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生态学野外实习中样本采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作者近年来实地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中的体会,对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中样本采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相似文献   

2.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高校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的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如何在不破坏自然资源和有限的实习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野外实习效果,是很多高校生物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基于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山地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提倡一种生物学野外实习的新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对动植物标本的过度采集已经对野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此笔者提出一种非采集的野外实习新方式和相应的实习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根据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科的发展特点,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我校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对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内容与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实习的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为促使实习内容由原有的单纯注重课堂知识验证转向实践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者的并重提供借鉴,对客观地评价学生野外综合实习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也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溪 《化石》2006,(2):12-13
2005年6月的北京,燥热很久的初夏,教研室主任在我的论签上他的名字收入件袋那刹起,我的心空空的,但是清醒地知道,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便开始收拾行囊。第二天的下午,我已经和辽西队的队员们到了朝阳,这个我并不陌生的地方。因为这是热河生物群化石富集产地,世人瞩目。近年来时有报道在这里发现十分罕见和重要的带羽毛恐龙、早期鸟类、原始哺乳动物、翼龙胚胎和被子植物等等;还因为我在这里曾有段短暂而美好的回忆,我参加的2004年海峡两岸古生物大学生夏令营的野外实习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动物学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生命科学各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二十多年来野外实习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一些做法,提出动物学野外实习的管理模式,包括实习的学时及安排,实习时间、地点的选择,实习组织形式及其职能,实习纪律和要求,实习中的安全防护,实习动员和总结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实习基地建设、创立以植物学实习为主的生物学综合实习,采用多样化的实习教学方式以及改革实习考核内容等4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年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外实习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针对植物学野外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难,结合所在高校的实际,在实习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培养、综合素质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化石》2008,(2):28-30
踏上征程 2007年9月21日-24日,我们中科院古脊椎所的研究生20多人在张兆群老师和侯亚梅老师的带领下,去泥河湾进行为期4天的野外地质实习。泥河湾盆地位于北京西约50公里以远的桑干河及其支流壶流河谷,分布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面积达9000多平方公里,海拔平均约1000米左右。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以盛产早更新世典型动物化石而闻名,  相似文献   

10.
康健  王海华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3):228-228,223
在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学计划中,传统的野外实习课程设计只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的有关内容,而以生物数量最多的一类——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的微生物学内容没有涉及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对此,我们曾对野外实习中增加微生物学方面的考察进行了讨论和可行性分析,认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开发新的微生物物种方面,特别是有意识地寻找有某一特殊生理生化功能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发展前景。野外实习,由于学生多,去的地区广,具有在实验室中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11.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针对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从实习教材建设、教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4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6~2006年的11年间,共指导11届本科生的动物学野外实习。在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了改革实践,将实习时间由4月改至7月,由以往的2天延长为2周;实习地点由动物园、居民区或海边更换到热带雨林;教学方法由教学生认识物种到教学生自己学会检索物种及练习初步的野外观察研究方法;将动物学野外实习作为一门单独课程,严格规范地进行考核、总结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通过改革的一些探索,使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郑梦迪  张寒  张彦 《生物资源》2019,(5):466-469
当代人崇尚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天然药物”“自然疗法”等思潮的影响下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备受关注。药用植物学是高等医药院校中药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野外实习是药用植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了新形势下药用植物学实习过程中的突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方式,以期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类野外实习中,防范无处不在的有毒植物是保证实习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常见有毒植物的识别特征、致毒途径及中毒症状的介绍分析,提出了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应对防范原则及紧急救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化石组合和岩性指标分析松辽盆地上白垩统自下而上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一段介形类的古生态学。青山口组盐度具有偏咸性、微咸性到半咸性的变化,32个介形类种以栖居于温暖湿润气候带的浅湖微咸水类型占绝对优势,水体清澈安静,有机质丰富,底质为泥等细粒沉积物(个别的为粉砂沉积物),宜于介形类动物群生长且有利于壳体完好保存;其次为生活于半咸水的深湖—半深湖类型,底质为泥。姚家组—嫩江组一段见23个介形类种,栖居于温暖半湿润气候带,以半咸水的深湖、半深湖—浅湖区的类型为主,多泥底,偶见粉砂质底;其次为微咸水的浅湖—三角洲前缘型,泥或粉砂质底;仅3个种生活于温暖湿润的粉砂质底淡水浅湖区。温暖湿润的淡水三角洲分流平原带则难以产出介形类化石。  相似文献   

17.
生物化石群落在埋葬过程中普遍经历了均时作用的过程。正是这种作用导致了同一生态环境域,但不同时期生物组合相混合的结果。因此,这种化石群落可能为一个连续演化群落的不同阶段的混合体,也可能是环境连续演化过程中不同生态群落的混合组合,这样的化石组合所记录的古生物学信息非常复杂。因此,对化石累积过程中的均时作用的清晰了解,将非常有助于古生物群落的分类学、居群动力学、埋葬学、古生态学、演化古生物学,甚至地层学研究精度的提高。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扼要介绍和讨论均时作用的概念、过程、程度、效应和判别,及受均时作用影响的化石组合的分类。  相似文献   

18.
野外实习是生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理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基于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植物学野外实习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包括植物识别、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及森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定3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访问该系统,交互式的虚拟操作激发学习兴趣。虚拟仿真技术辅助野外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物候、天气、师资、教学学时等对野外实习教学的影响,为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互联网+"与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教学工作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了促进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依托超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建设微生物学野外实习在线课程来辅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调查反馈认为互联网+实习的教育模式教学效果良好,能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结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建设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推动了微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有效促进了本校微生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化石作为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探索地球历史和生命演化史的重要见证。主要介绍了化石的概念、保存条件和形成过程,并以鸟类化石为例,就化石的野外发掘和室内修复进行了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