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和上海市生态学会成立大会于1981年11月7日至13日同时在上海召开。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生态学会顾问陈宗烈同志、市科协副主席李时庄同志、上海市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树中同志、国家科委、全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都亲临会议,与来自全国22省市、24个专业的92位代表和上海市生态学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平衡”学术讨论会和上海市生态学会成立大会于1981年11月7—13日同时在上海召开。 上海市副市长、上海生态学会顾问陈宗烈同志、市科协副主席李时庄同志、上海市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树中同志、国家科委、全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负责同志都亲临会议,与来自全国22省市24个专业的92位代表和上海市生态学会会员150多位以及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学会曾于1963年11月24日-12月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寄生虫学专业讨论会。出席代表66人,列席和旁听120人;会议共征集论文244篇,宣读82篇。会议的开幕式与中国微生物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联合举行,冯兰洲教授致开幕词,郑作新教授代表动物学会秉志理事长致贺词,国家科委范长江副主任到会作了重要报告。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接见了全体代表及其他会议的代表并合影留念,大家感到莫大的光荣和鼓舞。  相似文献   

4.
有识之士早已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科领先的世纪。本刊近两年已对加强我国中学生物教育问题刊登过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述与呼吁。在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与加强中学生物教育的紧迫性还未被充分认识的情况下,本刊重新开设“加强生物教学”栏目,刊登领导同志、科学家、生物教师谈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文章,以便有关领导、广大读者坚信,生命科学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中学生物教育必须加强,不能削弱。本期和下期首先摘登了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同志谈生命科学重要性的有关论述。  相似文献   

5.
全国生物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于一九八七年元月二十七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国家科委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技日报社、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生物学杂志社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同志和专家出席了会议。外交部丁浩同志也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全国生物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组  相似文献   

6.
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第二次学术会议已于1979年10月8日至14日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20人,分别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会议收到论文、论文摘要、报告140余篇,大会宣读了与我国农林牧副渔业生产重大问题有关的论文17篇;分组会上宣读了2~4篇。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是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它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引起全国的重视和研究。因此,会议得到国家科委、国家农委、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等单位的重视。国家科委和农委副主任童大林同志  相似文献   

7.
1963年11月18日到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牛蛙驯化会议。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福建、宁波、湛江、中山等地代表汇报了全国第二次牛蛙驯化会议后的情况,并着重交流了有关牛蛙驯化的技术经验。国家科委、水产部、广东省水产厅等领导同志对会议做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前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病理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组员、卫生部高等教育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医学》、《中华血液学杂志》和《生理科学进展》编委、上海第一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生理学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朱益栋同志,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86年12月15日逝世,终年76岁。朱益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和血液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是我国病理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1911年1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29  相似文献   

9.
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6月20——24日在杭州市召开了全国微生物学术讨论会。会议贯彻今年一月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抓好生物防治工作的指示,传达了国家科委最近在常州召开的全国生防科技座谈会的精神,广泛交流了近年来各地开展微生物防治工作科研、生产、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从一月三日到八日到桂南作了六天的考察,是在自治区农委副主任徐麟村同志和区林业局副局长王英同志领导下进行的。陪同我们一起考察的有自治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朱鹤龄同志、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胡方明同志以及区林业局和区划办有关同志们。这次考察的范围包括钦州地区的上思县、防城县、合浦县、北海市和玉林地区的博白县、玉林县和贵县,行程共约1,200公里。我们参观了林场、农场、养殖场,考察了十万大山,举行了近十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代表团是在国家科委的领导下组成的。团长由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黄家驷担任,国家科委一局副局长李寿慈同志担任副团长。全团共十名成员,所涉及专业包括科研管理、教育、以及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医用电子学和科技情报等有关方面。代表团考察目的是:(一)了解美国和西德在生物医学工程的科学管理方面的经验;(二)了解两国在教育体制和培养人材方面的经验;(三)了解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医疗器械工业协会于一九八六年元月八日经贵州省经济委员会批准,在贵阳市隆重召开成立大会。大会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振江同志致开幕词。出席这次大会的有省经委副主任王淑森同志、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雷迅同志、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还有协会顾问、理事以及会员和兄弟省市代表共134名。  相似文献   

13.
《化石》1998,(2)
国家领导人大力支持古人类研究——记宋健视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编辑部1月23日下午,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健,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副院长陈宜瑜、中国科学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等...  相似文献   

14.
1989年3月8—10日在美国米苏里—哥伦比亚召开了洛氏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合作项目第三次年会,接着在3月13—15日召开了第19届Stadler关于基因操作用于改良植物的遗传学学术讨论会。我国与洛氏基金会合作有关单位的代表以及国家科委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领导共二十余人应邀与会。国家科委刘永辉同志在会上做了“中国水稻生物技术的进展”的报告。根据安排凡是双方合作了2—3年以上的都要在会上报告。上海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就发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为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和基因工程工作人员的健康,1993年12月24日,国家科委第17号令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日前,国家...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就发布《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答记者问为了促进我国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强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公众和基因工程工作人员的健康,1993年12月24日,国家科委第17号令发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日前,国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60周年学术年会,于1993年10月13日至1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植物学会的领导、中国科协、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各兄弟学会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约5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其中也有来自香港、台湾等地的植物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4月18日在杭州召开。参加大会的有各级领导、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代表共86人,农业部副部长洪绂曾,国家科委生物中心副主任丁勇、浙江省副省长李德保参加了大会并讲了话。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的章程;选举了45名理事,召开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了24名常务理事,选举洪绂曾为理事长,王伟琪、王之琦、朱鑫泉、吴光南和范云六为副理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保局、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于1984年2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8个省市的代表,其中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教授、科技人员和新闻出版部门的同志,共170人。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的领导同志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十分重视,万里副总理亲自到会作了报告,并对学会今后的工作、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林业部部长杨钟同志、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李锡铭同志、农牧渔业部顾问边疆同志、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柳随年同志,以及几位著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出席了大会,并讲了话,热烈祝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的成立,大力支持开展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这次会议的目的:一是以“生态平衡和社会主义建设”为  相似文献   

20.
董宝华     
董宝华同志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生物学系,先后在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北京通县宋庄中学、北京教育学院执教。1986年任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副主任。1989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为了提高北京市生物课的教学质量,董宝华和他所领导的生物教研室的同志深入教学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