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型花柱植物的适应意义在于提高亲和花粉的传递, 从而促进异交, 但是有不少研究发现柱头上落置了大量不亲和花粉。目前, 很少有人研究柱头是否有利于亲和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以及通过去雄处理排除花内和植株内不亲和花粉干扰从而验证二型花柱植物是否可以促进异交。本研究以亚麻科青篱柴属(Tirpitzia)的二型花柱植物青篱柴(T. sinensis)为研究对象, 分居群调查了青篱柴长、短柱型的植株数量, 测量不同柱型的花粉与柱头大小以及观察其表面纹饰, 测定不同开花时间长、短柱型的柱头活性与花粉活力, 统计自然状态下柱头上落置的不同表型花粉比例, 进一步统计花内、株内去雄和自然对照下柱头上落置的不同表型花粉比例, 计算型间、型内和混合授粉花粉管长度和花粉萌发率, 人工授粉检测其是否型内异交不亲和与自交不亲和。结果表明, 自然居群中长、短柱型青篱柴植株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短柱型青篱柴花粉体积显著大于长柱型, 且二者花粉表面纹饰不同, 但不同柱型的柱头表面积与表面纹饰无差异; 青篱柴开花第一天的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开花第二天, 而柱头活性在开花前两天无显著性差异; 自然状态下柱头上落置的不亲和花粉比例显著高于亲和花粉; 在长柱型青篱柴中, 花内和株内去雄显著提高了柱头上亲和花粉的落置比例; 柱头上授型内花粉, 其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的长度都显著低于授型间花粉; 授粉结果表明青篱柴为型内异交不亲和与自交不亲和。二型花柱植物通过促进亲和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而有利于型间授粉, 从而显著提高其传粉精确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亲和指数和荧光显微测定法对青花菜高代自交材料进行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快速鉴定。利用蕾期和花期授粉进行亲和指数测定。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自交亲和材料与不亲和材料蕾期授粉花粉能够正常萌发,花粉管穿越柱头乳突细胞到达子房完成授粉受精过程;自交不亲和材料花期授粉后花粉与柱头乳突细胞表面发生强烈胼胝质反应,花粉在柱头上不能萌发,即使有少量萌发,其花粉管生长也不正常,最终不能伸入柱头。荧光显微观察法结果准确、方便,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小,且与亲和指数法鉴定结果相一致,可有效应用于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特性的快速鉴定,从而加速新品种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3.
授粉对水稻柱头蛋白质合成及钙离子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非平衡等电聚焦和双向电泳技术,在不同水稻品种开花前后发育早期的雌蕊柱头中,发现两类5种电泳特性相似的主要多肽;在自交或杂交亲和授粉后并无明显变化;而在杂交不亲和授粉后,柱头中出现分子量为17.5kD,等电点为8.5的新带,可能与杂交不亲和授粉后的识别反应有关。在成熟柱头表面有大量钙离子富集,在幼嫩柱头表面却未发现;用成熟花粉强迫自交授粉,可诱导钙离子在幼嫩柱头表膜富集,说明钙离子的富集不但与柱头的成熟而且也与花粉的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4.
朱其芳  梁浩 《蛇志》1998,10(3):10-12
目的探讨血清中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变化与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关系,为今后临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用氨基酸分析仪对23例急性脑出血和26例脑梗死病人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进行测定,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人组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人组的抑制性氨基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提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可能作为损伤因素参与脑出血和脑梗死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濒危植物南川升麻传粉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川升麻(CimicifugananchuanensisHsiso)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传粉昆虫主要为蝇类,盛花时的访花频率平均每花每天11次,雄蕊脱落后约06次;单穗升麻(C.simplexWormsk)以虫媒为主,风也可以帮助其花粉在近距离传播。单穗升麻的传粉昆虫有蝇类和蜂类,盛花时的访花频率蝇类为1.4次,蜂类为1.2次。南川升麻和单穗升麻都是靠大的花序和气味来吸引传粉昆虫,报酬是退化雄蕊基部分泌的蜜液。自然条件下南川升麻每个柱头上平均有4枚花粉,结籽率平均为64%,而单穗升麻每个柱头上平均有17枚花粉,结籽率平均为459%。南川升麻有性生殖中传粉的限制是其致濒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花粉S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雌蕊自交不亲和因子和花粉自交不亲和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已经分离和鉴定了雌蕊自交不亲和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最近从金鱼草、Prumusdulcis、梅等植物中分离的F-box基因,它具有花粉S基因特点,即在花药、成熟的花粉和花粉管中特异表达;在基因位置上,与S-RNase基因紧密连锁;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F-box基因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存在高度多态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杂交授粉试验证明所分离的F-box基因是花粉自交不亲和基因,但目前尚未分离出该类基因相应的表达蛋白。主要综述了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花粉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发现、基因的结构、雌蕊自交不亲和因子和花粉自交不亲和因子相互作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测定了两熟茭白(Zizania latifolia )品种“广益”茭秋茭膨大期间肉质茎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从“孕茭”始期开始,每4天取20株膨大肉质茎混匀。共测定6次。游离氨基酸用4%磺基水杨酸提取,然后用Waters-244型高压液相色谱仪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茭白膨大过程中,所测得的18种游离氨基酸以天门冬氨酸、丝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组氨酸含量较高,而蛋氨酸和甘氨酸的含量相对较低,其它氨基酸含量中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包括天门冬酰胺和谷酰胺)一直呈增加趋势。而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和精氢酸在前期提高.后期下降:蛋  相似文献   

8.
用药和的诱发大鼠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检测了晶体中18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并与大鼠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中FFA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仔一代和仔二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各FAA含量接近,先天性白内障晶体内,酪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酸、甘氨酸等9种FAA明显低于硒性白内障(P<0.05);而酪氨酸高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半胱氨酸等5种FAA含量均低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  相似文献   

9.
花粉——雌蕊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义流  张绍铃 《西北植物学报》2003,23(10):1800-1809
显花植物授粉过程包含了花粉与雌蕊一系列复杂的细胞间相互作用。花粉在柱头上必须发生粘附与水合作用后才能萌发,花粉胞被蛋白可能在粘附机制中起主要作用,而水孔蛋白调节了花粉的水合过程;花粉管在花柱引导组织中定向生长,受引导组织胞间质、向化性物质及细胞粘附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也与花粉受体及子房有关。在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主要是由自交不亲和基因蛋白产物降解花粉RNA或以Ca^2 介导的信号级联反应实现的;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则依赖于干性柱头以及雌蕊的S受体激酶及S位点糖蛋白与花粉S基因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型花柱植物通常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在不同植物中所表现的可育性不同。欧报春(Primula vulgaris)是典型的二型花柱植物,为了探究欧报春的繁育特性,通过温室栽培,对欧报春的长花柱和短花柱的花部特征、花粉和花柱形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杂交指数、杂交亲和性、花粉管观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长花柱和短花柱的花冠直径、花冠筒长度、柱头高度、花药高度和花筒中部直径均表现出两型性;(2)花粉和柱头观察发现花粉极轴长、花粉赤道轴长、花柱直径、柱头乳突细胞和花粉数量均有差异;(3)长花柱的花粉/胚珠比为384.20,短花柱为369.70,属于兼性异交类型;长花柱和短花柱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活力;(4)长花柱杂交指数值为5,短花柱为4,表明繁育系统类型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6种授粉组合均能结实,异型花间授粉的结实数明显高于同型自花授粉和异株同型授粉;短花柱为母本的异型花间授粉组合亲和性优于其他组合;欧报春存在自交不亲和性,长花柱的自交不亲和性低于短花柱。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株观察,运用花粉-胚珠比、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杂交指数和套袋实验等方法,对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开花状态及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群花期一般为6—10月,单花花期一般为2—3d;单花花期依其形态和散粉时间可分为散粉前期、散粉初期、散粉盛期、花闭合期、凋谢期5个时期;在花闭合时期,晴天有66.80%的花的柱头在闭合花冠内,阴天时有81.65%的花的柱头在闭合花冠内,雨天柱头在闭合花冠内的花可达99.22%;按照杂交指数,其繁育系统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P/O值约为269,判断繁育系统类型属于兼性自交;开花6h左右,柱头的可授性最强,此时花粉活力、置落在柱头上的花粉数及其在柱头上的萌发率都达到最高。套袋实验显示,紫茉莉自然条件下没有无融合现象,繁育系统为自交、异交亲和,以自交为主,但有时也需要传粉者;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压力下,紫荣莉选择将更多的柱头留在闭合花冠内,是其对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进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蔬菜腌制过程中的氨基酸组成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腌制过程中,芥菜的精氨酸和组氨酸等碱性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逐渐减少,酸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增加。在各种氨基酸中,苏氨酸含量最高,占44.74%,其次是谷氨酸和丙氨酸。在腌制后,芥菜的氨基酸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苏氨酸下降幅度最大,而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摩尔组分显著提高。理想氨基酸模式谱的相关系数腌制前为0.06017,腌制216小时后增到0.49978,表明腌制加工可显著提高蔬菜蛋白质的营养效价。  相似文献   

13.
用药物诱发大鼠先天性白内障动物模型,检测了晶体中18种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并与大鼠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中FFA含量进行了比较,发现:仔一代和仔二代先天性白内障晶体中各FAA含量接近;先天性白内障晶体内,酪氨酸和羟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谷氨酸,甘氨酸等9种FAA明显低于硒性白内障(P<0.05);而酪氨酸高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半胱氨酸等5种FAA含量均低于半乳糖性白内障组。同时还发现:硒性和半乳糖性白内障晶体内一些FAA变化与以往报道不同,这些现象提示先天性与后天性白内障病变过程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在花粉—雌蕊相互作用的控制机理及发育调控中取得的一些进展。花粉与雌蕊的识别由一系列不亲和基因所控制的专一性糖蛋白所介导。在花成熟后期这些基因开始表达,合成大量的S蛋白质,从而植物获得自交不亲和的特性。雌蕊S蛋白质位于柱头或花柱中,它们能抑制自交不亲和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15.
类钙调蛋白(Calmodulin like protein,CML)是植物细胞中一类非常重要的钙感受蛋白,且CML蛋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起到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91 125’自花授粉后柱头为材料,克隆获得大白菜BrCML49基因cDNA全长序列1 046 bp,包括960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19个氨基酸,包含2个EF hand保守结构域。序列分析发现,BrCML49蛋白为稳定的亲水蛋白,没有跨膜区。实时荧光定量(qRT PCR)表达分析显示,BrCML49基因的表达量在‘91 125’的花药中最高,其次是全花和花瓣,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BrCML49基因在大白菜自交亲和系‘14S23’的全花和柱头中表达量较高,在其他组织中表达量较低。亚细胞定位分析发现BrCML49主要定位于烟草叶片的细胞膜和细胞核中。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大白菜BrCML49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并为阐明大白菜BrCML49基因参与自交不亲和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信号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羽衣甘蓝柱头cDNA文库。方法:以羽衣甘蓝S13-bS13-b自交不亲和系为材料,提取柱头的总RNA,用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mRNA,利用CytoTrapXR建库试剂盒构建羽衣甘蓝柱头cDNA文库。结果:羽衣甘蓝柱头cDNA原始文库的库容量为2.5×105;扩增后文库的库容量约为4×108,重组率为96%,插入片段大小为0.4~3kb,平均长度在0.8kb左右。结论:构建了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羽衣甘蓝自交不亲和系柱头的cDNA文库,为探讨芸苔属植物自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短柄五加开花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短柄五加(Eleutherococcusbrachypus)的花期物候、开花式样、访花昆虫种类、访花行为及访花频率进行了观察,对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以及传粉效果和繁育系统做了检测。初步结果表明,短柄五加以根茎进行无性繁殖,1个居群为1个无性系。虽自交亲和,但昆虫的访花活动可显著提高座果率。昆虫传粉主要在无性系内异花间进行,属于广义的自花传粉。传粉者为多种不同的昆虫,包括马蜂和胡蜂在内的蜂类、蝇类和甲虫。其花期物候、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期和蜜汁分泌期等特征使其能够适应环境,从而获得较高的座果率。平均座果率为65%,饱满种子率为45.5%。自然条件下未发现实生苗,广义的自花传粉导致的种子质量低下可能是其原因,也是限制短柄五加分布范围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日)FEEDING著朱海康,余毅译1日本的现状1.1饲料中添加氨基酸的种类现在,在日本作为饲料添加剂得到认可的氨基酸,在十种必须氨基酸中有:蛋氨酸、赖氨酸、色氨酸和苏氨酸四个品种,十种非必须的氨基酸中有:谷氨酸钠、甘氨酸和丙氨酸...  相似文献   

19.
白菜自交不亲和性的荧光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亲和指数法及荧光显微观察对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菜自交不亲和的反应部位在柱头,自花授粉后柱头表面产生明显的胼胝质反应。两种观测法的结果相吻合,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准确、方便,可应用于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20.
梨远缘花粉原位萌发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荧光标记方法对梨远缘花粉在‘丰水’和‘噢嗄二十世纪’柱头上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梨远缘花粉均能在柱头上萌发,但其萌发率不同,授粉后24 h,在‘丰水’柱头上‘红叶桃’花粉萌发率最高,达62.8%,而‘盖县大李’花粉萌发率仅为12.0%,各种远缘花粉在‘丰水’柱头萌发率均高于‘噢嗄二十世纪’柱头。(2)各种远缘花粉管在梨柱头或花柱内生长情况也有差异,‘红叶桃’等核果类花粉管在梨柱头上均表现为扭曲、盘绕等现象,不能穿过柱头;‘红星’和‘红富士’花粉管虽然有少量穿过柱头,但不能进一步在花柱内生长,表现为扭曲变形、先端膨大等不亲和性现象。因此,梨与远缘果树杂交不亲和在柱头上就已发生,这与梨自交不亲和反应发生在花柱内的现象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