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表征抗菌药物对细菌生长抑制最终效应的常规方法,不能描述抑菌作用的时间过程,药敏试验也不适用于高抗药性水平菌株的治疗方案确定.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普适性的新药敏试验方法.不同接种量的质控菌株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和临床高抗药性水平菌株E.coli BBZ在不同系列浓度的6种抗菌药物(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头孢噻呋、阿米卡星、硫酸黏菌素和多西环素)作用下,37℃下培养1200 min,连续检测时间序列点的光密度值A600作为反应变量,以相对抑菌效应(RIE=((a.b)/a)×100%)表征抑制效应,进而用等效线图表征药物浓度和时间协同抑制效应的动态过程,量化了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细化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别.由此得到,达到最大抑制效应时,需要的最低药物浓度和时间,以及增大药物浓度或延长反应时间对抑制效应的影响,这正是临床用药最需要的信息.此外,大接种量下最大抑菌效应很低,表明不适合治疗.本方法为防治高抗药性菌株感染提供了药敏试验方法,也有益于促进新药研发药敏检测方法的改进.最后提出适于临床应用的、快速定性显示药物敏感性的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大肠杆菌CVCC249菌株生长动力学过程的分析表明, 导致药敏试验结果不确定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能测计“药物浓度与菌群数量的比值”及“药物浓度及其作用时间的复合作用”对菌群生长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所致. 依据菌群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庆大霉素及其作用时间下生长受到抑制的动力学过程分析和基于差分方法, 即用简单的差分计算代替复杂的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的应用, 提出了一个药敏试验的新方法: 用菌群浊度值的净增量以消除休止细胞存在的影响后, 以菌群浊度数列递推系数值的变化, 表征药物对菌群增殖的影响, 并结合用等值线图直观显示和分析药物浓度及其作用时间复合作用的方法. 抗菌药物的抑菌率可表征为药物浓度及其作用时间的复合函数的动态变化, 表明一类抗菌药物对某一菌株抑菌率的时间或浓度依赖性, 取决于其浓度和存在时间的复合效应. 用属于不同抑菌作用机理类型的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曲松钠进行对比测试, 检验了这一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药敏试验是临床选择敏感抗生素的精确检测工作,其成败在于质量控制的可靠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精确性、前瞻性.本文结合质控试验和药敏试验对梯度平板法进行验证,梯度平板法所测得的MIC与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得的MIC结果一致,且因为线性设置的药物浓度,MIC更加精确,能推算抗菌药物的原始浓度,更好地保证质控试验的可靠性.同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或欧盟药敏试验委员会的敏感(S),中介(I)以及抗药(R)范围标准设置0-S,S-R,R-8R这样3个线性梯度,首先判断菌株敏感性范围,然后精确测定细菌群落的MIC值,并能有效分离出抗性菌株,预警该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抗药性,进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梯度平板的主要困难在于手工制备的繁琐和不稳定性,如果自动化生产即用型梯度平板,将便利临床药敏试验,改进抗药性筛选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蒜油对MRSA菌株的抗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治疗MRSA菌株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纸片法药敏试验测抑菌环直径,微量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IC),酶标仪测定不同时间MRSA菌株生长A640值,革兰染色镜检观察蒜油对MRSA菌株细胞壁的影响,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蒜油对MRSA菌株蛋白的影响。结果蒜油对MRSA菌株具有明显抗菌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10mg/mL和20 mg/mL;1/2MIC和1MIC的蒜油作用MRSA菌株后,菌株生长曲线平缓,无对数期;且其对对数期细菌有明显杀菌作用;蒜油对MRSA菌株细胞壁无明显影响,凝胶电泳分析有特征条带出现。结论蒜油对MRSA菌株具有明显抗菌作用,其杀菌机制与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恩诺沙星对4种水产致病弧菌的抑杀菌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最小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4种12株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对12株弧菌的MIC为0.1?0.8 mg/L,MBC为0.4?3.2 mg/L。在此基础上,从每种菌中选取一株对恩诺沙星较为敏感的菌株,研究恩诺沙星不同药物浓度(1 MIC、2 MIC、4 MIC)对4种弧菌的杀菌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各浓度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X040625-R菌株均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而对哈维氏弧菌M071202-H、创伤弧菌Q050723-C、最小弧菌H010911-Z等3菌株却表现出了低浓度抑菌、高浓度缓慢杀菌的作用。恩诺沙星的抗菌后效应PAE与药物浓度及细菌与药物的接触时间成正相关,恩诺沙星对溶藻弧菌X040625-R的PAE最长,对哈维氏弧菌M071202-H的PAE最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细菌的耐药性给动物抗感染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检测分析了氯丙酰基克林沙星对7株菌株的抗菌活性及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期发现氯丙酰基克林沙星是否具有抗菌活性。【方法】本研究通过打孔法和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以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这7株受试菌在药物亚抑菌浓度下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生长速率来测定氯丙酰基克林沙星的抑菌能力。【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氟喹诺酮类衍生物氯丙酰基克林沙星药物对4株受试革兰氏阴性菌的MIC≤10 mg/L、MBC≤48 mg/L,对3株受试革兰氏阳性菌也呈现敏感状态(MIC≤10 mg/L,MBC≤10 mg/L)。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发现,这7株受试菌在药物亚抑菌浓度下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生长速率显著下降,说明氯丙酰基克林沙星在亚抑菌浓度即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证明氯丙酰基克林沙星可用作抗菌剂,并为新型生物被膜抗菌剂或细菌感染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燕梅 《蛇志》2005,17(3):203-204
抗菌药物依照药效学特征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大类。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应从药效学方面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给药方案。药效学是衡量药物浓度、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的一门学科。目前,用于指导临床用药的药效学参数包括:(1)药物浓度高于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占给药间期的百分比(T〉MIC%),受此参数制约的抗生素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2)24h曲线下面积(AUC)与MIC的比率(24hAUIC),其相关抗菌药物是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等。(3)峰浓度(Peak)与MIC的比率,其相关抗菌药物有四环素、氨基苷类及喹诺酮类。  相似文献   

8.
菌群在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附近的动力学过程是抗生素药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一种能确定精确的MIC且又能准确分离抗药性菌株的方法,是目前临床对药敏实验新的要求.根据Fick扩散定律制备了线性梯度平板:将15mL含适当浓度恩诺沙星的琼脂培养基在9cm培养皿中倾斜凝固,刚好覆盖整个平板底面,然后水平放置,再在其上层加入同样体积的无药琼脂培养基,凝固12h后,药物浓度达到扩散平衡而呈均匀连续线性梯度.通过实测验证药物浓度在平板表面呈线性梯度分布.将待检E.coli菌群均匀涂布在梯度平板上,培养12h后,随恩诺沙星浓度提高依次形成连续密集小菌落区和离散大菌落区,根据两区域的分界线可以确定菌群自然形成的真实的MIC,与常规药敏实验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大菌落重新涂布高梯度平板,分界线显著上升,并检测出抗药性基因突变,表明该方法很容易筛选出菌群中的抗药性菌株.梯度平板可以方便地呈现整个菌群在MIC附近的动力学过程和遗传生理变化,并预警该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抗药性,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糙苏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糙苏甲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对糙苏的丙酮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相应的MIC和MBC值.结果:两种提取物对所选取的8种菌株均具有抑菌效果,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高于甲醇提取物.巨大芽孢杆菌是对提取物最敏感的细菌.结论:糙苏提取物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综合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4、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法常用于对抗菌药物的抗性试验。 稀释试验:为定量测定抗菌素活性,可把抗菌素稀释入肉汤或琼脂培养基中,然后接种试验菌株。过夜培养后能阻止活菌生长的抗菌素最小浓度,作为该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扩散试验:在均匀混入试验菌株的琼脂培养基上放上抗菌素浸泡过的纸片或药片。在纸片周围生长的细菌受到抑制,抑制距离大小同该菌的敏感性相关,从而形成了抗菌药物的浓度梯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将紫穗槐种子乙醇提取物分别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供试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涂布平板法绘制杀菌曲线,电镜下观察药物对细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紫穗槐种子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对供试菌抑制作用较强,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5、5.0mg/mL;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5.0、10.0mg/mL;杀菌曲线结果表明,药物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镜结果说明,药物的作用可能与破坏菌体细胞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有关。结论紫穗槐种子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天然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天然药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生长的影响,筛选抗菌作用最强的天然药物。方法 选用7种天然药物,采用液体稀释法,结合吸光度测定以确定7种天然药物对P.gingivali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黄芩、三七、白芷、大黄、五倍子、血藤和川芎对P.gingivalis的MIC值分别为1、1、0.5、0.0156、1、0.5、0.125 mg/ml;MBC值分别为1、1、0.5、0.0625、1、1、0.25mg/ml。结论 7种天然药物对P.gingivalis的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大黄的抑菌作用最强,川芎其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芦荟对根管内感染的5种厌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取感染根管内的常见优势菌: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链球菌(Streptococcus)及中间普雷沃菌(Pseudomonas,P.i)的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不同浓度芦荟制剂对上述菌株的抑菌效果。设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为常规使用的根管治疗的封闭材料—氢氧化钙。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芦荟制剂的抑菌环大小。结果:不同浓度芦荟制剂均能明显抑制5种实验菌株生长,5种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不同,芦荟制剂对上述5种细菌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与氢氧化钙抑菌效果无显著差异;甲基红染色发现,不同MIC浓度的芦荟制剂使大肠杆菌变为淡红色,而使其他4种菌株均呈黄色;不同MIC浓度的芦荟制剂使5种菌株均产生抑菌环。结论:芦荟制剂抑菌效果较明显,可能作为根管内封药物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氟尼辛葡甲胺(FM)对克柔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和唑类药物联用对克柔念珠菌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以患真菌性乳房炎奶牛奶样临床分离克柔念珠菌为试验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FC)初步探讨FM对克柔念珠菌的抑菌活性。水-烃两相法测定细胞表面疏水性(CSH)并通过XTT法测定FM对克柔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早期1~3 h黏附阶段的影响以及培养24 h后成熟生物膜的影响;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作为检测指标,通过棋盘法检测与唑类药物联用对克柔念珠菌体外静态抗菌作用;采用酶标比浊法测定绘制不同药物处理后的时间-抑菌曲线。结果 FM单药对克柔念珠菌的MIC均为0.625 mg/mL;FM可以降低CSH,对不同生长阶段(早期黏附、成熟)的克柔念珠菌生物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发现,FM与伊曲康唑联用抗克柔念珠菌的FICI介于0.5~1.5之间,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与酮康唑联合用药的FICI指数介于0.375~1.25之间,表现为协同/相加作用;与氟康唑联用则表现为无关;时间-抑菌曲线显示,部分唑类药物与FM联用能增强其对克柔念珠菌抑制作用,并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结论 FM是一种有效的抗真菌增效剂,可以促进伊曲康唑和酮康唑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大蒜素对口腔变异链球菌生长及其菌斑生物膜粘附的抑制作用。方法 二倍稀释法梯度稀释测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将MIC以上2个梯度浓度对应的培养物涂布于BHI培养基上进行次代培养获得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酶标仪测A值观察不同浓度大蒜素抑菌效应;抑制产酸试验观察抑制细菌产酸效应;结晶紫法研究亚抑菌浓度提取物对变异链球菌粘附能力及生物膜总量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观察常态牙菌斑生物膜生长过程中及药物处理后牙菌斑生物膜中死菌和活菌的构成,研究其对牙菌斑生物膜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 抑菌试验中,得到大蒜素MIC为12.8 mg/L,MBC为25.8 mg/L。MIC及亚抑菌浓度抑菌试验显示均有一定的抑菌性,抑制率为2.17%~67.12%,并且抑菌性与浓度梯度成正相关。产酸试验显示24 h内大蒜素明显抑制细菌产酸(P<0.01),细菌粘附试验结果显示大蒜素在MIC时生物膜的生成速度最慢,生物膜的总量最低(P<0.01)。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可见大蒜素组随药物浓度增加,菌斑生物膜较薄,绿色的活菌及团块明显减少,抑制生物膜的生长。结论 大蒜素对变异链球菌生长、产酸与粘附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致病细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宏  姜怀春   《广西植物》2007,27(3):466-468,465
用平板抑菌法检测了贯叶连翘总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谱范围,用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法、最低杀菌浓度(MBC)检测法检测了其抗菌作用的强弱。结果表明提取物对供试革兰氏阳性菌菌株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极少数革兰氏阴性菌菌株有较弱的抑菌作用,无杀菌作用。该结果提示提取物抗菌作用可能与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头孢他啶与阿米卡星联合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药敏试验效果,探索多药耐药的临床用药新途径。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法分别测定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两药单独及两种不同浓度药物组合时对临床分离的24株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应用FIC指数来计算及判读两种抗菌药物联用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作用的效果。结果头孢他啶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能显著降低各自的MIC值,分别有75%的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20.8%的菌株表现为相加作用,有4.2%发生无关作用,没有拮抗作用发生。结论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可使用头孢他啶与阿米卡星进行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不同实验方法测定常用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丙酮和乙醇对细菌活性的影响,以指导抗菌类药物体外抑菌实验所用溶剂的选择和添加限量。【方法】采用常规体外抑菌实验方法(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并参照生长曲线法检测有机溶剂DMSO、丙酮和乙醇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菌作用,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溶剂作用后的细菌形态变化。【结果】3种溶剂对E.coli和S.aureus抑菌率达到20%时,在肉汤稀释法下,DMSO、丙酮、乙醇的浓度(体积比)分别为1.00%、0.25%、2.00%和1.00%、1.00%、0.50%;在生长曲线法下,溶剂浓度(体积比)分别为0.50%、1.00%、0.50%和1.00%、0.50%、0.50%;而在纸片扩散法下,32%(体积比)DMSO和32%(体积比)乙醇对E.coli产生明显抑菌圈,但3种溶剂对S.aureus均无抑菌圈出现。3种方法比较后得出:当3种溶剂的抑菌率达到20%时,溶剂浓度(体积比)均低于0.5%,对细菌整体生长活性影响较小。SEM结果表明控制溶剂使用限量可有效减少其对E.coli生长过程的影响。【结论】相对于DMSO和丙酮,乙醇对微生物生长繁殖能力的影响更加明显;采用相同浓度有机溶剂时,液态条件下(肉汤稀释法和生长曲线法)微生物受到有机溶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牛津杯法和96孔板法,通过测定抑菌圈大小、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比较小羽贯众根状茎和叶提取物分别对10种常见细菌的抑制作用,以及不同产地抑菌效果的比较。结果:小羽贯众的根状茎和叶的提取物对10种常见的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提取物最敏感。结论:小羽贯众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效果,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药野菊花和山楂核提取液对宫颈常见病原体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比较野菊花和山楂核提取液抑菌作用的效果。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药敏试验测定抑菌浓度(MIC)。结果 野菊花、山楂核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三种菌的总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1,P=0.0000<0.05),四种浓度药物的实验,两两比较后得出山楂核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更好,抑菌率明显高于野菊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60,P=0.0030<0.05)。结论 野菊花、山楂核提取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效果,山楂核提取液的抑菌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