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烟草野火病菌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烟草野火病是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云南等主要烟草栽培地区常年发生,危害十分严重。该病由PseudomonasSyr加gaepV.田bact引起。病菌侵染烟草后,在叶片上产生周围有一很宽黄绿晕圈的圆形褪色斑点[’]。Johnson和Mljnvin首次报道病菌的除细胞滤液接种叶片也能引起野火症状,表明野火病菌产生一种外毒素。二十世纪50年代,Woolley和Broun提出浓缩和分析毒素的方法以后,人们开始对野火病菌毒素进行系统的研究。l$素的提取毒素的提取是毒素得以详细研究的第一步,但由于…  相似文献   

2.
烟草野火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引起的能够危害植株叶片、花、蒴果、种子等部位的细菌性病害,是世界上各主要产烟国普遍发生的细菌性病害,在我国,由于在近些年的烤烟生产中大面积种植不具有抗野火病特性的品种以及种植品种较为单一等原因,使得烟草野火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日趋严重,逐步成为了影响我国烟草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特点、分类、致病性分化、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重点介绍了烟草野火病的病原学研究以及综合治理措施,为烟草野火病综合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背景】烟草野火病(Tobacco Wild Fire)是烟草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利用拮抗菌防治烟草野火病是具有较好前景的防治手段。【目的】分析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阐释拮抗菌群施用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在烟草上施用3种拮抗菌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拮抗菌群对烟草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拮抗菌群在叶片上的定殖。【结果】拮抗菌群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0.44%-68.58%。与对照相比,3种拮抗菌群处理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多样性显著增高。拮抗菌群处理后,烟草叶际微生物泛菌(Pantoea)、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等菌属所占比例发生显著变化,其中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寡养单胞菌属相比对照增加分别达到3.9倍和7.02倍,其丰度与病情指数显著负相关。【结论】拮抗菌群对烟草野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用拮抗菌群显著影响叶际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假单孢杆菌和寡养单胞菌等优势菌属能够在烟草叶际定殖,起到防治烟草野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烟草野火病菌(Pst)是一种兼性营养型的细菌致病菌,它可以引起烟草发生褐色病斑,名为野火病.近年来Pst受到很多关注,然而大多数对Ps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寄主和非寄主植物对Pst侵染的防御机制和产自于野火病菌的野火毒素上,Pst侵染对烟草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尚未见报道.研究Pst侵染后对光系统Ⅱ(PSⅡ)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阐明烟草-Pst 相互作用的机制,还可以从生理角度加深对细菌致病菌病害的了解.本研究采用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类囊体膜蛋白Western分析、活性氧(ROS)和叶绿素含量测定等方法,探讨光照(200 μmol·m-2·s-1)或黑暗条件下Pst侵染对烟草光系统Ⅱ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未处理相比,Pst侵染3 d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叶片侵染区域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出现萎黄病变,注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野火病特征.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侵染3 d后烟草叶片过氧化氢含量明显升高,光照条件下要比黑暗条件下升高比例更大.Pst侵染3 d后,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烟草叶片注射区域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中K点和J点的相对可变荧光WKVJ逐渐增大,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目(RC/CSm)均显著下降.此外,相对于光照条件,Pst侵染后在黑暗条件下WKVJ的升高程度更大,说明对K点和J点的抑制程度更严重.Pst侵染3 d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放氧复合体(OEC)的核心组分PsaO、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核心蛋白D1蛋白均发生明显的降解,且在黑暗条件下降解更为严重.表明Pst侵染后,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会使光合电子传递链QAQB的电子传递受到限制,放氧复合体受到伤害,烟草叶片光系统Ⅱ供体侧、受体侧、反应中心的数目和活性均受到伤害,光系统Ⅱ发生光抑制或类似光抑制的伤害,且在黑暗条件下对光系统Ⅱ的伤害程度比光照条件下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烟草野火病菌毒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概述了近10 年来围绕烟草野火病菌毒素的合成、调节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取得的进展。烟野火毒素的生物活性部为一种二氨基二羧基的氨基酸野火氨酸,野火氨酸单独存在或与苏氨酸或丝氨酸以肽键结合成二肽,野火氨酸的游离羧基与β位氨基以酰胺键结合成β- 内酰胺环。野火氨酸的合成有tabA,tabB,talA,dapB等基因参与,受lemA 基因调控。野火氨酸β- 内酰胺可在酰基转移酶和β- 内酰胺酶的作用下失毒。建议尝试转β- 内酰胺酶基因于烟草以获得转基因抗野火病烟草。  相似文献   

6.
烟草青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影响世界烟草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性细菌病害。主要对烟草青枯病菌的致病机理、遗传多样性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明烟草青枯病菌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链格孢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巨龙  安德荣 《菌物系统》1997,16(3):179-181
在陕西洛南烟田发现一个链格孢属新种一烟草链格孢,该新种与烟草赤星病[A.alternata(Fries)Keissler]的分生孢子形态、大小明显不同,引起的病害症状相近,但前者病斑大,色泽深,有光泽,发病时间早,在烟叶生长中后期发病。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在陕西省烟草研究所植保室。  相似文献   

8.
在云南省玉溪、嵩明等地感染烟草野火病的病株上,分离到致病力不同的烟草野火病病原菌,分别提取致病力较强菌株和较弱菌株的染色体为模板,设计和合成烟草野火病毒素的抗性基因(tr)功能片段两端的引物,扩增出强毒株与弱毒株的554bp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提取筛选的阳性克隆子的质粒,酶切分析证实为554bp的片段。进一步测定强毒株与弱毒株两片段的DNA序列,分析表明两菌株的克隆片段DNA序列无差异,且与文献报道的tr序列完全一致,说明tr的序列与菌株的毒力强弱无关  相似文献   

9.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分子育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由革兰氏阴性菌黄单孢水稻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引起的白叶枯病是世界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白叶枯病是一种维管束病害,自然条件下,病菌通常由水孔或伤口侵入,沿叶脉产生灰白色病斑。田间常在分蘖期观察到病症,并随植株的生长而发展,至抽穗期达到高峰。水稻遭受白叶枯病后,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甚至绝收。白叶枯病最早于1884年在日本福岗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0.
烟草苗期主要病原微生物病害(如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和根黑腐病)的发生流行对我国烟草生产的影响逐渐加剧,研究烟草苗期病害的防治措施变得尤为重要.探索烟草苗期主要病原微生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和流行趋势,以及当前的防治手段,可以保障烟草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基于此,本文对烟草病原微生物苗期病害的防治方法进行了概述,为烟苗病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麻风树叶枯病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于2009年在贵州麻风树栽培基地栽培的麻风树上发现一种叶部新病害,定名为麻风树叶枯病。该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叶片受害后初期产生椭圆形或不规则病斑,后期病斑连成片,常引起叶片过早脱落。从贵州罗甸麻风树栽培基地采集了16个叶枯病标样,经分离培养获得13个真菌分离物。通过致病性测定,证明菌株PE06为麻风树叶枯病的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将贵州麻风树叶枯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小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这也是首次在麻风树叶片上发现由该病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控制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烟草黑胫病对烟草生产造成的危害。【方法】采用稀释平板法从贵州省毕节地区烟草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拮抗烟草疫霉的细菌菌株,然后经形态观察、Biolog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定抗菌谱,单因子变量分析、优化生长条件。【结果】共分离得到44株拮抗烟草疫霉的细菌菌株,其中菌株21b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78.33%,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烟草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烟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structivum)均具有拮抗作用,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9.5、18.2、14.6和13.4 mm,最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30°C、p H 7.0–8.0、装液量12%、盐浓度0.5%。【结论】分离筛选到一株对烟草寄生疫霉有较强拮抗活性的细菌菌株,为进一步开发烟草黑胫病的生防菌剂提供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烟草根黑腐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龙  马冠华  肖崇刚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1464-1470
【目的】从烟草根、茎中分离获得对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有较好控病作用的内生细菌。【方法】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测定分离获得的306个内生细菌对烟草根黑腐病菌的抑制作用;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对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筛选获得6个菌株对烟草根黑腐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室内测定其对病原菌的抑菌带宽达6.5 mm-11.0 mm,温室控病效果达11.9%-77.1%,其中来自茎部的内生细菌T295菌株对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效达77.1%;无菌滤液实验表明,拮抗内生细菌T295无菌滤液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对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有较好地抑制作用。【结论】菌株T295对烟草根黑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土壤杆菌防治植物冠瘿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土壤杆菌防治植物冠瘿病马德钦,张洪胜,梁卫东(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植物冠瘿病(crowngalldisease)是由土壤细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所引起,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15.
青枯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或称青枯菌引起许多重要经济作物如烟草、花生、番茄等植物的萎焉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染病害,它的寄主范围很广泛,有33科100多个种,危害茄科植物为最多。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发生的油桐叶枯病病原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中国广西田林县油桐主产区一种新的叶片真菌病害,定名为油桐叶枯病。该病主要为害叶片,病菌侵染后叶片呈现灰褐色病斑,后期扩至整个叶片,引起过早脱落,影响油桐产量。从采集的带病标本中分离到16个纯培养物,隶属5个分类单元。依据柯赫法则和致病性测定,证明只有菌株VT-04为油桐叶枯病的病原物。在病斑组织中观察不到有性或无性繁殖结构,而该病原菌在诱导培养(含无菌松针的水琼脂+近紫外照射)条件下可产生子实体。比较培养性状、产孢结构特征并结合分析核糖体rDNA基因转录间隔区(ITS)和RNA聚合酶次大亚基基因(RPB2)序列和系统发育关系,将该病原菌鉴定为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中的一种无性型菌物,即小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parvum。这是首次在油桐叶片上发现由该病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7.
用PCR法从隐地疫霉 (Phytophthoracryptogea)基因组DNA中克隆了cryptogein(Cry)基因。将Cry基因的 13位赖氨酸 (K)突变成缬氨酸 (V) ,获突变基因CryK13V ,并将其构建于CaMV35S启动子控制的植物表达载体上。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入烟草 ,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 33株再生植株 ,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CryK13V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接种试验结果表明 ,转基因烟草植株对黑胫病菌、赤星病菌和野火病菌等的抗性均有提高。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 ,微弱的CryK13V基因在转化植株中的表达就足以激活PR1和OPBP1等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 ,而且表达丰度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有着一定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还表明 ,隐地蛋白13位上的赖氨酸在诱导细胞死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模型预测技术正成为破解烟草主要病害预防的关键,目前在烟草病害监测预警方面已有一些专用的软件与技术,但由于烟草生产种植的复杂性和地区环境条件的差异性,如何提高数据的精准度仍是预测工作的重难点.因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在烟草主要病害预测模型中主导预报因子的筛选及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烟草病害预测模型面临的主要挑战,同时指出烟草病害监测信息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烟草病害防控数字化转型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烟草生产向无公害发展,黑胫病作为烟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生物防治取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就其诱抗剂、生防菌等生物防治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杨程 《植物医学》2023,(6):64-70
烟草丛顶病在云南西部烟区暴发流行,给烟叶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是烟草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烟草丛顶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是烟区潜在的危险性病害.本文对烟草丛顶病的危害特征、发病症状、病原物、流行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烟草丛顶病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可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烟草丛顶病或类似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