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984年8月,我们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沙蚕科(Nereidae)全刺沙蚕属(Nectoneanthes)一新种,共获标本2个,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4年8月—1985年5月,我们在东海进行底栖生物调查时,采集到环节动物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科(Nereidae)沙蚕属(Nereis)一新种。在11个采泥站采到这种标本,共36条,分布水深50—120m,底质主要是软泥和砂泥,个别为泥砂。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海多毛类两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整理南海(西沙群岛迤西及西南水域)多毛类环虫时,发现了两个新种,一个是矶沙蚕科Eunicidae特矶沙蚕属Euniphysa的新种,另一个是龙介虫科Serpulidae龙介虫属Serpula仿龙介虫亚属Paraserpula的新种。自特矶沙蚕和仿龙介虫亚属建立后,迄今前者仅有一个种,后者有两个种,特矶沙蚕和仿龙介虫在多毛类中被视为罕见种。现将此二新种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的研究Ⅲ.沙蚕科的增补,共描述4种,其中两种是新种,新种中的一种又是我们建立的新属——拟突齿沙蚕属Paraleonnates的唯一代表;另外两种在黄海是首次记录。截至目前为止,黄海沙蚕科已经报告的种和亚种共有20个。  相似文献   

5.
纵条矶海葵的形态和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la luciae(Verrill,1898)属纵条矶海葵科。此科只有一个属(纵条矶海葵属Haliplanella Hand,1955)一个种,为世界性分布种。 纵条矶海葵在医学上有一定价值,可用它提取神经毒剂和抗凝血物质,对治疗痔疮、白带过多和蛲虫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月相对多齿围沙蚕的群浮诱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明远  杨宇 《动物学报》1993,39(2):222-225
多毛类沙蚕科动物具有特殊的繁殖方式,即在性成熟期,沙蚕发生变态成为异沙蚕体(heteronereis)。在交配前,异沙蚕体离开栖息地游到海面上的现象,称为群浮(swarming)。Goerke,Kinne 和 Haunschild 等人对琥珀刺沙蚕(Neanthes succinea)和褐片阔沙蚕(Platynereis dumerilii)的研究表明这两种沙蚕的群浮受温度和月相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报道中国柿科(Ebenaceae)柿属植物一新记录种——长柱柿(Diospyros brandisiana Kurz),并描述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该种为该属中国分布的唯一具老茎生花的种类。凭证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Calycanthaceae)、一新记录属--蜡梅属(Chimonanthus)及一新记录种--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中国文字衣科地衣一新记录属——裂衣属(Chapsa A.Massal.)及其2新记录种,即印度裂衣(C.indica A.Massal.)和斑果裂衣[C.leprocarpa(Nyl.)A.Frisch],标本来自海南和广西。该属主要特征是:地衣体壳状、树皮生;具子囊盘类或色盘衣类的子囊果,固有果壳融合或不明显,具侧生侧丝;具横隔或砖壁型胞室的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10.
曲畅游  王聪聪  辛晓伟 《广西植物》2018,38(10):1399-1403
该文报道了中国莎草属(Cyperus)一新记录种——箱根莎草(C. hakonensis Franch.Sav.),丰富了该种形态特征的中文描述并补充了该种的植物解剖图。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小穗淡绿色,宽约2 mm。鳞片先端具外弯的短尖,中间具龙骨状突起,淡绿色,两侧边缘膜质透明,果实表面光滑。凭证标本存于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标本馆(SDFH)中。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产自中国大陆贵州省的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一新记录种--膨体异萼苔[H. turgidus (Schiffn.) Schiffn.]。本种与圆叶异萼苔[H. tener (Steph.) Schiffn.]主要的区别特征在于腹叶边缘具粗齿且植株明显较小。依据采自贵州梵净山的标本,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  相似文献   

12.
横断山蝗虫一新属(直翅目:蝗科, 锥头蝗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梅 《昆虫学报》1990,33(2):230-233
Mekongiella是Kevan(1966)由Mekongiana属分离出来的新属。印象初(1984)把该属提升为新亚科Mekongiellinae。该亚科目前仅知1属即Mekongiella属,主要特征为完全无翅,缺鼓膜器、发音器和摩擦板。 作者在整理横断山标本时,发现采自云南中甸县的2只标本,完全无翅,缺发音器和摩擦板等特征,近似于Mekongiella属,但具明显的鼓膜器,却又近似于Mekongiana属,而雄性生殖器也有别于已知属,故另成立一新属。 模式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拟澜沧蝗Paramekongiella新属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从四川大学收藏的标本中,发现1只蓝头矶鸫(Monticolacincolarhynchusgularis)的雌鸟标本。此鸟是1962年5月1日在本校校园采得的。其形态如下。额至后颈灰褐沾橄榄色;背、肩及中小覆羽橄榄褐色,具黑色弧斑,肩和中覆羽羽尖具白色窄缘;腰和尾上覆羽棕白,各羽有两道粗黑横斑;尾羽栗褐,外缘略染橄榄褐色;大覆羽、初级覆羽和三级飞羽淡黑,表面略染橄榄褐色,羽端具白色窄缘;其余飞羽淡黑,外缘锈褐;眼先及颧纹乌白,颊和耳羽黑白斑杂;下体底色纯白,喉侧、体侧和胸部略染棕色,且…  相似文献   

14.
报道弯孢属一新名称厚隔弯孢Curvulariacrassiseptum和生于莴苣LactucasativaL.上的一新变种厚隔弯孢莴苣变种Curvulariacrassiseptumvar.lactucae。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15.
报道福建省莎草科一新记录属——剑叶莎属(Machaerina Vahl),一新记录种——圆叶剑叶莎[Machaerina rubiginosa (Sol. ex G. Forst.) T. Koyama],凭证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FJFC)。  相似文献   

16.
张猛 《菌物学报》2006,25(4):521-522
报道生于禾本科植物上的链格孢属一新种黑麦草生链格孢Alternarialoliicola,此种引起黑麦草穗腐,不同于已报道的生于黑麦草上的另一个种Alternarialolii-temulenti(具长的分生孢子链)。和生于禾本科植物上的其它链格孢相比,该新种与Alternariajaponica和Alternariaoryzae一样具有相似的产孢型,但是新种的分生孢子细长,不同于后两者。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南农业大学标本馆菌物分馆(HHAUF)。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采自我国广西省枝(虫脩)科皮(虫脩)属Phraortes Stl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兰科(Orchidaceae)白点兰属一新记录种:长柄白点兰(Thrixspermum longipedicellatum),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株型鸢尾形,花序侧生,具长蕊柱足,唇瓣基部囊状,中裂片心形。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兰科(Orchidaceae)白点兰属一新记录种:长柄白点兰(Thrixspermum longipedicellatum),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照片。该种的主要特征为,株型鸢尾形,花序侧生,具长蕊柱足,唇瓣基部囊状,中裂片心形。  相似文献   

20.
陆昭岑  邹春玉  彭华 《广西植物》2019,39(10):1412-1415
该文报道了广西禾本科(Poaceae)植物二新记录属,即菵草属( Beckmannia Host)和草沙蚕属( Tripogon Roem. et Schult.)。菵草属有2种及1变种,分布较广,我国有1种1变种,广西首次记录到该属的菵草[ 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 Fern.]。草沙蚕属约有30种,多分布于亚洲和非洲,我国有11种,广西首次记录到该属的线形草沙蚕( Tripogon filiformis Nees ex Steud.)。同时,还提供了2个新记录属、种的形态描述与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