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感神经在一些疾病动物模型和老年小鼠模型组织中呈现发芽生长和密度增加的趋势。这提示,交感神经与衰老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老年小鼠肝、肺、脾组织和人结肠腺瘤组织衰老模型中交感神经标记蛋白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衰老组织中的交感神经密度显著增加。然而,目前对衰老组织的这种生物学改变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人成纤维细胞系2BS为实验材料,经转录组测序发现,分泌性轴突导向因子导蛋白-1在衰老细胞中上调表达。ELISA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在博来霉素、离子射线、癌蛋白RasV12过表达所诱导的早衰及复制性衰老的2BS细胞中,导蛋白-1的蛋白质和mRNA表达量均比年轻对照组高。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是调控衰老细胞分泌蛋白质表达的重要途径。为明确导蛋白-1在衰老细胞的上调表达是否与DDR相关,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DDR的重要效应分子ATM(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和CHK2(checkpoint kinase 2)在博来霉素诱导的衰老2BS细胞中的活性。ELISA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博来霉素诱导衰老组相比,阻断衰老细胞中的DDR活性未引起导蛋白-1表达水平的改变。提示导蛋白-1在衰老细胞中的表达不依赖于DDR途径。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在衰老细胞中的蛋白质表达明显少于年轻细胞;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使用小分子化合物抑制EZH2在年轻细胞中的活性引起导蛋白-1表达增加;CHIP实验检测发现,EZH2对年轻细胞的导蛋白-1启动子区DNA片段富集显著而在衰老细胞未见富集。以上结果提示EZH2在衰老细胞中的下调表达是导蛋白-1表达增加的重要原因。大鼠DRG与衰老细胞共培养结果证实,衰老细胞对交感神经具有导向作用,并且该现象依赖于导蛋白-1的分泌。根据以上结果得出结论,导蛋白-1在衰老细胞中的上调表达不依赖于DDR途径而与EZH2的下调表达相关,衰老细胞通过分泌导蛋白-1促进交感神经轴突定向生长。本研究为深入探讨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防治提供了新线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转化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NF-α、IL-6及IL-8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变化有利于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IF-1α和COX-2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87例UC患者根据临床病情分为活动期(n=63)和缓解期(n=24),同期选取行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健康者40名作为对照组,利用qRT-PCR对外周血及黏膜组织标本中HIF-1α和COX-2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和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缓解期患者,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UC患者中,临床病情重型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型及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表现分级Ⅲ级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Ⅱ级及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592、0.722和0.694、0.456,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αmRNA和COX-2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临床病情呈正相关(r=0.804、0.826和0.752、0.763,P0.05),且与内镜表现分级呈正相关(r=0.803、0.749和0.858、0.793,P0.05)。结论:HIF-1α和COX-2在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黏膜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调控及其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金双歧治疗组(C组)、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 Ab)干预组(D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C组给予金双歧灌服,D组给予TLR4m Ab腹腔注射,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对每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TLR4、TLR2 m RNA的表达。结果 B组DAI及HP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较模型组均有所缓解(P0.05)。TLR4、TLR2 m RNA在B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组和D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TLR2表达异常,益生菌能抑制TLR4、TLR2的表达,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UC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质双向转运蛋白Importin13(IPO1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翼状胬肉"并行手术切除患者标本5例作为翼状胬肉组,收集人正常球结膜组织5例作为人正常结膜组织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组织IPO13、核转录因子p63、ABCG2、CD133的表达。结果:IPO13及p6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组织上皮基底细胞核内,ABCG2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浆及细胞膜,CD133表达定位于结膜上皮和翼状胬肉上皮基底细胞层细胞膜。IPO13、p63、ABCG2及CD133在人正常结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光密度OD值IPO13:0.43±0.30;p63:139.09±40.15;ABCG2:63.63±22.56;CD133:70.31±33.41);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均明显增高(OD值IPO13:155.1±21.80;p63:617.35±87.43;ABCG2:214.03±34;CD133:201.05±46.38)。两组之间差异显著(IPO13:t'=15.87,P0.005;p63:t'=11.92,P0.005;ABCG2:t=8.15,P0.005;CD133:t=5.08,P0.005)。结论:IPO13、p63、ABCG2及CD133在翼状胬肉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在翼状胬肉异常增殖性病变中起着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IL-2 R基因结构及表达调控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阐明有助于揭示机体免疫应答及调节的机制。自1984年IL-2R_α链cDNA克隆建立以来,该领域研究已有很大突破,本文概要介绍了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 A)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肠TLR4、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及其对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LR4m Ab干预组。模型组及TLR4m Ab干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TLR4m Ab干预组给予TLR4m Ab10μg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TLR4m Ab腹腔注射,剂量及频次相同,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分别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TLR4的原位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结果:模型组DAI及HP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LR4m Ab干预组较模型组有所缓解(P0.05)。TLR4、TNF-α、IL-1β在模型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LR4m Ab干预组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与异常免疫反应有关。TLR4m Ab可影响肠黏膜TLR4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肠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人IL-2/IFNα2b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靶向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细胞因子之间协同作用的特点,采用重组 D N A 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人 I L 2 与 I F Nα融合基因,并用肝癌组织特异的 A F P增强子/ A L B启动子调控融合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靶向表达.实验结果表明,克隆的 E A F P P A L B联合转录调控序列能调控细胞因子基因在 A F P阳性人肝癌细胞中靶向表达, I L 2/ I F Nα2b 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感染肝癌细胞的 A F 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实验证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 I L 2 和 I F N 两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这可能为肝癌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CRP,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水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血清CRP及TNF-α水平较低,而IL-10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能够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症反应水平,降低CRP、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临床疗效较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therland DAI评分均获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17、IL-23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对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NF-α、IL-8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TNF-α、IL-8及IL-10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8水平显著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研究组TNF-α、IL-8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UC患者黏膜的保护作用显著,且有效抑制UC相关的炎性反应,安全可靠,适于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按DNA-磷酸钙共沉淀法将人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cDNA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经RNA点渍杂交分析、荧光标记IL-2染色和抗Tac(人IL-2受体α链)特异性玫瑰花环试验,均证明转入的IL-2R cDNA在L929细胞中表达,其产物具有结合IL-2和抗Tac抗体的能力。本文还报道了T细胞白血病Jukat细胞和Molt-4等细胞系异常表达IL-2R的结果,并对此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肠道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检测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影响,了解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 将72例U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奥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变以及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凝结芽孢杆菌联合奥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并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和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nAChR)α1亚基的表达,结果显示nAChRα1亚基mRNA和蛋白质在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上呈阳性表达,提示骨内可能存在胆碱能神经和突触样结构,调控骨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6.
正研究发现,高盐摄食与高血压发病、慢性炎症反应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高盐可以激活Th17细胞和M1型巨噬细胞,但对M2型巨噬细胞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对此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对IL-4和IL-13诱导的M2型巨噬细胞进行高盐培养,使用RT-PCR检测,发现高盐可以抑制M2型巨噬细胞特征基因Arg1、Mrc1、Fizz1、Ym1、Mgl2和Slamf1的表达,表明高盐抑制M2型巨噬细胞激活。为了确定高盐对M2型巨噬细胞的抑制  相似文献   

17.
17β—雌二醇下调血管平滑肌内皮素A型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Wang TH  Tan Z  Liu PQ  Lu W  Yang D  Pan JY 《生理学报》2001,53(5):380-384
为进一步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实验在双侧卵巢去势大鼠模型和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上,观察17β-雌二醇(E2)对血管反应性及VSMCs增殖的影响,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素受体(ETAR)的表达,结果显示:去势雌性大鼠血管对内皮素(ET-1)的反应性明显增高,ETAR特异性受体阻断剂BQ123能完全阻断ET-1对VSMCs增殖的影响,E2能明显抑制ET-1对VSMCs增殖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E2能抑制ETA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E2能抑制ETAR蛋白表达,E2受体阻断剂Tamoxifen能部分抑制ET-1对VSMCs的增殖及ETAR的mRNA和蛋白 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ET-1促VSMCs增殖的效应主要是由ETAR介导的,雌激素能通过下调ETAR来抑制ET-1对VSMCs 促增殖的作用和血管对ET-1的反应,且此作用与雌激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F-1琢和COX-2 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87 例UC患者根据临床病 情分为活动期(n=63)和缓解期(n=24),同期选取行结肠镜检查无异常健康者40 名作为对照组,利用qRT-PCR 对外周血及黏膜 组织标本中HIF-1alpha和COX-2 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活动期UC 患者外周血和黏膜组织中HIF-1alpha mRNA和COX-2 mRNA相对表 达量均高于缓解期患者,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UC 患者中,临床病情重型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 织中HIF-1-alpha mRNA 和COX-2 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中型及轻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表现分级Ⅲ 级患者 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alpha mRNA和COX-2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Ⅱ级及Ⅰ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alphamRNA和COX-2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与Mayo 评分呈正相关(r=0. 592、0.722 和0.694、0.456,P<0.05);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活动期UC 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HIF-1-mRNA 和COX-2 mRNA 相对表达量均与临床病情呈正相关(r=0.804、0.826 和0.752、0.763,P<0.05),且与内镜表现分级呈正相关(r=0.803、0.749和 0.858、0.793,P<0.05)。结论:HIF-1-alpha 和COX-2 在UC患者外周血及黏膜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癫痫发病过程中,谷氨酸对AMPA受体Glu R2亚单位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谷氨酸诱导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AMPA受体Glu R2亚单位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谷氨酸刺激后2h,8h,12h,培养海马神经元Glu R2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NMDA受体拮抗剂CNQX能阻断此变化。结论在癫痫等疾病中,谷氨酸能通过激活AMAP/KA受体下调AMPA受体GluR2亚单位的表达,参与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3(IL-13)对AGR2mRNA和蛋白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探讨AGR2在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18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哮喘组、对照组和IL-13组,IL-13组于26d-28d激发前经鼻滴入100μg重组小鼠IL-13。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Real time-PCR方法检测肺组织AGR2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AGR2蛋白和Muc5ac蛋白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结果哮喘组BALF中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19.1±6.34)%较正常组(0.28±0.29)%明显增多(P<0.01);IL-13组BALF中嗜酸性细胞分类计数(30.05±9.32)%较哮喘组明显升高(P<0.01)。IL-13组小鼠肺组织中AGR2mRNA(1.702±0.046)和蛋白(0.617±0.028)的表达较哮喘组(1.52±0.071,P<0.01;0.505±0.078,P<0.05)升高,IL-13组AGR2mRNA与Muc5ac蛋白的表达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862,P<0.05);AGR2蛋白与Muc5ac蛋白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847,P<0.05)。结论 AGR2可能参与了哮喘气道黏液过度分泌发病机制,IL-13可通过上调其表达,进一步促进黏蛋白Muc5ac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