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旅游兴起,景区门票如同电影大片追逐的票房一样,成为当地垂手可得的经济来源,被一些学者称为"门票经济"。如今"门票经济"已经席卷到开展乡村旅游的边远村寨,成了一个个村寨前的高门槛。然而,这看似与进入影院一样的门票真的是天经地义吗?它的受益者又是谁呢?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贫困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寨,都留着一个人的脚印,那是在整整30年里散布下的脚印。那些脚印记录的是贵州乡村旅游艰难曲折发展的步履,而留下这脚印的人就是贵州省原旅游局长、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专家杨胜明。与她面对面地交谈,你丝毫不会感到在其它场合里司空见惯的官气,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难以名状的力量所感染,这兴许就是能把在一般人看来尚属奢华的旅游与穷困山区百姓命运联系起来的一种气质和使命感。杨胜明在2007年出过一本书:《蹒跚的步履》,近百万字真实地记录了她作为一位政府官员对贫困山区发展旅游的认识过程和步步深入的施政轨迹,从以经济目标出发的旅游扶贫,到村寨全面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乡村旅游,再到倡导村民自主发展的核心理念……每一步转变和前进都折射出她所著书名中的"蹒跚"二字。如今,乡村旅游的蹒跚之旅尚处在进行时态,或许进入了更加艰深的阶段。世界旅游组织将贵州的乡村旅游作为长期观察点,并于2006年在贵州召开了"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会上发表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贵阳宣言》,而这一切皆出于一个原因: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尚无成功案例。杨胜明抱定决心去破解这道难题,她说:"乡村旅游肯定是我终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正>走在丽江的束河古镇——一个为旅游而全新打造出来的纳西族村寨,一幅画面跃入眼中:一位穿着纳西族传统服饰的老妇人手举树枝遮住面庞,坐在一幢被包装得精致而又带乡土情调的屋前,守着自己的小小果摊,屋上一幅牌匾写着"老字号川菜馆",屋内有游客在悠闲用餐。这房子不知是她家的,还是同村村民的(全村民房都已出租给了外来商家,一些村民在自己租出的屋前摊售小商品),当时已是日落时分,无需遮阳,老人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神山森林文化传统的生态伦理学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在云南山地民族的传统文化里 ,对绿的图腾和对树的崇拜无处不在 ,神山森林传统已经成为一种生态文化传统 ,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会在自己居住的村寨附近选一片葱绿茂密的山林作为自己的风水林或水源林 ,有的甚至作为神山森林顶礼膜拜 ,严禁任何人砍伐和破坏。村寨和神山上的参天古树也往往成为神树和村寨的标记加以崇拜和保护。我们把山地民族这种文化传统称为神山森林文化传统。这是一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 ,体现一种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学 ,有着深刻的自然保护意义。1 神山森林文化的生态学内涵及生态学意义文化 ,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生物圈保护区旅游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生态旅游可以简单地定义为发生在那些具有独特的风景、特殊的生态学价值和具有纯粹自然性的受保护区域的旅游活动,也可以被理解为广义旅游的一部分,即可为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提供经济支持的一种旅游。根据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1991),生态旅游是一种前往自然区域以...  相似文献   

6.
<正>上世纪80年代中期,郎德在省文物局的推动下率先开发乡村旅游时,重新启用大集体时期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工分制"来管理资源、分配收益。20多年来,"工分制"不仅在郎德沿用至今,还在附近陆续兴起的旅游村寨中不断复制而被称为乡村旅游的"巴拉河模式"。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利用野生蔬菜种类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选择西双版纳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不同的三个傣族村寨曼安、曼伞和曼广囡为研究对象,调查当地村民利用野生蔬菜情况,并探讨利用种类变化的原因。三个傣族村寨村民利用的野生蔬菜有228种,分属于75个科,其中曼安村寨147种,曼伞村寨144种,曼广囡村寨105种。通过Multivariate方差分析(P<0.05)表明:不同村寨的村民平均每人提及的野生蔬菜物种数存在显著差异;年轻组平均每人提及的野生蔬菜物种数明显低于年长组,不同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野生蔬菜知识的流失在男性之间比女性更为严重。最后对影响野生蔬菜利用的因素,野生蔬菜利用变化的原因以及传统野生蔬菜知识的流失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保护传统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或许绝大多数到过郎德的游客并不知道一个已经成为历史,或者对年轻人来说根本不熟悉的农村分配方式——工分制。然而,它一直是郎德开展村寨旅游的内在支撑制度,而今它又成为引起关注甚至争论的焦点:它是一种"大锅饭"制度的回归?还是一种植根于文化传统的公平发展模式?在郎德追踪调研了4年的李丽就这一问题谈了她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社区村民对亚洲象保护廊道建设的认知与态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调查分析了地处西双版纳的2条亚洲象保护廊道内5个村寨196户村民对廊道建设的认知与态度.结果表明:研究区80.61%的村民愿意有条件地支持廊道建设;影响村民支持意愿的因素包括村民的文化程度、人均年收入以及村民就亚洲象保护、人象关系、廊道利用方式和受益群体的认知;该区村民对亚洲象的保护意识、廊道的利用方式和受益群体对村民支持意愿的影响较大,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231、0.236和-0.304.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社区村民在生物保护廊道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效的廊道设计与规划必须深入了解社区村民对生物保护廊道的认知和态度,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湘桂黔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崇山峻岭之中的通道侗乡,有一个自然山水、民俗风情、侗族文化十分浓郁的诗画世界。这里是歌的海洋、舞的天堂,古朴的吊脚楼、秀美的风雨桥、高耸的鼓楼、悠扬的芦笙曲、醉人的米酒、缠绵的溪水……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诱人。而更让人兴奋和难以忘怀的是侗家的"月地瓦"。"月地瓦"是一句侗语,译成汉语是"种公地"的意思,是侗族村寨之间或村寨内不同姓氏的男女之间以歌为媒、集体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