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转座子Tn233-1(CH)是Tn233(CH)的链霉素敏感突变种,比较了突变种质粒pBR322:: Tn233-1(CH)DNA和野生型质粒pBR322::Tn233(CH)DNA的EcoRⅠ、BamHⅠ、HindⅢ与PstI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Tn233-1(CH)中带链霉素抗性基因的限制片段H3上插入了一个约800bp长的IS因子,在这个插入的DNA片段上有一个PstI切点而没有EcoRⅠ、BamHⅠ及HindⅢ切点。 对链霉素抗性回变种的质粒DNA pBR322:: Tn233-1-R(CH)的限制图谱加以分析后表明,插入在H3限制性片段上的IS因子已经切除,但是限制片段E2与E3的长度发生了改变。此外,在限制片段E2上出现了一个新的IS插入片段,在这一插入片段上有一个HindⅢ与PstⅠ切点。我们对此突变与回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油菜叶绿体基因组雄性不育特异DNA片段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威  高洁 《遗传学报》1992,19(1):55-60
实验选用油菜湘矮不育系及同核保持系叶绿体DNA为材料,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PstⅠ和SmaⅠ完全酶解。在EcoRⅠ酶解的保持系ctDNA图式中,观察到唯一的差异片段E3.2kb。将此片段连接于载体pUC9进行克隆,经克隆杂交及电泳分析鉴定,获得重组子。以rRNA基因为探针,与EcoRⅠ酶解的保持系ctDNA杂交,其中一条阳性带显示在差异片段E3.2。进一步以E3.2片段为探针,与经过限制酶BamHⅠ、EcoRⅠ、salⅠ、BgⅢ、HindⅢ和PstⅠ酶解后的rRNA基因反杂交。根据rRNA基因图谱,这一与不育性有关的E3.2kb片段被定位于距16S rRNA基因5'端+2.0至+5.4kb的前导序列中。此结果表明,这段可能与花粉育性形成有关的片段定位于叶绿体基因组反向重复区。  相似文献   

3.
犬Ⅰ型腺病毒DNA的酶切分析及分子克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犬Ⅰ型腺病毒(CAV-1)弱毒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BamH Ⅰ,Pst Ⅰ,Sph Ⅰ和Hind Ⅲ消化分析后其图谱与强毒株相比没有差异。将弱毒DNA用Pst Ⅰ完全消化后以鸟枪法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SK中,经用光生物素标记的CAV-1 DNA杂交筛选以及Pst Ⅰ分析重组质粒证明已将分子量为5.5,3.5,2.85,1.2,0.32和0.28Kb的CAV-1DNA片段克隆到质粒中。克隆到的这些片段将可考虑进一步研究作为探针检测犬及狐狸等野生动物的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牛疱疹病毒Ⅳ型(BHV-4)DNA片段分别被重组到质粒pUC9或pBR322的EcoRI、Hind Ⅲ和BamHⅠ位点中,用光生物素(Photobiotin)标记这些重组质粒作为探针,分别与转移到硝基纤维素膜上的病毒DNA的EcoRⅠ、Hind Ⅲ和BamHⅠ片段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果及克隆的BHV-4DNA片段的双酶切分析,画出了病毒DNA的EcoRⅠ、Hind Ⅲ和BamHⅠ位点图,井证明在病毒DNA的两末端含有多聚重复序列,左侧含12个重复单位,右侧含6个重复单位,两侧重复单位的排列方向相同,重复单位的大小为2.35kb。病毒DNA分子无任何异构体.  相似文献   

5.
转座子Tn233(CH)带有str sul抗性基因,最早是在痢疾杆菌的抗药质粒DR233(Tc~r Cm~r Sm~r Su~r)中发现的。现在通过菌株间的配对,将插入了Tn233(CH)转座子的质粒R144drd3::Tn233(CH)转移到E·coli C600/pBR322(Ap~r、Tc~r)细胞中,组成两种质粒共存的菌株。从此菌株中提取出质粒DNA,用转化方法使它转移到E.coli C600菌株,再从所得到的转化子中用复印方法筛选出Tn233(CH)转座到pBR322质粒的转化子E.coli C600/pBR322::Tn233(CH),然后提出此质粒DNA,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EcoRⅠ、PstⅠ、HindⅢ与PvuⅡ等酶切后,在琼脂糖凝胶平板与聚丙烯酰胺凝胶柱上进行电泳分析,分别以BamHⅠ与EcoRⅠ双重酶解的λDNA、HindⅢ酶解的T5DNA、HaeⅢ酶解的M13 DNA与HaeⅢ酶解的pBR322 DNA作为泳动的标记,计算出质粒酶解片段的分子量,用此方法算出各片段分子量的总和为15.93×10~6道尔顿,此即为所求的pBR322::Tn233(CH)分子量,将此值减去pBR322的分子置2.87×10~6道尔顿,得到Tn233(CH)的分子量为13.06×10~6道尔顿。电泳结果还表明在Tn233(CH)DNA分子上,BamHⅠ、EcoRⅠ、PstⅠ、HindⅢ与PvuⅡ分别有5、9、1、6、2个切点数。  相似文献   

6.
四个鲫鱼品系线粒体DNA的限制性酶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差速离心和核酸酶消化法从红鲫 (C auratusredvar .)、湘鲫 [F1hybridsofredcruciancarp (♀ )×commoncarp (♂ ) ]、野鲫 (C auratusauratus)和白鲫 (C auratuscuvieri)的肝组织及白鲫的卵巢中提取和纯化线粒体DNA。用 9种内切酶 (EcoRⅠ、HindⅢ、PstⅠ、BglⅡ、BamHⅠ、XhoⅠ、XbaⅠ、SalⅠ和KpnⅠ )进行单酶酶解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检测出PstⅠ、KpnⅠ和BglⅡ 3种酶在品系间存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但并未检测出品系内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计算出红鲫、湘鲫、白鲫和野鲫的mtDNA大小分别约为 16 19、 16 0 2、 16 6 0和 16 0 6kb。根据限制性酶切片段共享度 ,计算出 4个品系间的遗传距离 ,结果表明存在直接亲缘关系的红鲫与湘鲫之间的遗传差异最小 ,证实了红鲫与子代湘鲫之间mtDNA遵循母系遗传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克隆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基因组HindⅢ-H、J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0kb和6.7kb.通过对克隆片段末端测序,得到HaSNPVp40基因全序列.p40基因编码区全长966bp,预计可编码36.kD的多肽.HaSNPVp4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HzSNPVp40基因有98%的相同性.这两种基因与BmNPVp40(GenBank-L33180)和AcMNPVgp41(GenBank-L22858)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43%左右,但四种蛋白对应于HzSNPVp40、HaSNPVp40的28~277氨基酸区域,同源性高达62%,并且存在一个保守的亲水性结构域.进一步将在基因组中相邻的HindⅢ-H、J两片段用BamHⅠ、EcoRⅠ、HindⅢ、PstⅠ四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Southern印迹杂交实验提示,大鼠肝15kbp EcoR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杂交带强度,大于肝癌DNA相应片段;当以5′-~(32)P标记核RNA和3′-~(32)P标记核RNA代替~(125)Ⅰ标记核RNA时,在肝癌相应DNA片段处几无可见的杂交带。大鼠肝2.4kbp EcoR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杂交带明显强于肝癌相应DNA片段。而大鼠肝癌2.0kbp EcoR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的杂交带明显强于大鼠肝相应DNA片段。大鼠肝2.2kbp和5kbpBamH Ⅰ片段与~(125)Ⅰ标记核RNA或5′-~(32)P标记核RNA或3′-~(32)P标记核RNA的杂交带,均明显高于肝癌相应DNA片段。~(125)Ⅰ标记大鼠肝癌核RNA与大鼠肝和肝癌2.2kbp或1.1kbpEcoR ⅠDNA片段的杂交带,弱于用~(125)Ⅰ标记大鼠肝核RNA为探针得之结果,当以5′-~(32)P标记核RNA代替~(125)Ⅰ标记核RNA为探针时,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疫苗     
960999 禽痘病毒DNA复制及作图分析[英]/Zantinge, J. L.…//Can. J. Microbiol. -1995,41(4~5).-378~387[译自DBA,1995,14(17),95-10127] 产生了一种禽痘病毒Chick-N-Pox疫苗株DNA基因组的EcoRⅠ、BamHⅠ、NcoⅠ和PstⅠ限制性物理图谱。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AGE分析了EcoRⅠ、BamHⅠ、BglⅡ、NcoⅠ、StyⅠ、PstⅠ和PvuⅡ消化DNA的凝胶分布结果。从中估测禽痘病毒基因组的  相似文献   

10.
克隆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单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基因组HindⅢ-H,J片段,其长度分别为10kb和6.7kb。通过对克隆片段末端测序,得到HaSNPV p40基因全序列。p40基因编码区全长966bp,预计可编码36.kD的多肽。HaSNPVp40基因核苷酸序列与HzSNPVp40基因有98%的相同性,这两种基因与BmNPVp40(GenBank-L33180)和AcMNPVgp41(GenBank-L22858)的在酸序列相似性43%左右,但四种蛋白对应于HzSNPVp40,HaSNPVp40的28-277氨基酸区域,同源性高达62%,并且存在一个保守的亲水性结构域,进一步将在基因组中相邻的Hind Ⅲ-H、J两片段用BamHⅠ、EcoRⅠ、HinⅢ、PstⅠ四种限制性切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香菇栽培种线粒体DNA和核糖体DNA多态性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RFLP技术研究了10个香菇主栽品种的线粒体DNA(mtDNA)和核糖体DNA(rDNA)的部分小区段,利用PCR技术扩增了rDNA5.8+ITS区段及mtDNA的小区段,分析这些片段的限制性酸切图谱,并进行菌株间的遗传相似系数的估算。结果显示:菌株间的rDNA在5.8+ITS区段差异很小,表明同一种内菌株间的rDNA具有相对的遗传稳定性;不同菌株间未检出mtDNA的差异,表明菌株间在所研究的区段具有很高的遗传相似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的DNA聚合酶A家族成员的加入,家族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需要重新检查,来自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DNA Pol I)和它的细菌、噬菌体和真核细胞同源物被用来重建这个家族的系统发育史.分析显示:在真核生物演化的不同阶段,线粒体DNA聚合酶基因可能通过水平基因转移方式起源于不同类群的生物.原始真核生物线粒体DNA聚合酶基因可能来源于细菌,植物线粒体DNA聚合酶基因可能从质粒获得,而真菌和动物线粒体DNA聚合酶基因可能起源于T3/T7相关噬菌体.  相似文献   

13.
植物离体培养是植物基因操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植物个体发育研究中基因表达研究的有益参考体系。在继代培养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异有时会使再生植株丧失优良的性状而需加以控制和避免。为此,首先需要了解培养过程中的遗传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真核生物端粒3'末端由富含鸟苷酸的重复序列组成,并可以在体外形成四链G4- DNA结构。为了解这种结构是否在体内存在,本文中我们以芽殖酵母作为研究对象,将G4-DNA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G4-DNA的单克隆抗体,结果显示该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富含鸟苷酸重复序列DNA。为了提高抗体的特异性,我们通过基因工程制备抗体:利用RT-PCR的方法,得到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基因,然后克隆到载体pET22b中得到表达质粒pET22b-scFv,转入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在细胞周质中我们检测并纯化到了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另外,我们还利用该基因序列进行了初步的结构分析。基因工程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及结构分析为今后利用该抗体进行定点突变来研制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抗G4-DNA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猴脑线粒体DNA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冷碱法从2只恒河猴和1只食蟹猴的脑组织中提取mtDNA,最后的得率大约为0.7μgmtDNA/g脑组织,是肝脏组织得率的1/3左右。与肝脏组织相比较,从脑组织中提取mtDNA有以下优点:1.匀浆方便。2.样品中蛋白杂质少,容易彻底抽提去除蛋白质。3.大分子RNA杂质极少,不经Sepharose-4B柱或RNawe处理,就可得到较纯的样品。加之哺乳动物脑的体积较大,哺乳动物脑组织不失为提取mtDNA的一个有用的组织来源。经1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并与来自同一个体肝脏组织的mtDNA比较,结果进一步证实,mtDNA无组织特异性。对12岁以上老年猴脑mtDNA的分析表明,在衰老中,动物mtDNA的序列可能没有变化,甲基化程度也无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了一个分离同一个体中老年、青年肝实质细胞(Parenchy-mal cell)的方法,并利用S_1酶作探针研究了不同年龄肝实质细胞DNA的单链区多寡与细胞年龄的关系。 用胶原酶溶液灌注活体大白鼠肝脏得到游离肝实质细胞。用Percoll作密度梯度介质对同一个体大白鼠的肝实质细胞进行梯度离心分离,得到比重不同的两部分肝实质细胞。再用S_1酶分别降解不同比重肝实质细胞DNA中的单链区域。结果表明:比重较大的肝实质细胞DNA中所含的单链区较比重小的肝实质细胞DNA中的单链区为多。提示这种差异可能与肝实质细胞的年龄有关。用不同年龄大鼠的肝细胞作对比,也证明老年大白鼠肝实质细胞DNA的单链区较多。  相似文献   

17.
在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中存在着一种DNA多聚酶及其与DNA模板的复合体。以不同药物对部分纯化的酶蛋白和复合体进行抑制实验,发现Aphidicolin、溴化乙锭、新生霉素和肝素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复合体和酶蛋白的活性;但酶蛋白和复合体对双脱氧胸苷三磷酸(ddTTP)不敏感。另外还发现复合体较酶蛋白对抑制剂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DBM-滤纸与硝基纤维素一样,近年来广泛地用作DNA或RNA分子的载体来进行分子杂交实验。但是在进行小分子DNA的分子和杂交实验中,以及需要用几种不同的分子探针在同一个DNA载体上反复地进行分子杂交时,DBM-滤纸显示了更大的优越性。用小球菌核酸酶水解鸡红血球细胞核,抽提出DNA并用[~(32)P-γ]ATP和T_4多核苷酸激酶制备成5’末端标记的DNA分子。经2%琼脂糖电泳,DNA分子按染色质的核小体结构的一系列不同长度(从单体至五聚体)的片段被分开。胶经过NaOH和NaOAC处理,将DNA分子转移到DBM-滤纸上。此滤纸再经NaOH和H_2O处理,分别测定从单体至五聚体的不同分子量DNA的转移效率。结果指出,电泳胶经过转移前处理,单体和二聚体的损失分别为7%和5%,三聚体至五聚体没有损失。转移后仍留在电泳胶上的DNA为2—3%。经过转移后处理的DBM-滤纸所结合的DNA分子,从单体到五聚体分别为89%,91%,96%,94%和94%。因此,在所分析的分子量范围内,DNA分子基本上定量地被转移。用~(32)P标记的SV40 DNA作为探针,检测DNA碱变性与分子杂交效率的关系。结果指出,分子杂交之前,DBM-滤纸经NaOH的处理是必须的,但DNA被转移到DBM-滤纸之前,对电泳胶的碱处理步骤是可以省略的。  相似文献   

19.
DNA的图形编码是在几何意义下,在不同位置,用不同的标记符号及不同的方向线段,对DNA的序列进行编码.DNA图形编码相对于DNA的字符编码而言,具有直观、简明、形象和便于比较局部DNA序列的相似性等特点。在分析已知各类:DNA的图形表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DNA序列的“双符三阶”图形编码,并以此对一些特异DNA编码序列进行分析。DNA图形编码与DNA字符编码呈一一对应关系,具有简便易行、编译方便、形象丰富、便于比较等优点。适用于DNA短序列的相似性检测与分析,在生物信息学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一种快速有效纯化DNA序列分析模板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宪春  罗锋 《生物技术》1998,8(5):44-45,F003
介绍一种DNA序列分析模板的快速、有效的纯化方法。该法对DNA模板的回收率可达95%以上。多次测序结果表明,此法与其他常规纯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有效、可靠等优点,其测序结果电泳带清晰,无模糊带及“鬼带”出现,重复性及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