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丹江口库区位于东秦岭南麓,是连接我国南北文化的重要地带,本文全面梳理了该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旧石器遗址,重新厘定了遗址的年代。结合年代和石制品特征,本文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该地区文化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阶段1(相当于MIS 27~MIS 8)石器工业为石核-石片类型,阶段2(相当于MIS 7~MIS 3c)出现了大型切割石器组合,阶段3(约晚于MIS 3b)以小型石片石器为特征;2)在文化阶段性发展的同时,石核-石片技术一直贯穿于本地区的更新世期间,体现了区域文化发展的连续性;3)丹江下游石器技术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华北和秦岭地区的文化辐射,显示出融合性的技术特征;4)100~50 ka BP期间,丹江口库区汉水上游的现代人石器工业中可能包含了大型切割石器组合。  相似文献   

2.
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3.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鲁可 《人类学学报》2019,38(3):362-372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由d’Errico教授率领的来自中国、法国、德国研究者的工作表明,世界上最早的骨针出现于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地区,且这两个地区的骨针可能是独立起源。中国考古学的纪录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更多的新证据。本文将这一工具类型与石器技术和环境背景结合考察,探讨更新世晚期后半段发生的人群的扩散。我们通过材料的梳理证明,中国北方地区的骨针,是出现于距今31000年前的一次技术创新,这一技术创新以石核-石片技术为代表的中国旧石器晚期的到来为背景。距今25000年,一种新形制的骨针出现。这些骨针形制扁平,与细石叶技术同时出现。这可能反映了欧亚大陆西方人群的东迁,这些人群带来了细石叶技术。更新世末,骨针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他们可能有多种用途。在晚冰期末段,中国北方地区的骨针不仅与细石叶技术共出,同时也与石核、石片和陶器共出。在中国南方地区,在距今12000年前,骨针的出现与石核-石片技术同时出现。南方地区的骨针或是本地的的发明,或由末次冰期前北方人群的南迁带来的。长江以南地区,骨针与石核、石片和陶器在更新世晚期同时出现。更新世晚期中国南北方地区同时出现的这一工具组合,即石核、石片、陶器和骨针,预示着南北方地区在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可能存在着长距离的人群的移动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定模遗址位于广西百色田东县布兵盆地内。2010-2011年间,广西民族博物馆和田东县博物馆对定模遗址进行了试掘,面积32 m2,出土了2108件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器、石片、断块、碎片、未经加工的砾石等。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磨制石器较少;类型多样,以砍砸器、刮削器为主,另有少量锯齿刃器、凹缺器等。原料主要来自附近的右江河滩,岩性以砂岩为主。石核剥片以锤击法为主,石器毛坯以砾石和石片为主。经过14C测年分析,该遗址的距今年代为1.6~0.5万年。定模遗址的试掘为探索百色地区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初期石器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材料,对于探讨华南及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平陆县处于黄河中下游之交处,位于运城盆地南部,是古人类生存的重要地带。2018年3月-10月在平陆县开展的考古调查,复查确认和新发现旧石器时代地点共10处,采集石制品共45件。采集的大多石制品个体较小;原料以石英为主;打片方法以锤击法和砸击法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等,其中石器类型只见刮削器。据地层和石制品特征推测,这些地点主要属于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平陆石工业体现了"石核—石片"技术从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的继承和发展,为更深入探讨平陆及周边地区人群的扩散和演化提供了地层依据和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梅惠杰 《人类学学报》2006,25(4):299-307
通过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梅沟和苇地坡两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的试掘,发现细石器和小石器文化层共存于同一剖面,从而为研究该盆地和华北地区细石器传统与小石器传统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文化遗存埋藏于桑干河二级阶地中下部、底砾层之上,出土的石制品工艺和时代特征鲜明,与西白马营地点风格一致,属于小石器文化传统,时代处于晚更新世末期。  相似文献   

8.
太子陵旧石器地点于2005年4月发现,2005年5月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地点位于天津蓟县东北部孙各庄乡清太子陵东侧冲沟西面的黄土台地中,在其浅黄色粉砂质黏土层和地表发现石制品58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古人类选择地点附近的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和微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刮削器是主要类型;石器多由古人类在石片的一侧采用锤击法正向加工而成。地貌与地层对比则显示遗址的时代大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或全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9.
李浩 《人类学学报》2022,41(4):630-648
本文从扩散时间、扩散路径、主要争论以及考古学证据等方面,对早期现代人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使用旧石器中期石器技术的早期现代人在晚更新世早期(MIS 5阶段)已经开始沿南方路线扩散,但学术界对于此次扩散的范围和影响程度仍存在争议。在距今约5万年以后,南方扩散路线上的早期现代人出现诸如使用赭石颜料、制作串珠和骨质工具、创作岩画艺术等行为,同时也独立发展出一些区域性适应行为。石器研究显示,南亚地区在5-3万年前逐渐出现了细石器技术及相关产品(细石叶、修背工具等),而东南亚和大洋洲地区表现出以生产细小石片为主的权宜性石器技术体系,一些细小石片曾被用来加工有机质工具或作为复合型工具使用。中国南方地区紧邻东南亚和印度半岛,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生态环境来看,都可以纳入南方扩散路线的研究范围。建议从旧石器中期石制品组合和旧石器晚期细小石制品组合两方面入手,开展跨区域比较研究,为探索中国南方地区早期现代人的出现和演化提供重要考古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丹江口库区宋湾旧石器地点位于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宋湾村三组, 埋藏于丹江右岸第三级基座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2009年3~4月对该地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800㎡, 出土石制品353件。石制品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类和断块等。古人类选择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 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 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和中型居多; 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 刮削器是主要类型; 石器多由古人类在石片的两侧采用锤击法加工而成。石制品特点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面貌, 同时石制品组合中出现了小型刮削器和石片等北方石片工业的元素。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地点形成于中更新世。  相似文献   

11.
越来越多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演化和适应理论问题的看法。中国作为东亚一个幅员辽阔的地理区域,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热点地带。来自该地区新的人类化石和石器组合对基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记录构建的“现代人出自非洲说”(Recent Out-of-Africa)提出了挑战。新的古人类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现代人出现于约100 kaBP的中国南方,可能(至少部分)是由那里的土著居民演化而来。一些古老型智人表现出了与早期古人类镶嵌或过渡性的体质特征,并可能与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杂交混合。同时一些遗址出土的打制石器表现出了早期现代人类技术和行为的复杂性。中国北方的小石片石器主工业和南方的砾石石器主工业贯穿于整个更新世,然而从约40 kaBP开始,石叶技术开始出现在中国北部,紧随其后的是这些地区骨制工具和个人装饰品的出现,这表明,更新世晚期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与我国北部可能存在着紧密的文化关系,东北亚地区可能存在着由西北向东南的迁移路线。人类化石和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和适应的过程与机制可能与欧亚大陆西部有所不同。本文对有关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考古学研究所取得的新发现和进展进行了总体回顾,从考古学角度阐述了对相关重要学术问题的看法,并为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旧石器文化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2003,22(3):192-200
近年来对青藏高原隆起的时间与幅度以及对邻近地区及全球性气候的影响等问题的认识逐渐深入。在亚洲中部隆起的巨大高原山脉,不但改变了全球的气候系统,形成东亚季风气候区,也造成中亚及邻近地区的干旱与沙漠化,在东西方之间形成天然屏障,阻碍早期人类基因与文化的交流。东亚地区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也清楚地记录了这种情况。本文拟通过对早更新世以来东亚与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的比较,初步探讨青藏高原隆起对东亚及整个旧大陆地区远古人类及其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位于北纬33°上下、秦岭南麓的汉水上游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生态系统最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早期人类生存的地区,也是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存发现较早、遗址密集和研究较为深入的区域之一。上世纪70~80年代以来,汉水上游干支流地区发现的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数以百计,其丰富的古人类和动物化石资源以及旧石器文化遗存对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演化、环境适应、石器工业技术和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在对汉水上游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旧石器遗址相关调查研究现状详细梳理的基础上,兼及丹江口库区周边古人类和旧石器遗址调查、发掘和研究的收获,结合本研究团队数年来在该区域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讨论了汉水上游地区的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研究工作收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给予前瞻。  相似文献   

14.
高星 《人类学学报》2014,33(3):237-253
本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论证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连续性。通过对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古人群生生不息、连续演化。通过对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勒瓦娄哇技术制品、具有阿舍利风格的组合和石叶技术产品这些具有"西方元素"特点的文化成分的辨识与分析,指出更新世期间该地区石器生产基本维持在奥杜威模式内,来自西方的文化因素间或出现过,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发生对土著文化的置换,说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移民和人群更替事件;基因混合与文化交流可能发生过,但其过程是融合而非替代。秦岭诸遗址、北窑、大地湾、徐家城、乌兰木伦、织机洞、井水湾、黄龙洞等遗址的地层和测年数据表明东亚不存在距今10~4万年间的材料空白,人类演化的链条没有中断过。古气候和古生物信息也对末次冰期导致本土人群灭绝的论断提出否定。这些考古材料与信息对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群连续演化及现代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支持。"综合行为模式"等学说的提出强化了对本土人群生存能力的论述。对人类独特的行为特点与社会属性的观察和思考,也对本土人群与西方同类的隔离问题及不同地区人群长时期维持在同一物种内的可能性与动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李浩 《人类学学报》2018,37(4):602-612
关于中国石器技术发展轨迹和特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在更新世大部分时间内,中国石器技术以第1模式为主。本文结合近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中更新世早期至距今约4万年的中国石器技术面貌进行了简要总结。这段时间内的中国石器技术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自晚更新世以来,多种石器技术体系并存,其中包括以手斧、手镐和薄刃斧等大型工具为特色的阿舍利技术体系、以盘状石核和各类小型工具为特征的小型石片石器技术体系、以勒瓦娄哇石核和尖状器为特点的莫斯特技术体系、以及以基纳型刮削器为主的莫斯特技术体系,后两者具有明显的旧石器时代中期技术特点。多种石器技术体系共存,这一现象反映了技术发展的区域性和该阶段人群构成的多样性,这为探讨古人类环境适应行为以及区域间人群扩散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6.
山顶洞人化石是迄今在东亚地区发现的数量最为丰富、保存状态最为完好的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多年来,山顶洞人作为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人类的代表,在研究东亚地区现代蒙古人种及美洲印第安人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对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过程的许多细节及演化机制予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提出了现代人群出现时间及现代人群分化时间的概念。一些研究对山顶洞人的演化程度及其在东亚地区现代人群形成上的作用也提出了不同看法。为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本文对12项颅骨非测量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的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有8项特征在山顶洞人与现代中国人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作者认为山顶洞人在颅骨特征表现上较现代中国人具有更多的原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更新世晚期人群内部变异、现代人群特征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2016,35(3):397-406
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境内的大源盆地,是一处坐落在盆地西南边缘的孤立小山顶山的岩厦遗址。岩厦内发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文化堆积厚达4 m以上。1993-1999年期间曾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器、砾石石器及局部经过磨制加工的石制品,数量众多的动物骨骼遗存。尤为重要的是时代早,数量较多,类型复杂的骨、角及蚌制品的发现,如鹿角斧、骨鱼镖及穿孔蚌壳刀等。与此同时,还有多处用火与居住活动遗迹的发现。这些新发现清楚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人类在岩厦内活动的历史,为认识华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行为现代性"或"复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洋县绿豆梁遗址位于汉水北部一级支流金水河左岸的第四级阶地上。为了配合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南水北调西线“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2014~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26 m2,出土和采集不同类型的石制品656件。研究显示,早期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河漫滩或阶地古老砾石层中的砾石,岩性包括石英、石英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硬锤打击法是最主要的剥片方式。石制品包含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断块和碎屑等类型。遗址石器组合中既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钻等尺寸较小的轻型石器,也包含重型刮削器、砍砸器等重型石器。通过与位于相同阶地部位、相距2 km的金水河口遗址的测年数据和地层堆积序列对比,绿豆梁遗址的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时期或更早的时段。  相似文献   

19.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13,32(3):233-246
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现代人起源研究与争论在近10年来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或特点, 主要体现在对现代人起源与演化细节过程的关注。这些新的关注点涉及早期现代人的出现与扩散、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特征变异及演化, 以及早期现代人出现与演化过程中的健康与生存适应活动三个方面。围绕这些问题, 中国古人类学界开展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和认识。本文对近10年来早期现代人在中国出现与演化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2018年6月,我们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陕西一侧延安段新发现5处旷野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556件,部分石制品暴露于黄土地层的剖面上。古人类加工石制品的原料来自于黄河河床和阶地的砾石层,岩性以石英岩为主,其次为石英。除上述两种原料之外,燧石、硅质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细砂岩、蛋白石、玛瑙、火成岩等也有少量使用。石制品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碎片屑,尺寸以小型为主。石核和石片以自然砾石台面者居多。剥片主要采用锤击法直接剥片,少量使用砸击法,可能偶而使用碰砧法和锐棱砸击法。工具多为以石片为毛坯加工而成的中小型刮削器,有少量以砾石为毛坯加工而成的砍砸器。伏羲村、苏亚河、高家畔、延水关4个地点发现的石制品原生埋藏地层为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该套地层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属简单的石核-石片工业,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衣锦滩地点的石制品分别埋藏于黄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堆积和黄河第一级阶地上覆的土状堆积中,时代分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本次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进一步扩大了黄河晋陕峡谷地区旧石器遗存的分布范围,丰富了该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内涵,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