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恐龙幼雏出过并不象鸟类那样用喙向慢壳施加集中载荷,而是加施分布载荷。根据已建立的微分方程,恐龙蛋壳的环向应力σθ始终大于沿线方向的应力σθ而成为过蝗了大应力。蛋壳破力学判据是:σθ≥σ破坏O本研究了四种筑龙蛋在幼雏出壳时幼雏的挤压力所造成的蛋过力。结果表明四种恐庞功雏出壳时首出出现沿母方向的裂纹以造成蛋壳的断裂,其最大环身应力和沿线线方向的应力均出现在蛋壳的最大直径附近。以Ovalooli-th  相似文献   

2.
应用薄壳理论分析五种类型恐龙蛋壳的受力特性,求出它们在不同状态下埋在沙土中的失稳临界载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恐龙蛋在蛋窝中的不同排列方式是与其蛋壳的抗失稳能力的大小密切相关,是某些类群的恐龙在产卵时为解决其低强度蛋壳在保护卵不受外力损伤和在卵的孵化后期幼雏能够破壳而出这两方面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恐龙蛋在外压力作用下蛋壳内部的内力和应力变化规律,计算出蛋壳内部不同方位和不同方向上内力和应力的变化值。对四种不同类型恐龙蛋的蛋壳应力值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影响应力大小的因素和蛋壳在外压力作用下的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恐龙蛋在外压力作用下蛋壳内部的内力和应力变化规律,计算出蛋壳内部不同方位和不同方向上内力和应力的变化值。对四种不同类型恐龙蛋的蛋壳应力值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影响应力大上小的因素和蛋壳在外压力作用下的破坏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大锐 《化石》2001,(2):31-3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蛋化石最丰富的国家 ,北起内蒙古地区 ,西至新疆 ,东达浙江 ,南至广东南雄 ,都已找到了恐龙蛋化石。尤其是近年来的河南省西峡—内乡及湖北神农架一带发现极为丰富的恐龙蛋化石 ,引起了各种学科科学家的关注。虽然 ,最引人注目的、最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还是有可能保存在恐龙蛋内的幼年恐龙胚胎化石 ,但是这种化石的发现机率实在是太小。那么 ,我们从恐龙蛋壳上又能获得什么样的科学信息呢?人们对恐龙的近亲———鸟类、鳄鱼类的蛋壳的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了。科学家们发现 ,爬行动物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它的主要元…  相似文献   

6.
在外力作用下,以Macroolithusyaotunensis,Macroolithusrugustus和Nanhsiungoolithuschuetienensis为代表的三种蛋壳可能出现外压失稳而破坏;以Ovaloolithuschinkangkouensis为代表的,由于临界外压值较大,不能肯定是失稳的形式发生破坏,也有可能存在以受压破损形式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这一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恐龙蛋在蛋窝中不同的排列方式,揭示由这些蛋化石为代表的恐龙生殖行为的奥秘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恐龙化石的研究是古脊椎动物学中的一个新的领域,近30年来发展较快。恐龙蛋壳的显微结构很复杂,基本上可以分为鸟蛋型蛋壳,蜂窝型蛋壳和网型蛋壳等3个结构形态。恐龙蛋壳结构的演化是有方向的,即在白垩纪这段时间内,它们各自沿着3个方向演化发展,恐龙最后的绝灭可能与其繁殖密切相关。本文主要根据中国发现的材料及其研究成果,简略介绍恐龙蛋的一般性质及其古生物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南雄盆地白垩系—第三系交界恐龙绝灭问题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35  
广东省南雄盆地中的红层可划分为三个群五个组,大致代表了晚白垩世—始新世的沉积.根据绝对年龄、古地磁测定结果和脊椎动物化石组合性质的综合分析,位于地磁极性带 29R 上部的坪岭组和上湖组之间的分界线被确定为 K/T 界线.对晚白垩世恐龙蛋的研究表明,不同"种"的恐龙蛋是在地磁极性带 29R 的中、下部,也就是说在白垩系—第三系交界之前20~30万年期间绝迹的.而且在这一时期内,所有已发现的蛋壳中,绝大多数蛋壳的厚度和显微结构都显示出明显的病理特征,例如根据随机取样统计,Macroolithus yaotunensis 蛋壳异常结构的出现率,最高可达75%.产生病态恐龙蛋壳的生理机制可以根据发生在现生鸟类的相同病理特征来解释.进一步分析恐龙蛋壳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 Pb, Cu, Mn 等9种元素丰度变化在这一时期达到最大峰值, δ~(18)O 也出现正异常.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微量元素的污染和气候突然的变化妨碍了正常蛋壳结构的形成,导致了恐龙的绝灭.这一绝灭过程大约经历了20~30万年.  相似文献   

9.
李宁  李兵  王强  汪筱林 《古生物学报》2015,54(2):158-164
研究恐龙蛋壳在外力作用下的三维应力分布有助于了解恐龙蛋在自然埋藏下的破坏规律及其稳定性,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为研究恐龙蛋壳的破坏规律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产自山东莱阳的金刚口椭圆形蛋、广东南雄的瑶屯巨形蛋和粗皮巨形蛋,以及一窝未经描述过的发现于江西赣州的长形蛋科成员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在50KPa均布荷载下的三维应力分布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在外力作用下三维应力分布的精细化图像。结果表明最容易破坏区域位于蛋壳的钝端直径与尖端直径之间,且越靠近钝端直径越容易破坏,这与研究标本所观察到的破坏规律相一致,也与恐龙孵化出壳位置相吻合。钝端与尖端直径差别越大,两端的等效应力差别越明显,随着赤道半径与蛋壳厚度之比(R/h)的增大,蛋壳抵抗外部荷载的能力下降,蛋壳越容易破坏。  相似文献   

10.
曾上游 《化石》1996,(1):11-12
特大恐龙之谜曾上游在种群庞杂的恐龙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支是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的蜥脚类恐龙。此类恐龙包括原蜥脚类(Prosauropada)和蜥脚类(Sauropoda)两个次亚目,出现于三迭纪,至侏罗纪达到极盛,进入白垩纪渐趋衰落并绝灭。蜥脚...  相似文献   

11.
伤齿龙(Troodontids)筑巢产卵的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薄壳理论研究中国和北美西部出土的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伤齿龙蛋以平卧和竖立两种方式埋在沙土中受压破损的抵抗能力 ,分析伤齿龙蛋在蛋窝中特有的排列方式与其蛋壳的抗失稳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伤齿龙蛋壳很薄 ,其抗失稳能力很差 ,如果这种蛋以横卧方式埋在沙土中就可能在很小载荷下因失稳屈曲而破裂 ;但是 ,如果把蛋竖立起来埋在沙土中 ,则蛋的抗破碎能力比把它们平放埋在沙土中要高出 4~ 5倍。从而认为 ,伤齿龙在筑巢产卵时把一个个蛋竖立起来埋在沙土中是为解决其低强度蛋壳在保护胚胎 ,避免外力损伤和在卵的孵化后期幼雏能够破壳而出这两方面的矛盾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措施 ,说明这些体征很像鸟类的兽脚类恐龙 ,其智商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高。在此基础上 ,探讨和复原了伤齿龙筑巢产卵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团队于7月24号在英国《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他们有关蜥脚类恐龙演化的最新成果,报告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它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观点。蜥脚类恐龙是一类植食性恐龙,其中包括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地动物。人们一直认为新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晚期演化分  相似文献   

13.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我们的地球曾经被恐龙统治了一亿多年,这段时间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发展史。所以,这类曾经是极富有生命力的动物的所有遗迹都成了人们的研究对象:骨胳的形态与结构,牙齿的排列,身体特殊部件的功能,蛋化石以及足迹。在世界上方兴未艾的“恐龙热”中最近又增添了两项新内容。在大量的电影和科幻小说中,庞大的恐龙被描绘为横冲直撞地穿过丛林、撞倒树木,踏倒草丛,脚步声如雷……的确,恐龙足迹要比恐龙形成化石的条件更为苛刻,但还是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足迹被保存了下来,并在世界各地不断地被发现,引起人们日趋浓厚的兴趣。在恐龙的足迹化石被发现并确认以后相当长的时期里,绝大多数研究仅限于确定痕迹的分类学和从足迹推断恐龙的分类学地位等方面,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并做出了古生物学及古生态学解释。比如,在许多地方,重叠的足迹表明恐龙的家族是沿同一方向以密集的队形行走的,等等。  相似文献   

14.
浙江天台晚白垩世伤齿龙(troodontids)蛋化石的新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天台上白垩统赤城山组中发掘出属伤齿龙类的棱柱形蛋化石。研究认为,棱柱形蛋从伤齿龙类恐龙中产出就具有较高刚度的蛋壳,可直接插入松软的泥沙里,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多数恐龙及现代爬行类所产的韧性蛋壳蛋,韧性蛋壳的恐龙蛋往往因重力作用产生变形而呈扁球形和扁椭球形。伤齿龙类的棱柱形蛋的刚性蛋壳很接近现代鸟蛋的蛋壳,暗示伤齿龙类恐龙生殖系统在蛋壳形成方面与现代鸟类有一定相似性。同时,伤齿龙类的棱柱形蛋或多或少地以向外倾斜的形式排布,反映出伤齿龙类恐龙产卵时可能面向巢穴外,是一种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行为。  相似文献   

15.
自从1822年首次发现恐龙以来,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但关于恐龙的繁盛和绝灭等问题,仍是一个谜。恐龙,这两个神秘的字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现在,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都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就是在南极洲也发现了恐龙的骨骼。人们公认,恐龙是地球上曾生活过的最大的陆生动物,那么,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发现于哪里?有多大呢?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在北美发现的梁龙(Diplodo-cus)是世界上最长的恐龙,它身长87.5英尺(合26.25米),而我国在四川发现的马门溪龙才22米长。然而,最新的资料表明,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应当是  相似文献   

16.
李丽国 《化石》2011,(2):27-31
恐龙是中生代地球陆地的霸主,在世界的各大洲甚至如今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均发现有恐龙的化石,可见当时其在地球上的繁盛状况。恐龙体型各异,种类繁多,但按照腰带的不同仅划分为蜥臀目(三射式)和鸟臀目(四射式),而如果按照恐龙的行走和站立姿态大体有三种:两足行走、半四足行走和四足行走。  相似文献   

17.
在地史上的中生代,长颈恐龙的肺部所产生的巨大浮力,足以使长颈恐龙浮于水面而游动,但是为什么它的身体竟有5米之多的部位始终沉没于水中?这个离奇的不解之谜,引起了各国古生物学者的巨大兴趣。学者D.G.德庇在挖掘长颈恐龙化石时,往往在其胃部发现许多被食而未消化的小动物化石及许多石块,终于揭开了这个不解之谜。原来,长颈恐龙与鳄鱼一样,会把许多石块食进胃中,以增加体重来使身体沉没于水中,将鼻与眼伸出水面,来捕获猎物。此外,学者J.A.比松还研究了长颈恐龙的四只脚,根据其脚是前端呈尖状的翼型,断定长颈恐龙不是依靠脚蹼来游动的,它如同海豹、企鹅一样,借助于上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在加拿大阿尔伯达省的米克河、奥特曼和埃德蒙顿地层里找到数百颗恐龙的牙齿。经磨片以及醋酸盐浸蚀面,可在牙本质上见到明显的环。环有两种:一种是欧文氏轮廓线,表明在牙本质沉积期稍有营养和代谢变异。另一种环较大,其中有狭窄的过渡钙化带(冬季生  相似文献   

19.
大约在65百万年前,正值中生代与新生代交换之际,称霸地球达一亿多年之久的恐龙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从而酿成古生物史上的最大悲剧。是谁导演了这场悲剧?这个千古之谜一直是世界科学界热烈争论和探讨的重大课题。美国《科学文摘》曾将其列为当代科学尚未解决的最大悬案之一。气候骤变论围绕恐龙的绝灭,各种假设和推测比比皆是。气候骤变论是最流行的一种。有些学者根据深海地质钻探的资料,推测65百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过异常变化,温度的突然升高,使恐龙这种散热能力较弱的动物一时不能适应,造成内分泌系统混乱,特别是雄性生殖系统的严重破坏,致使恐龙断子绝孙,另一些学者推测,在距今70—80百万年前,北冰洋的成水因多种因素逐渐变成淡水,北冰洋堤岸发生缺口,使较冷的和较轻的北冰洋水流入其他大洋,形成一层冷流,洋水水温骤降了约20℃,同时也使大陆空气变冷,  相似文献   

20.
在外力用作下,以Macroolithusyaotunensis,Macroolithusrugustus和Nanhsiungoolithuschuetienensis为代表的三种蛋壳可能出现外压失稳而破坏;以Ovaloolithuschinkangkouensis为代表的,由于临界外压值较大,不能肯定是失稳的形式发生破坏,也有可能存在以受压破损形式发生破坏的可能性。这一成果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恐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