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省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蝗虫二新种(直翅目:蝗总科)郑哲民,李善堂,丁树中(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甘肃省草原总站兰州750046)1990与1991年,甘肃省草原总站对甘肃省草原地区进行蝗虫灾害调查,采到许多标本,经鉴定有2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  相似文献   

2.
甘肃蝗虫的新属新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1年,我们曾在甘肃省进行调查,并鉴定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和部分地、县农技站收藏的蝗虫标本,共发现2新属和5新种,另外还发现了2种蝗虫的雌性,现报道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蝗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四川峨嵋山蝗虫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山位于四川省境内,系天下名山之一,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种丰富。就蝗虫而言,张广朔先生(Chang,K.S.F.)曾于1937年和1939年对四川省的蝗虫作过较详细的报导,其中有3新种产于峨嵋山。 1973年9月,作者在完成西藏野外考察任务的归途中,经由四川,乘机登上该山采集了一些蝗虫标本。另外,西北农学院周尧教授提供了部分蝗虫标本,经鉴定有2新种,兹记述于下。其中小秃蝗属Micropodisma Dov.-Zap.在国内系初次记载,因此,将属征作简要介绍。文中记述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甘肃鸟类新纪录杨友桃张涛(兰州大学生物系兰州730000)(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科研室)关键词鸟类新纪录甘肃甘肃省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曾有外国人深入甘肃腹地采集鸟类,发表文章,积累了一些资料。解放后我国学者郑作新、常...  相似文献   

5.
脊翅蝗属 Eclipophleps Tarb.自1927年被记述以后,现已知11种2亚种。它们分布在我国甘肃兰州(1种)以及蒙古西半部(8种2亚种)和苏联的哈萨克斯坦(2种)。 笔者在整理以在所采新疆蝗虫标本时,又发现了此属的1个新种。后在1978年又到此新种的模式产地(东天山林带以上的高山、亚高山草甸)进行采集和观察,发现此新种在此区域内还是优势种。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蝗虫的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陕西省的蝗虫调查,曾已有过一些报导,共记载20属25种。 作者等自1957年开始,几年来曾在陕南、关中及陕北地区进行蝗虫的调查(见图1)。采得的标本经分类鉴定共计53种,分隶于5亚科29属。其中有14属38种为陕西省新纪录,并有一种为国内新纪录。参考以往文献,共有5亚科34属63种(其中有10种我们未采到标本)。但陕西省地区辽阔,环境复杂,同时我们调查的地区也不够全面,蝗虫的种类当不止此数,现仅作一初步报导,以供今后昆虫区系调查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甘肃靖远早侏罗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靖远煤田位于甘肃省中部,笔者曾根据岩性、岩相及少量植物化石划出下侏罗统(徐福祥等,1976),并与兰州阿干镇煤田的大西沟组相对比。后来,笔者又重测了煤田南部的刀楞山剖面,采得大量植物化石,经研究计有18属32种,本文描述其中部分属种。野外工作中曾得到133煤田勘探队的支持,化石研究中又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同志的指导和中生代组诸同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蝗虫新种 (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蝗虫新种(直翅目:蝗总科)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马守伦(甘肃省酒泉地区草原站酒泉735000)1990年8月,在甘肃省酒泉地区马鬃山进行蝗虫灾害调查时,采到许多标本,经过鉴定,发现其中有斑翅蝗科OediPod...  相似文献   

9.
潜跳甲属二新种(鞘翅目:叶甲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潜跳甲属Podagricomela Heikertinger是芸香科植物害虫,成虫食叶,幼虫潜食叶片、叶柄、花、及花柄等,我国已知7种(陈世骧、谢蕴贞,1966)。其中桔潜跳甲P.nigricollis Chen和枸桔潜跳甲P.weisei Heikertinger在我国江南柑桔产区,花椒潜跳甲P.shirahatai(Chujo)在山西及河南花椒栽培区,均造成严重危害。本文记述2新种,均为害花椒;产于陕西西部、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在甘肃陇南地区这两种混合发生,为害很严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董磊  孙悦华 《动物学杂志》2007,42(6):151-151
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为中国特有鸟类,隶属于雀形目画眉亚科鸦雀属。目前已知灰冠鸦雀仅分布于甘肃南部卓尼县到四川西北部松潘地区岷山山脉海拔2440~3050m的高山针叶林及河谷竹灌丛中,其分布模式与该区域另一种中国特有鸟类黑额山噪鹛(Garrulaxsukatschewi)类似,两者为典型的狭域分布物种。灰冠鸦雀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VU)物种。灰冠鸦雀是别列佐夫斯基和毕安科1891年依据俄罗斯中亚考察队1886年在甘肃省南部采集的标本订名的,到目前已知仅有4个分布点,即甘肃岷县、卓尼、舟曲以及…  相似文献   

11.
绒根小蠹属Hylurgops Leconte(1876年),属于齿小蠹科Ipidae,海林小蠹亚科Hylesininae,根小蠹族Hylastini。目前世界已知种类(截1960年),约40种,其中产于旧北区和东洋区者超过50%,我国产绒根小蠹属,过去由Eggers(1933年)、Murayama(1940年)、萨卡洛夫斯基(1959年),曾作了零星记述,已知有9种;近年来作者等就我国各地所  相似文献   

12.
王洪建 《四川动物》2005,24(4):526-528
本文根据甘肃南部所辖地区采集的腹足目巴蜗牛科标本和国内外报道,对其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列出巴蜗牛科动物76种,分隶11属1科,其中30种为甘肃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封面图片由兰州大学巩杰教授于2018年7月拍摄于子午岭区南部(甘肃合水县)。7月正值林木生长旺盛,俯瞰子午岭往往呈广阔的绿色林海景象,傍晚微风吹拂,林木随风摇曳,轻柔作响,树木枝头鸟儿轻啼,生机盎然。子午岭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地理范围为34°40′—37°25′ N、107°30′—110°20′ E,海拔534~1856 m。该区整体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同时具有大陆性和季风特征,北部属半干旱区,南部属半湿润区。  相似文献   

14.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0,30(3):287-289
描述了自甘肃南部发现的葡萄属一新种,文县蘡薁Vitis wenxianensis W.T.Wang。此新种与特产浙江的三出蘡薁V.bryoniifolia Bunge var.ternata(W.T.Wang)C.L.Li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二者可能是由蘡薁V.bryoniifolia Bunge衍生而出的一对姊妹群。基于上述认识,将三出蘡薁由变种提升至种的等级,但由于存在一个于1871年发表的种名V.ternata Baker,因此,必须为三出蘡薁拟定一新名。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蝗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青海地区蝗虫的调查工作,过去进行较少。1956年青海省农业厅曾组织人力,对青海地区农作物病虫害进行调查,记载过蝗虫15种(不包括未定名种类),但就目前已有的正式纪录仅12种。 1963年6—10月,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进行草原害虫防治工作中,对危害牧草和农作物的蝗虫作了调查和防治。现将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文中所有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无脊椎动物标本室。 一、种类和分布 本次调查,共采到蝗虫27种,分隶于2科、3亚科、15属,其中有5种为新种,18种为青海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苏門羚在我国已記載的有三种:一为华西亚种,最初得之于四川西部莫平地方。时間約为1869年。这种羚已知产于四川、西康(現併入四川)、云南、甘肃南部,今又知陝南亦产这种动物;二为西南亚种(C.s.montinus G.M.Allen),1916年得之于云南雪山丽江流域;三为华东亚种(C.s.argyrochaetes),得之于浙江紹兴,时間約为1917年。  相似文献   

17.
<正> 根据卫生部指示精神,西北五省(区)预防接种工作座谈会于一九八○年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召开,历时五天。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甘肃省(区)卫生防疫站;西安、乌鲁木齐、伊宁、西宁、兰州市、宝鸡、庆阳地区卫生防疫站;西安、乌鲁木齐、兰州铁路局中心防疫站;乌鲁木齐、兰州军区后勤卫生部;宁夏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所;甘肃省卫生局地方病办公室及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等27个单位34位代表。会议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主持,会议期间,甘肃省卫生局领导同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党委领导同志在会上讲了话。 会议主要内容:交流计划免疫工作经验;介绍生物制品质量及供应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分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蝗总科昆虫分类研究取得很大成绩,就其进展情况可分以下三个阶段。11949年以前的起步阶段30年代以前B.-Bienko(1929)等人曾作过零星的报道。1929年蔡邦华“中国蝗虫名录及新种”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中国人对本国煌总科昆虫分类研究的开始,该文记载当时已知蝗虫52属112种,其中3新种。其后,Uvarov(1931,1932,1935)、Wilemse(1932,1933)、张光朔(1934一1940)、Tinkham(1936,1940)、古川晴男(1939)等做了一些Xi作。1935年胡经甫《中国昆虫名录》记载了当时已知蝗虫74属4亚属197种和亚种。21949一1965年的发展阶段19…  相似文献   

19.
广西蝗虫二新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1980年作者等在广西南部地区进行蝗虫生态地理调查过程中采到了蝗虫的一些新种。现将其中斑腿蝗科Catantopidae和蝗科Acrididae各一新种记述如下: 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副模标本保存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20.
1980年至1981年间,曾在甘肃南部康县及徽县地区进行了原尾目昆虫的采集,先后采集到数百个标本,经鉴定分别隶属于古蚖科Eosentomidae夕蚖科Hesperentomidae和蚖科Acerentomidae,均系甘肃省首次记录,除少数标本采自康县外,绝大多数系采自徽县谈家庄穿洞河坝,本文记述的甘肃阿蚖即采自该地,它属于嘉陵江流域的一个高山区域,多数为阔叶与针叶混交林,地表多腐殖质,附近有小溪流,混生竹林,比较阴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