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毅君  汪英华 《化石》2023,(3):30-33
<正>在萨拉乌苏遗址考古百年史上,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汪宇平先生潜心笃志,躬体力行,书写了至关重要的一笔,值得永远铭记。作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内蒙古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界奠基人之一,他所做的工作,开启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者对萨拉乌苏遗址进行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掘研究的先河,也促使萨拉乌苏遗址考古工作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了新的突破,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萨拉乌苏遗址的新材料:范家沟湾1980年出土的旧石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报道的旧石器制品出自1980年萨拉乌苏遗址范家沟湾地点的发掘。这是1923年第一次对萨拉乌苏遗址杨四沟湾地点发掘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这两个相邻的地点在地层结构、出土文化遗物和共生动物化石的性质等方面均可对比,因此新地点可看作是萨拉乌苏遗址研究的延续或扩展。本文着重对旧石器石制品的测量和观察,对石器工业的技术和类型学问题也进行一些探讨。其它材料和问题将另文报道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苏庆溥 《化石》2023,(3):44-46
<正>萨拉乌苏遗址是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发现最早的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1922-1923年,法国学者桑志华和德日进发现并发掘了萨拉乌苏遗址,出土了约200件旧石器,并发现了一件人类牙齿化石,它是20世纪20年代“亚洲迄今已知的第一件旧石器时代人类遗骸”的始现之地,这一古人类学领域开天辟地的发现,揭开了在当时欧洲人视角中的遥远而神秘的亚洲——人类起源的序幕,从而吸引着一个世纪以来众多中外地质地理和考古学家陆续涉足该地开展考察与探索,也遂将“萨拉乌苏”一名广传博引,历经百年不衰,在国内外享以盛名。  相似文献   

4.
关于萨拉乌苏遗址地层及人类化石年代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与人类化石相关的萨拉乌苏河晚更新世地层及文化层的年代学研究,经过14C测年和相关证据认为,采集的萨拉乌苏PA.62号股骨不属于萨拉乌苏遗址的原生地层。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理念的转变,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也发生着变化。20世纪30年代周口店遗址发掘方法的改革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基础。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在泥河湾地区的开展使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发掘和记录方法与国际接轨,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入21世纪,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使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发掘的记录方法更加多样化、提取的遗存信息更加科学化、综合化。本文以周口店遗址和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历史为主线,简要回顾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记录方法的变革;以东谷坨遗址的新发掘为例,介绍该遗址发掘和记录的一般规则和具体方法,呼吁建立具有科学性和包容性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6.
乌兰木伦遗址是继上世纪20年代发现萨拉乌苏和水洞沟遗址以来,在鄂尔多斯高原时隔近90年新发现的重要旧石器遗址。自2010年发现以来,该遗址已进行了5个年度的连续性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用火遗迹等。光释光和碳14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为距今5~6.5万年。本文对乌兰木伦遗址1号地点2010-2012年发掘出土的11934件石制品进行拼合研究,辨别出28个拼合组,含64件石制品,拼合率约为0.53%;其拼合形式可分为拼对(conjoin)和拼接(join)两种类型。石制品拼合组空间分布等相关信息显示,乌兰木伦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为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7.
高星  张晓凌 《人类学学报》2006,25(4):352-353
1923年,德日进和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东岸的一套砂层中,发现大量动物化石、石制品和一枚人牙化石。这就是著名的“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出土地。建国后,几代学者在这里开展工作,对该地区的文化性质、环境面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发现以及在这里做过诸多工作的人,并将该项研究向前推进,2006年8月8日-8月13日,萨拉乌苏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举行。这次会议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市委/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  相似文献   

8.
正乌兰木伦旧石器遗址位于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景观湖畔,是一处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获评"2011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自2010年发现并连续开展考古发掘以来,不断涌现的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成果,如出土于遗址地层中的保存基本完整的披毛犀骨骼化石和披毛犀软肋骨化石,都是世界范围内的首次发现;对遗址出土石制品拼合与埋藏成因的研究、剥片技术研究、工具类型与修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康纳德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做系列讲座的内容概要,包括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方法的介绍,及其团队通过对四处重要遗址(群)长期发掘所研究的人类演化重要学术问题的成果:1) Schöninge遗址及相关问题;2)南非Sibudu遗址和其他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及早期现代人行为;3)Tönchesberg, Wallertheim等遗址的发掘与尼安德特人石器技术的多样性;4) Swabian Jura洞穴发掘和艺术、音乐的起源。通过此次系列讲座,他与中国学者分享国外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掘方法、旧大陆西部不同区域遗址的考古学材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并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共同推进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6):910-910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获悉,考古人员在马鞍山五担岗遗址发掘时,发现一口距今约2400年、深达15.6m的超级古井。历时6个月的发掘后,考古人员在井内发现了150多个当年先民取水时遗留下来的取水器,同时还发现了一只历经2000多年依然艳丽如初的昆虫尸体。考古人员介绍说,五担岗遗址上的这口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的古井,估计使用了300多年。  相似文献   

11.
考古发掘报告是遗址原始资料公布的主要形式,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以专著形式发表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相对较少,且随着从业人员的多样化,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体例和内容不一,部分报告缺失基本信息,不利于构建有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文在回顾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讨论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编写的基本框架。本文认为,在以遗址和人类行为为中心的研究视角下,遗址发掘报告需“由表及里”地报道遗址的基本信息。内容至少应包括遗址的地理位置,发现、发掘和研究历史,地质、地貌,发掘方法和流程,地层、年代和古环境,出土遗存(遗迹和遗物)情况等。作者希望本文可促进同行思考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的编写方式,以达成及时有效交流新考古发现所蕴含考古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2017年8~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同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考古学与民族学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伯利亚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试掘。通过调查与试掘,在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流域确认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马特盖奇克遗址,该遗址石制品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是火山岩、燧石和石英岩。通过阶地比对,初步认为该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另外,对库尔塔克卡缅内洛卡遗址的再次发掘出土了44件石制品,包含石核、石片和石器,原料主要是燧石、石英岩和火山岩。此次发掘进一步充实了该遗址的考古材料,也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该遗址的考古年代学序列。  相似文献   

13.
陈福友 《化石》2023,(3):17-24
<正>黄水河畔,惊世发现在内蒙古乌审旗最南部,有一条发源自陕北黄土高原白于山北麓的河流,夏秋季节,汹涌的洪水将侵蚀的黄土带到此地,形成一条黄水河,被当地的蒙古族称为萨拉乌苏,即黄色的水——在蒙语中,萨拉是黄色,乌苏是水。萨拉乌苏河是黄河的支流无定河流经乌审旗一段的名称,范围一般指乌审旗的大沟湾至巴图湾之间。萨拉乌苏河流经的地理单元是毛乌素沙地,湍急的河水在相对松散的砂质地层中蜿蜒曲折,侵蚀出深达60多米的河谷,形成相对宽阔的沟湾地貌,在毛乌素沙漠中间形成一道河谷绿洲。  相似文献   

14.
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60年,广东省博物馆在西江两岸进行文物考古普查时,发现了独石仔洞穴遗址。1964年、1973年两次进行试掘。1978年,该馆与湛江地区博物馆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又进行了一次发掘。先后共获得石制品四百多件。动物化石千余件。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东经111°52′、北纬  相似文献   

15.
陈恩志 《化石》2007,(2):8-10
经过1922年和1923年接连两次进入萨拉乌苏河流域开展调查和发掘之后,当德日进开始在室内整理由他和他的合作伙伴采自河套地带的大量器物标本时,意外地从一堆羚羊牙齿和鸵鸟蛋片中,发现一颗石化程度很深的人类上外侧门齿.  相似文献   

16.
忆裴老     
牟永抗 《化石》2005,(1):39-40
此生有幸两次和裴文中先生接触。第一次是 195 4年第三期考古训练班 ,大家都为这位中国考古界元老亲自担任我们的班主任而自豪。当时他只是半百之年 ,学业上的造诣加上满头白发 ,大家都尊称他为裴老。裴老给我们上第一课就是旧石器时代考古 ,他讲了各地旧石器时代考古资料 ,也讲到不少新石器时代遗址。当他结束前二小时课程让同学提问时 ,由于一年前我曾参加杭州老和山遗址的发掘 ,在潜意识中自认为这是我要比别人学得好一些的基础 ,就举手问 :“杭州老和山发掘怎么样 ?”他随口大声地对大家讲 :“这不是考古发掘 ,这是捡东西 !”这句话让我…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夜空中最亮的星》2011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林业局辖区内发现了桃山旧石器遗址,2013年中科院古脊椎所侯亚梅研究员的课题组与省考古所合作进行试掘,又在2014年夏进行了正式发掘和多学科研究工作。这个祖国东北边陲考古遗址的发现与发掘让我有机会"寻梦极北,遇祖至  相似文献   

18.
佛洞地遗址位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简乡勐简村大军赛村民小组燕子洞,坐落于一处东南开口的二叠纪灰岩穿洞,南临南汀河。2016~2017年,临沧市文物管理所在公路考古调勘期间发现该遗址;为进一步认识滇西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2017~2018年对该遗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区域位于洞内第四台面到第五台面间,共发掘20 m2,出土了包括石制品、动植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遗物。初步地层年代学分析显示,遗址时代为距今18400~14000年,共包含3期连续文化,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总数达到9735件。佛洞地遗址作为一处热带-亚热带生境下的史前遗址,为我们构建旧石器时代晚期滇西地区文化序列、探讨特定自然生态背景下史前人类的文化适应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国兴  王龙 《化石》2016,(3):39-40
正在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蜿蜒的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宽阔幽深的"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由于新近纪时期的构造抬升,河流相对下切,出现由一系列凹岸与凸岸基座阶地、离堆山、古河道和牛轭湖等组成的狭长的高原深切曲流,形成规模较大的沙漠大峡谷,沿岸第四纪地层广泛出露。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萨拉乌苏动物群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萨拉乌苏河中下游地  相似文献   

20.
用铀子系法测定河套人和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用铀子系法中的~(230)Th增长法测定了河套人与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并用~(231)Pa增长法对所测年代的可靠性作了检验。 根据测得数据,萨拉乌苏组的沉积时代不早于晚更新世中期,其上部不超过三万年,下部为距今3—5万年左右。 考虑到人化石及旧石器的出土层位,河套人与萨拉乌苏文化的年代应为距今3.7—5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