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1/D2/Cyt—559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在488nm处激发的共振拉曼谱显示4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vl)1165(v2)1010(v3)和970(v4)cm^-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复合物在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v4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2.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在488 nm 处激发的共振拉曼光谱显示4 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υ1)、1165(υ2)、1010(υ3)和970(υ4) cm - 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 复合物的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 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υ4 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与抽提液中自由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不同,而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相似,其共轭多烯链的平面也处于扭曲状态  相似文献   

3.
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的圆二色(CD)光谱在红区有一个反向带,其正峰在680 nm ,负峰在660 nm 处。光破坏后,该反应中心复合物的CD信号明显下降,而且当正峰完全消失后,负峰仍然存在,说明该反应中心的CD信号不仅来源于原初电子供体P680,而且可能来源于其它色素分子  相似文献   

4.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线二色光谱(LD)是研究色素分子在光合膜上空间取向和排布的重要手段.采用低温(100K)吸收光谱和线二色光谱技术研究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 b-559中色素分子的空间取向.结果表明,在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 b-559中680 nm处有吸收的叶绿素分子Qy跃迁与光合膜平面平行.β-胡萝卜素分子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取向,其中在470和505nm处有吸收的β-胡萝卜素分子(Ⅰ)与光合膜平面近似平行,而在460和490nm处有吸收的β-胡萝卜素分子(Ⅱ)与光合膜垂直.光破坏实验显示垂直取向的β-胡萝卜素分子对强光敏感.680nm处吸收的叶绿素分子成分复杂,可能包含有P680和核心天线CP47蛋白上的色素分子.  相似文献   

6.
当脓青素存在时,可以观察到菠菜叶绿体中光诱导的559nm吸收增加。此反应可以被光(波长650nm)诱导,但远红光(波长720nm)则无作用.光暗差示光谱表明被还原的物质为细胞色素b-559。脓青素的作用在1μmol/L接近饱和.并且其作用与跨膜质子梯度无关.脓青素所促进的细胞色素b-559光还原被抑制剂DCMU和DBMIB所抑制,但在氰化钾处理过的叶绿体中,脓青素依然促进细胞色素b-559的光还原.在CCCP处理的叶绿体中,可以看到低光强红光诱导的细胞色素b-559氧化。脓青素可以逆转CCCP的作用;促进细胞色素b-559在高光强或低光强下都为红光还原。我们推测脓青素通过质子化作用,影响了细胞色素b-559的光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7.
线二色光谱(LD)是研究色素分子在光合膜上空间取向和排布的重要手段。采用低温(1 0 0K)吸收光谱和线二色光谱技术研究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b_5 5 9中色素分子的空间取向。结果表明,在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b_5 5 9中 6 80nm处有吸收的叶绿素分子Qy 跃迁与光合膜平面平行。β_胡萝卜素分子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取向,其中在 470和 5 0 5nm处有吸收的 β_胡萝卜素分子(Ⅰ)与光合膜平面近似平行,而在 46 0和 490nm处有吸收的 β_胡萝卜素分子(Ⅱ)与光合膜垂直。光破坏实验显示垂直取向的 β_胡萝卜素分子对强光敏感。6 80nm处吸收的叶绿素分子成分复杂,可能包含有P6 80和核心天线CP47蛋白上的色素分子。  相似文献   

8.
黄瓜(Gcumis sativus L)叶片PSⅡ颗粒的Mossbauer谱呈现4套双峰,依它们的化学位移相四敬矩劈塑数值,分别属于氧化态Cyt-b559,还原态Cyl-b559、Fe^3+-Q画物和Fe^2+-Q复合物。干埋胁迫旱影响QA/QB中铁(Fe)参与电子传递的速率,使PSⅡ颗粒的ossbauet谱中Fe^2+的吸收双峰消失,即还原态G7yt-B559转变为氧化态Cyt-b559Fe^2  相似文献   

9.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 复合物对光照十分敏感。不仅色素分子,而且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如组氨酸和甲硫氨酸)均会受到破坏。光照同时引起D1 和D2 蛋白的降解。在SDS聚丙烯酰胺多肽电泳图谱上,D1/D2 二聚体的含量增多,同时有一条分子量大约为41 kD的新带出现。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氨基酸组成不再变化,但D1 和D2 蛋白的降解及大分子量片段的产生仍继续进行。对组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破坏与D1、D2 蛋白的降解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推测在光破坏过程中,D1 和D2 蛋白也许发生了化学断裂和共价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等植物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抑制的分子机理已成为目前光合作用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由于叶绿体内色素和蛋白分子很多,其中包含有许多与光破坏不直接相关的组分,因此很难确定具体哪个分子受到破坏。用只含少数色素和多肽分子的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已证明用光照射该复合物能引起原初电子供体P680的破坏[3,4],并且是一个多步反应[5],同时还发现有组氨酸残基的光照破坏[6,7],当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反应中心内部β-c…  相似文献   

11.
紫色光合细菌反应中心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解析,极大地推动了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现已清楚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存在着两条电子传递支路[1—2],由于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L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PSⅡ反应中心内部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结构。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分离纯化的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具有原初电荷分离活性[3],其中含有4—6个Chla分子,2个Pheoa分子,1—2个β-胡萝卜素分子,它们是否像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12.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0ns,5.9ns,24ns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量子产率依次为0.05,0.34,0.35和0.26。这些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互重叠在一起,稳态光谱只显示1个发射峰。根据相调荧光测定的“硬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检测器的相角,可以选择性地把各个寿命组分的荧光分别滤掉。如果5.9ns  相似文献   

13.
采用DEAE-FractogelTSK650S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法从菠菜(SpinaciaOleracea)中分离纯化了PSII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计算出每分子CP43含19-20个Chla和4-5个β-Car;每分子CP47含20-21个Chla和3-4个β-Car。普通及三维(3D)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都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常温(298K)吸收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的红光区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71nm和674nm,但是它们在该区的四阶导数光谱均给出670nm和682nm两个峰,这表明,它们均至少含有两种不同结合状态的Chla分子。对CP43和CP47中可能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 a分子,寿命为1 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合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  相似文献   

15.
采用DEAE-FractogelTSK650S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 从菠菜中分离纯化了PSⅡ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_PAGE)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CP43和CP47均只含1条蛋白带,证明样品纯度的可靠性。其常温(460-500nm)较CP43具有明显的精细结构。同时测定了它们的常温共振拉曼光谱,可以看出;类似于全反式构型的β-carotene分子,CP43和CP  相似文献   

16.
茶叶片阶段性返白过程中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SDS-PAGE盘状电泳从温敏型阶段性返白的安吉白茶完全复绿叶中分离出2条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CPⅠ)、2条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物(CPⅡ:LHCP1、LHCP2)和1条游离色素带,而全白期叶片中则未发现CPⅠ和CPⅡ,但有很少量CPⅡ的脱辅基蛋白和游离色素。此类叶片开始得绿时,CPⅠ、LHCP1和LHCP2同时出现,但寡聚形式(CPⅠa)的恢复稍迟些,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均随绿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纯化光合膜蛋白质复合体Cytb6f的新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新方法简单明了,只包括透析离心和用硫酸铵分级沉淀两个步骤,而且适于大批量制备。按此方法从菠菜叶绿体分离纯化的制剂含9.8nmolCytf·mg-1;SDSPAGE显示4条主要区带及1条低分子量区带,背景干净;Cytb6(b型血红素)∶Cytf=2∶1(mol∶mol),Chla∶Cytf=1∶1(mol∶mol);酶活性(PQ2H2→Cytc)80μmolCytc·nmolCytf-1·h-1左右;产率可达38%。  相似文献   

18.
将OG处理的PSⅡ经高速离心和透析制得的OECC,用DM增溶后,上DEAE-6505柱,LiCIO4梯度洗脱可得PSⅡ核心天线蛋白CP47。根据Amon法和Markwel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13~14个分子的Chla。室温条件下,CP47在红光区具有674nm的最大吸收峰和693nm的荧光发射峰,以及W型的圆二色信号,表明其处于较为天然的状态。将制得的CP47免疫家兔可制得相应的抗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a分子,寿命为1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命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个不同的重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菠菜放氧的光系统Ⅱ(PSⅡ)核心复合物经0.8mol/L Tris(pH8.0)洗涤后,用温和的非离子去垢剂DM和高浓度的LiClO4增溶,再经DEAE-Toyopearl-650S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可得到PSⅡ天线组分中的叶绿素α/b结合蛋白(CP29)。SDS-PAGE显示一条30kD蛋白质带。根据Arnon法和Markwel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有7~8个分子的叶绿素α和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