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莫建初  庄佩君 《昆虫学报》1999,42(4):337-346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用药策略。该文用抗性模型和室内试验对轮用和混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的效果及轮用最佳间隔期问题作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方面轮用和混用对抗性演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杀虫剂作用强度、抗性基因型个体的适合度大小和杀虫剂混用后的毒理效应类型。两种杀虫剂轮用时,轮用间隔期以1(即两种杀虫剂隔次施用)为佳。以模型昆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单用(I)及与杀虫单轮用(II)和混用(1∶1)(III)连续处理8代后,抗性个体频率为0.01的小菜蛾种群其3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上升了75.87(I)、28.67(II)和58.72(III)倍,与模型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据此,作者认为抗性模型可用于预测害虫抗性演化和评价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aNPV)分别与三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灭净菊酯、灭多威、辛硫磷、甲基对硫磷和乙酰甲胺磷等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棉铃虫幼虫,统计致死中浓度LC50,计算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三种重要酶:多功能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研究大豆卵磷脂对HaNP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aNPV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抗性棉铃虫,生测统计增效比均大于1.0,特别是病毒与甲基对硫磷混用,增效比更是达到3.53,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混剂感染抗性棉铃虫,虫体内MFO的活性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降低3~12倍,CarE和AChE的活性也比化学杀虫剂单用时低,HaNPV明显抑制了化学杀虫剂对MFO和CarE的诱导作用。HaNPV与大豆卵磷脂混用,提高了HaNPV对棉铃虫的感染致死率,缩短了致死中时间(LT50)。  相似文献   

3.
淡色库蚊对敌百虫的抗药性研究——抗性谱及联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73年采集于上海闸北区的淡色库蚊幼虫在室内以敌百虫选育抗性品系(RD品系)获得成功,F12代的LC50已为室内正常品系(SEN)的240多倍。RD品系的抗性谱表明,对有机磷杀虫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对有机氯如DDT、丙体666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剂无明显的交互抗性;对天然除虫菊和拟除虫菊酯类有低度的负交互抗性。并测定了29种药剂与敌百虫混用对RD品系和SEN品系的增效作用。还测定了对敌百虫有较高交互抗性的杀虫剂分别与TPP,TOCP、稻瘟净、异稻瘟净和增效醚混用后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Oedaleus asiaticus entomopoxvirus, OaEPV)作为一种增效剂,分别与马拉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 、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若虫,统计致死中浓度 LC50 和其混合使用后的增效比;测定虫体内与抗性有关的两种重要酶——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s)的比活力。结果表明:OaEPV 与化学杀虫剂混合饲喂亚洲小车蝗,OaEPV 与毒死蜱 、高效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混用对亚洲小车蝗无明显的增效作用,OaEPV 与马拉硫磷混用,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增效比为 1.42 倍。混剂感染亚洲小车蝗,除与溴氰菊酯混用外,虫体的中肠部位 CarE 的比活力都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 OaEPV 与马拉硫磷混用下降了 4.21 倍,抑制作用最大。当 OaEPV 与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化学杀虫剂混用后,中肠部位 GSTs 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其脂肪体部位 CarE 和 GSTs 的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结果提示痘病毒与农药混合处理时,病毒主要通过抑制中肠部位 CarE 比活力而增加了农药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 杀螟松[O,O-二甲基-O-(3-甲基-4-硝基苯)硫赶磷酸脂]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1963年在沈阳和宁波二地同时提供了合成样品,经过二年来的试验证明,对三化螟、二化螟、大螟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有关此剂的毒理研究资料还很缺乏,本试验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S~(35)标记的杀螟松研究了其在水稻上的残留,输导和分布。  相似文献   

6.
二化螟饲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7,他引:36  
植食性昆虫的人工饲养,近年来日益引起重视,根据 Singh(1977)的总结,约有 754种重要害虫可用人工饲料饲养,而有些种类已达到大量生产应用的水平。人工饲养主要根据两方面的需要:一是用来研究基础理论课题,如研究昆虫的营养生理、昆虫生态、昆虫毒理等;二是用来研究害虫的防治与益虫的利用,如研究杀虫剂、不孕剂、昆虫激素、性诱剂、辐射不育,或培养害虫的天敌等;都需要不受地区或季节的限制而获得大量标准化的试虫。  相似文献   

7.
介绍二种记录昆虫取食行为的电子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昆虫拒食剂在害虫防治上的作用随植物杀虫剂及植物抗虫性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拒食作用的测定则是研究这一类杀虫剂的重要方面。国外目前用于研究昆虫取食行为和寄主适食性的二种电子装置对正确评价拒食剂效果以及区别忌避与拒食将会有很大帮助。本文对其一般原理及构造作一介绍,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记录装置 McLean等(1964)最早设计了一种电子测定系统(electronic measurement system)记录蚜虫的取食行为。后来,许多研究者对其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提高昆虫病原线虫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的防治效果,将昆虫病原线虫与环境友好型化学杀虫剂混用是一条有效途径。【方法】本研究测试了70%吡虫啉水分散颗粒剂、40%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s bacteriophora Taishan strain H06品系、Steinernema carpocapsae strain SF-SN和All品系存活及侵染率的影响,及低剂量化学杀虫剂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对韭蛆3龄幼虫的作用效果。【结果】高效氯氰菊酯(含量为2.00、0.40、0.20和0.10μg·mL-1)和吡虫啉(25.00、5.00、2.50和1.25μg·mL-1)对H.bacteriophora H06和S.carpocapsae All的存活无显著影响,3品系线虫毒死蜱(8.00μg·mL-1)对3品系线虫的致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不同浓度的毒死蜱对3品系线虫的致死率存在显著差异。3种药剂分别与3品系线虫混合后处理韭蛆,韭蛆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杀虫剂单用处理。药后3 d,SF-SN与毒死蜱(8.00μg·mL-1)、吡虫啉(25.00μg·mL-1)和高效氯氰菊酯(2.00μg·mL-1)混合处理韭蛆,分别比单用杀虫剂提高防效34.20%、21.18%、54.99%,优于另外两种线虫与3种药剂混用的效果。【结论】供试线虫中,SF-SN品系与上述杀虫剂联合防治韭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昆虫抗药性和昆虫毒理动力学(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断地使用一种杀虫药剂防治昆虫,会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对昆虫抗药性资料进行广泛综述时,发现了仅单独的解毒作用不能被解释为家蝇对有机氯杀虫药剂产生高抗性原因。作为一个基因。家蝇可以对有机氯产生比对有机磷杀虫剂更高的抗药性,尽管有机磷杀虫剂一般在虫体内是不太稳定的。考虑到昆虫毒理的动力学,杀虫药剂的穿透作用更显示出其实际的重要性。根据穿透和解毒的速率,慢的穿透作用是解毒作用的一个限制因子。防治敏感和抗性昆虫的观察结果,可以划出物理和生物因子之间关系的几种相关曲线图解。这些相关性不仅能说明家蝇对有机磷和有机氯杀虫剂的抗性程度,而且也助于选择出新的杀虫毒剂。  相似文献   

10.
昆虫病原线虫在20世纪初后已发展成为生物防治领域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生防制剂被广泛使用,且可与杀虫剂混用.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是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对宁夏农田防护林主要树种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臭椿沟眶象的主要防治方法之一是化学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为了降低对臭椿沟眶象幼虫的农药使用剂量并提高防治效果,须筛选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适合的杀虫剂.本研究测试了4.5%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溶液剂、5%啶虫脒乳油对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长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ongicaudum X-7存活以及侵染率的影响,以筛选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致死效果好、能与昆虫病原线虫混用的杀虫剂和混用配比.结果 表明,3种杀虫剂对2种线虫的存活均无亚致死作用;吡虫啉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无明显影响;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和啶虫脒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有效成分为88.97 μg/mL、17.79 μg/mL的氯氰菊酯和有效成分为307.89 μg/mL、61.58 μg/mL的啶虫脒对2种线虫的致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3种药剂与X-7、All混用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均表现为增效或叠加作用,其中有效成分为8.89 μg/mL的氯氰菊酯和有效成分为7.67 μg/mL的吡虫啉与线虫X-7混用对臭椿沟眶象3龄幼虫表现出增效作用,致死率分别为41.67%、54.17%,其它浓度和其它药剂与2种线虫混用的各处理均表现为叠加作用.该结果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开展野外防治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遗传毒理实验与检出程大海等(湖北省荆门市卫生学校448000)在各种化学品中,有很多是诱癌剂,可以诱发遗传物质突变。在这些化合物或重金属中,有的广泛用于工业加工过程中,一些则普遍地用于杀虫剂和食品添加剂,如乙酸亚胺、有机磷、亚硝胶等。这些有毒化学品将...  相似文献   

12.
SV1是一种增效范围较广的农药增效剂,对多种杀虫剂具有增效作用。经室内毒力测定.与敌百虫混用对棉铃虫、粘虫和二化螟的增效比值分别为2.93倍、2.43倍和2.7倍;与氧化乐果、久效磷和氰戊菊酯混配对棉蚜、褐稻虱和萝卜蚜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63—10.67倍。杀虫毒力随着加入SV1成分的增加而提高,一般常用农药与SV1混配之比需要1:3以上才明显增效。防治钵栽棉蚜通过系统观察,在防治效果相仿情况下,SV1可使氧化乐果药效延长9天,久效磷药效延长7天,氰戊菊酯药效延长6天以上。SV1可以成为生产上与有机磷及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混用的增效剂优势品种。  相似文献   

13.
德国小蠊对26种杀虫剂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世界卫生组织(1970)曾介绍了测定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Linnaeus)对狄氏剂、马拉硫磷、地亚农等杀虫剂敏感性的标准方法。Chadwick(1972)用此方法测定了德国小蠊对49种杀虫剂的击倒时间。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在方法上略加改进,测定了德国小蠊对国内已研制的26种杀虫剂的击倒中时(KT_(50)和24小时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正> 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在昆虫体内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神经传导的阻抑而引起昆虫中毒死亡。研究其毒理机制,胆碱酯酶活力是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发展甚快,Guilbault(1970)已系统介绍。Ellman(1961)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近年来杀虫剂毒理学研究十分活跃,这不仅仅因为合成杀虫剂是现代植物保护与卫生防疫中应用最广和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杀虫剂应用本身所带来的抗药性和环境生态的污染问题也促进了对杀虫剂毒理的研究,而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渗透则为杀虫剂毒理在整体、细胞和分子三个水平上展开全方位研究创造了条件。在目前使用的杀虫剂中,应用最多的是拟除虫菊酯,由于它的高效低残毒及广谱性、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害虫防治,据报道它的用量已约占全世界农药量的1/3左右,而且每年正以10%的增长率发展,但是拟除虫菊酯也存在着易于产生抗性以及对天敌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因此研究拟除虫菊酯作用的分子机理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枸杞蚜虫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枸杞上的重要害虫,危害枸杞的蚜虫主要是棉蚜,化学防治是最主要的防治方法之一。菊酯类杀虫剂被认为是负温度系数的农药,本文主要研究了温度对菊酯类杀虫剂在棉蚜作用机制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不同温度下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采用试剂盒测定了不同温度下3种菊酯类杀虫剂对棉蚜Na~+-K~+-ATPase和Ca~(2+)-Mg~(2+)-ATPase的活性抑制;采用DPH作为探针,应用荧光偏振的方法测定了温度对菊酯类杀虫剂在棉蚜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在温度分别为17、27、37℃时,溴氰菊酯对棉蚜的毒力表现为正温度系数,百树菊酯和氰戊菊酯表现为负温度系数。当3种菊酯类杀虫剂浓度为1×10~(-4) mol/L,3种杀虫剂对两种ATPase的抑制均表现负温度系数。在不同温度下,3种杀虫剂对棉蚜线粒体膜流动性的影响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低温下影响大,高温下影响小,呈现负温度系数。【结论】影响菊酯类杀虫剂温度系数的机制比较复杂,ATPase和线粒体膜流动性在负温度系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眼镜蛇神经毒素化学性质稳定,易于保存,用~(131)I或~(125)I标记,方法简便,比活性高,能专一性地与菸硷型乙酰胆硷受体结合,常作为一种分子探测剂,用来研究蛇毒的毒理作用(杨钦照1977)、测定菸硷型乙酰胆硷受体的浓度,于临床还可以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抗乙酰胆硷受体抗体(Lindstrom,1976;Lefvert 1978)。对研究神经肌接头的生理功能,阐明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理、辅助诊断和观察疗效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杀虫剂作土壤消毒,以防治病虫害,已有很长历史,但是过去所用的大多为薰蒸剂,如氯化苦、氰化钙、二硫化碳、D.D合剂等,施用方法是较为麻烦。自氯化有机合成杀虫剂问世以后,将之用作土壤处理,对於消灭害虫,具有从来所没有的效力,因而可以广泛利用,如666、DDT、1068、毒杀芬、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rin)等,逐渐被采用,特别是666在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杀虫剂混用方法——抗性治理的一种策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李松岗  张宗炳 《昆虫学报》1990,33(3):280-286
本文根据种群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比较了合理混用、轮用、棋盘式使用等用药策略对害虫抗性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半显性遗传,两性繁殖的害虫来说,在较有利的条件下合理混用与轮用效果基本一致,而优于棋盘式用药;在条件不利(抗性基因初始频率高,稀释作用小等)时,合理混用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因此合理混用是一种有希望的抗性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啶虫脒等7种杀虫剂和其混剂对菜心种子包衣处理后,对种子安全性及保护作用进行评价,筛选适合菜心种子包衣防治黄曲条跳甲的杀虫剂。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菜心幼苗株高和株鲜重无显著影响,但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出苗率和受害指数方面的影响存在差异。苏云金杆菌(Bt)和乙基多杀菌素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能显著降低菜心受害指数;啶虫脒、氟虫腈、虫螨腈和唑虫酰胺4种药剂相比,啶虫脒能显著降低菜心受害指数,氟虫腈次之,4.0 g/200 g处理剂量能显著降低菜心受害指数;虫螨腈和唑虫酰胺降低受害指数作用不显著;但啶虫脒3.0 g/200 g和4.0 g/200 g处理剂量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有显著降低作用。氯氰菊酯与不同剂量啶虫脒、虫螨腈和氟虫腈混配后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对种子安全性均较单剂差,前期均能显著降低种子发芽势。含有不同剂量啶虫脒的混剂与啶虫脒单剂具相似规律。总体而言,单剂Bt综合效果最优,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氟虫腈次之,虫螨腈和唑虫酰胺较差;混剂安全性较单剂差,但保护作用相对优于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