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两个RFLP标记的原位单杂交与共杂交定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杭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9,26(1):69-75
RFLP标记bn18.23和 umc111位于玉米遗传日第 4连锁群近端,彼此密切连锁但次序尚未确定。用生物素标记对它们进行了原位单杂交和共杂交的比较定位。在植物中,这类原位共杂交的研究为首次报道。在单一探针的原位杂交中 umc111被定位在第 1、 4和9染色体长上,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7.36±2.65、63.67±1.07、47.87±2.90。bn18.23被定位在第4和8染色体长臂上,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是87.42±2.45和27.60±1.75,清楚地表明了这两个标记在第4染色体上的次序。bn18.23和umc111分别与编码过氧化氢酶的cat3基因和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cde2A基因紧密连锁。根据供试RFLP标记检出位点推断了基因cdc2A和cat3的物理位置。原位共杂交在第 4染色体长臂上同时显示出了umc111和bn18.23两个标记的杂交信号,它们的位置分别与单一探针原位杂交的位置基本吻合。这为低拷贝或单一拷贝等小片段DNA物理定位的可靠性以及它们共杂交的可行性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任南  宋运淳  毕学知  丁毅 《遗传学报》1998,25(3):271-277
首次报道了玉米两个低拷贝基因cdc2和prh1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结果。供试探针为这两个基因的cDNA克隆cdc2ZmA和ZmPP1,其长度分别为1.3kb和1.7kb。结果表明,cdc2ZmA的信号分布在第4、8和9染色体长臂,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57.87±2.68、28.42±1.45和88.16±3.28,检出率为10.07%.3.13%和8.33%。prh1ZmPP1的信号分布在第4、6和8染色体长臂,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53.62±1.17.60.77±2.90和17.10±1.61,检出率为12.07%.5.17%和6.47%。对非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以及基因cdc2和prh1的物理位置与功能间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原癌基因c-myc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一个高度保守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决定着多种动物细胞的凋亡。我们首次以人c-myc的基因组DNA为探针,用生物素标记的原位杂交和酶联级联放大检测系统在玉米中检出了c-myc基因的同源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染色体物理定位。在第5染色体长臂近末端、第4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及第1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处检测到杂交信号,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96.21±4.46、24.11±0.47和10.02±1.04,本结果为寻找和研究植物细胞凋亡基因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4.
以生物素标记的水稻单拷贝光敏素基因和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基因的基因组克隆为探针,其大小分别为6.6和1.1kb,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将它们分别定位到水稻染色体上。phyA和rbcS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9.79%5 21.56%,phyA在第3染色体上有3个座位:长臂近着丝粒,短臂末端,长臂中部。rbcS分别定位于第7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第5染色体长臂末端,第6染色体长臂距着丝粒近2  相似文献   

5.
以生物素标记的水稻单拷贝光敏素基因(phyA) 和1 ,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加氧酶小亚基基因(rbcS) 的基因组克隆为探针,其大小分别为6 .6 和1 .1 kb ,通过原位杂交技术将它们分别定位到水稻染色体上。phyA 和rbcS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29 .79 % 和21 .56 % 。phyA在第3 染色体上有3 个座位:长臂近着丝粒、短臂末端、长臂中部。rbcS分别定位于第7 染色体长臂近着丝粒(8 .62 % ) 、第5 染色体长臂末端、第6 染色体长臂距着丝粒近2/3 处。此外,对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定位的意义,水稻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位置意义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 第二部分同源群的36 个探针,对携带抗白粉病( Erysiphe graminisf.sp tritici) 基因Pm6 的普通小麦提莫菲维小麦( T.timopheevi Zhuk .) 渐渗系进行检测,通过这些渐渗系与受体亲本“Prins”之间杂交谱带多态性的比较,发现所测出多态性标记位点均位于这5 个渐渗系的2B 染色体上,但其渗入片段的位置与大小有明显区别。IGV1_456 和IGV1_458 被鉴定为2B 染色体从短臂标记Xcdo405 到长臂标记Xbcd135 之间的区域已被提莫菲维2G 染色体区段所代替;而IGV1_463 则在2B 染色体长臂Xbcd307 到Xcdo678 标记之间的区域被提莫菲维渗入成分所代替;IGV1_464 、IGV1_465 2BL染色体上的渗入片段更小,即IGV1_464 在2BL染色体上标记Xpsr934 与Xbcd135 之间的区域有提莫菲维2G 染色质成分渗入,IGV1_465 仅在Xbcd135 附近有更小的外源成分渗入。根据5个渐渗系渗入成分重叠区段比较可把Pm6 定位于2BL染色体上Xbcd135 2BL标记的邻近区域内  相似文献   

7.
玉米mir1基因在玉米和薏苡中的比较物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基因mir1编码一种抗秋季黏虫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利用RFLP作图mir1基因被定位在玉米第 6号染色体短臂上 ,但它在第 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物理位置还不知道。实验以mir1和 4 5SrDNA为探针 ,通过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确定了mir1基因在玉米细胞分裂中期和粗线期第 6号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在薏苡基因组中存在mir1基因的同源序列 ,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mir1基因的同源序列定位于薏苡第 7号染色体长臂的近末端 ,其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为 73 33± 0 15。  相似文献   

8.
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染色体亚闰区域在物种翰经过程中是高度活跃的。为了认识水稻染色体亚端粒区域的组织结构,用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料区的RFLP标记G342和R1167作探针筛选BAC文库,以得到的阳笥BAC克隆为起点进行染色体眇地,构建了覆盖这2个分子标记区约500kb的BAC跨叠克隆群,将这一区域的跗图和物理图进行了整合。对14个BAC克隆插入末端进行了亚克隆,鉴定的7个亚克隆 端为单考贝或抵考贝序列,其中5个  相似文献   

9.
普通小麦4A染色体重排的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民 Gust.  JP 《遗传学报》1997,24(2):141-148
以普通小麦第四部分同源染色体组的13个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进行了物理定位和4A染色体重排的物理特征研究。RFLP分析确定的标记所在的染色体臂和原位杂交结果相一致。位于4AL上的9个RFLP探针有6个的杂交点集中分布在距着丝点约60%~70%的区域内。本结果支持了4A染色体来自于双重易位的假说,第一次易位产生的4AL/5AL染色体又和7BS发生易位,现在的4A染色体结构为4AL/5AL/7BS,保留在4A的5AL、7BS染色体片段约分别为05μm、22μm。所用RFLP标记杂交点聚集的区段分布于染色体臂的近端部,可能和易位断点及染色体的交换重组有关。4AL上C-带距着丝点的相对距离和各标记杂交点集中区段距着丝点的相对距离接近。  相似文献   

10.
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6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筛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陶文静  刘大钧 《遗传学报》1999,26(6):649-650
以Prins*PI170914/7*PinsF2分离群体对在Prins与其Pm6近等基因系PI170914/7*Prins之间呈现多态性的RFLP标记进行遗传和图,发现8个多态性标中有3个与转称到普通小麦2B染色体长臂上的来源于。  相似文献   

11.
杨征  蔡陈崚  覃瑞 《遗传学报》2000,27(4):338-343
原癌基因ras是动物中抑制细胞凋亡的重要基因之一。以人的ras基因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技术,确证玉米和水稻中均含有ras基因的同源序列;同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首次对ras基因在玉米中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定位。结果表明:ras探针在第2号和第7号染色体上均检出了杂交信号,信号检出率分别为10.85%和14.15%,杂交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 54.92± 1.90和 94.62± 2.77。上述研究结果为植物细胞凋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玉米cyclinⅢ基因的染色体原位杂交物理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道了玉米低拷贝基因 cyclinⅢ(B-类)生物素标记的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结果。供试探针为该基因的cDNA克隆,其长度仅为1.6kb。结果表明, 探针的信号分布在第6染色体短臂和第9染色体长臂,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分别为70.05±3.31和86.86±1.64,检出率分别为8.29%和6.83%。文中对基因的物理位置与功能间的关系等作了讨论。 Abstract:A biotin-labelled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physically map a low copy gene cyclinIII in maize.The cDNA clone was 1.7kb in size.The probe was hybridized onto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6 and the long arm of chromosome 9.The percent distances from centromere to detection site were 70.05±3.31 and 86.86±1.64 respetively.The detection rates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8.29 and 6.83 respective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gene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3.
一个新的水稻迟熟性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籼迟熟水稻品系8987含未知的长生育期基因,在杂交水稻育种中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应用该品系与4个不同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杂交,对其F1和F2群体进行生育期调查和遗传分析,确认8987的长生育期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以(8987X地谷)F2群体为基础,应用RFLP和微卫星标记结合群分法,发现第7染色体的RFLP标记C213与该基因连锁;进一步应用F2分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第7染色体上,暂定名为lf-3。此基因的发现和定位将有助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杂交水稻的改良。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DNA和AFLP标记在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上的分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以一个栽培稻(OryzasativaL.sp.indica)和野生稻(O.rufipogonGrif)杂交的F2作图群体以及由该群体构建的RFLP标记连锁图,分析了微卫星DNA和AFLP标记的多态性、遗传行为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共定位了28个微卫星DNA标记和172个AFLP标记。28个微卫星DNA标记中有6个为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数据库中序列而设计,其余22个来自美国Cornel大学已发表的结果。172个AFLP标记出自25对引物扩增得到的228个多态性带的片段。这些标记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将此200个PCR标记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的RFLP连锁图整合,得到一张含612个分子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  相似文献   

15.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系由正常品种“农垦58”自然突变产生。为弄清该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曾用覆盖整个水稻基因组的300余个RFLP探针对农垦58S和“农垦58”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7个具多态性的探针,其中2个探针RG30和ZR626正好落在第7染色体上以前定位的光敏核不育基因pms1所在的区段。以这两个标记对农垦58S/“农垦58”组合F2随机群体140单株进行了RFLP分析,按RFLP  相似文献   

16.
水稻Xa21基因在水稻和玉米中的比较物理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基因组分析证明,禾本科不同种基因组间存在广泛的同线性和共线性。对水稻(OryzasativaL.)这一模式植物与其它禾本科植物基因的原位杂交比较定位可以揭示禾本科植物基因组结构的共同特点和进化规律。利用含Xa21基因的pB822作探针筛选水稻的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建立了一个包含3个BAC克隆的重叠群。用生物素标记其中一个BAC克隆,对水稻“广陆矮4号”和玉米自交系黄早四进行了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同时,用pB822也作了原位杂交检测。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中间检出了杂交信号,信号与着丝粒的百分距离约为24。在玉米的第1、3和第8染色体长臂观察到杂交信号,表明玉米基因组中具有三个Xa21的同源序列座位。BACFISH的信号检出率达在40%以上,大大高于质粒探针pB822的检出率(15%),而且可在同源染色体和姊妹染色单体上同时检出杂交信号的比例较高,证明了利用BAC克隆荧光原位杂交进行比较物理定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BACFISH中必须用相应基因组的CotⅠDNA封阻,以排除重复序列的干扰。  相似文献   

17.
仔文惠  刘瑞清 《遗传学报》1999,26(5):474-479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中的染色体涂染法,以生物素标记的除Y染色体外的人全部整务染色DNA特异性探针与黑叶猴的中期分裂相杂交,建立了人与黑叶猴之间的染色体同源性。除人的1,2,6,16和19号染色体特异探针分别与黑叶猴的2条非同源的染色体杂交外,其余人染色体特异探针与黑叶猴的1条染色体杂交,其中有两对人染色体特异探针分别杂交同一条黑叶猴染色体。  相似文献   

18.
大赖草及近缘物种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hinopyrumbesarabicum(Savul.&Rays)A.Lve的基因组DNA作探针,分别与大赖草Leymusracemosus(Lam.)Tzvel.和脆轴偃麦草Th.junceum(Savul.&Rays)A.Lve的体细胞杂交,大赖草的14对染色体均出现杂交信号,脆轴偃麦草只有7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在用重复DNA序列PHv62作探针的原位杂交中,Th.besarabicum有4对染色体有杂交信号,大赖草有13对染色体显示杂交信号,新麦草Psathyrostachysjuncea(Fisch.)Nevski和脆轴偃麦草无杂交信号。用PHv62作探针的Southern杂交结果与原位杂交相似。在被检测的12个普通小麦大赖草异源染色体系中,除二体附加系中5Lr#1和双二体附加系1Lr#1+5Lr#1没有杂交信号外,其余的异染色体系与PHv62都有特异杂交信号。据此推测Th.besarabicum有可能参予了赖草属物种的形成过程。但是,大赖草的染色体组在进化过程中显然已发生过变异。  相似文献   

19.
薏苡45S和5S rDNA的染色体定位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原位杂交的方法确定了45S和5S正NA序列在薏苡前中期染色体上的位置.尽管具有20条染色体的薏苡是四倍体植物,但它的基因组中只有一个45S和5S rDNA位点.根据薏苡前中期染色体的核型,确定45S rDNA序列位于薏苡第2号染色体短臂上的次级缢痕区和随体上,5S rDNA序列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靠近着丝粒处,5S rDNA位点到着丝粒的百分距离是29.13±1.76.  相似文献   

20.
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等电聚焦(IEF)技术确定普通小麦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僵麦草7个异附加系所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的部分同源性,共有8个生化标记,13个RFLP标记在亲本间揭示了多态性。结果表明:长穗堰麦草的IE、2E、3E、4E、 5E、6E、7E 7条染色体分别与小麦染色体的 1、2、3、4、5、6、7 7个部分同源群具有部分同源关系,堰麦草的IE与7E、5E与7E染色体间可能发生过重排。同时,研究还分别将Est-E5、Est-E8位点定位于3EL,Per-E1定位于7E, Per-E4定位于5E,β-Amy-E1定位于4EL染色体,并进一步将α-Amy-E1位点定位于6E染色体长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