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分离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玉溪市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种(属)细菌对25种药物的药敏结果耐药率〉50%者72种次(40.9%),〈20%者44种次(25.0%)。总的耐药情况为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最低。亚胺培南对多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覆盖率。有4种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具有临床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上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坪用药。  相似文献   

2.
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各类标本分离出的前5种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美国DadaBehring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其配套药敏鉴定板,测定MIC值进行感性细菌鉴定和药敏测定,用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软件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05%和826%,明显低于其他药物(P<001),对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72%和2431%,对头孢3代、4代、氨曲南的耐药率为30%~40%,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4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947%、1124%和1598%,明显低于其他药物(P<001),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36%;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72%和259%,明显低于庆大霉素的948%、环丙沙星的862%、头孢吡肟的1724%和亚胺培南的2155%的耐药率(P<001),而后者又明显低于其他药物(P<001),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了52%;鲍曼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2%和769%,均明显低于其他抗菌药物(P<001),都具有高度广谱耐药性,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44%以  相似文献   

3.
对安贞医院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安贞医院感染菌中,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必要依据。方法对2000~2002年该院分离的医院感染菌株中,居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革兰阴性杆菌中前5位细菌,对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增高。大多数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敏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有所下降。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在85%以上。结论不规范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交替使用抗生素可能是降低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有效方法。医院应宏观控制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为临床合理使用美罗培南提供正确依据。方法将宁波市第一医院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的临床各种标本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杆菌在VITEK-32微生物自动鉴定分析仪中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及2-巯基丙酸抑制试验进行ESBLs、AmpC和金属酶的检测。结果共检出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1139株,其中肠杆菌科559株(大肠埃希菌309株,肺炎克雷伯菌186株,阴沟肠杆菌64株),非发酵菌580株(铜绿假单胞菌227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2株,脑膜脓毒黄杆菌44株.鲍曼不动杆菌178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0株,荧光假单胞菌29株)。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耐药率分别为0.0%、0.0%、0.0%、22.9%、23.6%、90.3%、100.0、63.3%和3.4%。结论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抗菌活性要强于亚胺培南,是目前治疗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产ESBLs、AmpC酶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的最理想用药。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应引起重视。美罗培南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脑膜脓毒黄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活性很低,临床对于上述细菌感染不应选用美罗培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007-2010四年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迁移情况和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耐药机制,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 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用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51、blaOXA-23、blaOXA-24和blaOXA-58。结果 2007-2010四年间分离鲍曼不动杆菌811株,耐药率逐年上升,其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上升明显,如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自2007-2010年分别为13.1%、26.0%、44.3%和59.5%。811株鲍曼不动杆菌中IRAB有311株,IRAB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升高,但四年间的耐药率变化并不明显。对IRAB敏感的抗生素以阿米卡星为首,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但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逐年下降。从311株IRAB中随机抽取140株,检出blaOXA-51基因阳性125株(89.3%),blaOXA-23基因阳性29株(20.7%),blaOXA-24基因阳性3株(2.14%),blaOXA-58基因阳性22株(15.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逐年升高,以阿米卡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产碳青霉烯酶是IRAB的主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州华侨医院2007年至2009年分离的1 939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梅里埃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4 软件统计分析药敏结果.结果 2007年至2009年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1 939株,居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室(ICU)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特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ICU分离的菌株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经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等初筛,再经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测到98株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耐亚胺培南的鲍曼不动杆菌为50株(占51.0%),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液(占94.9%)。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有15种,耐药率〉90%有3种,分别为氨苄西林(98.0%)、头孢唑林(99.0%)和呋喃妥因(99.0%),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最低仅为头孢哌酮/舒巴坦(10.2%),另外检测到对所用抗菌素泛耐为4株(8.0%);而对亚胺培南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的仅为4种,耐药率〉90%同样为氨苄西林(100%)、头孢唑林(97.9%)和呋喃妥因(97.9%),耐药率比较低的为美罗培南(10.4%)、妥布霉素(16.7%)和环丙沙星(16.7%),耐药率最低也为头孢哌酮/舒巴坦(6.3%)。结论 ICU分离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性严重,出现了泛耐菌株;临床可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菌药物,一般条件下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建议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耐药状况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至2002年9月收治的65例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儿中14例细菌侵入途径与呼吸道、消化道、脐部及皮肤感染有关.15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发热6例,异常分娩8例,中性粒细胞与C反应蛋白多不升高.48例成人患者均有发热,昏迷19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0例,手术21例,血液透析5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26例,颅脑外伤、脊柱伤与多发伤16例,肺部感染24例,白细胞计数正常20例.65株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37株.儿科17株与成人48株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率比较:x2=8.197,P<0.005.结论做好围生期与哺乳期的保健.做好婴儿室、JCU、昏迷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防护和隔离,增强侵入性诊疗操作的无菌观念,是预防和减少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根本措施.儿科与成人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成人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有关.65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敏感率为69.2%~95.4%.这些抗生素是治疗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的首选药物.治疗中应注意预防二重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变化。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使用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采用K-B法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凋查。结果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1.7%,7.7%和5.8%。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脑膜脓毒性金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27.6%、38.0%、2.3%、23.5%和4.8%。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2004年的35.1%和23.7%下降至2007年的12.4%和0.4%。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左氧氟沙星和常用的12种抗生素对92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左氧氟沙星对耐亚胺培南菌株的耐药率为43.48%;显著低于头胞噻肟、头胞西丁、头胞他定、头胞哌酮、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P<0.02或P<0.001);和诺氟沙星、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舒普深、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无差异([ WTBX 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诱导型β-内酰胺酶革兰阴性杆菌致医院感染的检出率及耐药特点,对产酶与不产酶菌株进行耐药性对比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双纸片试验检测ESBLs与诱导酶,Etest ESBLs试条确定产ESBLs菌株,对临床分离的960株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哌拉西林、头孢培南、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29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较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100%敏感,对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产ESBLs与不产ESBLs菌株之间呈现交叉耐药。结论:常规药敏试验不能完全反映产诱导酶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Etest ESBLs试条可提高检测ESBLs的阳性率和准确性,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高于非产酶菌株,ESBLs菌引起的感染,应用亚胺培南、头霉素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染耐亚胺培南(IPM)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榆林市中医院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并对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结果:2013~2015年我院共分离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185株,其中IPM耐药99株(53.51%),IPM敏感86株(46.49%)。绝大部分菌株分离自痰液标本(138株,74.59%),其次是血液标本(14株,7.57%)与尿液标本(12株,6.49%);来自ICU送检标本菌株数量最多(84株,45.41%),其次是呼吸内科标本(53株,28.65%)与神经内科标本(30株,16.22%)。不同标本类型及科室中IPM耐药及IPM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IPM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均较高,其中以头孢哌酮/舒巴坦(CSL)敏感性最高(50.51%);IPM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部分抗菌药物耐药性尚可,其中以IPM敏感性最高(93.02%)。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广泛,多重耐药性严重甚至出现泛耐药,应当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以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 探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亚胺培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IRAB)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并了解该院IRAB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1例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RAB组155例,亚胺培南敏感(ISAB)组46例,两组间采取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IRAB H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RAB对其他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两组患者30天病死率。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入住ICU、昏迷、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糖皮质激素使用≥1周、2种及以上抗生素联用、分离出AB前28天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低白蛋白血症、入院时APACHE II评分≥20分与IRAB HAP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分离出AB前28天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入院时APACHE II评分≥20分是IRAB H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RAB仅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38.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高达64.5%,且对比ISAB,IRAB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上升,IRAB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上升。结论 分离出AB前28天内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入院时APACHE II评分≥20分是IRAB HAP发生的危险因素,IRAB耐药情况极其严重,均为多重耐药菌株,IRAB HAP患者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4.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来自重症监护病房各类标本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540株,用VITEK AMS-60或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ICU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比例为61.6%和51.8%,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该院ICU检出的革兰阴性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临床体征,胸片和连续二次以上细菌培养阳性为诊断标准,报告革兰阴性杆菌肺炎23例,并就其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提出8种情况应考虑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SICU 2007年到2008年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279株,前5位为大肠埃希菌(21.9%)、铜绿假单胞菌(20.8%)、鲍曼不动杆菌(15.8%)、肺炎克雷伯菌(11.8%)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尚无耐药株;非发酵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对其他抗生素耐药性高。结论 SICU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有上升的趋势,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 E△1-sul1存在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qac E△1-sul1基因。结果 201株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和头孢类等抗菌药物多数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但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qac E△1-sul1基因的总检出率为40.8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qac E△1-sul1检出率分别为34.78%、44.23%、58.91%和31.25%。结论医院感染患者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qac E△1-sul1携带率较高,加强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消毒剂耐药性的监测,对临床合理使用消毒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细菌耐药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人类健康、发展和安全造成根本性威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与传播具有现实紧迫性,势在必行。近期,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国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国家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控中心联合发布了《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引》(下文简称《指引》),对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医院感染精准防控提出了建议,内容包括集束化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手卫生、主动监测、接触预防、患者隔离和环境清洁消毒。为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指引》,本文对其进行解读,期望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2001—2003年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1710株。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按统一方案用K—B纸片扩散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结果住院患者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8.3%)、不动杆菌属(12.8%)、大肠埃希菌(9.5%)和沙雷菌属(13.6%),革兰阴性杆菌占总分离率的62.4%。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其总株数的15.8%。结论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特别对第3代头孢菌素耐药性上升最快,临床上应关注细菌耐药性变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舒巴坦与亚胺培南对临床分离的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活性,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棋盘设计法测定舒巴坦与亚胺培南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80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FIC≤1.0为相加作用,1.0〈FIC≤2.0为无关作用,FIC〉2.0为拈抗作用。结果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联州后,两种药物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0.5~1的百分率为12.5%、85.0%。结论舒巴坦与亚胺培南联用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作用主要呈现协同和相加作用,并以相加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