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应用单元内混合家系相关法计算遗传力时的抽样误差估计问题进行了探讨,推导出的抽样误差估计公式可用于遗传力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
王春明 《遗传》2016,38(1):82-89
遗传漂变是遗传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因其涉及随机性和概率,特别容易引起误解。定义中的“抽样误差”常被误解为遗传漂变是由于“抽样”这一研究方法干扰才导致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遗传学》教材中的遗传漂变定义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抽样误差”的定义为各教材普遍采用,但只有少数教材对“抽样误差”概念进行了正确的解释,多数未作进一步的说明。文章介绍了遗传漂变的研究历史,亦即Wright、 Fisher和Kimura等学者对遗传漂变研究的贡献。进而,特别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关于本科生遗传漂变教学的两篇代表性教学研究论文,指出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理解是难以避免的现象,对此也提供了初步的解决办法。作者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本科生教学中遗传漂变仍然采用含有“抽样误差”概念的定义,只是需要对“抽样误差”做进一步的解释,指出“抽样误差”是等位基因世代传递过程中存在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相当于”对整个参与交配的配子库中的配子进行的一次“随机抽样”,而与一般遗传学研究中的人为抽样行为无关。本文旨在为本科遗传学教学中关于遗传源变概念的讲解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群体有效含量和留种方式对家畜保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一个群体的大小有限,即使是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变化。一个含有N个个体的小群体,可以认为是由前一代的种群随机地抽取2N个配子的结果。它的基因频率将按照二项展开式的概率变化,即按[p(A)+q(a)]~(2N)的方式展开。在这种随机变化的条件下,基因频率抽样误差的方差为q(1-q)/2N。这项抽样误差的  相似文献   

4.
直纹稻苞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铁拴  韩怀琦 《昆虫知识》1990,27(4):197-200
1986~1988年逐丛调查12块稻田,采用频次分布χ~2检验、Iwao平均拥挤度M~*=α+βm和Taylor幂法则S~2=am~b等8种方法,分析研究直纹稻苞虫幼虫空间分布型,得出其分布型极符合Neyman分布,且聚集原因是由于环境作用引起的。并确定了代表性较强的棋盘式200丛抽样技术,指出五点式抽样误差甚大,不宜采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简讯     
由江苏省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江苏省第二届生物数学学术会议”于1992年11月19—21日在苏州蚕桑专科学校举行,全省及上海市20余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40名代表与列席代表(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8名)参加了会议.中国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兰荪研究员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突变生态学》的首场专题报告,会上还有《具有时滞的神经网络若干问题》,《单因素遗传设计相关遗传参数的抽样误差》  相似文献   

6.
几乎所有的实验的结果,包括有非常明显的实验效果的实验结果,都需要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数据的分析应主要围绕研究的目的进行,对实验的假设进行验证。同时,数据分析的主要目标是提取数据中所有能被解释的有用信息,考虑生物的变异和实验所产生的误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尤其是防止抽样误差对于实验(治疗)效果的错误判断的重要工具。当然,也存在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存在生物学意义的现象。因此,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既要有正确的实验设计和使用正确的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又要准确描述和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文忠 《遗传》2004,26(4):532-536
综述了R法估计方差组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目的是使该方法能够得到合理应用。R法是通过计算全数据集对亚数据集随机效应的回归因子(R)来估计方差组分的。利用一种基于一个变换矩阵的多变量迭代算法,结合先决条件的共扼梯度法求解混合模型方程组使R法的计算效率大为改善。R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成本低,同时可以得到方差组分估值的抽样误差和近似置信区间。其缺点是对于同样的数据,R法较其他方法的抽样误差大,而且在小样本中估计值往往有偏。做为一种可选方法,R法可以应用到大数据集的方差组分估计中,同时应进一步研究其理论特性,拓宽其应用范围。Abstract: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ethod R on estimation of (co)variance components were reviewed in order to make the method be reasonably used. Estimation requires R values,which are regressions of predicted random effects that are calculated using complete dataset on predicted random effects that are calculated using random subsets of the same data. By using multivariate ite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transformation matrix,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econditioned conjugate gradient to solve the mixed model equations,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of Method R is much improved. Method R is computationally inexpensive,and the sampling errors and approximate credible intervals of estimates can be obtained. Disadvantages of Method R include a larger sampling variance than other methods for the same data,and biased estimates in small datasets. As an alternative method, Method R can be used in larger dataset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s theoretical properties and broaden its application range further.  相似文献   

8.
群体有效含量和留种方式对家畜保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必光 《遗传》1987,9(1):13-15
如果一个群体的大小有限,即使是没有突 变、选择和迁移的影响,群体的基因频率也会产 生一种特殊的变化。一个含有N个个体的小群 体,可以认为是由前一代的种群随机地抽取2N 个配子的结果。它的基因频率将按照二项展开 式的概率变化,即按[p(A) +q(a) ]2N的方式展 开。在这种随机变化的条件下,基因频率抽样 误差的方差为q(1一q)/2N。这项抽样误差的 方差与种畜头数的倒数成正比。当公母头数不 等,从为雄性个体数,ND为雌性个体数时, 取实有头数的倒数的算数平均就得到调和平均 数(harmonic mean),于是有  相似文献   

9.
非天然氨基酸是天然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功能.由非天然氨基酸合成的非天然蛋白同样具有特别的功能与活性.非天然氨基酸插入蛋白质中的研究为新型生物材料和蛋白质药物等的合成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非天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方法,分析了非天然氨基酸生物合成目前存在的难点,总结了非天然氨基酸插入蛋...  相似文献   

10.
非损伤性取样法在保护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通过对非损伤怀取样法的种类以及毛发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口腔脱落细胞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馆藏标本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粪便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和其它样品的非损伤性取样分析方法的介绍,就非损伤取样法在保护遗传学中的应用及其优点、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作了介绍、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医疗安全管理、非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安全管理的两大系统。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就医模式改变,非医疗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发生变化,非医疗安全管理领域面临更多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结合医院非医疗安全管理现状,分析非医疗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停产和产蛋的北京鸭的肝和输卵管制备纯染色质。用0.4NH_2SO_4抽提组蛋白和酸溶性非组蛋白,剩余的非酸溶性非组蛋白用牛胰DNaseI消化DNA法制备。对染色质大分子含量的测定表明,非组蛋白和RNA的含量在产蛋鸭染色质中明显地增加了。用乙酸脲电泳分析,核心组蛋白成份在所有实验样品中都是恒定的,但在产蛋鸭肝和输卵管染色质组蛋白H_1呈两条区带,并且出现较多条酸溶性非组蛋白区带。用SDS电泳分析,产蛋鸭肝和输卵管染色质中出现分子量约20,000的非酸溶性非组蛋白。非组蛋白的这些变化,启示它们可能是控制基因活性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lay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以成虫越冬和越夏。明确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生殖力下降的现象是否与交配行为的改变相关,将促进该非滞育品系在滞育遗传、滞育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本研究在25℃和L∶D=12∶12 h条件下,测定了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的交配节律、交配持续时间和交配频次。结果表明,大猿叶虫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交配高峰均出现在光期开始后2 h,非滞育品系的交配比率显著低于滞育品系。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第1次交配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2.7±7.4 min和100.1±10.2 min;但非滞育品系的总交配持续时间显著低于滞育品系。非滞育品系的交配频次为2.2±0.3次,显著低于滞育品系的3.8±0.5次。滞育品系和非滞育品系交配行为的比较发现,大猿叶虫非滞育品系生殖力降低与其交配比率下降、交配持续时间缩短和交配频次减少显著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非滞育品系为材料解析滞育遗传、滞育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非编码RNA(即非蛋白质编码RNA)与基因表达调控是当前生命科学最活跃的前沿之一。20年来,一大批非编码RNA的发现及其功能的阐明,揭示了非编码RNA基因(简称非编码基因)在遗传信息表达和调控中的重要作用。非编码基因所具有的从调控到生物催化活力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不仅大大开阔和革新了人们对许多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如生命起源方式和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  相似文献   

15.
环境胁迫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和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志坚  黄小平  张景平 《生态学报》2012,32(19):6242-6250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海草体内的代谢对植株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为更好地跟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在海草响应环境胁迫中所起的作用,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重点综述了光强、营养盐、盐度、海洋酸化、温度、硫化物和动物摄食等环境胁迫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储存和转移的影响。光限制和富营养化均降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并使之从地下根茎转移到叶;而海洋酸化却促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合成并向地下组织转移;盐度变化改变海草体内渗透压,需要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来维持;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氮代谢来影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存;而硫化物和动物摄食则分别通过抑制海草酶的活性和啃食海草光合组织,减少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储存。同时指出了一些今后关于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重点研究方向:(1)海草不同生命阶段(种子休眠和萌发,发育,繁殖等)非结构性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以及可溶糖与淀粉之间的转化分配机制;(2)双环境因子或者多环境因子对海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耦合作用;(3)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作为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基因组研究领域快速发展的两个方向:非编码序列、非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以及生物网络和系统生物学,也讨论了他们对生物信息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供水系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重要环境来源和主要传播途径,但目前对供水系统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因素及控制措施的认识仍有较多不足。本文介绍了供水系统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传播特征,探讨了多个工程环境因素(如消毒剂、有机碳、管材和温度)和生物因子(如生物膜、阿米巴原虫和细菌)对非结核分枝杆菌丰度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的影响,分析了供水全流程不同阶段控制措施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控制效用,提出了深化认识供水系统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需求。  相似文献   

18.
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木材林产品(NTFPs)是指从森林植被中采集的药材、食物(如野菜、野果等)、树脂树胶、纤维或其他非木材类产品,它们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食物、药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而且也是许多地区原住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在收集整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非木材林产品的集市民族植物学、非木材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对原住民经济收入的贡献、影响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和利用的因素、非木材林产品采集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原住民对非木材林产品的传统管理与保护等方面对近年来有关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并对非木材林产品的民族植物学重点研究内容和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涌 《生物学通报》2010,45(3):20-21
非编码序列包括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内含子,非编码序列虽然不能够编码蛋白质,但是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如果非编码序列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曾文豪  石慰  唐一思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2018,38(24):8708-8716
以广西地区植被调查集资料总共365个群落样方(样方面积在300—1000 m2,50%左右为400 m2)为基础,将样方分为海拔≤1000 m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三类生境,探讨这3种生境森林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系统发育结构差异及其与年均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含有4种以上的科比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多24科,比喀斯特森林多18科,其中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杜鹃花科等都是两种非喀斯特森林生境的重要组成科;大戟科为喀斯特森林含有种数最多的科,其中出现在非喀斯特森林的山茶科和杜鹃花科等没有在喀斯特森林出现。森林物种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指数与年均温不相关或相关不强;海拔≤1000 m的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的Gleason指数比另外两种生境显著高。海拔≤1000 m非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PD指数比中山地带的非喀斯特生境的森林高。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非喀斯特的绝大部分样地以及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大部分样地都表现出系统发育结构聚集,推测生境过滤在广西地区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群落构建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喀斯特和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两种生境森林群落发生系统发育发散的比例都比海拔≤1000 m的非喀斯特森林低,揭示生境过滤在这两个生境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