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在工科专业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结合科研工作开展科研设计性大实验的方法与对师生的影响, 分析了开展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存在的问题。科研设计性大实验在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促进本科生的专业学习, 提升本科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 是具有推广意义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新兴多学科交叉领域,被誉为可改变世界的十大新技术领域之一。构建高版本底盘微生物细胞和利用底盘细胞人工合成细胞工厂是合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现创新型本科生为培养目标,我们将合成生物学底盘微生物细胞技术融入人才培养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完成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等多元化途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由于底盘微生物细胞是基因组经过精简、优化或其基因通路被改变的细胞,其应用存在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我们通过将安全教育纳入培养大纲和教学计划、出版实验室安全与操作规范专业教材、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立实验室准入制度和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及针对底盘微生物细胞从购买、管理、规范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进行生物安全教育等系列举措,规范底盘微生物细胞应用的生物安全。这些实践为培养创新型本科生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途径和有效保障,也为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并有助于培养新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是科技创新和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得到国内外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本文以作者参与科研活动的体会,结合本科生自身创新能力,总结出"本科生+研究生+导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来源、采制、性味、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本文就在中药学的教学中,结合自身和学生的特点,对中药学的教学提出几点看法,为同行教学研究及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借鉴所用。  相似文献   

5.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课程。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本着调整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形式和原则, 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提高《生物工程设备》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物工程设备》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专业课程。针对《生物工程设备》课程的教学现状,本着调整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形式和原则,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医药市场及研究生教育的变化,高等院校中药学教学的方式、培养模式和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多年本科教学、研究生教育和服务医药企业的过程中,我们提出中药学"阶梯式"实践与创新培养模式:大学生创新性计划、大学生"挑战杯"论文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毕业实习等实践和培养模式结合,提升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袁生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6):111-112
就微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的实验操作技能测试中暴露出一些考生的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比较差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实验基本技能也是创新能力的一部分,没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不但不能创新,就连基本的模仿工作也不能开展。希望能引起同行的注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重视对本科生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韦桂峰  胡韧 《生态科学》2009,28(4):382-384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优化整合实验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强化实践过程三个方面,对生态学系的植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创办于1984年,现有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药品营销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药学等7个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含学术型和专业型),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等二级学科。现有本科生1 500多名,研究生近200名。学院现有教职工116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50人,青年教师多数具有博士学位。学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高职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希望可以对改善专业毕业设计中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科研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科学方法去探索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医学事业发展的阶梯,科技引领着医学探究生命的本质,通过对各种疾病的根源、机制、发生、后果进行研究,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佳途径,为人类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医学科技创新使医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为社会培养了高水平、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普遍注重教育方法的革新,而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医学高等院校,本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没有重视与科研相结合。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针对医学院校本科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探讨,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学教学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对于激发学生科研潜能、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安徽中医学院本科生参与微生物学教研室教师科研为例,分别从学生与教师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专业,所培养的高级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微生物检测实践动手能力,以应对新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针对本校和兄弟院校该专业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探索改革微生物检验的专业实验教学,将相关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中的实验部分整合成两门独立的专业实验课程,避免了基础实验重复、不系统等问题。内容上以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为主,并将创新创业、毕业设计(论文)合理地融合在创新性实验中,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并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工作中,进而实现教学环节与未来岗位零距离对接。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动物学报》2004,50(5):F005-F005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24年的西北大学生物学系。绎过80年的建设和发展,己成为全国有影响的生物学科之一。现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药学3个系,教职员工7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博士生导师17人,教授和副教授39人,具有博上学位人数33人。现有在校本科生500余人、硕士研究生220余人、博士研究生24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以科研辅助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科研辅佐-教学知识传授-临床实践三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实施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遗传学基础教学。5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 教学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达到了培养厚基础、重能力和高素质的实用性全科医学生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晶  刘燕明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8):1325-1328
结合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为教学对象服务的原则,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我们进行了中药学专业微生物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创建了教学新模式,突出以人为本,把课程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定位在学生未来学习、思维、联系新事物桥梁的基础上,对应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相关知识、应用知识三部分,充分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化针对性、先进性扣启发性,以使学生构建可满足21世纪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之一。其实验课以培养高校本科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为主,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辽宁大学以毕业生就业方向为导向,充分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同步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以及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改革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建立了一套能够实现实验课与理论课同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并且实验课教学方式多样、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体系,为提高高校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培养适应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发展机遇、符合从业要求的药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集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6+X"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在高素质本科生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结合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介绍、专题读书报告会、课堂讨论会等方式构建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本科生人才。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以该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基本技能掌握不牢等问题为出发点,拟把夯实基础、注重基本能力培养的分阶段教学策略应用于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具体措施:学生课前预习微课操作视频、课内实践操作和课外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相结合,通过该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改革方案实施后,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教学方式的改进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切实巩固和提高学生基本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积累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