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观察内质网应激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用不同浓度的衣霉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建立内质网应激模型,采用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以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了细胞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发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一定的表达;内质网应激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升高,随着衣霉素浓度的增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逐渐增加,与mRNA水平相比,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量的增加更明显。实验结果提示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自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能是内质网应激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2.
朱元杰  温海 《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1(3):190-192,176
白念珠菌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其是否造成血源性播散感染的中心环节,两者的黏附仅仅是作用的初级阶段、黏附的程度对两者作用的性质一感染控制和感染播散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而在黏附后的相互作用研究中提示白念珠菌进入血管内皮细胞并造成其损伤继而进入其他组织,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感染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与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内吞也密切相关。本文对两者黏附后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白念珠菌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对白念珠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不同浓度的几丁聚糖和透明质酸钠的培养液对血管内皮细胞(EV304)进行培养,以四唑盐比色法测细胞增殖,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结果:几丁聚糖在≥0.1mg/ml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透明质酸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几丁聚糖可使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下降,而透明质酸钠使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上升。结论:几丁聚糖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透明质酸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出现周期阻滞,不可逆地丧失增殖能力,其形态、基因表达和功能都发生特定变化的过程。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衰老可以通过削弱血管功能,促进衰老相关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有关内皮细胞衰老的发生机制以及内皮细胞衰老影响血管功能及衰老相关血管疾病的潜在机制尚待挖掘。本文从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与血管功能和血管相关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认识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延缓血管衰老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血管系统功能紊乱是微重力诱导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血管内皮细胞是覆盖在血管内壁上组成血管管腔面的一层单层细胞,是血管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血管功能调控中起到渗透屏障、调节舒缩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微重力可对不同部位的血管系统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可使脑动脉缩血管反应性增加、舒血管反应性下降,颈动脉和腹主动脉缩血管和舒血管反应性下降,肺动脉缩血管反应性下降、舒血管反应性增加,肠系膜动静脉和下肢动脉缩血管反应性下降。另外,微重力可促进大血管来源的内皮细胞生长,但抑制微血管来源的内皮细胞的生长。本文就微重力对血管及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内皮细胞凋亡与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血管内皮细胞位于动脉血管腔的表面 ,内皮细胞不仅是血流与血管壁之间的屏障结构 ,而且有调节动脉血管舒缩、凝血系统平衡、血小板聚集、单核细胞粘附和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等功能 ,它是维持血管正常功能的关键因素。内皮细胞凋亡是受一系列基因有序调控的、平抑内皮细胞增殖的一种细胞主动死亡方式。内皮细胞凋亡与增殖之间的动态平衡维持内皮细胞数量的稳定和血管功能的正常[1] 。然而内皮细胞凋亡过度却是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始动环节。冠心病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内皮细胞过度凋亡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H…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肌肽对低氧所致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建立低氧条件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用MTT法观察肌肽对低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测定细胞培养基中LDH活力,并对细胞骨架进行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观测其细胞结构。结果:浓度为10mmol/L~20mmol/L肌肽孵育血管内皮细胞6h后,可以抑制缺氧12h和24h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活性下降,同时减少LDH的释放,保持细胞骨架完整。结论:肌肽对低氧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将培养箱内通入5%CO2-95%N2混合气体(氧分压为18.3 mmHg)并培养大鼠血管内皮细胞12、24h,使用MTT法、LDH活力测定及细胞骨架染色对低氧细胞模型鉴定,研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模型的建立条件及其形态学特点。在低氧12h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增加,但细胞骨架保持完整;在低氧24h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增加,细胞骨架破碎。结果表明在低氧(氧分压为18.3 mmHg)24h条件下,可以建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模型。  相似文献   

9.
齐保申  蔡英年 《生理学报》1993,45(4):382-386
急、慢性低氧大鼠肺血管床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Ⅰ(AⅠ)转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去内皮细胞组又显著低于急性低氧组;小牛肺内皮细胞在低氧30min后A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水平,显著低于常氧组,说明低氧可显著地抑制肺血管内皮细胞的 AⅠ转化功能,提示低氧可使肺血管内皮细胞AⅠ转化功能降低,其程度与缺氧的时间与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新型生物人工复合血管内腔面联合种植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方法,比较研究旋转加压种植与普通灌注种植两种方法的内皮化效果,方法:先制备新型生物人工复合血管及获取培养鉴定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再和旋转加压种植与普通灌注种植两种方法将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培养种植于新型复合血管内腔面,以光镜及扫描电镜等观察评价内皮化的效果。结果:旋转加压种植2小时末的复合血管腔内有大量内皮细胞,旋转加压种植9天后已形成完整的内皮细胞单层;普通灌注种植的复合血管内腔有内皮细胞附着,分布不均匀,未形成完整的内皮细胞层,结论:以旋转加压种植法在新型复合血管内腔面联合种植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效果满意,基本实现内皮化,可以满足复合血管内皮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内皮细胞过度增殖引起的病理性血管生成是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发病的关键环节。内皮细胞增殖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成因子提供促增殖信号,而新近发现的多种内皮增殖抑制因子,如血管内皮抑素、血管抑素、血小板反应蛋白-1、微囊蛋白1、某些microRNAs和某些抑癌基因等,则通过抑制促增殖信号、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下调内皮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内皮增殖抑制因子可望成为病理性血管生成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普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LPC)所致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离体血管环和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实验模型,以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EDR)、内皮细胞活力以及生化参数为指标,用LPC作为损伤因子,用普伐他汀作为保护药,观察LPC对内皮的损伤作用及普伐他汀的保护作用.结果:LPC与血管环共孵或内皮细胞显著性地抑制了血管EDR反应,增加了血管MDA含量,并导致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活力、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性降低;普伐他汀与血管环或内皮细胞共孵,浓度依赖性地减轻了LPC对血管EDR的抑制作用(P<0.05),保护了内皮细胞的活力(P<0.05).恢复了细胞eNOS活性及NO含量(P<0.05),抑制了内皮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P<0.05).结论:LPC能直接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普伐他汀对LPC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性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C触发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抑制血管内皮血管内皮细胞NO的合成有关,普伐他汀通过抗氧化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肿瘤新生血管相关内皮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晓东 《生命科学》2001,13(4):177-179
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存留和转移是至关重要的,增殖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不同于静止期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内皮细胞上特异或高表达的许多受体目前已被鉴定,它们是肿瘤抗血管生成疗法的理想靶点,简要综述了其中主要的几种受体,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家族,Tie受体族,整合素受体αvβ3,ATP合成酶等。  相似文献   

14.
血管内皮细胞特异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形成、血管稳态维持、血栓形成、炎症和血管重建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为了便于通过Cre-LoxP系统研究相关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功能,创建了Tie2-Cre转基因小鼠,利用Tie2基因的启动子驱动Cre重组酶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经基因组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有6只小鼠在基因组上整合有Cre基因,整合率为11%。为了验证Cre重组酶的剪切活性和表达组织分布,我们将Tie2-Cre转基因小鼠分别与Smad4条件基因打靶小鼠和报告小鼠ROSA26交配。Tie2-Cre;Smad4^co/+小鼠的多个组织的基因组DNA的PCR结果显示,Cre重组酶在所有包含血管内皮细胞的组织中表达并能介导LoxP间的重组。Tie2-Cre;ROSA26双转基因胚胎LacZ染色结果显示,Cre重组酶在所有被检测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因此.Tie2-Cre转基因小鼠可作血管内皮细胞谱系分析和在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条件基因打靶的理想工具小鼠。  相似文献   

15.
趋化因子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活动的调控。趋化因子可通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趋化作用,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毛细血管形成而促进血管生成;部分趋化因子可通过凋亡和抑制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的活性而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现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对肿瘤发生发展极为重要,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为从肿瘤组织原位获取高纯度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基因表达研究摸索可行方法。方法获取淋巴瘤组织标本后,置于锌固定液中固定,并通过进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前操作模拟LCM环境,确定锌固定法对RNA完整性的保护作用。将组织标本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快速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利用LCM技术获取肿瘤组织原位血管内皮细胞,并用RT-PCR方法对所获细胞进行纯度检测。结果无论是固定后直接提取组织RNA,还是经模拟LCM环境再提取RNA,均显示锌固定法对RNA完整性提供了良好保护。快速免疫组化可以明确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后者能够被LCM准确捕获,并经RT-PCR验证为高纯度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快速免疫组化联合LCM技术可以从肿瘤组织原位获取高纯度血管内皮细胞,并保证RNA的完整性,可能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头号健康杀手和医学难题,糖尿病患者数在全世界范围内快速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生理机能等多方面的异常都与体内长期高血糖环境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息息相关。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内广泛存在,对外界环境的改变极其敏感而产生功能性改变,并且该过程往往伴随自噬。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自噬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但自噬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具体调控机制并不明确。深入分析自噬在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并探讨以自噬为靶点改善糖尿病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应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怡  马清钧 《生物技术通讯》2002,13(2):138-140,147
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在血管再生、新血管生成机理、内皮细胞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内皮细胞与造血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借鉴了前人的工作,建立了胶原酶灌流消化获得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的方法,探讨了影响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离培养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建立的HUVEC体外培养进行了内皮抑素的抑制活性检测,证明了内皮抑素对于激活增殖的HUVEC的抑制作用,为今后的试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再生在血管发展和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错乱的血管再生导致多种疾病,如肿瘤和缺血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证实,MicroRNAs在血管再生及调控内皮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如miR-126在内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并调控血管生成;miR-210在缺氧导致的血管生成及内皮细胞存活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7~92簇在体外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在基质胶中抑制血管管腔的形成;miR-378、miR-296、miR-21和miR-31可促进肿瘤血管发生等。深入研究血管microRNAs的体内功能,将为有效抑制血管再生,改变血管病理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影响,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电离辐射损伤的机理.方法: 用Co60 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0、2、4、6、8、10、12 Gy照射,于照射后6小时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其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进行观察.结果: 细胞骨架蛋白F-actin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解聚增加,这种变化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电离辐射对血管内皮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破坏可能是血管内皮细胞辐射损伤机体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