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羊病能否用针灸治疗,由于过去对这方面不够注意,报导较少。实践证明羊病用针灸治疗,具有针感灵敏,见效迅速,疗效持久等优点。 一、羊病常用针灸40穴  相似文献   

2.
郑发鑫  许多  王志坚 《蛇志》2017,(1):23-24
目的观察辣椒碱软膏联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选穴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辣椒碱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辣椒碱软膏联合针灸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用哈慈五行针已有好几年了,哈慈五行针给我的好处是无容置疑的,治好腰腿痛,顽固的胃肠病,感谢郭立文教授发明的神奇办法,为人类解除了痛苦。我在用哈慈五行针为自己治病同时,也为几个患心血管病人进行治疗,实践中也有深刻体会,就是至阳穴对于治疗心绞痛胸闷等病,有独特神奇效果。至阳穴在针灸书上说,此穴清热理气,主治肝炎,胆道、气管炎等病。我爱人患严重心脏病,心绞痛常发作,住多次医院,也未能治好,一次心绞痛发作,心跳只有四十次,不能言语,十分紧急,我用哈慈五行针,急扎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一时不能缓解,…  相似文献   

4.
哈慈五行针继承传统针灸医学,采用N、S极双极针具。利用N、S极之间的强磁场,疏通经络,实现了不刺破皮肤的针灸。它采用负压原理,针灸时捏瘪针囊,放在皮肤上,一松手,就把哈慈五行针固定在人体上,而又不刺破皮肤。一次可以针几只甚至几十只针,具备了传统针灸同时多针刺激经穴的功能,非常简单。哈慈五行针对于一些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均可选用1.疼痛性疾病:头痛、牙痛、关节痛、损伤痛、风湿痛、骨质增生病。2.消化性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胃腹胀痛、胃痉挛、胃下垂、肠炎、腹泻、胆结石。3.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  相似文献   

5.
参萸清眩膏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萸清眩膏对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对220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参萸清眩膏50mlbid;对照组110例用654-2针10mg和西比灵10mgbid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其中治疗组110例,临床治愈84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1.8%;对照组110例中:痊愈69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6例、有效率76.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萸清眩膏具有良好的抗眩晕作用: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缓晕止眩、价廉、方便、效果独特。  相似文献   

6.
李旭  莫伟 《蛇志》1998,10(1):24-25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与梅尼埃病的关系。方法对32例梅尼埃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数为(61.42±19.4)%,与对照组(47.27±20.4)%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异常,可能与梅尼埃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梅尼埃病的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清楚,但近十几年,随着耳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和深入,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在部分梅尼埃病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免疫学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有关梅尼埃病的免疫学研究的新成就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八脉交会穴,又称流注八穴、交经八穴等,是四肢上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八个穴位,首见于《针经指南.标幽赋》:"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带冲,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八脉交会穴应用很广,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此八穴相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中医学中并没有"小儿脑性瘫痪"这个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五迟""五软"的范畴,多缘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加之后天调护失宜,痰浊内生,瘀血内停,致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髓海失充,所以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异常姿势,并常伴有健康和体力障碍、智能和情绪问题、语言障碍、癫痫、听力障碍、视觉障碍、牙齿发育不良及行为障碍等。要讲八脉交会穴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就必然要先谈奇经八脉与八脉交会穴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七星针扣刺配合放血与常规针灸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三叉神经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针刺鱼腰、攒竹、四白、颧髎、下关、颊车、夹承浆、合谷等穴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用七星针扣刺患侧下关穴区、四白穴区、翳风穴区、颊车穴区、颧髎穴区,待上述穴区微出血,再以火罐闪罐法拔吸放血。结果:通过比较治疗后两组症状的评分情况,治疗组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总有效率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对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总有效率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七星针扣刺配合放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该治疗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痰湿型肥胖经穴使用规律及特点,为临床遣穴论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收集从1987年至2015年针灸治疗痰湿肥胖的临床文献并建立数据库录入Excel表格,用python2.7做前期的数据处理、频数统计与关联分析,利用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聚类分析。纳入49篇,涉及经络12条、腧穴58个,共涉频次447次,耳穴17个、涉频次75次;电针14次,单纯艾灸4次,温针灸11次。最常用的经络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和足太阴脾经,最常用的腧穴依次为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和丰隆穴,耳穴最常用的依次是是三焦、脾和内分泌,艾灸最常用穴位是神阙。腧穴关联规则最高是水分-天枢,耳穴关联规则最高是脾-三焦,经络关联规则最高是任脉-胃经。通过腧穴聚类和经络聚类图各得四个和五个有效聚类群组。针灸治疗痰湿肥胖多以足阳明胃经和任脉为主,多方法结合,重视辩证取穴。  相似文献   

11.
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常见病,并且随着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其发病趋势逐年上升,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更加有效的治疗颈椎病。采用中医针灸治疗颈椎病安全可靠并且疗效优于手术等西医的治法。夹脊穴是经外奇穴,共34个穴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人们将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的穴位也归为夹脊穴即颈夹脊穴,同时将它应用到临床实验和研究中取得了可靠的疗效。本综述总结了颈椎病的研究现状,包括病因分析、治疗方法和针刺颈夹脊穴在治疗该病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癫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中枢系统病,其反复发作会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以致产生认知功能障碍.针灸很早即被应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但近年来其改善癫痫后脑损伤实验机制及临床治疗效果的研究才逐渐被加以重视.针灸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激发机体自身调节达到治疗目的,从而避免使用抗癫痫药物产生不良反应.针灸改善癫痫后脑损伤的机制以抑制海马区神经元凋亡为主,同时伴有抑制胶质细胞增生、抑制齿状回颗粒层苔藓纤维发芽等.针灸临床效果证实任督二脉取穴配合辨证取穴及头部局部取穴是有效的.本文即是关于针灸治疗癫痫后脑损伤的机制研究及针刺临床疗效的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在治疗神经性皮炎时运用激光针灸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中选出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激光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记录,并将其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而对比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84.21%(32/38),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过程中,利用激光针灸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隐形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方法:5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隐形针灸进行治疗,通过采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标准和疲劳量袁(FS)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1.1%.结论: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资源》1976,(3):9-14
<正> L—组氨酸是主要用于治疗消化器溃疡的药物,它作用于间脑,阻止付交感神经系统的加速作用,能加速组织的增生和血液的凝固,因而治疗溃疡的功效较好;同时因为组氨酸影响自主神经,可以用来治疗心循环系统病如:心绞痛、主劲脉炎、心机不全等病;此外,也用于治疗贫血、加速红血球、白血球生成和铁摄入机体。过去我厂用猪血粉生产 L—盐酸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更加有效的治疗颈椎病的方案并总结尚待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收集整理近十年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选择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颈椎病住院病人6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针灸的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针灸加服用中药方式治疗。观察对比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明显。结论:中医针灸加服用中药的治疗方式比单独的使用针灸的方式要好。效果更佳明显。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2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外阴白色病变24例,用穴位注射治疗,选用气海,曲泉(双侧),血海(双侧),气穴,足三里(双侧),每次选3个穴位,5穴轮换,予注入胎盘组织液与vitB12混合药液,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或消失,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基本恢复正常,总有效率达100%,总显效率87.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徐有芳 《蛇志》2006,18(4):337-337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1岁,患右胸部带状疱疹。经药物治疗1周后,疱疹结痂脱落,但右胸部、右后背部仍呈刀割样放射性疼痛,并持续反复发作,衣服摩擦及阴雨天疼痛加重,夜间尤其明显,严重影响活动、睡眠而来我院治疗。入院后给予MDC-500型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1)神经根照射。激光光斑对准相应神经根或神经节处照射,功率300-350mW,每点3~5min,每日1次。(2)穴位照射。主要选穴:背部相应的华佗夹脊穴、心俞、督俞、膈俞、中庭、膻中、日月,每次选用3~4个主穴,1~2个阿是穴,每个穴位照射3~5min,每日1次,照射功率为300mW。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4天。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2个疗程后疼痛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关节腔注射液联合针灸推拿在退行性膝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54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6%,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配合针灸推拿在退行性膝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哈慈五行针选穴神阙穴及内关穴为主,并结合中国古代脐疗法以及生物全息足反射疗法,对神阙穴等综合治疗,可起到强身、降血脂、延缓衰老作用,效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