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豫西寒武系苗岭统张夏组薄层微晶灰岩中发育了大量的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利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扫描电镜观察,并结合能谱分析,对Thalassinoides bacae遗迹化石的元素分布及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衬壁与围岩的元素特征相似,晕圈的Fe、Mg富集;在填充物与衬壁的边界处Fe的含量高,且有大量的莓状黄铁矿(微晶呈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立方体、球体和不规则形)、黄铁矿的自形单晶及其铁的氧化物。认为晕圈构造是受到铁白云石流体的影响而形成的成岩晕;莓状黄铁矿的特征表明其为生物成因,为Thalassinoides bacae的耕作行为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表明造迹生物在潜穴衬壁的边缘培植微生物以提供食物来应对食物贫乏,这是早期生物行为习性进化及后生动物向不同环境辐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豫西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鲕粒灰岩中赋存大量机会种留下的遗迹化石Planolites montanus,沿层面水平或低角度倾斜分布,呈无定向弯曲状。潜穴管不发育衬壁、充填物为土黄色的灰泥。尽管鲕粒灰岩形成于高能的碳酸盐岩浅滩环境,但P.montanus造迹生物却在鲕粒沉积物深层活动,不易受水动力搅动作用影响,故留下深阶层进食潜穴。造迹生物以鲕粒表面的细菌及黏附的其他有机质为食,潜穴充填物应为其肠道消化的残余物。从机会生态学角度分析,P.montanus造迹生物能够根据环境或食物来源选择适合其生存的策略,具有较短的生命周期和较强的繁殖能力,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并且作为狭适性动物对其生存环境具有专属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沉积学及遗迹学特征,豫西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共识别出固底遗迹化石11属15种,包括抓痕、爬痕类和潜穴类遗迹化石。节肢动物抓痕、爬痕类固底遗迹化石形成在沉积-水界面很浅处,保存为极为清晰、完整、精细的附肢痕迹,多形成于细粒的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层面上,部分保存为上覆粗粒沉积物的底面铸型;潜穴类固底遗迹化石不发育外壁,以水平或近水平分布为主,保存有清晰的潜穴形态,潜穴表面发育精美的纹饰,充填物与围岩反差较大,被动充填上覆的粗粒沉积物或者聚集海底迂回的砂粒得以保存。发育遗迹化石的固底底质主要由沉积物长期或间歇性暴露和低的沉积物混合程度所致。  相似文献   

4.
依据沉积学及遗迹学特征,豫西寒武系第二、三统馒头组共识别出固底遗迹化石11属15种,包括抓痕、爬痕类和潜穴类遗迹化石。节肢动物抓痕、爬痕类固底遗迹化石形成在沉积-水界面很浅处,保存为极为清晰、完整、精细的附肢痕迹,多形成于细粒的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层面上,部分保存为上覆粗粒沉积物的底面铸型;潜穴类固底遗迹化石不发育外壁,以水平或近水平分布为主,保存有清晰的潜穴形态,潜穴表面发育精美的纹饰,充填物与围岩反差较大,被动充填上覆的粗粒沉积物或者聚集海底迂回的砂粒得以保存。发育遗迹化石的固底底质主要由沉积物长期或间歇性暴露和低的沉积物混合程度所致。  相似文献   

5.
河南登封关口剖面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下部碳酸盐岩中发育了大量的微生物成因的核形石和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在野外和显微镜下对核形石和遗迹化石进行观察,并统计它们在地层中所占比例,表明核形石和遗迹化石存在着耦合关系。下部地层以发育凝块石和形状不规则、纹层不连续、代表一种低能弱搅动水体的Ⅰ型核形石为主,不含遗迹化石,表明此时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中部地层则以发育浑圆形、纹层连续的Ⅱ型核形石和遗迹化石Planolites为特征;而且随水体能量的增强,Planolites丰度逐渐升高,核形石丰度逐渐降低;二者的丰度变化说明后生动物的存在对核形石的数量有一定影响,但未破坏核形石的生长条件。上部地层发育大量Thalassinoides和生物扰动构造,缺乏核形石;后生动物对沉积基底进行反复扰动,彻底破坏了原始层理以及微生物造岩的环境,核形石消失。可见,在张夏组沉积时期,微生物与后生动物以及环境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的寒武系中发现了由Treptichnus pedum,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构成的遗迹化石组合。Treptichnus pedum分布于馒头组上部石英细砂岩中,其特征符合曳鳃动物的摄食遗迹,说明曳鳃动物是当时这一地区底栖宏体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该群落在整个华北地台广泛出现于馒头组上部的情况,其兴起可能是一次区域性底栖环境良化事件的结果。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出现在张夏组上部中、薄层灰岩中,位于剖面上最早出现的一层风暴沉积和一中厚层叠层石之间,表明其形成时海盆水循环较好,水动力较强,底层水和底质氧气较为充足,适宜底栖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贵州独山泥盆纪弗拉期-法门期生物灭绝后的生物遗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约 《古生物学报》2004,43(1):132-141
黔南独山地区晚泥盆世弗拉期 法门期 (F/F)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后 ,遗迹化石的出现早于其它化石。描述产于独山地区晚泥盆世法门期早期的遗迹化石 ,并分析其生态习性 ,它们在地层中的产出呈现出习性构造逐渐复杂、潜穴管逐渐“粗化”、由层面线性向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发展 ,反映造迹生物有机体的逐渐变大和完善、生活和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遗迹化石研究对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 底栖生物在陆棚区定居的具体过程有重要意义。Trichophycus在寒武系–奥陶系有广泛报道, 但是针对其时空分布、演化轨迹、造迹生物属性和生态等的系统总结和讨论较少。本文首次在贵州仁怀地区下–中奥陶统湄潭组内陆棚沉积中报道了遗迹属Trichophycus。该遗迹化石由宽的U型、平直或弯曲的潜穴管以前进式方式构成潜穴系统。底部和侧部以纵向排列的、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抓痕为特征, 发育后退式蹼状构造, 不发育衬里。上述特征支持将其划归到T. venosus Miller, 1879。湄潭组中Trichophycus可能为一类未知的节肢动物居群所建造的觅食/居住遗迹。地质历史中Trichophycus的造迹生物来自多个类群, 是行为趋同的产物。作为Glossifungites遗迹相的常见分子, 它的出现可能指示沉积物的初始硬结或存在较短的沉积间断。Trichophycus相对狭窄的沉积相分布区间表明它可以作为浅海固底的指相遗迹化石。作为先锋遗迹属, Trichophycus的地史分布表明, 全球各板块底栖造迹生物在陆棚区的定居是不等时的。湄潭组中Trichophycus的出现, 是华南扬子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期间, 底栖造迹生物探索陆棚区生态空间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的寒武系中发现了由Treptichnus pedum,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构成的遗迹化石组合。Treptichnus pedum分布于馒头组上部石英细砂岩中,其特征符合曳鳃动物的摄食遗迹,说明曳鳃动物是当时这一地区底栖宏体动物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结合该群落在整个华北地台广泛出现于馒头组上部的情况,其兴起可能是一次区域性底栖环境良化事件的结果。Planolites montanus和Palaeophycus heberti出现在张夏组上部中、薄层灰岩中,位于剖面上最早出现的一层风暴沉积和一中厚层叠层石之间,表明其形成时海盆水循环较好,水动力较强,底层水和底质氧气较为充足,适宜底栖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10.
下扬子地区三叠纪黄马青组遗迹化石与古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长江下游地区中三叠统黄马青组中所产的遗迹化石是一个主要由节肢动物等造成的以水平进食潜穴和垂直的居住构造以及沿层面爬行的足迹组成的,分异度相对较低但丰度相对较高的遗迹化石组合。通过遗迹化石共生组合的分析,结合伴生遗体化石动物群的生态习性以及围岩物理成因沉积构造特征,阐明了黄马青组的遗迹相并对其古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还简要地描述了其中11个主要的遗迹化石属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