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临沧中寨晚中新世邦卖组植物群总计37科59属71种(含37新种)。其中,蕨类植物仅有1科1属1种(新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被子植物有34科55属67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2科53属65种(含35新种)和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另有分类位置不明的果实1属1种(新种)。这个植物群属于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它...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依兰始新世植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依兰煤矿早第三系始新统达连河组的上、下两个层位所产的植物化石的区系组成及植物群特征:一个系产于煤层下部的砂页岩中的植物群A,另一个是产于煤层上部油页岩中的植物群B。植物组合共计35科49属52种,其中有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10种,被子植物40种,其中包括1个新种。对其进行区系成分和叶相分析表明,A段植物群的古植被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混生林;B段植物群的古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通过与邻近地区的国内外相应植物群比较及植物群的属种地史分布分析,确定A段植物群的时代为早始新世,B段植物群的时代很可能为晚始新世。两个层位间植物群区系成分的变化,表明始新世我国东北地区发生了较明显的气温下降过程,即古气候发生了由亚热带向暖温带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张淑梅  李微  李丁男 《生物多样性》2022,30(6):22038-192
为给辽宁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数据, 更准确地评价植物濒危及保护等级, 以及更好地给农学、林学、生态学、系统学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数据, 本文首次将几代人在辽宁境内发现的高等植物进行汇总、编目, 包括苔藓植物和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馆藏采自辽宁省全域的苔藓植物标本编制。维管束植物主要根据5个方面的信息整理: 作者多年野外调查的一手资料、文献、同行交流、公众提供信息、标本等。编目内容包括辽宁省高等植物总名录、辽宁省栽培植物名录、辽宁省外来植物名录、辽宁省仅有栽培植物的科属目录、辽宁省仅有外来植物的科属目录; 编目中涉及的物种均有科属地位、中文名、拉丁名、生境、产地(县级), 总名录中附有每个物种的信息凭证, 包括标本信息、文献信息或照片依据。本编目共计收录植物254科1,176属3,241种73亚种447变种119变型。其中, 苔藓植物为辽宁地区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计83科205属491种4亚种7变种(含藓类52科156属373种1亚种5变种, 苔类29科46属114种3亚种2变种, 角苔类2科3属4种)。维管束植物虽非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但与以往发布的维管束植物名录相比, 本次收录的种类数最多, 计171科971属2,750种69亚种440变种119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9属47种1亚种13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47科910属2,607种66亚种420变种117变型)。经统计, 辽宁省所有苔藓植物均为本土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中, 野生植物计149科741属2,077种62亚种378变种93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6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145科133属1,969种60亚种365变种92变型), 栽培植物计104科390属673种7亚种62变种26变型(含裸子植物5科17属35种1亚种7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99科373属638种6亚种55变种25变型); 本土植物计158科796属2,235种65亚种421变种116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4属29种12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34科740属2,110种63亚种402变种114变型), 外来植物计88科316属515种4亚种19变种3变型(含裸子植物3科10属18种1亚种1变种, 被子植物85科306属497种3亚种18变种3变型)。本编目仅是辽宁省高等植物的阶段性汇总, 尚需要根据野外工作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龙底自然保护区油料植物组成与资源特点。结果表明:(1)油料植物107科281属477种,其中精油植物131种,樟科(7属27种)、芸香科(6属21种)、唇形科(11属17种)等11个科为优势科,以木本植物为主,占73.38%。(2)以种子种皮为主要含油部位的植物占71.47%,植物含油量>20.0%的有211种,>50.0%的43种;油脂脂肪酸含量>70.0%的有7科11种,亚油酸含量>70.0%的有12科20种。(3)在精油植物中,57种植物含精油量>1.0%,13种>4.0%。龙底自然保护区内油料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富油植物资源种类较多,是油料植物富集之地,具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初步调查统计秦岭南坡中段有种子植物 1 55科 ,81 5属 ,约 2 1 84种 ,分别占秦岭总科数的 96.2 7% ,总属数的 80 .69% ,总种数的 63.32 %。其中有国家保护植物 31种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34属。属的地理分布类型多 ,有 1 5个分布型及 2 1个变型 ,其中温带成分和热带成分分别占该区总属数的 30 .66%和 64.79%。科的组成中含 1 0 0种以上的有 3科 ,50~ 1 0 0种的有 7科 ,5~ 2种的有 4 4科 ,含 1种的有 34科。秦岭南坡中段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之一。论述了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 ,生活型多样性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多样性等。同时对该段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铜仁市万山特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野外调查统计,铜仁市万山特区共有木本植物82科216属495种(包括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77科210属48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3科7属17种,双子叶植物74科203属471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温带性质明显,同时与热带区系联系紧密;(2)区系性质具有原始性,有古老和孑遗类群;(3)特有现象明显,表现为中国特有种数量较多;(4)与邻近6个地区的木本植物区系比较可知,万山特区与重庆大木山关系密切,与泸沽湖较疏远。  相似文献   

7.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鉴定,借鉴文献资料,对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植物进行了植物区系和地理成分分析。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植物56科182属329种,其中蕨类植物6科7属17种,裸子植物3科4属9种,被子植物47科171属303种。平均种密度27.88种·km-2。菊科、蔷薇科、禾本科等14科为优势科,毛茛科、豆科、紫草科等8科为表征科;优势属和表征属分别为17属和5属。保护区植物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单种科,但有6个单种属。中国特有属1属(鸦葱属),中国特有种14种,其中新疆特有种9种。在地理成分中温带分布型有14科140属299种,分别占(不含广布型)科、属、种总数的60.87%、94.59%和96.78%;保护区植物与中亚、地中海交流较多,与热带和东亚交流较少,具有强烈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8.
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文  屈兴乐  任毅华  罗大庆 《广西植物》2018,38(11):1428-1439
为了丰富西藏高原植物区系地理研究资料,深入开展该区域植被生态学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以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西藏佩枯错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植物种类较贫乏。佩枯错共有种子植物31科77属115种,仅占西藏种子植物的18.90%、6.73%、2.17%。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29科75属113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有23科58属91种,单子叶植物6科17属22种。(2)优势科明显,单种科占绝对优势。所有科中有5个科至少含有7种种子植物,占该研究区总种数的39.13%,是该区系的主要组分;同时科数中有11科仅含1种植物,该类科占一定优势。(3)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较复杂,划分为3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0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科、属分别占总数的29.03%和77.92%,表明本区系具有明显温带性质。(4)科属特有现象不明显,没有中国特有科分布,仅有1个中国特有属分布,说明佩枯错植物区系的特有化程度极低,表现出寒旱化与高山、高原特化综合而成的高寒植物区系的年轻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西天目山主要森林类型的苔藓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苔藓是森林的重要组分, 是森林保护区的重要保护对象, 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浙江西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7种主要森林类型(落叶矮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内的苔藓植物为对象, 调查了32个10 m × 10 m的样地, 记录地面生苔藓植物盖度和树附生苔藓植物多度, 采用重要值、相似性系数、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森林类型间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差异。共采集969份标本, 隶属41科84属142种, 其中苔类植物13科18属33种, 藓类植物28科66属109种, 优势科为灰藓科、青藓科和羽藓科。2种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其余5种森林, 其中物种丰富度以针阔混交林最高, 苔藓植物多样性则以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 竹林两者均为最低。海拔等环境因子较为接近的植被类型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相似性较高, 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林相似性最高, 而落叶矮林和竹林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10.
山东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代植物区系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黄河下游 ,北濒渤海 ,东临黄海 ,地理范围介于北纬 34°2 3′~38°2 4′,东经 1 1 4°4 8′~ 1 2 2°4 3′之间。全省总面积为 1 5.72万 km2 ,占全国总面积的 1 .6%。属暖温带季风气候 ,沿海比较湿润 ,地带性植被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松、栎类针阔叶混交林。山东省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地位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植物地区 [1 ]。据最近研究统计 ,现有野生维管植物 1 47科、61 4属 ,约 1 547种 (包括变种 ,下同 )。其中蕨类植物 2 4科 39属 1 0 5种 ,裸子植物 3科 3属 …  相似文献   

11.
孙克勤 《植物学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_C期、维斯发期和斯蒂芬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克勤 《植物学通报》2001,18(6):691-706
本文总结了和讨论了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分布特征,在对植物群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早石炭世(杜内期、维宪期和纳缪尔A期)分布一个全球一致性的植物群,即拟鳞木植物群Lepidodendropsis flora。中国的晚石炭世(纳缪尔B-C期、维期发期和斯蒂分期)和二叠纪植物群为华夏植物群。本文还对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和南方华夏植物群亚区植物群进行了对比,并论述了这两个植物群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湖北大洪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报道大洪山有种子植物1052种,隶属516属147科,在分析主要科的地理分布和全部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基础上,认为温带属占主导地位,还讨论了该地区与我国其它10个不同纬度山区植物区系的关系,并通过植物区系的属相似性系数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该区系与华东,华中和华北植物区系的关系,得到大洪山属于华东植物区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Some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s of the floras of the world Both the sequence of the 10 families comprising the most species of a flora, and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ed by these families to the whole species number of the flora, are very constant in different floras of the same floristic region. In contrast, in floras of different floristic regions the list of these 10 richest families, and also their share in the whole species number varies considerably. Therefore, these characters are useful in defining floristic regions. The taxonomic structure of any flora is scarcely influenced by the extent of its area. The De Candolle rule (the percentage of the species-richest families in the whole species number of the flora is the lower, the richer in species the flora) is not generally valid. The complicatness of the taxonomic structure is not only depending on the species number of the flora, but also on its age: The share of the richest families in the whole species number of the flora is rather low, where the flora development was not disturbed for a long time, and it is high, if there were catastrophes in the geological past. The possibilities of florogenetic deductions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cases of the Mediterranean, Middle Asiatic, dan East Asiatic floras.  相似文献   

15.
山东崂山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崂山植物区系是山东半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计有维管植物129科,517属,1045种;优势科现象明显;种的特有现象明显;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性,单种属和寡种属数量较多;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优势明显,泛热带成分丰富,与热带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将崂山植物区系与邻近植物区系进行了属、种相似性系数和优势科的比较,表明崂山植物区与千山、小五台山植物区系的差异较大。区系资料支持将崂山与昆嵛山归属于鲁东丘陵植物小区,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首次描述埋葬于长兴期海相地层中的一个高地植物群,计14属23种,包括4新种,2相似种和11未定种。概略论述植物群的性质及其埋葬特征和生态意义。以松柏植物和Taeniopteris等为代表的裸子植物在这一植物群中占61%,显示由古生代向中生代过渡的性质。这一植物群与华北同期的高地植物群在属种组成上很不相同,显示两地在区系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萨吾尔-塔尔巴哈台山地种的地理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划分出萨吾尔 -塔尔巴哈台山地植物种一级的分布区类型共 1 2种类型及 3种亚型。分析结果表明 ,南北向格局分布区类型中的种类数目占总种数的三分之一多 ,说明本区在近代与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流较多 ,成为南北植物区系物种交流的重要通道及由于该地的低海拔成为一些山地物种的分布边界 ,但中低山及平原中旱生性质的种类的分布未受到本区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ossil flora in the Yilan Coal Mine, Heilongjiang Province.The Paleogene flora of the Dalianhe formation includes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geology column:one (flora A) is from sand-shale above the lower coal seams and the other (flora B) is from oil shale above the upper coal beds. The flora contains two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10 species of gymnosperms and over 40 species of angiosperms including 1 new species and 10 uncertain species, assigned to 49 genera and 35 families. The analysis of the floristic composition and their foliar physiognomy showes that the flora A consists of elements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indicating its subtropical feature, whereas the flora B consists of elements in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s indicating a warm-temperate feature. Compared to the Paleogene floras of Northeastern Asia and North America, the flora A is assigned to the early Eocene, and the flora B to the late Eocene. These results seem to indicate that in the Eocene, paleoclimatic decline took place in Northeast China.  相似文献   

19.
As the base area of the number of species the author proposed in 1931 the term „concrete flora”︁, that is the flora of an area great enough, to represent all possible sites, and small enough, to secure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flora in this whole area.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regularitie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of the floras some examples have been selected. The number of species in various concrete floras increases from arctic (0–350) to temperate (700–1100) regions, farther south the number still increases in humid regions (to about 3000), being very low in arid regions. A causal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numerical regularities is not yet possible. As the number of species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climate but also on the history of the flora, it allows deductions in relation to the history of flo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