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几年来,蓟马一些种类为害农作物颇为普遍,例如南方稻区稻蓟马均有发生,一些地区水稻受害严重,成为水稻生长前期的重要害虫。广东疏菜区,瓜亮蓟马为害节瓜、西瓜十分普遍,严重影响节瓜的生产。此外,端带蓟马、甘蔗蓟马、烟蓟马等在南方各地亦经常发生为害农作物。 蓟马体形小,常见种类体长在0.8—2.0毫米左右,形态相似,且活动隐蔽,常在作物的幼芽、嫩叶或花内取食、繁殖,为害初期不易察觉。过去由于种类容易混淆,曾有认为稻蓟马直接由各种紫云英转移为害水稻,  相似文献   

2.
南方果树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南方果树的种类、特点及园林绿化应用特性进行初步调查研究,从应用种类、范围和方式等方面对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mtDNA COI和COⅡ的联合序列,探讨中国南方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方法】利用MEGA 6.0, DnaSP 5.10和Arlequin 3.5.2.2等软件对中国南方茶棍蓟马8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基因流、分子变异及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推断群体演化历史。【结果】茶棍蓟马mtDNA COI和COⅡ序列均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COI和COⅡ联合序列的长度为1 146 bp,共有22个单倍型。中国南方茶棍蓟马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表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Hd=0.92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π=0.00600)。8个地理种群总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高(FST=0.84830),基因交流水平低(Nm=0.040),群体可能由于遗传漂变而发生明显分化。AMOVA分析显示,茶棍蓟马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组间种群(FCT=0.84922);Mantel检测显示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5029, P<0.01)。中性检验结果表明,除云南两个地理种群外的其他地理种群近期可能经历了种群扩张。【结论】中国南方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少;地理距离可能是影响茶棍蓟马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是多种小型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为了掌握其控制潜能,本文研究了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蚕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和蚕豆蚜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3~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的瞬时攻击率均高于蚕豆蚜。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蚕豆蚜的控制能力比雌成虫强,而对西花蓟马的控制能力比雌成虫差。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蚕豆蚜的捕食率(E)随着捕食者自身的密度(P)的增加而下降,其干扰反应方程分别为E=0.412P-1.623和E=0.416P-1.639。南方小花蝽5龄若虫对西花蓟马2龄若虫和蚕豆蚜有明显的选择性,5龄若虫喜欢取食西花蓟马2龄若虫,但前期取食的猎物对其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更喜欢选择前期取食过的猎物。  相似文献   

5.
蓟马     
蓟马是缨翅目昆虫的通称,是一个具有经济意义的类群.初步总结分析了蓟马的形态、分类、生活史、危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种植环境辣椒上的蓟马种类、优势种西花蓟马及其天敌南方小花蝽在辣椒上的种群动态和日活动规律,本试验采用五点取样,使用盘拍法对大棚(螺丝辣)和露地种植(螺丝辣、太空椒和云南皱皮辣)的3种辣椒上蓟马和南方小花蝽进行了调查,分析两种种植环境下蓟马的种类组成差异及两种昆虫的动态差异,并采用蓝色诱虫板监测西花蓟马的日活动...  相似文献   

7.
西花蓟马     
西花蓟马原产于北美洲 ,195 5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 ,1981年在美国佐治亚州出现 ,1991年已经遍及全美。截至目前 ,西花蓟马分布遍及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西花蓟马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该害虫取食植株的茎、叶、花、果 ,导致植株枯萎 ,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等多种病毒。而且西花蓟马具有杂食性 ,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多达5 0 0余种 ,主要有李、桃、苹果、番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 ,且随着不断扩散 ,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 ,有些种类还尚未正式列入有关研究报告中。据…  相似文献   

8.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选择性、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强于成虫;在相同的试验空间,南方小花蝽成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捕食量在猎物数量为每指形管中60头时最大,分别为15.90和19.30头;而搜寻效应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各供试条件下,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若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2794;而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小,仅为0.3506,其处理1头西花蓟马成虫的时间约需0.0402d,而处理1头若虫的时间仅需0.0242d。在相同的猎物数量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均低于其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结论与意义】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有很强的捕食效能,对西花蓟马的种群消长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应用南方小花蝽防治西花蓟马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叶法比较了外来入侵物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与本地物种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对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西花蓟马对辛硫磷、毒死蜱和多杀霉素的敏感性均比烟蓟马明显要高,而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对烟蓟马则具有较高的毒力。多杀霉素对西花蓟马和烟蓟马的防治效果最好,在药剂浓度为0.5mg/L时,2种蓟马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明确茉莉酸诱导的菜豆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的行为反应。【方法】采用四臂嗅觉仪测定了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对不同浓度茉莉酸诱导菜豆后的行为反应,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后菜豆挥发物的成分。【结果】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的菜豆植株对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驱避和吸引作用,以1 mmol/L的茉莉酸处理植株对西花蓟马的驱避作用最强,0.1 mmol/L的茉莉酸处理植株对南方小花蝽的吸引作用最强。不同处理菜豆的挥发物在含量和成分上存在显著差异,(Z)-3-己烯丙酸酯、2-异丙基-甲氧基毗嗦只有在茉莉酸处理植株中检测到。结合不同浓度茉莉酸处理植株对西花蓟马和南方小花蝽的行为反应及菜豆挥发物含量的变化趋势,推测(E)-2-己烯醛对西花蓟马有驱避作用,(E)-2-乙酸叶醇酯对南方小花蝽具有引诱作用。【结论】茉莉酸处理菜豆后,植物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发生了变化,在增强菜豆植株抗虫性的同时,还可增强捕食性天敌南方小花蝽的搜索和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莫利锋  郅军锐  田甜 《生态学报》2013,33(22):7132-7139
利用小花蝽控制外来害虫西花蓟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室内研究了5种空间异质条件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捕食作用,并研究了笼罩条件下4种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异质下,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的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圆盘方程;以瞬时攻击率和寻找效应为评价指标,发现南方小花蝽在小容器中的瞬时攻击率(a')最高,为0.9204,寻找效应最好;在大容器且空间异质最复杂的处理中的瞬时攻击率(a')最低,为0.6303,寻找效应最差。在笼罩条件下,以3:120和6:120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和西花蓟马,其控制效果差;以9:120的比例释放,5周后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74.70%和81.01%;以15:120比例释放,5周后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控制效果分别达到95.71%和89.02%。结果显示空间越小或异质性越简单,越利于南方小花蝽捕食西花蓟马。若实际生产中采用9:120的益害比例释放南方小花蝽,既可以达到对西花蓟马较好的控制效果,又相对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2.
【背景】南方小花蝽是一类很有利用前景的捕食性天敌,而有关其在不同捕食空间下对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捕食控制效能的研究较少。【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比较研究了南方小花蝽成虫在不同试验空间对西花蓟马成虫、若虫的捕食选择性、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结果】南方小花蝽成虫对西花蓟马若虫的捕食选择性强于成虫;在相同的试验空间,南方小花蝽成虫的日均捕食量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其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捕食量在猎物数量为每指形管中60头时最大,分别为15.[KG-*8]90和19.[KG-*8]30头;而搜寻效应随猎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各供试条件下,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若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大,为1.[KG-*8]2794;而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成虫的瞬时攻击率最小,仅为0.[KG-*8]3506,其处理1头西花蓟马成虫的时间约需0.[KG-*8]0402 d,而处理1头若虫的时间仅需0.[KG-*8]0242 d。在相同的猎物数量下,南方小花蝽成虫在大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均低于其在小饲养容器中对西花蓟马的日均捕食量。【结论与意义】南方小花蝽对西花蓟马有很强的捕食效能,对西花蓟马的种群消长具有一定控制作用。本研究旨在为应用南方小花蝽防治西花蓟马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并比较了外来入侵物种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与本地物种烟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种群增长速度、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孤雌生殖方式下的产卵量以及产卵规律等几个方面。结果显示,当以相同的数量在紫甘蓝上饲养时,只经过3代,烟蓟马的种群数量就可以达到西花蓟马的3倍,随后对2种蓟马种群的性别比进行了鉴定后发现,西花蓟马种群的雌雄比为2.8∶1,而烟蓟马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均为雌性。除了2龄若虫期和预蛹期之外,烟蓟马在紫甘蓝上的发育历期明显长于西花蓟马,而其雌虫的平均寿命显著短于西花蓟马雌虫,分别是24.94d和43.35d。进行孤雌生殖时,西花蓟马的终生产卵量明显多于烟蓟马,但是在日均产卵量方面,这一情况却相反。  相似文献   

14.
蓟马标本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蓟马体小,形态特征用肉眼不易区分,为此制作玻片就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但目的要求不同,各人所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现介绍二种制作方法,供参考。 一、标本的采集 将顶芽上或花、果、叶、  相似文献   

15.
八角发生麻风果会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质量,它是由蓟马危害所造成。及时查明蓟马的发生范围和虫口状况,是做好害虫防治、减少八角产量损失、维护果实品质的关键技术。本文对鲜果、干果、林间的调查方法进行总结,以给八角林农提供蓟马害虫简易实用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6.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在温度逆境下的存活率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和本地种花蓟马(F.intonsa)为对象,研究了高温和低温逆境下两种蓟马各虫态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6℃~44℃高温下暴露2h和4h,不论是西花蓟马还是花蓟马,各虫态的存活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在相同高温处理条件下,同一虫态西花蓟马的存活率要高于花蓟马;在-2℃~-10℃低温下暴露2h和4h,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各虫态的存活率均随随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在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同一虫态西花蓟马的存活率也要高于花蓟马.由此表明,2种蓟马对高温和低温的适应能力不同,本地种花蓟马对高温和低温均比较敏感,而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对极端温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入侵害虫西花蓟马和本地近缘优势种花蓟马的毒力作用,在室内采用菜豆浸渍饲喂法,分别测定了6种常用杀虫剂对云南昆明地区两种蓟马2龄若虫、雌虫及雄虫的毒力。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的LC_(50)以6%乙基多杀菌素的最低,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LC_(50)值分别为:0.611、0.333 mg/L和1.731、1.202 mg/L;LC_(50)值以10%吡丙醚最高,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2龄若虫和成虫LC_(50)值分别为1238.005、845.819 mg/L和9037.110、4766.376 mg/L。6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各虫态的毒力作用依次为: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吡丙醚,且所有供试杀虫剂对西花蓟马LC_(50)均大于花蓟马,对雌虫LC_(50)大于雄虫。说明了蓟马雌虫对杀虫剂的敏感度低于雄虫,且生物源杀虫剂的室内杀虫效果强于化学杀虫剂,是西花蓟马防治中优先选择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对广东地区榕树虫瘿中的蓟马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Marchal)、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Zimmerman)、榕端宽管蓟马Mesothrips jordani Zimmermann、拉马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ramachandrai Karny和黄胫棘腿管蓟马Androthrips monsterae(Moulton)5种管蓟马科种类,其中黄胫棘腿管蓟马为中国新纪录种。榕母管蓟马和榕管蓟马为营瘿蓟马,诱导初始虫瘿具有寄主专一性,榕母管蓟马是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初始虫瘿的诱导者,而榕管蓟马仅在垂叶榕Ficus benjamina Linn.上诱导形成虫瘿;但当两种榕树种植在一起时,榕母管蓟马和榕管蓟马偶尔会入侵到对方成熟虫瘿中并与之生活在一起。榕端宽管蓟马属于盗寄生种类,而拉马棘腿管蓟马和黄胫棘腿管蓟马主要捕食营瘿蓟马的幼体(包括卵、若虫和"蛹"),三者均为寄居性蓟马,无寄主专一性。  相似文献   

19.
<正> 纹蓟马属Aeolothrips Haliday是纹蓟马科中的一个大属。常见于草本植物或灌木上,尤以花中为多。其行动敏捷,适于捕食小型昆虫,如蚜虫和他种蓟马,在生物防治中能起一定作用。近几年来,在天敌昆虫普查的鉴定中,发生过不少纹蓟马种类混淆的例子。现把我国7种纹蓟马的鉴别特征制成检索表供参考。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头长、宽相等或宽略大于长,头和前胸无长鬃(图5b)。触角9节,末端4节短小,第3节背面和第4节腹面端半部的感觉域里纵带状(图1a)。下颚须3节,下唇须4节。  相似文献   

20.
贵州锦屏水稻蓟马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我县为害水稻的三种主要蓟马——稻蓟马(Thrips oryzaeWilliams)、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Uzel)]、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tus(Fabricius)]的世代历期、寄主范围、繁殖和为害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等。 稻蓟马主要在水稻秧田期及分蘖期发生为害,嗜食嫩绿稻苗。稻株受害后矮矬发黄,返青分蘖推迟,有效分蘖减少。禾蓟马、稻管蓟马偏嗜穗花,主要在水稻穗期为害,食害稻花,使颖壳变为褐色并成为空壳,双季晚稻空壳率一般达10—20%,最高达41%,直接引起产量损失。 从我县水稻蓟马发生为害的情况来看,初步认为,对水稻蓟马发生为害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在77—89%之间。在日平均温度为20—27.8℃的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对水稻蓟马的发生为害比较有利。降雨日多或降雨量大则抑制其为害。 我县推广双季稻和种植单季晚稻后,栽培制度复杂,插花混栽现象严重,是造成水稻蓟马近几年来加剧为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力发展生产、推行改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变插花混栽现象,使同一季稻、同一品种尽可能集中成片栽插,防止水稻蓟马在各类稻田中不断转移繁殖,可以有效地减轻其为害。 药剂防冶试验表明,对稻蓟马的防治适期应掌握在秧田三至四叶期及水稻分蘖初期。对禾蓟马、稻管蓟马则应掌握在孕穗末期至出穗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