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晓玲    丛娟  于晓明  董英山 《植物学报》2008,25(1):121-128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 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 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 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泛指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培养过程中,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产生的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学变异。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可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检测和鉴定。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育种的有利资源。但同时也是植物微繁和遗传转化工作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题,一直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本文分别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学基础及其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其在植物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及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组织培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改良植物品种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是植物组培在所有其它应用领域的一大难题。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包括染色体变异、转座子活化、DNA甲基化状态改变、基因突变和DNA重复序列的改变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不是孤立地作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起源。在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主要因素中,外植体脱分化的细胞分裂方式、培养基的生长调节物质、培养物经受氧化胁迫水平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中外源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是最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通过本综述,在减少组培过程中无性系变异方面,建议深入了解生长调节物质与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遗传基础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尝试无性系变异防控办法。  相似文献   

4.
植物体细胞胚发生与作物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述了植物体细胞胚发生在作物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内容包含有:胚性细胞系的建立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的形成与人工种子制作;胚性细胞与遗传转化;胚性细胞系与优良种质保存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突变体筛选等,并讨论了有关机理。  相似文献   

5.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常见的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序列变异、DNA甲基化变异、基因的活化与沉默等。转座子和逆转录转座子的激活表明通过组织培养发生表观遗传变异。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刁现民  孙敬三 《植物学报》1999,16(4):372-377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关于这些变异的起源存在多种观点,如转座因子的活化、DNA甲基化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对无性系变异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植物组织培养中的普遍现象,关于这些变异的起源存在多种观点,如转座因子的活化、DNA甲基化等。本文综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层次对无性系变异的起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大多数突变性状由1对或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并具有内在的机制,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获得了大量抗病、抗逆、优质、矮杆等突变体。对这些突变体遗传分析表明 ,大多数突变性状由 1对或 2对基因控制。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发生与基因型、性状、继代时间、培养方式等有关 ,并具有内在的机制 ,点突变和反转录转座子插入可能是引起水稻无性系变异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是全球性小麦病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赤霉菌产生的毒素进一步威胁人畜安全,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可创造新的遗传变异、加快育种进程,已经广泛应用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概述了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花药培养、小麦与玉米杂交培育加倍单倍体以及幼胚培养一年多代快速成苗等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在抗小麦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最后对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植物细胞工程结合分子育种技术将在小麦抗赤霉病品种培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果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品种改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果树组织与细胞培养过程中,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影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因素和调控措施,导致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可能的细胞学与分子机制,以及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果树品种改良的关系作了阐述,并对果树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组织培养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数以千计的植物通过器官或胚胎发生形成了再生植株。按照Haberlandt的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的每个体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因此人们起先认为本质是无性繁殖的组织培养所得到的再生植株应与原来植株的基因型是一致的。但是,随着有人首先注意到培养的细胞和再生植株有形态及染色体变异以来(Blakely等,1964),已有众多的报道发现植物离体培养物和再生植株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其中许多变异在品种改良上颇有价值,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现象作了很好的综述(Larkinand Scowcroft,1981;Orton,1983;Maliga,1984;商效民,1984;朱至清,1991)。本文结合近些年的新进展,对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研究领域进行较系统的评述,以丰富体细胞遗传学的内容,促进其在植物改良上应用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植物性状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概述了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类型、机制及在植物性状改良中的应用,并着重对无性系变异的筛选方法和用组织培养中出现的变异进行植物性状改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一。无性系变异的研究进展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是近代育种科学的发展,也是细胞工程育种的一个新分支,它为作物品种改良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早在1903年约翰逊提出在自然界产生的变异体中进行选择,可以获得纯的优良品种,即所谓系统选育 法,但变异频率极低。  相似文献   

15.
从胚拯救、小孢子培养、体细胞杂交、离体受精、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染色体工程等六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在十字花科作物种质创新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欧美杂种山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tremula×P.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所检测的144个细胞中,变异的细胞中多数发生了染色体加倍,二倍体细胞数仅占36.81%。有些染色体还发生了形态变异,染色体加长,形成带有随体或长臂较长的大型染色体。用1.0mg.L-16-BA诱导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量稳定性介于对照和3.0mg.L-12,4-D诱导的再生植株之间,在观察的142个细胞中二倍体细胞占54.93%。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表明,由激素诱导的再生植株中,AFLP谱带发生了变化,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问芽变的遗传机理是什么? 答芽变是指植物芽发生的变异,这种变异常常是体细胞突变的结果。如果植物的一个芽在它发育的早期发生体细胞突变,由这个芽发育起来的整个枝条和枝条上的花、果实都表现出突变的性状。芽变一般只限于某一个性状,  相似文献   

18.
以成年欧美杂种山杨(Populus tremula ×P. tremuloides)优良无性系为材料, 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获得体细胞无性系, 利用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发生的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用3.0 mg.L-12, 4-D诱导的再生植株的细胞染色体稳定性较差, 所检测的144个细胞中, 变异的细胞中多数发生了染色体加倍, 二倍体细胞数仅占36.81%。有些染色体还发生了形态变异, 染色体加长, 形成带有随体或长臂较长的大型染色体。用1.0 mg.L-1 6-BA诱导再生植株中染色体数量稳定性介于对照和3.0 mg.L-1 2, 4-D诱导的再生植株之间, 在观察的142个细胞中二倍体细胞占54.93%。再生植株的AFLP分析表明, 由激素诱导的再生植株中, AFLP谱带发生了变化, 表明发生了体细胞无性系分子水平变异。  相似文献   

19.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TheMoleculBasicofSomaclonalVariationinPlantsZhangChunyiYangHanmin(BiologyDepartmentofLanzhouUniversityLanzhou730000)近年来,随着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不断发现在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异,其中有些是可以遗传的,这种可遗传的变异被称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39].变异的发生有其遗传学基础,具体表现在显微水平上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与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突变、碱基修饰、基因扩增或丢失、基因重排以及转座因子的激活而影响核及细胞质基因的表达等等.目前,人们在已经积累的大量有…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水稻的体细胞无性系在稻米蒸煮品质和蛋白质含量方面的变异。结果表明,体细胞无性系 自交二代(s c,)的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还发现有极少数糯性转变的变异株系, 以碱消解值表示的糊化温度则变化较少。体细胞无性系的蛋白质含量也有各种变化,在18个产量不亚 于起始品种的体细胞无性系中,蛋白质相对含量增加5%以上的有6个,减少5%以上的有3个。研究 还表明,体细胞无性系稻米蒸煮品质的变异,至少能稳定地遗传到第八代。讨论了应用体细胞无性系改 良米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