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生淀粉高浓度酒精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研究利用国内常用的糖化酶制剂糖化生玉米面中的淀粉,同时接种酵母菌,在30℃下,探讨了玉米淀粉的高浓度酒精发酵工艺。选择到了一株产高浓度酒精酵母菌,H0菌株。发酵温度为30℃、pH4一s、加糖化酶量为每克原料300单位、酵母接种量3%(v/v)和原料加量为33.0%(w/v)时,这株酵母菌在70小时内可产生17.5%(v/v)的乙醇。如果原料加量为36.0%(w/v)时,该菌株在96小时内可以产生18.O%(v/v)的乙醇。在前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醪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O.19%、残总糖为3.5“。在后一种加料情况下,成熟发酵醪中的pH为5、残还原糖为0.81%、残总糖为5.1%。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载体的选择及发酵酒精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采用聚乙稀醇复合凝胶为包埋介质材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制成不同形状的凝胶载体。载体机械强度达40~60kg/cm2,在初糖为14.6%的玉米糖化醪中,发酵周期为30~35h,酒精含量体积比达9.0%。从生产实际出发,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经生产实验证明,空心载体为最佳选择,成功的为工业化生产酒精提供了优质的固定化细胞凝胶载体。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温蒸煮工艺进行高浓度酒精发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中温蒸煮工艺生产高浓度酒精,首先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在9s~97℃下同时糊化和液化淀粉.接着在60℃下加高转化率的糖化酶进行糖化,最后在30℃下加酵母菌悬液进行发酵。酵母菌w4在60h内可以产生18.3%的乙醇,在成熟发酵醪中的残还原糖和总糖分别为1.2%和4.1%,细胞存活率为68.5%。如果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铵,可进一步改进这一工艺,使成熟发酵醪的乙醇浓度提高到18.9%,发酵周期缩短到50h,残还原糖和总糖分别减少到0.27%和3.1%。  相似文献   

4.
选育出两株利用葡萄糖废母液生产酒精的菌株S_(995)和S_8。S_(095)用于70%母液和30%糖蜜混合连续酒精发酵,醪液中酒精份平均可达10.1%。S_8用于50%、70%母液和50%、30%玉米糖化醪混合生产酒精,醪液中酒精份可达12.37%(实验室数据)和10%(实际生产数据)。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玉米醪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固定化酵母(S.cerevisiae 9064)批次发酵玉米醪生产酒精的研究。采用自制“多层分隔式生物反应器”在最适发酵条件下,成熟醪的终酒精浓度达10%(V/V)左右,发酵时间可由传统发酵的72h缩短到22h左右,酒精生产力提高了3倍。在吨级反应器连续运转试验时,固定化增殖酵母细胞活性稳定性可持续半年以上,PVA—凝胶粒的机械强度和弹性等以及醪液中酒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铝固定化酵母生产高浓度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藻酸铝凝胶代替海藻酸钙,可使固定化酵母使用寿命显著延长,其海藻酸铝凝胶耐磷酸盐能力比海藻酸钙凝胶提高六倍以上。用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进行分批发酵酒精,成熟醪中酒精含量由3.5%-9.0%(V/V)提高到11.0%(V/V)左右。在1.1L的两个多层生物反应器中,装入海藻酸铝固定化增殖酵母,采用逐步提高糖浓度方法,进行连续发酵,成熟醪接收器中酒精浓度平均为10.3%(V/V),总糖利用率为92.4%。  相似文献   

7.
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连续生产酒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德水  宋克义 《生物技术》1995,5(1):9-11,15
本文比较了纤维胶固定增殖酵母与海藻酸钙凝胶球、纤维海藻酸铝凝胶与纤维海藻酸钙凝胶、以及不同厚度的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的发酵结果。重点进行了纤维凝胶固定化增殖酵母连续生产酒精试验。采用1.1L柱式生物反应器,CO2排出通畅,停留时间为4小时,成熟醪中酒精含量为10.1-11.0%(V/V),平均为10.55%,酒精生产能力为9.4g/L.h,总糖利用率为94.5%。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含有工业酿酒酵母自身GPD2启动子和终止子、扣囊复膜孢酵母β-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和潮霉素选择性标记hyg的重组质粒pPIC-gpd-bgl-hyg,通过酵母染色体同源重组,将BGLl基因整合进入工业酒精酵母的染色体上。重组酵母可以在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48h时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0.764U/mL。在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实验中,与宿主菌株相比,重组酵母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减少约80%,达到了消耗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梁  周衍  石贵阳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3):0321-0326
构建了含有工业酿酒酵母自身GPD2启动子和终止子、扣囊复膜孢酵母b-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和潮霉素选择性标记hyg的重组质粒pPIC-gpd-bgl-hyg, 通过酵母染色体同源重组, 将BGL1基因整合进入工业酒精酵母的染色体上。重组酵母可以在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48 h时b-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0.764 U/mL。在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实验中, 与宿主菌株相比, 重组酵母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减少约80%, 达到了消耗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梁  周衍  石贵阳 《微生物学报》2008,35(3):0321-0326
构建了含有工业酿酒酵母自身GPD2启动子和终止子、扣囊复膜孢酵母b-葡萄糖苷酶基因(BGL1)和潮霉素选择性标记hyg的重组质粒pPIC-gpd-bgl-hyg, 通过酵母染色体同源重组, 将BGL1基因整合进入工业酒精酵母的染色体上。重组酵母可以在以纤维二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48 h时b-葡萄糖苷酶酶活达到0.764 U/mL。在玉米浓醪酒精发酵实验中, 与宿主菌株相比, 重组酵母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减少约80%, 达到了消耗醪液中纤维二糖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甘蔗糖蜜酒精工业性生产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evisiaeAS2.1189作为出发菌株,利用CO2激光对其进行辐照处理.制定出该菌最佳致死量的基础上,从A、B……E等5个不同照射剂量中,共挑取辐照菌639株.经糖蜜发酵后,对产乙醇含量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筛选出乙醇含量高于出发菌株5%~11%范围的辐照菌有5株;而低于10%~33%之间的为9株.表明CO2激光对该酵母菌产乙醇含量的高低有刺激效应.亦提示了CO2激光对酵母菌乙醇脱氢酶系的激活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酵母菌小菌落呼吸缺陷型突变株(Petite mutant)的研究国外已有许多报道。Bacila等证明ρ~-突变株在5L发酵罐中酒精发酵产量比野生型ρ~+约提高10%左右。我们用诱变剂对酒精工业上使用的酵母菌进行处理,得到呼吸缺陷型突变株,这些菌与氯  相似文献   

13.
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常规方法从1000多株菌(包括丝状真菌、酵母菌、链霉菌、细菌)中筛选到一批优良菌种,并进行了单菌发酵、多菌株组合发酵,不同原料配方发酵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5.9%,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50%以上,比所用培养基的粗蛋白含量高30%,发酵产物的粗纤维含量降低率为15%;粗脂肪含量为5.5%左右;产率达80%以上。结果证明,筛选到的菌株确是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4.
庄桂 《工业微生物》1996,26(4):21-27
本试验以有一定纤维素酶活力的黑曲霉A.nigerHS-0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光、激光、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选育出糖化稻草纤维素性能优良的A.nigerHS-16菌株,其分解稻草纤维素产生还原糖的能力是出发菌株的5倍,还原糖生成率可达28%。利用其稻草纤维素糖化液进行酒精发酵,酒化率为84.8%。本试验还系统研究了影响稻草纤维素糖化的因素,确定了糖化用固体稻草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分析了不同营养对酒精发酵  相似文献   

15.
玉米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薛正莲 《工业微生物》1999,29(4):31-33,36
在玉米原料无蒸煮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少量的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可提高糖化酶对生淀粉的糖化作用,减少糖化酶用量。在料水比1:2.5,糖化酶加量200u/g,纤维素酶加量5u/g,酸性蛋白酶加量0.01%,30℃,pH3.5条件下,No.214菌株经96h发酵,醪液酒精度达12.8%,淀粉利用率达92.1%。  相似文献   

16.
酵母菌耐酒精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池振明  高峻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5):373-376
乙醇是酵母菌发酵糖的重要产物之一.但是当乙醇在培养基中用积到一定浓度时,对酵母菌细胞产生有毒效应.然而,不同的酵母菌菌株对一定浓度的乙醇有不同的抗性,而且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和生长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同一株酵母菌对一定浓度的乙醇也有不同的抗性.最近几年来,有的学者从自然界中分离到了或通过遗传工程手段构建了一些能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浓度酒精(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17.5%v/v以上,而普通酵母菌只能产生9%一!!%VIV乙醇)的酵母菌I‘].因此酵母苗耐酒精的生化机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浓厚兴趣,因为研究酵母…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生物混合培养物生产沙棘果渣单细胞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沙棘果渣作为唯一碳源进行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研究。经过筛选,从40多株霉菌、酵母菌和细菌中选育出My-931霉菌-酵母混合培养物能迅速地将沙棘果渣转变为单细胞蛋白。在最佳条件下,沙棘果渣经发酵后,其发酵产品粗蛋白含量达44.1%。动物饲喂试验证明此发酵产品安全无毒,能部分替代鱼粉用作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定化生长细胞方法,以柱式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甜菜糖蜜酒精。酒精能力为39.45g/L凝胶/h,停留时间1.8小时。生物反应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连续工作50天,发酵醪酒精含量在8.5%(v/v)以上。系统研究了最适固定化条件,用L_(16)(4~5)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微生物油脂产率,降低其生产成本,以转座标签mTn-lacZ/leu2插入突变发酵性丝孢酵母2.1368-Leu?筛选高效产油突变株。利用LacZ显色反应、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Cerulenin和磷酸香草醛反应,最终在玉米秸秆糖化液中筛选出一株高效产油突变株2.1368-Leu?-7。结果表明其油脂含量为38.30%,比对照的29.33%高了8.97%,而其产油率为8.35%,比对照的6.92%提高了20.63%;在玉米秸秆糖化液中的糖利用率为77%,每100 g玉米秸秆可转化油脂8.32 g。可为未来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了廉价原料。  相似文献   

20.
发酵戊糖产酒精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一种新的发酵戊糖产酒酵母菌种筛选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筛选出一株性能优良的发酵戊糖酵母蓖株Z8,该菌株性能测试结果为:产酒精能力相当于发酵戊糖理论产量的60.0%,耐酒精能力14%(V/V),在温度高达42℃的条件下仍能正常发酵,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管囊酵母(Pachysolen tannophil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