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急性湿疹是一种难治的临床常见皮肤病,患病者可出现水疱、皮肤糜烂渗出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皮肤坏死或溃疡进而泛发全身。近年来急性湿疹的发病趋势和复发率都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作为一种治疗急性湿疹的有效手段,其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著,在降低急性湿疹的化学治疗副作用、防止病情反复发作方面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将有关湿疹的中医文献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从急性湿疹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急性湿疹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培养人皮肤上的有益菌使得个体化的皮肤病(如:湿疹)治疗策略成为可能。最新证据表明,体内微生物群落中的有益菌可用于治疗有害菌导致的传染病。由于目前某些有害细菌对于抗生素耐药性日益增长,这可能是抗菌药物研究的新方向。每个人的皮肤上都附着着大量的有益和有害菌,二者的比例也大不相同。过敏性皮肤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湿疹,症状表现为发炎疼痛,将近一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无边 《蛇志》2007,19(4):268-26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87例婴儿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成药丹皮酚软膏与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早用一种药膏晚另用一种药膏,日各1次,适量交替外涂患处;对照组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适量外涂患处,早晚各1次。两组有渗出者均先用2%硼酸溶液湿敷,无渗出后方用膏剂外涂。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3.18%和90.70%,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婴儿湿疹,能减少激素使用次数、使用量,减少激素可能导致的副作用,而获得同等疗效,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湿疹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疹是易复发、难治的皮肤病,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1年5月,应用甘利欣注射液治疗48例湿疹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大样本调查1~3月龄婴儿过敏风险,探讨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的高危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 188名健康查体的1~3月龄婴儿进行过敏风险程度评估,并对影响婴儿过敏风险程度的部分因素以及婴儿湿疹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 188份,全部回收,共剔除无效问卷101份,获得有效问卷2 087份,问卷有效率达95.38%。本研究中婴儿湿疹发病率为49.11%(1 025/2 087),且不同过敏风险婴儿湿疹的发生率不同(均P0.05)。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父母过敏性疾病史、孕期服用叶酸和孕期烟草烟雾暴露这5个因素与过敏风险关系显著(均P0.05)。性别、胎次、母亲学历、孕周、婴儿洗澡频率、房间通风频率、出生季节、1~3月龄母乳期回避海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有过敏性疾病史、剖宫产、配方奶和部分人乳喂养、孕期服用叶酸、孕期烟草烟雾暴露为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均1。结论婴儿期是过敏的易感时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婴儿进行过敏预防,早期过敏风险评估对降低婴儿过敏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  相似文献   

7.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13~15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3,(30):I0004-I0004
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学者发现,婴儿如果在1岁前接受了抗生素治疗,今后患湿疹的可能性会增加。抗生素使用得越多,婴儿患湿疹的风险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湿疹等皮肤病与皮肤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有所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保持生态平衡,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皮肤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引起湿疹等病变的产生,而湿疹等病变又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群的过度生长,使微生物群与机体之间,微生物群之间的动态平衡遭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210例皮肤科门诊病人作了皮肤、腔孔和粘膜等11处真菌带菌检查,结果179例带菌,带菌率85.24%,其中婴儿带菌高达90.5%,老人带菌仅25%,女性带菌87.6%(106/121)高于男性82.02%(73/89);腔孔处带菌高于皮肤粘膜部;湿疹皮炎类疾病的带菌高于其它皮肤病。共培养出484枝菌株、13个菌种,其中青霉菌、酵母菌的带菌较其它菌种为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9,(2):115-115
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湿疹皮炎皮肤过敏类皮肤病非常常见,包括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感染性皮炎、痒疹、药物性皮炎、荨麻疹、皮肤血管炎等多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反复发作,诊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鉴于此,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9年6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首届全国湿疹皮炎皮肤过敏学术会议",同时举办全国过敏性皮肤病规范诊疗学习班,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努力提高皮肤过敏类皮肤病的诊疗水平。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报告他们在湿疹皮炎基础与临床方面的最新进展,会议内容丰富。诚邀各位皮肤科同道参会并共同学习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比较合并与未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对常用变应原的敏感性,综合从皮肤或指(趾)甲中分离出的菌种情况,评估浅部真菌感染在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 受试者包括353例慢性荨麻疹、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患者.通过真菌直接镜检法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合并浅部真菌感染组(n =173);对照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无浅部真菌感染组(n=180).对所有实验组及对照组受试者进行9种真菌变应原和9种非真菌变应原皮内试验.实验组患者进一步进行真菌培养以鉴定菌种.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新月弯孢霉,特异青霉、烟曲霉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湿疹患者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慢性湿疹、荨麻疹患者其他真菌变应原及粉尘螨、屋尘螨等非真菌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4例患者皮肤或指(趾)甲分离鉴定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2.86%)、须癣毛癣菌(14.18%)、絮状表皮癣菌(5.22%)、白念珠菌(6.72%),实验组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率及皮肤分离皮肤癣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须发癣菌变应原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湿疹患者往往合并皮肤癣菌感染,皮肤癣菌感染可能在部分慢性荨麻疹、湿疹的病因学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孕妇维生素D(25(OH)D)含量与新生儿湿疹的关系,为改善孕期维生素D缺乏,预防婴儿湿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3年11月在我院生产的孕妇及所生的新生儿,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采集孕妇的静脉血进行25(OH)D含量测定,并诊断新生儿湿疹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妇25(OH)D含量的中位数是15.17 ng/m L,新生儿湿疹的发病率是26.1%。孕妇不同含量25(OH)D水平与孕中晚期补充复合维生素、服用奶制品、摄入鱼蛋类次数、每天晒太阳时间等有关(P0.05);孕妇25(OH)D含量20 ng/m L会增加子女6个月内患湿疹的风险(OR=3.19,95%;CI:1.54,4.21)。结论:孕妇25(OH)D含量缺乏会增加新生儿湿疹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免疫表型对蕈样肉芽肿与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应用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5例蕈样肉芽肿,17例慢性皮炎湿疹,17例扁平苔藓,6例正常皮肤的CD1a、CD8、ICAM-1和CD7的表达情况。结果1.蕈样肉芽肿表皮CD1a,CD8,ICAM-1的阳性细胞密度明显高于扁平苔藓、皮炎湿疹和正常皮肤。2.蕈样肉芽肿真皮中CD1a阳性细胞的线性密度高于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和正常皮肤,蕈样肉芽肿真皮内CD8阳性细胞百分比较慢性皮炎湿疹增多,蕈样肉芽肿真皮表达ICAM-1抗原的细胞百分比高于扁平苔癣和慢性皮炎湿疹。3.慢性皮炎湿疹、扁平苔藓真皮内CD7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蕈样肉芽肿和正常皮肤。结论CD1a、CD8、ICAM-1、CD7免疫表型的研究可能为蕈样肉芽肿和扁平苔藓、慢性皮炎湿疹等一些炎症性皮肤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面部皮炎、手部湿疹和慢性荨麻疹的接触性致敏原的特点及与不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瑞敏"牌斑贴试剂盒对12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面部皮炎69例,手部湿疹36例,慢性荨麻疹23例)进行皮肤斑贴试验,并选择41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128例患者总阳性率75.78%,慢性荨麻疹组斑贴试验阳性率(39.13%),明显低于面部皮炎组(84.06%)及手部湿疹组(83.33%).健康对照组阳性率(4.88%),明显低于疾病组.阳性率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超过60%的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阳性变应原.男女患者斑贴试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变应原分别为芳香混合物、秋兰姆混合物、卡巴混合物(P<0.05).结论:本组患者常见的致敏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松香、秋兰姆混合物,不同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斑贴试验结果不尽相同,芳香混合物是女性常见的过敏原.斑贴试验是检验接触性过敏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7.
蝮蛇粉治疗皮肤病2例的体会(摘要)甘肃华亭安口镇纪家庄村养蛇场崔玉珍本文作者应用自制蝮蛇粉治疗皮肤病2例。其中1例20岁女性患者,患面部湿疹。予以服蝮蛇粉10g,3/日,同时蛇蜕、苦参、蛇床子、白矾、地肤子、黄柏等中药煎水外洗,3/日,十天后治愈,湿...  相似文献   

18.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常见的皮肤过敏性疾病,虽然临床表现多样,但基本特征是全身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损害和剧烈瘙痒表现[1]。近十年余中国儿童的AD患病率显着提高,2002年顾恒等[2]对中国的10个城市进行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现况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AD患病率为2.78%,而在2014年一项对中国12个城市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AD则已影响了30.48%的婴儿以及12.94%的幼儿与学龄前儿童[3-4]。  相似文献   

19.
母乳是一种多功能的生物液体,为婴儿提供一系列营养及多样化的非营养活性成分,如抗体、细菌和免疫调节蛋白。过去十年的研究已证实母乳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在建立婴儿健康的肠道菌群结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肠道菌群以若干种双歧杆菌为主,起决定性作用,被称为母乳源型微生物(MOM)。MOM不但可以降低婴儿的感染风险,而且还能减少成年期某些慢性疾病患病风险。MOM的形成依赖于母乳中复杂的可以帮助婴儿消化的糖结构。本文主要阐述母乳中的多糖、糖基化蛋白以及母体表型对于肠道菌群形成的影响,从而来了解早期饮食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形影响婴儿肠道微生物的。  相似文献   

20.
<正>幼年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下会增加今后过度肥胖的风险吗?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幼年时期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下可能导致永久的消化道改变,从而增加成年后过度肥胖和代谢异常的风险。近日,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Laura M.Cox博士及其研究团队的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有研究曾将幼年使用抗生素同日后多种身体状况相关联。比如,去年一项调查称,小于1岁的婴儿使用抗生素,患上湿疹的风险会增加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