淋巴细胞数量不仅得到恢复,并且反馈性地升高,提示脾脏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3.
CD4~+CD25~+ Treg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器官移植受者对供者抗原的免疫耐受是防治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最理想途径。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胸腺及骨髓阴性选择引起的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低表达引起的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阻断T细胞共刺激信号引起的克隆无能(Clonal anergy)、嵌合体(Chimerism)的形成、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介导的克隆抑制(Clonal suppression)等。近年来CD4+CD25+ Treg细胞的研究已成为免疫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已知CD4+CD25+ Treg细胞存在于小鼠、大鼠和人体中,是机体自然存在的具有主动调节活性的T细胞,对维持自我耐受和控制自身免疫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就CD4+CD25+ 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利用Boyden小室法和FACS分析法,我们分析了五株小鼠胸腺基质细胞系(MTSC)培养上清液对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化学趋化因子(Chemokines)活性,及定向迁移的淋巴细胞中B细胞、CD 4~ CD 8~-和CD4~-CD8~ T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五株MTSC的培养上清液对上述靶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趋化作用.MTSC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MTEC 1和MTEC 2产生的Chemokine(s)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趋化作用相对较强;2.MTDC 4分泌的Chemokine(s)主要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3.MTEC 3和MTEC 5分泌的Chemokine(s)对多种类型的靶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现的趋化作用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分。MTSC-SN对B细胞的趋化活性普遍高于对T细胞的趋化活性,对CD 4~-CK 8~ T细胞的趋化活性高于对CD 4~ CD 8~-T细胞的趋化活性。MTSC-SN中趋化因子的分析,有利于新型chemokines的发现及其生物功能的阐明,并可进一步研究Chemok-ine(s)在T细胞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GH)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发生殖器疱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和B细胞的表达水平,并与60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RGH)、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1)初发组和对照组相比,除NK细胞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2)初发组与复发组相比,初发组T细胞、CD4^+细胞、CD4^+/CD8^+均高于复发组,CD8^+细胞百分比低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NK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3)复发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中T细胞、CD4^+细胞、NK细胞所占比例,CD4^+/CD8^+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CD8^+细胞百分比升高,差异有显著性;B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殖器疱疹初发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以评价MM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MM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B淋巴细胞、NK细胞及CD4+CD25+T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19细胞的表达显著下调,CD8细胞的表达显著上调,CD4/CD8比值则显著降低(P〈0.05或〈0.01);MM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细胞占CD3+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1),且与血清中的β2-MG浓度成正相关(γ=0.56,P〈0.05)。结论 MM患者体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表达、CD4+CD25+Treg细胞的异常扩增,可能是MM患者体内广泛存在免疫缺陷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种分离自总状蕨藻盾叶变种的多糖CrvpPS与纳米硒反应之后形成稳定的多糖纳米硒(CrvpPS-nano—Se)系统.实验检测了CrvpPS和CrvpPS—nano-Se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调节功能.用氢化可的松制造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动物模型,给模型小鼠分别连续10天灌胃CrvpPS、蔗糖-纳米硒、CrvpPS—nano-Se溶液和阳性对照药物左旋咪唑,检测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变化,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脾脏NK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CrvpPS和CrvpPS-nano-Se对胸腺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能使模型小鼠的CD3^+,CD3^+CD4^+,NK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CrvpPS-nano—Se提升CD3^+,CD3^+CD4^+细胞百分比的作用明显优于CrvpPS、蔗糖-纳米硒及左旋咪唑(P〈0.05).表明CrvpPS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胸腺指数、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硒化产物CrvpPS-nano-Se对CD3^+,CD3^+CD4^+细胞的调节作用优于单纯多糖和单纯纳米硒.  相似文献   

18.
CD28与B7结合形成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分子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抗肿瘤免疫主要由CD8^+T细胞介导,根据CD28的表达与否可将CD8^+T细胞分为细胞毒T细胞(CD8^+CD28^+,CTL)和抑制性T细胞(CD8^+C28^-,Ts)。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功能性细胞之一,当该细胞与肿瘤接触时,通过共刺激信号而被激活,发挥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Ts在机体的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现就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的表达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胸腺、适应性免疫系统的T、B细胞及固有免疫系统中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NK/NKT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与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均存在一定相关性。免疫衰老主要涉及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改变,本文将从T、B细胞的数目、功能、表面分子、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等方面的改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近研究证明 ,雌激素及其受体 (ER)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在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都有ERα和ERβ的表达。ERα缺乏 (ERα- / - )导致胸腺和脾脏发育不全 ,不成熟的CD4 CD8 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卵巢切除的ERβ基因敲除小鼠(ERβ- / - )给予雌激素后的表型和野生型相似 ,虽然胸腺皮层有少许退化 ,但CD4 /CD8表型没有改变。ERα- / - 小鼠骨髓细胞数稍有增加 ,而骨髓的原 /前 (pro/pre)B淋巴细胞 (B2 2 0low/IgM- )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数减少 ,而ERβ- / - 小鼠原 /前B淋巴细胞总数在骨髓和脾脏都高于野生型。ERβ- / - 小鼠还表现出髓样细胞增生性疾病 ,伴随淋巴细胞危像 ,和人慢性髓样淋巴细胞白血病相似 ,提示ERβ有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对ER基因多态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应因人群和疾病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