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合成了六种不同骨架或功能基的离子交换树脂,测定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了它们对经AAS系列新型吸附树脂脱色的猪血粉水解液的脱酸性能,并与制药行业中和工艺中通用的330脱酸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同样条件下七种树脂的脱酸效果为D3945>D3923>D1534>330≈D1523>D390>D396。本文还讨论了各种条件对脱酸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蚕蛹酸水解用330树脂脱酸制混合氨基酸及酸水解时间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常压下适宜的酸解时间为22小时。330树脂脱酸法最高收得混合氨基酸达83.26%,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使香梨果糖进一步纯化,本实验利用离子交换法分离香梨汁中的果酸,筛选最佳脱酸树脂及脱酸条件。通过离子交换树脂筛选、动态吸附试验得出最佳脱酸树脂,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脱酸条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树脂脱酸实验得出,最佳脱酸树脂为LX-200;最佳脱酸条件为香梨汁浓度为11 Brix,流速3.8 mL/min,温度为35℃。香梨果糖经过脱酸后,得到无色无酸的高果糖产品。  相似文献   

4.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评价(Hybrid life cycle assessment,HLCA)提出一种改进生态效率模型,系统评价卫生填埋、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焚烧发电、堆肥+卫生填埋和堆肥+焚烧发电5种我国典型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的生态效率,并探究可持续性包含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多维权衡关系。结果表明,具有最大生态效率的生活垃圾处理情景因可持续性维度选取不同而异,如考虑人体健康损害影响,焚烧发电情景具有最大经济生态效率,而卫生填埋⁃填埋气利用情景具有最大社会生态效率。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可持续性评价维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权衡关系,忽略某些影响类型可能带来问题转移。5种生活垃圾处理情景的环境影响各异,非焚烧情景气候变化影响和焚烧情景人体毒性影响突出。机器设备和燃料使用对资源消耗影响贡献最大,而生活垃圾处理过程对经济效益和其他环境影响贡献最大。本文提出的改进生态效率模型可以定量评价生活垃圾管理系统生态效率及权衡关系,为有效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政策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磷脂含量为指标对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 ( Thouin) Koehne〕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脱胶剂种类、脱胶剂添加量、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脱胶时间、加水量和脱胶温度进行L9(33)正交实验;以酸价为指标对碱炼脱酸过程中的碱液(NaOH溶液)浓度、碱炼温度和超碱用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并比较了毛油、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变化。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脱胶剂种类(包括柠檬酸、草酸和蒸馏水)、脱胶剂添加量(质量分数0.1%~0.5%)、脱胶时间(10~70 min)、加水量(质量分数1%~6%)和脱胶温度(65℃~85℃),毛油中的磷脂含量均有明显差异;而碱炼脱酸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碱液浓度(质量分数6%~14%)、碱炼温度(40℃~80℃)和超碱用量(质量分数0.15%~0.40%),毛油酸价也有明显变化。总体上看,木瓜籽毛油水化脱胶的适宜条件为添加质量分数0.2%柠檬酸为脱胶剂、脱胶温度75℃、加水量为质量分数4%、脱胶时间50 min;碱炼脱酸的适宜条件为碱液浓度为质量分数12%、碱炼温度80℃、超碱用量为质量分数0.30%。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毛油相比,脱胶油、脱酸油和精炼油的碘值略升高但差异不明显、过氧化值明显升高、磷脂含量和皂化值均明显下降,而脱酸油和精炼油的酸价也明显下降。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脱胶、脱酸、水洗干燥一系列过程后获得的木瓜籽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基本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牡丹籽油的油脂品质,采用脱胶、脱酸、脱色三种工艺方法,先后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得出精炼牡丹籽毛油最佳的工艺条件。脱胶:柠檬酸量为0.2%,蒸馏水为3%,温度为70℃,时间为25 min;脱酸:温度为65℃,超碱量为0.2%,碱液浓度为11%,时间为40 min;脱色:脱色剂种类为活性白土,脱色剂用量为5%,温度为65℃,时间为35 min。最终得到的籽油质量采用国标法检测后,牡丹籽精炼油的过氧化值、酸价、碘值、磷脂含量均大幅下降,牡丹籽油的品质达到一级食用油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7.
在CHO细胞培养过程中,氨基酸的变化和消耗,是伴随CHO细胞所表达的抗体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细胞培养工艺的后期添加不同成分和比例的氨基酸进行补充,本文研究了用相同的CHO细胞为载体,表达不同抗体的细胞培养工艺后期氨基酸变化情况。从而,为细胞培养工艺后期流加氨基酸提供依据。通过氨基酸的补充可以提高培养工艺中细胞的活率和维持的时间,从而提高单批产量。这在今后放大培养过程中,对工艺的优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例,从创新路线、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叠缩工艺和系统思维4 个方面阐述药物合成工艺改进及其与绿色制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法对超临界CO_2萃取茶籽仁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茶籽油的原生态品质,研究了茶籽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并运用响应面法对其萃取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在33 MPa压力和43℃温度下连续萃取时间2 h。此条件下的萃取得率为39.6%、出油效率达86.5%,所得茶籽油只需简单的脱酸处理即达到国标GB11765—2003规定的压榨一级茶籽油水平。  相似文献   

10.
电渗析技术用于猪毛水解液脱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上海华凯科技贸易公司制作的HF系列离子交换膜为隔膜的电渗析器对猪毛水解液进行电渗析脱酸,研究了脱酸过程中浓缩室、淡化室酸度变化及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由蛋白质水解液生产混合氨基酸的方法。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原辅料消耗少,产品得率高。本文提出了静态脱酸的终止点为pH5.9。动态脱酸的终止点为pH3.9,并进行了理论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赤霉素固态发酵溶剂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赤霉素固发酵的溶剂提取工艺的设计原理,溶剂选择、工艺路线的确定以及工艺参数的选定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分析研究,确定了比较切合实际、符合生产要求的最佳工艺,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的关键步骤进行分步研究,优化每一步工艺参数。方法优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加入浓度、复合多糖的解离浓度和解离时间、不同厂家的苯酚、超滤和透析等工艺过程对荚膜多糖的影响。结果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质量体积终浓度0.10%(w/v)沉淀效果更好,纯化获得的荚膜多糖产量更高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复合多糖解离浓度越高,纯化获得的荚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延长复合多糖解离时间有利于提高荚膜多糖产量。不同厂家的苯酚、超滤和透析等工艺对荚膜多糖的产量和分子大小没有影响。结论现行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纯化工艺复杂,优化后的工艺提高了荚膜多糖产量,缩短了工艺用时,增加了工艺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提炼米糠油比较困难,因为其游离脂肪酸、不皂化物质和色素的含量比较高。在工业生产上,一般采用碱炼法来脱酸。但是,这种方法会导致中性油大量损失。此外,采用溶剂精炼法将油中羟基化合物乙酰化来减少脱酸过程中中性油的损失。采用溶剂精炼米糠油时,可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报导了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脱酸法从猪血水解液制备混合氨基酸的新工艺。该工艺与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工艺相比有着工艺简单、产品得率高(67%)和消耗化工原料少的优点。产品中氨基酸的总含量约为80%,其中Lys约8%,Thr约3.5%,His约5.5%。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该产品无毒。在小麦面粉中加入3%的该产品,可使小麦面粉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提高一倍。据初步估算,投入批量生产后,该产品的出厂价格在10元以下。从经济的角度考虑,该产品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6.
农田秸秆焚烧造成秸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利用热红外波段识别火点的方法可以实时、快速地获取焚烧情况,但是不能提供秸秆焚烧的面积、范围等详细的空间分布情况,也不能确定焚烧的严重程度.利用已燃烧与未燃烧区域的光谱差异选择某些波段构建燃烧指数的方法在森林火灾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这些指数在农田秸秆焚烧中的潜在应用没有被研究.本文基于松嫩平原地区的两景Landsat 8卫星影像,采用归一化燃烧率(NBR)、引入热红外波段的归一化燃烧率(NBRT)、燃烧面积指数(BAI)3种燃烧指数对农田秸秆焚烧和未焚烧区域进行提取,并与秸秆覆盖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BR、NBRT和BAI指数对焚烧和未焚烧区域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1.9%、92.3%、87.8%,NBR、NBRT与覆盖度呈线性相关,R2分别为0.73、0.64,BAI与覆盖度呈幂指数相关关系,R2为0.68.燃烧指数方法可以在农田秸秆焚烧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可定量评估秸秆燃烧程度,为大气环境评价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黄超  张双权 《人类学学报》2021,40(3):513-525
烧骨作为考古遗址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特征遗物,对研究古人类用火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往研究表明,骨骼在加热过程中,其内部晶体会根据加热程度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化。骨骼在加热前的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人类对骨骼进行热处理的动机与目的。为了了解骨骼在焚烧前的初始状态是否会对其内部晶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利用56件现生羊骨进行了烧骨实验。实验设置了带肉骨、剔肉骨和干骨三种不同初始状态的骨骼,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焚烧温度和时间参数。焚烧完成后,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所有样品进行了分析并观察其衍射图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骨骼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骨骼内部元素的不同,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会对骨骼内晶体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最后探讨了这种差异在考古研究中运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发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的连续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工艺。方法:分别比较两种不同初始蔗糖浓度和不同上样速度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初步确定纯化工艺;通过多批次实验确定样品收集范围;比较不同浓缩倍数条件下杂质去除和抗原回收情况,确定合适的收获液浓缩比例;比较不同批次样品纯化后的杂质去除率和重复性,判定本纯化工艺的稳定性。结果:选取60%作为初始蔗糖浓度,在上样速度为150~200ml/min时,可以有效地对10倍浓缩的病毒收获液进行纯化;卵清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和庆大霉素去除率分别达到99%,95%和95%,且工艺具有极好的稳定性。结论:开发的连续流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可以作为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成纤维细胞)的产业化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秸秆焚烧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秸秆露天焚烧作为对废弃秸秆常见的处理方式在中国普遍存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焚烧对区域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化学效应研究较少。因此,为揭示大田秸秆焚烧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不焚烧(CK)、减量焚烧(A1)、全量焚烧(A2)、增量焚烧(A3)4个处理,通过连续4个月的田间小区定位试验,探究不同小麦秸秆焚烧量对耕层0—5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的即时效应和各指标在玉米各生育期内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秸秆焚烧1 d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相对于CK显著降低(P0.05)。其中,有机质含量在焚烧后减少11.0%—22.1%,真菌数量降低30.8%—56.1%,细菌数量降低50.6%—72.6%,放线菌数量降低46.9%—68.3%。土壤全效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增加(P0.05):全磷含量增加6.5%—12.9%,全钾含量增加4.6%—18.1%,全氮含量增加2.6%—13.2%。速效磷含量增加9.8%—39.1%,速效钾含量增加13.2%—39.1%,铵态氮含量增加8.6%—38.7%,硝态氮含量增加1.4%—9.2%。各指标的变化幅度随焚烧量的增多而加大(A3A2A1)。玉米生育期内,焚烧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恢复5.6%(A1A2A3)。与有机质相比,焚烧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恢复程度较高,其中细菌的恢复速率最快。在玉米苗期各焚烧处理的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平均数量相对于CK依次降低12.7%、17.4%、11.9%,在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微生物数量与CK间差异不显著。速效养分含量在玉米生育期显著高于CK。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和成熟期,相对于CK速效磷含量平均增加24.9%、27.0%、29.2%,速效钾平均增加24.0%、14.1%、15.2%,铵态氮平均增加25.5%、23.1%、20.2%,硝态氮平均增加20.8%、19.2%、19.8%。  相似文献   

20.
杜仲茶加工工艺与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对不同加工工艺所生产的杜仲茶中的绿原酸、氨基酸、水溶性糖及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炒青的加工工艺所得的杜仲茶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