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基质种植对黄瓜植株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材料(岩棉、粗砂、刨花)为基质栽培黄瓜,于不同的生长时期对黄瓜叶片、根系及果实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岩棉栽培黄瓜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其叶片叶绿素含量较高,果实Vc、淀粉含量最高;生长中期和后期叶片抗逆性强,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系活力保持较高;产量比其它两种基质栽培的高4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甘薯收获后如何进行鮮薯的安全貯藏,以保証优良的食用和种用品质,延长食用鮮薯的供应期,減少貯藏期内的損失,和保証足够数量与貭量的种苗,是生产上要要的任务。一.环境条件对甘薯块根的生理生化影响 (一) 貯藏温度和冷害甘薯块根对温度的变化,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几乎是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作物对溫度反应的共同性。实践証明,适宜的貯藏溫度范  相似文献   

3.
采用胚胎拯求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14)与同属野生种C.hystrix Chakr.(2n=24)间可重复的种间杂交。杂交F1植株形态一致。其中多分枝、密棕茸毛(尤其是在花瓣和雌蕊上)、桔黄色花冠及卵圆形果实这些特征与亲本Chystrix相似,而第一雌花节位则与亲本黄瓜(C.sativus)相似。其它性状如株径、节长、叶和花的形状和大小等都介于双亲之间而呈中间型,将杂种F1植株自交并与两亲本进行回交,结果表明F1杂种的雄蕊和雌蕊都是不育的。这可能是由于杂种染色体数目为奇数(2n=19,其中7条来自黄瓜,12条来自野生黄瓜),缺乏同源性而导致减数分裂不正常。利用体细胞无性系突变方法,对杂种的染色体数进行了加倍,流动细胞计量仪测定表明,加倍的F1植株(双二倍体)占再生植株的7.3%,形态一致,其DNA含量为2.35pg,而F1(二倍体)的含量为1.17pg。新合成的双二倍体植株能释放花粉,并且能形成含种子的果实。对生长和发育、营养价值及抗性等方面初步研究表明,这一新物种可望成为一新型作物种,在未来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不同杂交可形成两种类型的果实:一种为腌渍类型,该株系每株可着生30多个大约10cm长的果实,可一次性采由;另一种为耐弱光类型,果形细长,基本上元种子,适合于部分遮荫的环境,如温室栽培。营养分析表明,新物种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0.78%,矿物质0.35,均分别高于普通黄瓜含量0.62%和0.27%。对根结线虫筛选试验结果表明,C.hystrix具有高度抗性,其抗性通过正反交可部分转移到F1代和双二倍体中。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环境条件影响黄瓜果面蜡粉形成的机制,以‘山农5号’黄瓜为接穗,‘黄诚根2号’南瓜(去蜡粉能力强)和‘云南黒籽南瓜’(去蜡粉能力弱)为砧木进行嫁接,在日光温室不同栽培茬口(冬春茬和秋冬茬)下研究了硅吸收分配和果面蜡粉量差异,并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不同季节环境条件[T1:温度28 ℃/18 ℃(昼/夜),相对湿度55%/65%,光照强度600 μmol·m-2·s-1;T2:温度22 ℃/12 ℃(昼/夜),相对湿度85%/95%,光照强度300 μmol·m-2·s-1],研究其对硅吸收分配和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与秋冬茬相比,冬春茬黄瓜商品成熟果实表面蜡粉量显著增加,其中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受影响较大,自根黄瓜和‘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受影响较小;相同栽培季节,均以‘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果面蜡粉量和器官硅含量最多,自根黄瓜次之,‘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最少。人工气候室内,T1环境下黄瓜各器官硅含量、叶片和根系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均高于T2;相同环境条件下,黄瓜各器官硅含量和叶片硅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均为‘云南黑籽南瓜’嫁接黄瓜>自根黄瓜>‘黄诚根2号’嫁接黄瓜。综上,环境条件改变了黄瓜植株对硅的吸收分配,进而影响果面蜡粉形成,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利于减少果面蜡粉量;高温、强光、低湿环境导致黄瓜果面蜡粉量增多,砧木对嫁接黄瓜硅吸收和果面蜡粉形成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甜瓜属一新物种(双二倍体)合成及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胚胎拯救方法,首次成功实现了栽培黄瓜(CucumissativusL.,2n=14)与同属野生种C.hystrixChakr.(2n=24)间可重复的种间杂交.杂交F1植株形态一致.其中多分枝、密棕茸毛(尤其是在花瓣和雌蕊上)、桔黄色花冠及卵圆形果实这些特征与亲本C.hystrix相似,而第一雌花节位则与亲本黄瓜(C.sativus)相似.其它性状如株径、节长、叶和花的形状和大小等都介于双亲之间而呈中间型.将杂种F1植株自交并与两亲本进行回交,结果表明F1杂种的雄蕊和雌蕊都是不育的.这可能是由于杂种染色体数目为奇数(2n=19,其中7条来自黄瓜,12条来自野生黄瓜),缺乏同源性而导致减数分裂不正常.利用体细胞无性系突变方法,对杂种的染色体数进行了加倍.流动细胞计量仪测定表明,加倍的F1植株(双二倍体)占再生植株的7.3%,形态一致,其DNA含量为2.35pg,而F1(二倍体)的含量为1.17pg.新合成的双二倍体植株能释放花粉,并且能形成含种子的果实.对生长和发育、营养价值及抗性等方面初步研究表明,这一新物种可望成为一新型作物种,在未来农业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不同杂交可形成两种类型的果实一种为腌渍类型,该株系每株可着生30多个大约10cm长的果实,可一次性采收;另一种为耐弱光类型,果形细长,基本上无种子,适合于部分遮荫的环境,如温室栽培.营养分析表明,新物种果实的蛋白质含量为0.78%,矿物质0.35%,均分别高于普通黄瓜含量0.62%和0.27%.对根结线虫筛选试验结果表明,C.hystrix具有高度抗性,其抗性通过正反交可部分转移到F1代和双二倍体中.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称:卡脱利亚兰(Cattleya aurantiaca) 材料类别:从栽培于人工气候室的植株上,采取已停止生长、外形似梭子的绿色果实,先在肥皂水中洗净,然后用70%乙醇消毒1分钟,再放入0.1%升汞溶液中消毒5分钟,在无菌条件下用灭菌水洗涤5次,切开果实,取果内白色粉末状种子进行接种。培养条件:培养基为MS或修改的1/2MS,附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到杂种有机体特性形成方面,过去研究的很少,作者在1951-52年曾以番茄的杂交种子,来自同一杂种果实者,分配到苏联北部,南部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地区去进行同样的栽培管理来培育它,在果实的室数,指数以及果实内生物化学成分上产生了变异,得到一般的规律性为:杂种在一定的生态—地理学条件下,可以形成一定特性,第二代也向这方面发展,可以定向培育,以控制杂种後代的分离,这一研究且具有理论上的意义,值得我国选种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基质栽培,选用盐敏感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盐胁迫下黄瓜植株生长、矿质营养吸收、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可以有效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蔬菜营养品质;盐胁迫下,黄瓜生长受到抑制,植株体内N、P、K、Cu、Zn含量减少和K+/Na+降低,果实产量和可溶性蛋白、总糖、Vc、硝酸盐含量下降;接种AMF可缓解盐胁迫对黄瓜生长的抑制作用,使植株体内N、P、K、Cu和Zn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7.3%、11.7%、28.2%、13.5%和9.9%,K+/Na+、果实产量、可溶性蛋白、总糖、Vc含量明显提高,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表明AMF可通过促进盐胁迫下黄瓜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促进植株生长,增强植株对盐胁迫的耐性,进而提高其产量和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评价斯氏小盲绥螨Typhlodromipsswirskii(Athias—Henriort)在我国日光大棚中对黄瓜上的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控制作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斯氏小盲绥螨以烟粉虱为猎物的试验种群生命表,以及在日光大棚中释放斯氏小盲绥螨控制黄瓜上的烟粉虱所取的防治效果。斯氏小盲绥螨取食烟粉虱的卵、成虫、若虫、伪蛹能完成世代并能正常产卵。在19—35℃范围内总产卵量25—41粒/雌,产雌率60%-62.68%。在(20±1)℃,(25±1)℃,(30±1)℃,(34±1)℃温度条件下斯氏小盲绥螨净增殖率(心)分别为12.6160、22.1021、17.4500、16.7463;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865、0.1528、0.1535、0.1690。在大棚黄瓜上应用结果表明:释放斯氏小盲绥螨与目前大棚中的常规化学防治比较,生防区能有效地控制烟粉虱成虫、卵、若虫的种群数量增长。根据斯氏小盲绥螨和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大棚黄瓜栽培过程中的环境条件,笔者提出了在日光大棚中应用斯氏小盲绥螨控制黄瓜上烟粉虱的策略:在黄瓜生长的整个期间释放2—3次斯氏小盲绥螨,每20-25d释放1次,苗期每株释放20—25只,后期每株释放25~50只,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生防园每季减少农药使用次数5次。  相似文献   

10.
一、磷对植物的影响二、磷細菌在土壤中所起的作用三、磷細菌肥料的制造方法 1.菌种选择 2.菌种分离 3.菌种保存 4.液体培养生产流程 (1)培养液的配方 (2)試管培养 (3)三角瓶培养 (4)发酵罐培养 5.接种室和溫室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减量施氮对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在东部沿海丘陵区玻璃大棚中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农民习惯施氮(N1, 800 kg·hm-2)、氮减量25%(N2, 600 kg·hm-2)、氮减量50%(N3, 400 kg ·hm-2)、不施肥(CK)4种不同化肥施氮水平和施有机肥(ON, 400 kg N·hm-2)处理,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黄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农民习惯施氮相比,施氮量减少50%能保证黄瓜的果实产量,并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不同处理黄瓜果实硝酸盐含量范围在94.2~136.1 mg·kg-1,均未超过我国蔬菜卫生安全标准,不同施肥处理比CK增加了18.1%~44.5%,其中N3处理下增加幅度最小.施用化肥降低了黄瓜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施氮量600 kg·hm-2处理中最低.不同施氮处理在短期内改变土壤pH等理化性质,然而在过量施肥条件下黄瓜产量、经济效益与土壤性质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在东部沿海丘陵区的大棚生产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减少50%可以保证黄瓜产量和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2.
葡萄除生食外,也可以酿酒、制干、制汁。我国每年都用大量的粮食酿酒,如果能利用果品代替粮食酿酒,就可以节省很多的粮食。为了发展葡萄酒的酿造业,先决条件是扩大葡萄的栽培面积,提高产量,以保证原料的充分供应。葡萄的果实含有水分65—85%,糖分10—30%,有机酸0.5—1.4%,蛋白质0.3—1.0%,还有许多矿物质和维生素。由于葡萄具有高度的营养价值,风味优美,因此在城市及工矿区附近发展生食用的葡萄栽培,对满足劳动人民对于水果不断增长的需要,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葡萄的主要产区是新疆的和寘、  相似文献   

13.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从黄瓜子房(幼果)中扩增出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cDNA片段。该基因在开花前1天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弱,在授粉后2、4和6天的幼果中表达较强;在开花后2天有单性结实能力的子房中表达信号较强,不能形成果实的子房中信号较弱,所以ABP1基因可能参与黄瓜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拟南芥ABP1基因转入黄瓜中,转基因黄瓜的单性结实率平均为31.7%,高于对照(19.9%)。由于黄瓜的单性结实主要与生长素有关,所以,转基因植株单性结实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子房增强了对自身所含生长素的敏感性所致,说明生长素结合蛋白参与生长素在黄瓜果实生长发育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离体保存是植物种质保存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实现对大花卷丹的保护性利用,本文对其组织培养体系及限制生长离体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23±2)℃、光照强度约为40μmol.m-2.s-1、光照时间14h.d-1的条件下,大花卷丹鳞片在MS+6-BA1.0mg.L-1+NAA0.2mg.L-1培养基中生长情况较好,能直接诱导芽,且小鳞茎的生长速度较快。将诱导出的小鳞茎切割后,接种到1/2MS+NAA0.5mg.L-1+活性炭2g.L-1生根培养基2~3周即能生根,生长状况良好。提高MS培养基中蔗糖达90和110g.L-1时可以抑制其生长,能够保存大花卷丹试管苗10个月,保存过程中生长正常,株高生长缓慢,但根长势较快。在蔗糖浓度90g.L-1基础上再添加30g.L-1甘露醇的培养基能进一步抑制试管苗根的生长。6个月后,转移到正常培养基上培养均能恢复生长,其鳞片在诱导培养基上能正常分化。因此,采用大花卷丹鳞片组织培养可以形成种苗,在培养基中添加高蔗糖浓度和甘露醇可以使其试管苗保存1年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连续种植2茬的连作基质为对象,采用室内盆栽试验,设置连作基质太阳能消毒、热水消毒、多菌灵消毒、大蒜伴生栽培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以及新基质对照,在种植黄瓜后观测基质理化性质、养分含量、酚类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黄瓜结果期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的变化,探究不同处理对连作基质栽培黄瓜生长发育影响的机制,以期在生产上为废旧基质重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在连作基质栽培黄瓜后,太阳能消毒和热水消毒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连作基质的pH,同时降低电导率;施入微生物菌处理的基质EC值、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连作基质,而其基质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连作基质。热水消毒还显著降低连作基质的总酚含量和复合态酚含量。黄瓜生长至结果期,太阳能消毒、热水消毒、多菌灵消毒、大蒜伴生栽培和施入微生物菌均显著增强黄瓜的根系活力和株高;其中热水消毒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的产量增加最为显著,分别比连作基质栽培提高了16.56%和18.40%。可见,连作基质进行热水消毒处理和施入微生物菌处理均能降低基质盐分积累,减少总酚含量,进而显著提高黄瓜的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6.
德湼泊彼德罗夫卡尔拉李布克湼特温室综合制造工厂从1957年1月在没有土壤的砂砾和水中栽培黄瓜和蕃茄。这种栽培方法,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它不需要更换土壤,并有力地防止了线虫的的虫瘿。此外,植物的营养面积可以降低1—2倍,能保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适当地减低蔬菜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一、洋蘑菇在我国的栽培簡况洋蘑菇是屬真菌门,担子纲、伞形目、伞形科环状伞菌屬。学名为Psalliota campestris Fr. 蘑菇为蔬菜中的佳品,味鮮美。我国人民常讲“山珍海味”,菌类可为“山珍”代表。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黄瓜Cs-Psy1基因的序列特征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双版纳黄瓜是我国特有的果肉橙黄色的黄瓜变种资源,不同种质间的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明显。PSY是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1个限速酶。本文以西双版纳黄瓜为试材,分别克隆西双版纳黄瓜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Cs-PSY1)的DNA和c DNA序列,结果显示,DNA长2797 bp,包含5个内含子和6个外显子,c DNA序列长1385 bp,编码421个氨基酸。Psy1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包含该家族的2个特征序列,保守性很高。该蛋白为不稳定蛋白,无明显疏水区,未预测到跨膜结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西双版纳黄瓜的Cs-PSY1蛋白与甜瓜的同源性较高;与栽培黄瓜深度测序材料"9930"和"GY14"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合115份黄瓜重测序结果,共发现5个SNP,其中2个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27 bp处和971 bp处,3个位于内含子区域。其中SNP4在重测序的19份西双版纳黄瓜中的突变率为100%,在96份栽培黄瓜中的特异性为5.3%。转录因子结合位点预测结果显示,在普通栽培黄瓜该位点处存在一个CTAG motif,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该位点突变后则不存在该motif。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Cs-Psy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果实发育时期,该基因的表达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西双版纳黄瓜中表达量变化的差异明显,在授粉后50 d达到最大值,是果实发育初期表达量的8倍多,是同时期普通黄瓜的4倍多,而普通黄瓜表达量的总体变化相对平缓。西双版纳黄瓜果实内果皮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中果皮,最高相差约5倍,普通黄瓜差异不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推测Psy1基因可能影响西双版纳黄瓜的β-胡萝卜素积累。  相似文献   

19.
植物名称:大花美人蕉(Canna generalis). 材料类别:幼嫩果实.在无菌条件下,用解剖针撕去其种翅、种皮和胚乳,取长0.2—0.3cm的未成熟胚及其切段作外植体. 培养条件:愈伤组织及芽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1)2.4-D2(单位:mg/l.下同)、GA2、  相似文献   

20.
以‘津春2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生长及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 A-GSH)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盐环境导致黄瓜幼苗根系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及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幼苗根系生长显著受抑;EBR能通过提高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抗氧化酶比活性、抗氧化剂(As A、GSH)含量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比值(GSH/GSSH)和还原型抗坏血酸与氧化型抗坏血酸比值(As A/DHA),促进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体内As A-GSH循环运转,维持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显著降低了O2-·产生速率及H2O2、MDA含量,减少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促进了亚适宜温光盐环境下黄瓜幼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