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和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图象分析,观察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亮氨酸脑啡肽、强啡肽A113 在长期( 共7 周)大强度(速度由15 m/min 递增至35 m/min、运动时间为20 ~25 min/d) 的运动下的变化。结果:安静状态下在丘脑室旁核(PV) 、下丘脑背内侧核(DM) 、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等核团NPY 无显著性变化;在此基础上的末次急性运动结束后3 h NPY 变化尤为明显。安静状态下大鼠尾壳核LENK 下降;而末次急性运动后大鼠下丘脑LENK 被迅速激活而升高。该强度运动能激活下丘脑DYNA113 ,尤以运动结束后30 min 最为明显。结论: NPY、LENK、DYNA113 在该强度运动下大鼠不同脑区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采用离体孵育技术,观察大鼠下丘脑薄片(含有室旁核和视上核)释放精氨酸加压素(AVP)和糖皮质激素(GC)及其他甾体激素对AVP释放的快速影响。结果如下:(1)大鼠下丘脑薄片经过90min的恢复之后,在长达6h的孵育过程中能够相当稳定地释放AVP,释放量为9.06±1.23pg/min;(2)皮质酮(B)在20min内可明显地抑制AVP的释放,在10-7—10-4mol/L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3)在同一剂量(10-6mol/L),皮质醇、17β-雌二醇和睾丸酮也可快速地抑制AVP的释放,而相同剂量的地塞米松、醛固酮、孕酮、RU486和胆固醇却无此效应;(4)RU486(10-7—10-3mol/L)对AVP的释放没有影响,但却能(10-5—10-3mol/L)部分地阻断B的快速抑制效应。这些结果表明,GC对大鼠下丘脑AVP的释放具有不通过传统的基因组机制的快速抑制效应,此种抑制效应可能与GC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Feng K  Li SH  Guo XQ 《生理学报》1998,50(5):595-599
雄性SD大鼠,用乌拉坦(700mg/kg)和氯醛糖(30mg/kg)腹腔麻醉。实验结果:(1)每隔5min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背侧部“防御反应区”(dPAG),持续观察50min,可见恒定的升压反应。若电解毁单侧室旁核(PVN)区。1h后,电刺激中脑dPAG区诱发的升压反应幅度部分减小。而损毁穹隆部、下丘脑前部、下丘脑背内侧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则无上述效应。(2)电刺激或微量注射高半胱胺酸(DL  相似文献   

4.
刘秀  王春安 《生理学报》1996,48(2):173-178
本实验利用高体孵育脑薄片和放射免疫测定精氨酸加压素(AVP)的方法,初步探讨了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皮质酮(B-BSA,不易进入细胞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含室旁核和视上核)释放AVP的影响和可能机制。结果:(1)B-BSA(10-7─10-4mol/L)在20min内对大鼠下丘脑薄片AVP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抑制性效应,且呈剂量一效应关系;(2)RU486(10-4─10-3mol/L)能部分地阻断B-BSA的抑制效应;(3)B-BSA的抑制效应随孵育液中Ca2+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强;(4)在有新毒素(10-3─10-2mol/L)存在的情况下,B-BSA的抑制效应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在未进入细胞内的情况下亦可抑制大鼠下丘脑薄片释放AVP。此作用发生在细胞膜水平上,由非基因组机制所介导,可能是影响Ca2+跨细胞膜流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锹安稞  黄龙 《生理学报》1995,47(2):187-194
本工作12%乙醇麻醉的大鼠,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PVH)微量注射K型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肾水钠钾排出的影响,以及第三脑室注射U-50,488H对PVH中多马上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PVH微量注射U-50,488H(5μg/l)后20min内大量尿量开始增(P<0.01),持续约100min,,41-60min尿量增加达峰值(P<0.001)。(2),PVH预先(10m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脑内心房钠尿肽(ANP)的作用,本工作采用SD大鼠,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4肾大部切除与高盐摄食后脑内ANP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脑内ANP分布广泛。3/4肾切除大鼠每日饮水量,尿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尿钠浓度低于对照组时,脑内ANP含量尽管略有增加,但10个核团(下丘脑室周核、弓状核、室旁核、视前室周核、中缝背核、尾壳核、杏仁核、脑桥背侧部、蓝斑和大脑皮质)ANP含量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高盐摄食组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均比对照组高,且尿钠浓度高于对照组,同时下丘脑室周核和弓状核ANP含量比对照组高(P<0.05)。上述结果提示,大脑第三脑室前腹侧区(AV3V区)的ANP可能在水盐调节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休孵育脑薄片和放射免疫测定其释放的精氨酸加压素(AVP)方法,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不能进入细胞内的情况下,对去肾上腺大鼠的下丘脑薄片释放AVP的快速影响及其可能的细胞膜机制。结果如下:(1)下丘脑薄片能够稳定地释放AVP(2h),其释放量为15.42±1.28pg/min;(2)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皮质酮(B-BSA)对AVP的释放具有快速的(20min)抑制性效应,在10 ̄(-7)─10 ̄(-4)mol/L范围内呈剂量一效应关系;(3)GC细胞内受体拮抗剂RU486(10 ̄(-4)─10 ̄(-3)mol/L)能部分地阻断B─BSA的快速抑制效应;(4)孵育液中Ca ̄(2+)程度升高,B─BSA的快速抑制效应明显增强;反之,孵育液中无Ca ̄(2+)则B-BSA的快速抑制效应有所减弱。表明GC在未进入细胞内的情况下也可快速地抑制大鼠下丘脑薄片释放AVP,因此没有通过传统的基因组机制,而是由非基因组机制介导的,其作用部位在细胞膜水平上,可能是影响Ca ̄(2+)的跨细胞膜内流通量或/和影响有Ca ̄(2+)参与的AVP释放过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光、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下丘脑加压素能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电镜下SHRs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大,电子密度高,核大有皱褶细胞质内密集充满各种细胞器。可见膜包神经分泌颗粒。PAP法显示精氨酸加压素(AV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SON)腹外侧部及室旁核(PVN)内。在SON和PVN之间尚有一个AVP阳性细胞的密集核团。说明SHR下丘脑也有产生AVP功能。SON和PVN之间的核团是否与SHRs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的异常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为探讨SHRs正常生理功能及高血压的发生提供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用12%乙醇麻醉的大鼠,观察了下丘脑室旁核(PVH)微量注射K型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大鼠肾水钠钾排出的影响,以及第三脑室注射U-50,488H对PVH中多巴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PVH微量注射U-50,488H(5μn/ul)后20min内大鼠尿量开始增加(P<0.01),持续约100min,41—60min尿量增加达峰值(P<0.001)。(2)PVH预先(10min)注射K型阿片受体阻断剂NBT(Nor-BinaltorphimineTetrahydrate)(5μg/pl)可以阻断U-50,488H所产生的利尿效应(P<0.01)。(3)第三脑室注射U-50,488H(10μg/10ul)20min后,PVH中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yrosinehydroxylase-immunoreactivity,TH-IR)神经元数量减少,染色强度减弱,于注药后50min变化最为显著,100min时已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表明:PVH微量注射U-50,488H可作用于K型阿片受体引起利尿效应;第三脑室微量注射U-50,488H可抑制PVH中TH-IR神经元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0.
萧云  周兆年 《生理学报》1993,45(5):423-430
为了解中枢加压素是否参与了低氧下循环活动的维持,本实验在同步监测麻醉大鼠血压(BP),心率(HR),左、右心室压(LVP,RVP)及其dp/dt的条件下,观察侧脑室注射(icv)加压素V1-、V2-受体拮抗剂(各4μg)及同体积人工脑脊液(ACSF)(8μl)三组不同处理大鼠在低氧下循环指标的变化。于侧脑室注射药物10min后,让大鼠吸入含氧9%的氮氧混合气体15min,然后复氧。实验中观察到三组  相似文献   

11.
戴文捷  陆利民 《生理学报》1996,48(6):557-563
实验用10-11周龄经阉割的雌、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以3末端异羟基洋地黄毒甙标记的26个碱基长的寡核苷酸作为检测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血管升压素mRNA水平。在假手术对照组,雄性大鼠下丘脑AVPmRNA水平经雌性大鼠高45%(P〈0.05),血浆渗透压高于雌性大鼠(P〈0.05)。摘除卵巢的大鼠下丘脑AVPmRNA深恶痛绝经假手术组雌性大鼠高30%(P〈0.05  相似文献   

12.
长时期大强度运动对大鼠血乳酸、β┐内啡肽、强啡肽A1-13、亮氨酸脑啡肽影响的实验研究陈家旭杨维益梁嵘1吕丹云1周未艾(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国家体委运动医学研究所)本研究通过观察大鼠在长时期(共7周)大强度跑台运动(速度由15m/min...  相似文献   

13.
杏仁核内注射CCK—8抑制胃运动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明  苏海灵 《生理学报》1997,49(5):569-574
应用脑核团内微量注射和核团电刺激方法,观察杏仁基底内侧(BMA)对胃运动的影响,分析BMA与下丘脑腹内侧核(VMH)的机能联系。结果如下:(1)双侧BMA内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50ng/lμl),出现胃内压(IGP)和胃运动频率(GMF)显著下降(P〈0.01)。(2)BMA内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100ng/lμl)或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  相似文献   

14.
运动对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工作在游泳大鼠模型上,观察血小板L-精氨酸(L-Arg)转运特征,并观察凝血酶和PAF对血小板L-Arg转运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大鼠血小板L-Arg转运明显高于未运动对照大鼠,表现在高亲和性最大转运速率(Vmax)明显增高(50.56±3.27pmol/108vs45.84±2.36pmol/108血小板/min。P<0.05),米氏常数亦显著增加(2.14±0.23μmol/Lvs1.46±0.13μmol/L,P<0.01)。应用刺激剂凝血酶和PAF诱导运动大鼠血小板L-Arg转运速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未运动对照大鼠(P<0.01)。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增强血小板转运L-Arg的效率。提示,运动可能促进血小板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管栓塞性疾病  相似文献   

15.
闫国平  赵晏 《生理学报》1996,48(5):493-496
本工作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以甩尾反向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在线麻状态下的大鼠上,对神经激肽A(NKA)在我侧网状核(LRN)和中缝大核(NRM)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KA(0.5μg/0.5μl)注入LRN后的10min内大鼠TFL明显延长(n=12,P〈0.001),同样剂量NKA注入NRM后的5min内,FTL也明显延长n=13,P〈0.001),提示NKA可能是LRN  相似文献   

16.
大鼠下丘脑薄片视上核神经元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用振动切片机制备含有视上核的下丘脑冠状薄片(500μm厚),并对视上核神经元(n=17)进行常规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测得静息电位-60±8mV,膜输入电阻173±58MΩ,时间常数10.2±3.9ms,动作电位幅度65±12mV,阈电位-44±7mV,由I─V曲线测得斜率电阻158±62MΩ,大部分细胞还显示内向整流特性。在静息电位状态下,57%细胞保持静息,43%有自发锋电位发放。细胞的锋电位发放模式78%为时相型,22%为持续型。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n=7)或谷氨酸钠(n=5)可引起伴有膜电阻减小的去极化反应,并可导致锋电位的串发放。  相似文献   

17.
林善锬  王世宣 《生理学报》1996,48(5):451-456
为探讨脑内心房钠尿肽(ANP)的作用,本工作采用SD大鼠,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4肾大部切除与高盐摄食后脑内ANP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大鼠脑内ANP分布广泛。3/4肾切除大鼠每日饮水量尿量均比对照组高(P〈0.05),尿钠浓度低于对照组时,脑内ANP含量尽管略有增加,但10个核团(下丘脑室周核、弓状核、室旁核、视前室周核、中缝背核、高盐摄食组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均比对照组高,且尿钠浓度高于对照缄  相似文献   

18.
本工作采用核团内微量注射的方法,以甩尾反射潜伏期(TFL)为痛阈指标,在浅麻状态下的大鼠上,对神经激肽A(NKA)在外侧网状核(LRN)和中缝大核(NRM)中的作用作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NKA(0.5μg/0.5μl)注入LRN后的10min内大鼠TFL明显延长(n=12,P<0.001),同样剂量NKA注入NRM后的5min内,TFL也明显延长(n=13,P<0.001),提示NKA可能是LRN和NRM内参与痛觉的一种神经调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AP/DAN-镍加强技术和形态计量法研究了中国树鼩下丘脑加压素(VP)能和催产素(OT)能视上核主部(SONp)、视上核交叉后部(SONr)和室旁核(PVN)的平均矢轴长度,SONp,SONr和PVN内VP能和OT能神经元胞体截面积的平均值;SONp,SONr和PVN的VP能和OT能神经元总数;各校团的各个系列节段内VP能和OT能神经元的比较计数。发现,SONp前1/3部分OT能神经元明显多于VP能的,而后2/3部分则相反;SONr前2/3部分VP能神经元明显多于OT能的,而后1/3部分两者差别不明显;PVN前2/3部分OT能神经元明显多于VP能的,而后1/3部分则相反。本文就中国树下丘脑SON和PVN内VP能和OT能神经元的形态计量学资料与大鼠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知下丘脑是应激反应的关键性调节中枢,下丘脑内一氧化氮是否参与应激反应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NADPH-d酶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对束缚应激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和平均灰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鼠在急性束缚应激4小时后,其下丘脑PVN和SON内的NOS阳性神经元的平均灰度值与正常大鼠比较均明显降低(P<0.001);SON的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大鼠(P<0.001),但PVN的NOS阳性神经元的相对切面面积未见明显改变(P>0.05)。以上结果说明束缚应激使大鼠下丘脑PVN和SON的NOS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