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Hance) 一新亚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春花属植物广布于我国各地,惟福建、江苏未曾有记录.本文作者最近在福建首次采得此属标本,其体态极小,高不及6 cm, 花葶短于叶丛, 甚为特殊,但无疑与鄂报春Primula obconica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其外形与小型鄂报春P. obconica subsp. parva尤为相似, 但花更小,白色,花同型(花柱更长),可以区别,其地理分布和生殖也与鄂报春其他亚种存在明显的隔离,因此作一新亚种发表. 相似文献
3.
4.
198 9年自云南昆明市石林的红棕壤中分离到数株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thuringien sis,Bt)菌株[1] ,对其中的一株YK30 0 4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杀虫特性研究及分类鉴定。1 材料与方法1.1 供鉴定的Bt菌株由云南昆明市石林的红棕壤中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YK30 0 4菌株。1.2 标准Bt菌株血清型H1 H4 1、H4 4 H55及H57 H69标准Bt菌株由法国巴斯德研究院DrLecadet提供 ,其余为本实验室保存。1.3 生物测定用昆虫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 3龄幼虫 ;斜纹夜盗蛾 (Pr…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旌节花属(旌节花科)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Thoms.ex Benth.一新亚种:紫红旌节花S.himalaicus ssp.purpureus Y.P.Zhu&Z.Y.Zhang。该新亚种与原亚种S.himalaicus subsp.himalaicus的区别在于原亚种的花为黄色或黄绿色,而新亚种的花为粉紫色至深紫色。此外,原亚种多生长于1300-3000m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分布区由东喜马拉雅至我国西南广大地区,而新亚种仅见于东喜马拉雅地区2200-3300m的密林中。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旌节花属(旌节花科)西域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Thoms.ex Benth.—新亚种:紫红旌节花S.himalaicus ssp.purpureus Y.P.Zhu&Z.Y.Zhang。该新亚种与原亚种S.himalaicu subsp.himalaicus的区别在于原亚种的花为黄色或黄绿色,而新亚种的花为粉紫色至深紫色。此外,原亚种多生长于1300—3000m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林中或林缘,分布区由东喜马拉雅至我国西南广大地区,而新亚种仅见于东喜马拉雅地区2200—3300m的密林中。 相似文献
7.
8.
9.
云南兔Lepus comus G.Allen是云贵高原和滇西山地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野兔,初由G.M.Allen(1927)根据采自云南西部腾冲的标本命名。其后,国内外学者(包括G.M.Allen本人在内)对云南兔究竟是一独立种或为高原兔Lepus oiostulus(Hodgson)的一个地理亚种意见纷纭(罗泽珣,1981;高耀亭等,1964;Allen,1938;Ellerman et al.,1951;Angermann,1967;Corbet,1978。我们曾对国内有关单位所收藏的这两个类群的100余号标本进行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发现云南兔在形态上与高原兔确有明显区别,在分布上又有同域现象,因而主张仍应将云南兔保持其原定种的种级地位;同时,又查对了采于各地的云南兔所有标本,发现云南北部(丽江)至中部(景东、景谷)标本以及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标本都有异于滇西地模标本,且占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区。经研究,应属两个新的亚种。其中,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的新亚种,为纪念先师彭鸿绶先生毕生献身于云、贵、川的科学考察事业和他的指导与培养,特以彭先生之姓氏命名,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0.
采自贵州梵净山地区(东经107°43′~109°23′;北纬27°20′~28°35′)的一种小麂,因其外形、量度、毛色及头骨等形态有一些特异之处,尤其在耳长、后足长、鼻骨长的量度与指名亚种(Muntiacusreevesirevesi)存在明显差异。据此认为梵净山地区所产的小麂为一新亚种,定名为江口亚种(Muntiacusrevesijiangkouensissubsp.nov.)。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