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是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根尖用0.005%秋水仙素预处理2小时,改良苯酚品红压片,供核型分析。分带用去壁低渗法制片,BSG技术处理。结果如下:染色体数2n=12。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在10.64%—21.13%之间。臂比值在1.55—2.88之间。第1和3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2、4、5和6对为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5对具随体。其核型公式为2n=12=4m+8sm(2SAT)。带型分析结果如下:第1对染色体具着丝点带和长、短臂上具末端带,第2对染色体除具着丝点带和长、短臂上末端带外,在长臂上还具中间带,第3对带型与第1对相同,第4、6对染色体长、短臂上都具末端带,第5对具着丝点带、末端带和次缢痕带。其带型公式为2n=12=4CT+2CTI_++4T+2CTN。与朱凤绥等人的报道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四福花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福花[Tetradoxa ometensis (Hara)C.Y.Wu]体细胞具有36个染色体。其核型组成为2n=36=6m+14sm+4st+12t,即具有3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7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6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四福花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与传统对五福花科植物染色体具9基数的认识不同,其基数应为X=18。与Noguchi所发现的具18基数的三倍体五福花的核型相比较,二者在核型组成及染色体结构上都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夏石金花茶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新民  梁倩华   《广西植物》1990,10(4):321-324
本文研究了夏石金花茶(Camellia xiashiensis S. Y. Liang et C. Z. Deng, sp. nov. ined)的核型。结果表明: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30,具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5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15对染色体具1对随体。根据Levan等的分类原则。其核型为2n=2x=24m(2SAT)+6sm。属于Stebbins核型的“2A”型。  相似文献   

4.
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彭泽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彭泽鲫是一种两性型天然雌核发育群体。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鱼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6。它们的核型组成是:3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76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臂数(NF)为238。本研究结果与其它雌核发育类型的鲫鱼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高成芝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95,15(2):163-165
本文报道了豆科瓜尔豆和旋花科跌打豆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结果表明:瓜尔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K(2n)=14m+28m,有7对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1对具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跌打豆的核型公式K(2n)=30m(2SAT),全部由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按Stebbins的分类标准,二者均属1A类型。  相似文献   

6.
水稻(Oryza sativa)核型分析结果:在12对染色体中,具中部着丝点的有5对,近中部着丝点的有6对(包括随体染色体),1对近端部着丝点。本文还着重讨论了随体的数目及所在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水稻(Oryza sativa)核型分析结果:在12对染色体中,具中部着丝点的有5对,近中部着丝点的有6对(包括随体染色体),1对近端部着丝点。本文还着重讨论了随体的数目及所在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鹿属(Cervus)染色体组型的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鹿属共9个种,除去已绝灭的熊氏鹿(Cervus shomburgki)外,现存者8个种。作者对其中的6个种的染色体组型用外周血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加上文献中已报道的材料,对鹿属中染色体组型已进行分析的共有7个种、13个亚种。对这些材料所进行的分析表明,鹿属动物在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是很保守的,而常染色体的变化,无论是种间还是种内,全是2n数每增加1条,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数就减少1条,而端着丝点染色体数就增加2条,反之亦然。结合对鹿属古生物学资料和现代各个种的地理分布的分析,作者认为,鹿属染色体进化的主要机制是罗伯逊断裂,即一条中部(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着丝点部位断裂成为两条端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的白细胞培养技术及BSGC-带技术分析了白豚的核型、C-带核型。结果是:白豚的染色体数目2n=44,其核型由1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8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4条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8条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组成。染色体臂数(NF)雌性为76,雄性为75。C-带异染色质呈现出很深的着色区,主要分布在染色体臂上,着丝点区则几乎没有。C-带异染色质的量约为总染色质量的12%。这一结果表明白豚与海生豚类的核型、C-带核型有较明显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鲢鱼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鲢鱼染色体组型,用短期离体培养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Giemsa染色。鲢鱼染色体组型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8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4对,染色体总臂数(AN)为96,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单臂的染色体。与前人的工作有很大不同。观察了鲢鱼等几种鱼的培养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不同时相的染色体,并分析了中期各时相染色体的特点,认为在分析染色体组型时,须注意染色体的取相时期,其中以正中期为最好,因此,宜以正中期为准,而不宜以晚中期或染色体严重收缩时为准。  相似文献   

11.
加拿大引进的二倍体燕麦种质的核型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砂燕麦、西班牙燕麦和短燕麦3个二倍体燕麦种进行了核型研究。结果表明:砂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4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8.17%;西班牙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4sm(2SAT),具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7对染色体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59.31%;短燕麦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6m+4sm+4st(2SAT),具近端部、近中部和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6对染色体组的短臂上有1对随体,核不对称系数为63.91%。虽然3个燕麦种的核型均为2A,但它们的染色体形态有明显不同,比较认为砂燕麦相对进化,短燕麦次之,西班牙燕麦较原始。本研究对燕麦种质资源的核型分析及进化地位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常规压片技术,对两种应用较广的中药材——红花和党参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1.红花(图1):淋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有10对染色体具中部着丝点,1对具随体(表1),2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核型公式为:2n=24=20m(2SAT)+4sm。染色体绝对长度介于1.990μm-3.483μm之间,相对长度变动幅度为3.663—4.649。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北五味子的染色体核型.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28,具13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在整个染色体中并未发现随.按Levan的染色体分类标准,其染色体核型组成是:K(2n)=2x=28=26m+2Sm.  相似文献   

14.
玉米8个栽培亚种(类型)的核型和C—带带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次报道了玉米8个亚种、2个亚型和2个杂交品种的核型和Giemsa C-带带型。所有材料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n=20。主要由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第6染色体短臂均具随体,但大小不同。所有材料均显示有亚端带和端带,在第6染色体的短臂上显示有NOR或/和随体带。C-带的分布、总数目和总长度各不相同。其总带数变异于6至18之间,C-带总长度为5.65—11.40%之间。在核型中,具中部着丝点的染色体数目及C-带总数,罕见栽培或原始的类型通常多于广泛栽培的类型。此外,有关核型和C-帝的变异和进化也进行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黄鳍鲷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鱼类肾细胞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片,姬姆萨染剂染色,对黄鳍鯛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鳍鲷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2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为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19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54,t组有一对具次缢痕的染色体。整套染色体平均相对长度介于5.63±0.45—2.45±0.23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1.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肥螈(Pachytriton brevipes)染色体数均为2n=24。按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着丝点指数可将12对染色体分成三组。染色体1—4为第一组,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5—8为第二组,除染色体7为亚中部着丝点外,其余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染色体9—12为第三组,除染色体9为中部着丝点外,其余都为亚中部着丝点。东方蝾螈和肥螈染色体核型相似,但却各具独特的C-带带谱图式。 2.经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后,在东方蝾螈和肥螈肠上皮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点两侧和长、短臂的端粒部位都显示棕褐色的5-甲基胞嘧啶特异位置的深着色,染色体的长臂、短臂上则为浅棕色。 3.东方蝾螈和肥螈雌雄个体肠上皮细胞的染色体核型中均未见染色体的异型性配对。  相似文献   

17.
东方五福花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东方五福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108,其中包含32个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4个近中着丝点染色体,20个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32个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核型公式可概括为:2n=108=32m+22sm+20st+32t。  相似文献   

18.
赵文阁  刘鹏  夏玉国 《四川动物》2004,23(3):185-187,i003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分析了粗皮蛙的染色体组型 ,结果表明其二倍体染色体数为 2 6 ,可配成 13对 ,有5对大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9)和 8对小型染色体 (相对长度 <6 5 ) ,其中 ,第 1、 5、 6、 7、 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12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2、 3、 4、 9、 10、 11、 13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第 4对为性染色体 ,属XY型 ,X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 (相对长度为 10 70 ,臂比指数为 1 72 ) ,Y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相对长度为 12 83,臂比指数为 2 0 2 )。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有的八角莲和六角莲的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定成  邵建章  李东林   《广西植物》1991,11(1):58-62
本文研究了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M.Cheng和六角莲Dysomapleiantha((Hance)Woodson的核型。二者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2,由四对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一对具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一对具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各有一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八角莲的次缢痕在第3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六角莲的次缢痕在第1对染色体的短臂上。二者均属较对称的“2A”核型。但它们在染色体相对长度的变异幅度和差值、臂比的变异幅度和差值以及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上均有微小的差异。结果表明二者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演化趋势是八角莲→六角莲。八角莲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0.
叶志云  陈维新  蔡玲   《广西植物》1992,12(3):247-249
本文对长叶竹柏核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长叶竹柏染色体的数目为2n=26。第8、10、11、13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9对均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且在第2对染色体长臂上具次缢痕;按Stebbins的分类标准,属较对称的“zA”核型。其染色体的绝对长度范围为3.32—6.39μm,相对长度范围为5.33—10.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