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牦牛和家牦牛粪便菌群与短链脂肪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链脂肪酸(SCFA)是反刍动物吸收饲草、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重要形式。肠道菌群能够降解食物生成SCFA并影响其比例。本文通过16S r DNA测序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测定了野牦牛(Bos mutus)和家牦牛(Bos grunniens)粪便菌群组成及SCFA含量,通过比较分析两种牦牛肠道菌群与SCFA的关系,筛选出野牦牛肠道中与SCFA高浓度有正相关关系的菌群。结果显示,野牦牛粪便菌群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66. 47%)、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26. 00%)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 48%),主要的科有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55. 18%)、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8. 75%)和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7. 57%),家牦牛的菌群结构和组成与野牦牛相似。野牦牛粪便中SCFA以乙酸和丙酸为主,乙酸、丙酸、异丁酸、正丁酸和正戊酸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家牦牛(P <0. 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野牦牛粪便菌群中紫单胞菌科(Porphyromonadaceae)、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普雷沃氏菌科(Paraprevot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韦荣球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与SCFA具有较强相关性(r> 0. 4),而家牦牛仅有弱相关性(r <0. 3)。说明牦牛后肠道具有丰富的能够促进SCFA生成的益生菌群,进而提高食物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建立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nther)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方法,确定了最佳条件为:在24℃的环境中半滑舌鳎血淋巴细胞在添加20%胎牛血清的MEM培养基中,用终浓度为0.3 mg/mL的LPS为刺激源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3h加入终浓度0.08g/mL秋水仙素,可获得较多、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利用这种方法对半滑舌鳎遗传性别进行了鉴定,同时与生理解剖观察、性腺切片、性腺细胞培养、雌性特异标记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适宜各阶段不同类型鱼的性别鉴定方法,丰富了半滑舌鳎活体遗传性别鉴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半六合汤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复制CRF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柴半六合汤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尿毒清对照组,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取胃粘膜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用药各组大鼠治疗后Scr、BUN低于模型组;柴半六合汤高剂量组大鼠Scr、BUN、GAS、MTL低于低剂量组、SS高于低剂量组;柴半六合汤高、低剂量组大鼠GAS、MTL低于尿毒清对照组、SS高于尿毒清对照组。结论:柴半六合汤通过降低CRF模型大鼠GAS、MTL水平、SS升高水平,改善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