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18,(3)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应用乳房子宫康抚按摩后的效果及对子宫复旧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107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产后常规干预,观察组54例给予产后乳房子宫康抚按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乳房疏通情况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母乳充足率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乳腺炎发生率、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宫缩痛、恶露、首次泌乳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后康抚按摩能够有效疏通产后乳房,缩短首次泌乳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2.
易兰香 《蛇志》2017,(1):97-98
<正>产后抑郁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心理症状,可引起产妇较大的心理状态变化、心态改变。一旦发生产后抑郁对产妇生活质量及产妇哺乳行为和家庭和睦均造成影响,严重者可导致病理性改变,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产妇产后抑郁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确保产妇产后的身心健康。本文就产后抑郁的发病现状、预防性护理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孔德英 《蛇志》2008,20(1):77-78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0%~30%,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之内.常见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工作,才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及孕产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5年8月收治产妇64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于产后30d对两组产妇的生活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后30d观察组健康指数、感情指数、情感指数及生活满意度等生活质量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增强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黄秀美 《蛇志》2011,23(2):200-20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化、个体化、创造性、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2010年1月~2011年3月,我院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我产科将舒适护理贯穿于42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其意义及有效护理策略,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至2014年7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门诊、住院产妇350例进行问卷调查。在350产妇中,37例出现抑郁情绪,将37例产后抑郁情绪高危产妇的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综合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25岁的产妇6例(16.22%),25~34岁的产妇27例(72.97%),≥34岁的产妇4例(10.81%),25~34岁产妇出现抑郁情绪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孕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夫妻关系、婴儿性别、经济收入、婴儿状况等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干预组产妇的抑郁情绪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情绪的高危影响因素很多,护理人员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个性化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产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治疗措施和临床抢救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急救护理,并对产妇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是产后出血的导致因素,1例产妇由于胎盘植入,不得不进行子宫全切术,75例产妇全部抢救成功,没有死亡和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论:针对妇产科的产妇产后出血,要采取及时的针对性的临床抢救护理,进一步强化医院的护理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极大的改善了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姬秀玲  李晓霞 《蛇志》2005,17(3):198-198
产后出血,尤其是胎儿娩出后2h之内的急性子宫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也是产科工作者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2004年1~12月,我院产科共收治晚期妊娠分娩合并产后大出血患者16例,均采用改良背带式子宫全肌层缝合治疗方法,现将手术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后初期,产妇乳腺管欠通畅,易导致乳房胀痛并发乳腺炎,部分产妇乳头凹陷使婴儿无法吮吸母乳。以往采用热敷、按摩、外敷中草药等常规治疗,皆无明显疗效,产妇痛苦较大,婴儿亦失去了吮吸初乳的良机。我院自1985年第一季度起,单纯使用上海市合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XN—1型电动吸乳器,进  相似文献   

10.
杨璠  刘艳平  谭瑛 《蛇志》2017,(3):343-34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孕妇102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9.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拟行剖宫产的30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对照组各15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及部分血常规指标。研究显示,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产后2 h、产后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前,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的RBC、HGB、HCT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RBC、HGB、HCT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循证护理组产后出血率(0.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p0.05)。本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量,维持血细胞指标稳定,降低了因大量出血导致的并发症风险,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邱玉玲 《蛇志》2017,(2):172-173
目的观察产后康复治疗仪时机对促进产后子宫收缩及刺激泌乳的效果。方法将146例初产妇按住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即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双侧乳房及"气海"穴、"关元"穴进行电刺激,对照组在处理完第三产程后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双侧乳房及"气海"穴、"关元"穴进行电刺激,两组产妇低频电刺激强度均以产妇能够耐受为度,观察两组产妇产后1、2h的出血量及产后2h泌乳量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1、2h的出血量及产后2h泌乳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即采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双侧乳房及"气海"穴、"关元"穴进行电刺激,可有效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乳汁分泌,有利于产妇恢复及促进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3.
李素红 《蛇志》2017,(2):174-175
目的观察穴位艾灸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后乳汁不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产后乳汁不足的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艾灸膻中穴、乳根穴和少泽穴治疗,并对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和婴儿的哺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乳汁分泌正常有效率为90%,对照组乳汁分泌正常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膻中穴、乳根穴和少泽穴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产后母乳不足,是治疗产后乳汁不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孕妇产后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产后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对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和主要的预防与护理的办法和措施。结果在通过一系列的的预防与护理的指导和治疗之后,患者的病情明显改善,急性乳腺炎的症状明显转好。结论对于产妇进行有效的乳腺炎疾病预防和护理,能够有效避免产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保证产妇和幼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张义红  代红梅 《蛇志》2007,19(2):152-153
活跃期延长是产程进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活跃期延长会造成产妇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为寻求较好的处理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产科确诊为产程活跃期延长的192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团体辅导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某医院产科住院足月分娩、无精神病史、无产前、产中及产后合并症者,且婴儿健康的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产妇在产后进行4-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在产后第7、42天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两次抑郁情绪评定。结果:两组产妇产后7天(t=7.798,P=0.000)、42天(t=3.147,P=0.002)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初产妇的干预效果要好于经产妇(t7th=3.393,t42nd=4.284,P<0.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状态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产后出血临床抢救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1年1月到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0位产后出血患者,采取急救处理以后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产后出血主要是由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以及宫缩乏力所引起的。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5.26%,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概率为4.35%。结论:在产科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生概率,容易受到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能使产妇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产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产科患者及家属100例、护士23名行护理不安全因素调查,进行归类分析,循证进行改进,对比2012-2013年相关指标。结果:患方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诉率前四位分别为:环境与设施条件不足34.00%、医患沟通32.00%、环境设施存在缺陷30.00%、自我护理能力不足27.00%,护士则为医患沟通86.96%、产妇及其家属依从性低65.22%、医院相关管理未落实47.83%与产妇及家属自我护理能力低47.83%;经循证改进,2013年,护理不良事件例次率3.56%、不良妊娠结局率1.70%低于2012年8.04%、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方缺乏安全感,对医院硬软件水平不信任,加之部分护士可能存在工作态度欠佳现象,医患沟通效用较低,致患方不依从、自我护理能力不足,两者是产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医院应注重培养护士职业素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以提升健康教育质量、促医嘱落实,从而全面提高孕产妇住院期间护理质量,规避风险因素,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晏丽  陈昕  苑杰  王晓一  程淑英 《生物磁学》2011,(16):3173-3175
目的:团体辅导对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莱医院产科住院足月分娩、无精神病史、无产前、产中及产后合并症者,且婴儿健康的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产妇在产后进行4—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在产后第7、42天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两次抑郁情绪评定。结果:两组产妇产后7天(t-=-7.798,P=0.000)、42天(t=:3.147,P=-0.002)的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初产妇的干预效果要好于经产妇(t7th产3.393,t42nd=4.284,P〈0.005)。结论:团体辅导对改善产妇产后抑郁状态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颜晓 《蛇志》2014,(1):100-10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护理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在孕妇和产妇领域,心理护理的应用日益完善,并逐渐体现出其优势和价值,而受到广泛重视。研究显示,孕产妇心理过度紧张,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处于焦虑和恐惧的精神状态,可引发不良反应,如子宫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疼痛敏感、产程延长等[1]。因此,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心理护理在孕产妇领域的应用广泛,主要集中在孕期人群、围产期产妇、产后妇女及高危产妇、疾病产妇等人群。现就孕产妇心理护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