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木兰科植物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时野外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及标本,对湖南木兰分类和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共有6属29种,1变种,占国产总属数的55%,国产总种数的28%,位于云南、广西之后,居全国第三位;武陵山和雪峰山为我国木兰科现分布的中心之一,南岭山地为南北种类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2.
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冰 《广西植物》2001,21(4):315-320
通过详细分析现代木兰科 (Magnoliaceae)植物的分布以及讨论中国木兰科植物区系和世界木兰科植物区系的关系 ,认为中国是木兰科植物现代分布中心及多样化中心 ,同时也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和分化中心 ,并据此推测中国可能是木兰科植物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3.
木兰科的化石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光富 《古生物学报》2001,40(4):433-442
通过整理和分析木兰科植物的化石记录发现:不论是植物大化石还是花粉,迄今为止在白垩纪以前地层中尚无可靠的记录,自白垩纪以来,木兰科的许多种广泛发生于北半球,如亚洲,欧洲及北美等地,但非洲和大洋洲至今尚未发现木兰科的化石记录。该科最早的化石记录为中国东北延吉地区早白垩世大拉子组的喙柱始木兰Archimagnolia rostrato-stylose Tao et Zhang. 根据现有化石记录,并结合木兰科现代植物的地理分布,推测:1)木兰科的起源时间不迟于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2)木兰科起源地点可能是东亚,后来经过欧洲进入北美,再从北美迁移到达南美洲;3)在地质历史时期,木兰属的出现比鹅掌楸属早,从而支持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得出的木兰属较鹅掌楸属原始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木兰科植物修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捷 《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131-138
对中国产的木兰科植物3个大属即木莲,木兰和含笑进行了分类修订工作,共提出新组合5个,新异名8个,澄清2种和1亚种。  相似文献   

5.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木兰科为亚洲-美洲间断分布科,全世界有15属,24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喜马拉雅至日本,向南达新几内亚及新不列颠;少数种类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中国有11属,约99种.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根据木兰科的化石记录、系统发育和现代分布,推测其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由此向外辐射,向东经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经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向西经西亚、欧洲,通过格陵兰进入北美,然后到达南美;向南经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直至新几内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形成是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南美的木兰科是从北美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6.
木兰科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主要以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为依据,以德坚木属为外类群,用分支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木兰科属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有23个分支单位,选取32个性状,根据外类群比较原则和化石地层学资料,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对数据矩阵的分支分析使用PAUP3.1.1和Hennig 86 v.1.5分别在Macintosh和IBM机上运行,前者以启发法,后者以BB命令运算,经严格一致化处理,得到一致化分支图。结果表明:1)木  相似文献   

7.
中国木兰科3个特有属叶角质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我国木兰科3个特有属,观光木属、华盖木属和拟单性木兰属共4种植物的叶表皮内外面进行了观察。它们的上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细胞壁具有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形状及壁的特征与上表皮近似,并有大量的气孔器分布其间,气孔器微凸出于下表皮,长轴取向不规则,全部为平列型气孔。这些特征与木兰科其它属(除鹅掌揪属Liriodendron外)一致,支持除鹅掌揪属外(该属仅有2种  相似文献   

8.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木兰科为亚洲-美洲间断分布科,全世界有15属,24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喜马拉雅至日本,向南达新几内亚及新不列颠;少数种类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中国有11属,约99种.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根据木兰科的化石记录、系统发育和现代分布,推测其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由此向外辐射,向东经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经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向西经西亚、欧洲,通过格陵兰进入北美,然后到达南美;向南经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直至新几内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形成是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南美的木兰科是从北美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9.
木兰科植物订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部分国产木兰科种类进行了订正,归并7个新异名,澄清Mognolia odoratissima Law et R.Z.Zhou和Michelia sphaerantha C.Y.WuexLaw et Y.F.Wu两个种分类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兰科植物分属的新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查阅文献资料和总结归纳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对木兰科植物的野外调查的感性认识和栽培中对木兰科植物形态分类的体会,同时又吸取了植物化学分类的研究资料,提出中国产木兰科植物分为2亚科、3属、2亚属和17组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西木兰科植物的初步整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采集及标本的整理鉴定, 确认江西产木兰科植物7 属22 种1 亚种, 其中3 种为江西特有种, 5 种为江西地理新分布。对各分类群进行了分类检索, 记载了其地理分布, 并列出凭证标本。  相似文献   

12.
楚雄州野生木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得出:楚雄州野生木兰科植物有3属10种,各种分布的范围,分布状况,并且定性的分析了楚雄州内影响野生木兰科植物分布的因素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常绿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4个冬季,对16种常绿木兰科植物进行了田间受冻程度观察,用电导法追踪了抗冻崩溃点温度的变化,并调查了这些树种在自然分布区北缘和垂直分布上缘30a内经历的最低气温,发现3者的种间差异相当一致。同时发现各树种的崩溃点温度最低值与它的生态分布北缘和上缘的常年最低气温接近,由此提出了生态分布最低温度的概念。它能较准确地指示植物的最大抗寒能力,从而有可能避免引种和推广工作中的盲目性。 文章还根据上海近100余年的低温资料,对这16个树种在今后越冬和春季萌发时可能受冻的前景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罂粟科植物的分类,进化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庄璇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2):137-148
罂粟科有38属约700种,作者通过对科内各属的研究,根据其主要器官(雌蕊、雄蕊,花被、果和种子)的进化趋势,重新排列科内的分类系统,在3个亚科下,包括8个亚族。在此基础上,讨论各属可能的演化关系,分析它们的分布规律,最后探讨本科的起源。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中国木兰科10属的次生木质部解剖学特征,包括导管分子,纤维管胞和木射线。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其系统演化。这10属分为两亚科,即木兰亚科(Magmoliodae),包括木兰族(Magnolieae)和含笑族(Michelieae Law),木兰族有木莲属(Maglietia Bl.)、华兰木属(Manglietiastrum Law)、木兰属(Magnolia L.)、拟草性木兰属(Parakm  相似文献   

16.
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和合果木的化学成分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为木兰科植物亲缘关系与生理活性成分分布规律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对木兰科植物鹅掌楸及合果木的茎皮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鹅掌楸茎皮醇提物中除了β-谷甾醇、胡萝卜甙、和蔗糖外还分离鉴定了5个已知化合物:epitulipinolide(1)、atherospermidine(2)、(+)-syringresinol-di-O-β-D-glucopyranoside(lirioderndrin,)3、(1S)-1,4-di-O-methylmy-oinositol(liriodendritol,4)和syringin(5);自合果木茎皮中除了β-谷甾醇外还分离鉴定了6个已知化合物:正二十四烷酸(6)、(-)-parthenolide(7)、(-)-dihydroparthenolide(8)、(-)-N-acetylanonaine(9)、肉桂酸(10)和(+)-syringaresinol(11)。基于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化学分类学角度支持北美鹅掌楸与鹅掌楸亲缘关系十分接近或相似的论点,由于两种鹅掌楸化学成分与木兰科其他植物化学成分有不同相似之处,无必要独立成科,分亚科为好;合果木属Paramichelia似无分属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木兰科树种幼树生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陆雪  袁兴勤  余依建  胡锦矗 《四川动物》2007,26(4):929-930,935
鬣羚和斑羚均隶属于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在对鬣羚的分类上,不同学者持有不同观点。在测量和收集了不同地区的鬣羚和斑羚的头骨数据后,通过SPSS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发现鬣羚与斑羚的差异较大,应各单列为一属。通过查阅文献和相关参考资料,对鬣羚种和亚种的分化与分布作了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常绿木兰科值物的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施福成  苏维埃 《生态学报》1993,13(3):197-204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系统和分布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绞股蓝属全世界有16种2变种,隶属于2亚属2组,即喙果藤亚属(包括五柱绞股蓝组和喙果藤组)及绞股蓝亚属。其现代分布中心或多样化中心为我国长江流域至西南的云南,由此向北达秦岭南坡和淮河流域以南,向东北经华中、华东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北部,向南经中南半岛、马来西亚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向西达印度西北部,为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根据该属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型的现代分布和多样化中心及它们的生态适应性,与古地质、古地理和古气候的变迁以及外类群起源地等推测,绞股蓝属植物可能与其近缘属——雪胆属和锥形果属共同起源于康滇古陆,起源时间可能为早第三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