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哺乳类细胞中,细胞克隆培养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在鱼类细胞中,尚未见到有关克隆化培养的报道。建立适合鱼类细胞的克隆培养技术,对于鱼类的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病毒学、体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工程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实甩价值。我们成功地进行了鱼类细胞克隆的培养。现将主要试验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2.
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是1907年哈里逊在淋巴块中对蛙的神经板培养成功开始的,其后近一个世纪以来,陆续成功地培养了哺乳动物、昆虫等各种动物细胞,并广泛用于生物科学的各个分支。鱼类的细胞培养的系统研究和建系实践大约起始于60年代,被公认的真骨鱼类的第一个永久性的细胞系——虹鳟性腺细胞系(RTG-2)是由Wolf建立的。随后各种鱼类细胞系相继建立,涉及的组织来源有吻端、肾脏、卵巢、尾鳍、性腺、肝脏、胚胎、囊胚、原肠胚、鳍条等,同时也进行了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保存条件以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渔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者可利用来自不同种的培养细胞进行细胞杂交(融合)、核移植、DNA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及一些物理图谱的建立等。细胞系在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研究及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鲤鱼的尾鳍和吻端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建成鲤鱼体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在此试验中我们侧重寻找适合做克隆供体的细胞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 以优化供体细胞的质量(另文报道)。此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
红豆杉单细胞克隆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红豆杉单细胞克隆的建立过程,在红豆极细胞克隆中使用悬浮培养10-15天的细胞培养物分离单细胞进行看护培养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韩嵘  苏平  尚克刚 《遗传学报》2001,28(9):816-821,T001
虽然ES细胞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对ES细胞多能性本质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体外培养的ES细胞群体的不均一性加大了这方面研究的难度,报道了对ES细胞中特异表达的基因,将报告基因βgeo插入oct-基因转录元件中构建了标记载体pG18NG,转染ES细胞MESPU22和MESPU13后获得了稳定整合的细胞克隆,经体外培养、诱导分化、嵌入体制作等实验,证明利用该载体对ES细胞中的未分化细胞成功进行了标记,该标记在体内、体外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鱼类中IRF-1基因的克隆测序目前仅局限于辐鳍鱼类1,2,而在软骨鱼类中未见报道。IRF-1是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3。除作为干扰素的转录调节因子外4,还具有其他功能5-10。作为天然免疫重要的调节因子其基因在哺乳类中得到了广泛的克隆和分析。IRF-1与其他家族成员一样,在氨基末端前115个氨基酸都具较高同源性,具有色氨酸重复特征且包围在DNA绑定域周围。    相似文献   

6.
抗新霉素基因对草鱼肾细胞的磷酸钙共沉淀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3年 Graham 和 Van der Eb 首次成功地应用 DNA-磷酸钙共沉淀法转化哺乳动物培养细胞以来,又提出了电脉冲法;显微注射法;磷脂载体法及细菌原生质体融合法等多种培养细胞基因转移方法。然而,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哺乳动物细胞,鱼类培养细胞方面的报道却很少。建立鱼类培养细胞基因转移的方  相似文献   

7.
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7,自引:9,他引:18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GCHV)能诱导鲫囊胚培养细胞(CAB)产生高滴度的干扰素,从而诱导宿主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并处于抗病毒状态。提取灭活病毒诱导未经病毒诱导的CAB细胞mRNA,利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以鲫管家基因α-tubulin和β-actin作为差减指标,检测差减cDNA文库的差减效率分别高达2^15和2^7倍,表明经过病毒诱导后的细胞中,某些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效率也接近2^15倍。鱼类抗病毒基因差减cDNA文库的建立对快速分离、克隆鱼类抗病毒相关基因和认识鱼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草鱼椎骨间质细胞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鱼类细胞培养不仅在病毒学及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起重要作用,也是生物进化、发育及遗传研究的极好材料1,2.有报道指出高等脊椎动物的骨髓间质细胞具有分化成多种细胞的功能3.常用于细胞培养的鱼类组织有心、鳍、卵巢、肾及肿瘤等4,5,鱼类没有骨髓6,因此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骨间质细胞的培养,对探讨鱼类免疫细胞分化途径、鱼类造血组织的发育及分化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鱼类细胞核移植的历史回顾与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60年代以来主要是中国在鱼类克隆研究中所获得的实验进展和成果,包括迄今只能在鱼类中得到的,具有发育“全能性”的核质杂种克隆鱼,和早在80年代初中国就已报道过用体细胞核移植所获得的“克隆鱼”,其记录要比“多莉羊”的报道早15年之久。本文还对过去36年中所获得的有关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试图联系其它“克隆动物“对其发展前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是一类多基因家族诱导性细胞因子,可在脊椎动物细胞中诱导建立抗病毒状态,并在抗病毒防御中起重要作用。干扰素系统包括应答外界刺激(如病毒感染)而合成干扰素的细胞,和应答干扰素建立抗病毒状态的细胞。干扰素系统基因主要包括Ⅰ型干扰素、Ⅱ型干扰素、干扰素刺激基因以及组成干扰素信号传导系统的基因。鱼类干扰素类作用发现较早,而对其基因的克隆和鉴定较晚。随着哺乳类和鸟类中干扰素及其相关基因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近年来鱼类干扰素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以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